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膏肓有病與病入膏肓

膏肓有病與病入膏肓     朱壁修   20180519
膏肓有病指橫膈膜(鬲)運動障礙(痙攣),會影響心肺及脾胃腸,嚴重可致死,但一般而言不算重症。起因以神經受刺激、受驚嚇、壓力、冷飲食 為主。
病入膏肓,出處在左傳成公十年的一段文字。病人受驚嚇成病,求醫秦國,秦醫診後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膏肓。之後不久,病人死亡。故後人將 病入膏肓 看成不可治之重病。
但這很可能是錯的。
在商鞅變法前的225年(西元前581年,左傳成公十年),晉國是強大國(侯),秦是弱小國(伯),秦國常打輸晉國。當晉國國君有病,求醫於秦國時,秦國有不願、但又不得不的無奈,於是國君囑付醫者:緩為之。儘可能敷衍,但要能全身而退(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醫者到診後,話說的很模擬兩可。開頭就說:疾不可為也!疾相對於病是較輕的,為是用力作。說白了就是:這是輕的病,不可用重手法治。但,會讓人誤以為:此病不能治。接著說了病症及一些不合適用的方法,更令人覺得難辦(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不可攻,可以從、可以和;不可藥,可以鍼、可以灸、可以導引、可以按蹻、可以言語音樂。但醫者不說。果然矇混過關,全身而退(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那麼,病人為何不久就死了呢
過了不久,新麥收成了,晉侯沒死。為了懲罰巫的欺君之罪(未如巫所說的吃不到新麥),就命人煮好新麥給桑田巫看,然後殺了他。正要吃時突覺肚子脹,就去廁所,但在廁所久久不出而死(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
本是受驚嚇,導致橫膈膜不能正常活動,形成心肺及脾胃腸功能弱化,久不醫治,後來因大便不出而死。(靈樞 脹論:其於脹也,當寫不寫,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彌,當寫則寫,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
在,左傳成公十年當中,病入膏肓,晉侯的死亡還有一種可能,第一個,橫隔膜因為受了驚嚇而不正常運動,不止會影響腹腔的脾胃腸,還會影響胸腔的心肺的功能。那麼這位國君,在肚子脹痛去廁所之前,曾經殺了人,所以他是處於一種陽亢的情緒當中。再往前看,左傳裡頭有交代,這一天是六月,丙午,六月啊,已經是夏至過後的小暑和大暑的期間,所以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第二個,丙午日,說明他在六十天之內算是最熱的一天,所以,這位君王,在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當中,又在正午之前又殺了人,所以處於一個陽亢非常厲害的狀態下,肚子起了反應要下了,但是去蹲廁所,下不來,心肺的功能都是主下的,也下不來,所以,很可能這個君王就是,急性的,心梗死了。否則以一國之君去上廁所,如果有任何的不合適,旁邊一定有人可以呼救,但是完全沒有人知道,這就說明了他一定是一個急性的,喪失意識的一種疾病,使得他死亡。
一直到了正午的時候,才被發現,從廁所中被背出來,發現已經死亡了,這邊還有一個小插曲,在這個故事當中,兩個說實話的人,一個是桑田巫,說他吃不到新麥,另一個是夢到國君升天的一個小臣,嗯,也是因為他才發現這個國王,死在廁所當中,他據實以告,說他夢到了,結果也被殺了,以身殉王,兩個說實話的人都被殺死了。

病入膏肓
左傳成公十年
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膏肓有病
腹中論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歧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歧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歧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帝曰:人有身體髀股皆腫,環齊而痛,是為何病。歧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濇之病。

四時氣
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于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肝,散于肓,結于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脹論:
黃帝問於歧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寫,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歧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鍼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其於脹也,當寫不寫,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彌,當寫則寫,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

五藏生成: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脹,支鬲胠脇,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欬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風論: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大奇論
胃脈沈鼓濇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瘖,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併辟,肉膶瘛,目視䀮䀮,物疎璺,肌肉胗發,氣并鬲中,痛於心腹,黃氣迺損,其穀不登,上應歲星。

歧伯曰: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見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欬嚏鼽衂鼻窒,曰瘍,寒熱胕腫。風行于地,塵沙飛揚,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

