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三焦

 

三焦 朱壁修 20100203

三焦是中醫所用的名稱,它是什麼意思呢?目前中醫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我在看中醫典籍時,也不知道該如何理解三焦這個概念。和所有人一樣,五臟五腑可和人身的臟腑對應,但三焦是那個腑就頗令人費解。黃帝內經算是三焦出處的始源,之後的難經、中藏經、傷寒雜病論都有提到三焦,只不過都有些語焉不詳,而漢代之後的中醫名家直至現代,對三焦的認識也多拿捏不準。我自從理解了陰陽、五行之後,有意無意的竟對三焦產生了一個特殊的解答,而這個說法也能和三焦的詞意、黃帝內經對三焦的描繪、中藏經對三焦功能的形容、傷寒雜病論對三焦病理的形容,多能契合。在提我對三焦的認識之前,先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形容三焦的﹕

黃帝內經 靈樞 營衛生會

黃帝問於歧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歧伯答曰: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以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歧伯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藏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歧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下,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歧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漂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歧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於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歧伯答曰: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穀而入,先穀而液出焉。

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難經

三十一難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當何許,可曉以不?

然︰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三十八難曰︰臟惟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

然︰所謂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沖,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溪,少陰之原出於兌骨,(神門穴也。)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沖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輸為原者,何也?然五臟輸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輸為原者,何也?

然︰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中藏經

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三十二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腑。總領五臟六腑,榮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則曰三管,中則名霍亂,下則曰走哺,名雖三,而歸一,有其名,而無形者也,亦號曰孤獨之腑。而衛出於上,榮出於中,上者,絡脈之系也;中者,經脈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屬膀胱之宗始,主通陰陽,調虛實。

呼吸有病則苦腹脹,氣滿,小腹堅,溺而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則作水,留則為脹,足太陽是其經也。

又,上焦實熱,則額汗出而身無汗,能食而氣不利,舌乾,口焦,咽閉之類,腹脹時時,脅肋痛也。寒則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乾,津不納也。實則食已還出,膨膨然不樂。虛則不能制下,遺便溺而頭面腫也。

中焦實熱,則上下不通,腹脹而喘咳,下氣不上,上氣不下,關格而不通也。寒則不痢不止,食飲不消而中滿也。虛則腸鳴鼓脹也。

下焦實熱,則小便不通而大便難,苦重痛也。虛寒則大小便泄下而不止。

三焦之氣和,則內外和。逆,則內外逆。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宜修養矣!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清邪中於上,名曰潔也;濁邪中於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栗也,表氣微虛,裏氣不守,故使邪中于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痠,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裏氣微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熏,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上沖,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者,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

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為腹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或為淋秘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膿血;有熱者,必痔。
問曰:三焦竭,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之氣,中焦未和,不能消穀,故上焦竭者,必善噫;下焦承中焦之氣,中氣未和,穀氣不行,故下焦竭者,必遺溺失便。
春秋病溫,此其常,冬時病溫,此其變。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蓄其氣,及時不病,至春乃發,名曰大溫。此由冬不藏精,氣失其正,春時陽氣外發,二氣相搏為病則重,醫又不曉病源為治,乃誤屍氣流傳,遂以成疫。
病春溫,其氣在上,頭痛,咽幹,發熱,目眩,甚則譫語,脈弦而急,小柴胡加黃連牡丹湯主之。
小柴胡加黃連牡丹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栝蔞根四兩 黃連三兩 牡丹皮四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劈)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秋溫,其氣在中,發熱,口渴,腹中熱痛,下利便膿血,脈大而短澀,地黃知母黃連阿膠湯主之;不便膿血者,白虎湯主之。
地黃知母黃連阿膠湯方
地黃八兩 知母四兩 黃連三兩 阿膠一兩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溫,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則舌蹇,神昏,宜梔子湯;其在中焦,則腹痛而利,利後腹痛,唇口乾燥,宜白虎加地黃湯;其在下焦,從腰以下熱,齒黑,咽幹,宜百合地黃牡丹皮半夏茯苓湯。
梔子湯方
梔子十六枚(劈) 黃芩三兩 半夏半斤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滓,納三味,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白虎加地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地黃六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百合地黃牡丹皮半夏茯苓湯方
百合七枚(劈) 地黃汁一升 牡丹皮六兩 半夏一升 茯苓四兩
右五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四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納地黃汁,與百合汁,更上火,令沸,溫服一升,日三服。

風病,頭痛,多汗,惡風,腋下痛,不可轉側,脈浮弦而數,此風邪幹肝也,小柴胡湯主之;若流於腑,則困苦,嘔逆,腹脹,善太息,柴胡枳實芍藥甘草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寒病,兩脅中痛,寒中行善掣節,逆則頭痛,耳聾,脈弦而沉遲,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湯主之;其著也,則兩腋急痛,不能轉側,柴胡黃芩芍藥半夏甘草湯主之。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上焦不通故也,宜小柴胡湯。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飲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久咳不已,則移于三焦,脈隨證易,其狀則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也。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胸痹而痛者,以其脈弦故也。

從以上經文所述,除了難經三十一難將三焦明確為部位之外,其它的經典論及三焦,都在討論三焦的功能。焦的造字為火上有鳥(群鳥),意為﹕火所傷也。看到焦就必然可聯想受到火的功能影響。黃帝內經說﹕上焦如霧。說文解字﹕霧,地氣上,天不應。釋名﹕霧,冒也。說文解字﹕木,冒也。所以,霧和木一樣都指一直向上,也就是升陽的功能。同理,下焦就指一直向下,也就是潛陽的功能。上焦和下焦就像是我所畫的陰陽圖﹕左邊順時向上的半圓為上焦,右邊順時向下的半圓為下焦。上、下不是指部位,而是指向上、向下的功能。因此,若真要把上焦對應臟系統,可以對應為肝系統(廣義些還可包括腎系統)﹔而下焦對應的臟系統則為肺系統(廣義些還可包括心系統)。至於中焦就指五行中的土(和四系統的四行關係),也就指脾、胃系統。由傷寒雜病論中所述之上焦病機多為陽氣升發受阻或無力的表現(如頭暈、頭痛、胸脅痛、咳),而下焦病機多為向下功能受阻或無力的表現(如大、小便不通),可以看出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三焦只是功能的表現,因此沒有有形器物的對應,因此說它﹕有名而無形。但為何歸為六腑呢?黃帝內經說五臟藏而不洩,六腑洩而不藏。三焦以外的五腑都是暫時容物的空腔,滿足了洩而不藏的定義,而以我所認識的陰陽五行關係來看,三焦這種周而復始的運行,也恰恰滿足了廣義的洩而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