木鬱之發,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迺至,屋發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鬲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帝曰:善。天地之氣,內淫而病何如。歧伯曰: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則地氣不明,平野昧,草迺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數欠,心痛支滿,兩脇裏急,飲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帝曰:善。天氣之變何如。歧伯曰: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則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寒生春氣,流水不冰,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蟄蟲不去,病本于脾。

陽明之復,清氣大舉,森木蒼乾,毛蟲乃厲,病生胠脇,氣歸於左,善太息,甚則心痛否滿,腹脹而泄,嘔苦欬噦煩心,病在鬲中頭痛,甚則入肝,驚駭筋攣。太衝絕,死不治。

陽明司天,清復內餘,則欬衂嗌塞,心鬲中熱,欬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帝曰:六氣相勝柰何。歧伯曰: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倮蟲不滋,胠脇氣并,化而為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腸鳴飱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則嘔吐,鬲咽不通。

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腨足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溲便變,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痺皆作,發於胠脇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膏肓到底是什麼?

膏肓到底是什麼?       朱壁修    20180518

 


 
 
  

 

膏:𦘺也。从肉高聲。(段注𦘺當為脂。其它各本說為肥。但肥字右从卩。)段先生是對的。

肓:心上鬲下也。从肉亡聲。《春秋傳》曰:「病在肓之下。」

段注改的很多上下顚倒。段先生是錯的。

膏之原,出於鳩尾。肓之原,出於脖胦。鳩尾在胸骨下這是共識。脖胦在哪(歧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肝,散于肓,結于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眾說既在齊(臍)下那就是氣海。唯有陳立新先生以平躺時之齊(臍)下(當腰椎二下至腰椎三)處為脖胦。為何這個解讀是對的因為橫膈膜(鬲)有二個骨附著點一在胸骨下一在腰椎二下至腰椎三。

 



 

為何稱脖胦央字除了 左右等距 外還有 拔尖(最高) 之意。孛字有 先向上再向下的開始段 之意也就是 向上的部分。

𣎵:艸木盛𣎵𣎵然。象形,八聲。凡𣎵之屬皆从𣎵。讀若輩。

孛:𢍚也,从𣎵;人色也,从子。《論語》曰:「色孛如也。」

南: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𣎵𢆉聲。

若以脊椎而言人體最突出向前的是腰椎三。所以脖胦的脖指腰椎二(向上)胦指腰椎三(拔尖最高)。

 



 

清楚了膏之原肓之原 是橫膈膜(鬲)的胸骨與脊椎的附著點後,膏是什麼?肓是什麼?膏肓二字字形有提示膏是呼氣時橫膈膜(鬲)向上拱起的狀態;肓是吸氣時橫膈膜(鬲)平復(向下)的狀態。肓:心上鬲下也。說文肓字解釋中的上下 是動詞。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暑,煮也,熱如煮物也。

 
暑,煮也,熱如煮物也。        朱壁修   20180504
夏至過後小暑大暑立秋處暑。要嚴防中暑。什麼是 暑
暑,煮也,熱如煮物也。爾雅
暑,在煮的過程中水氣無法散失造成全系統既熱且濕的狀態。壁修注
是刈是濩,濩,煮之也。
濩:雨流霤下。
煮,是加熱溶液,脫水取物。如,煮鹽。煮海為鹽。壁修注
所以處理中暑最要緊的是使體內不得出的熱濕得以排除。怎麼作心包經為主(若無汗先三焦經)肺經脾經為輔。這不是按摩而是思路。

 

者:別事詞也。从白𣥐聲。𣥐,古文旅字。
者,指將整體分出陰陽。壁修注

 

其它帶 者 的字都有這意思。
諸:辯也。从言者聲。
書:箸也。从聿者聲。
睹:見也。从目者聲。
翥:飛舉也。从羽者聲。
觰:觰拏,獸也。从角者聲。一曰下大者也。
箸:飯攲也。从竹者聲。
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从邑者聲。周禮:距國五百里為都。
暑:熱也。从日者聲。
署:部署,有所网屬。从网者聲。
屠:刳也。从尸者聲。
豬:豕而三毛叢居者。从豕者聲。
赭:赤土也。从赤者聲。
奢:張也。从大者聲。
渚: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从水者聲。《爾雅》曰:「小洲曰渚。」
緒:絲耑也。从糸者聲。
堵:垣也。五版為一堵。从土者聲。
陼:如渚者陼丘。水中高者也。从𨸏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