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從哲學看中國文字的起源2

從哲學看中國文字的起源2 朱壁修 20110920

說到演算法,就要從哲學思維的源頭說起﹕上古之人心中是有許多問號的,在不懂到懂的過程中,除了對所問事物的瞭解之外,他還多問了一件事﹕我是如何由不懂而懂的?漸漸的他發現,他之所以能懂,是因為經由觀察、統計、歸納而找著了其中的規律,因為找到了規律,不僅瞭解過去為何如此,對未來也就可以做出預測。所以,對這個原來不懂的東西,他就懂了。這個規律---不變的變化---被稱為常、恆。也可以被理解為﹕周而復始的循環。這個周而復始的循環還可以簡單表述成﹕一個運轉中的圓。古人把這個運轉中的圓取了個名,叫做太極(或是大恆)。而推動太極的力量與規則就稱為道。這個核心思維主宰著中國上古文化的全部!天文曆法、道家哲學、中醫、中國文字的再造與整理都和這個運行中的圓脫不了關係。我們只要認識到了這點,再去還原中國文字的本來意義就有了根據。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是篆字。篆字不僅僅是早期的字體之一,它被名之為篆,就表示它和最初始的文字有連繫(彖就是二者連繫之意)﹔甲骨文有許多字都和篆字類似就足以說明,現今某些專家走取巧的路跳過篆字,只是突顯其欲建立自己是第一人的可笑空想罷了。

這個運行中的圓(順時方向運行)被看成是向上的左半圓(稱為陽)及向下的右半圓(稱為陰),開啓了實用、推衍的篇章。

clip_image002

再對分而成的四分圓更是五行的基礎,其中的 木、火、金、水 四字就在說明其所在位置所代表的功能。同時誕生的土 更不可思議的突顯了古人觀察大自然的用心程度。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我們可以由 五 字來說起﹔五字的造形上下二橫示意的是﹕天、地 ,而中間的交叉符號示意的是﹕侌昜在天地閒交午也。但是這個交叉符號要看成二個箭頭才對﹕向上的箭頭(示意昜)及向下的箭頭(示意侌)。而 行 字則是二種不同前進方式(陰陽)的加總﹕行,人之步趨也。其中步是陰屬性規律的走,趨是陽屬性快走。彳是陽屬性﹕彳,小步也。亍是陰屬性﹕亍,步止也。所以,五行就指五個構成完整陰陽循環的功能元素,而每一行自身亦是一組陰陽循環。在尚書‧洪範篇就提到五行是﹕水、火、木、金、土。在說文解字中對這五個字的解釋是﹕水,準也。火,燬也。木,冒也。金,五色金也。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水的意思是指﹕由向下轉向上的功能(圓正下方),火的意思是指﹕由向上轉向下的功能(圓正上方),木的意思是聚攏的上升(圓左方中點),金的意思該是開散的沉降(圓右方中點),而土就要多費點力氣說明了。地字是土、也,示意的是比土還陰(土下的岩盤),之是往(陽屬性)的意思,乍看之下,土指的是岩盤上長出萬物的土壤,但,它還有更內層的抽象含意,在黃帝內經中提到﹕脾(土、長夏、中央)不主時,春夏秋冬各十八日寄治。原本由四時均分的圓(360)改為均等的五分(各72)。而中央土一直和四時互有往來,土可說是由 水、火、木、金 所生,但又吐生了水、火、木、金,又因為萬物就是 水、火、木、金、土 ,所以稱土是﹕地之吐生萬物者也。

中國古人將南方(圓上方、向上轉向下)稱為朱鳥或朱雀,為什麼呢?說文解字﹕鳥,長尾禽總名。隹,鳥之短尾總名。由 短尾上翹、長尾下垂 可知﹕隹示意的是向上到極至、而鳥示意的是由陽極至轉而向下。這也是具陽屬性的雞从隹而具陰屬性的鴨从鳥的原因,也是為何示意向上走的進字(進,登也)从隹、辵的原因(說文解字認為隹是進的聲符,我不認同)。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從哲學看中國文字的起源 1

從哲學看中國文字的起源 1 朱壁修 20110907

正常的文字一定源起於圖畫!有許多人在爭論﹕文字是為了表示思維或文字是為了表示語言。或許文字出現於語言之後,但不論文字或是語言都是為了表示思維的。為什麼需要東西表示思維呢?因為溝通思維的需要。那麼,對尚無語言、文字的早期人類而言,能做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呢?比手畫腳是最直接的,但不够客觀,於是畫圖示意就登場了。可是正因為圖畫本身帶有的訊息量很大,畫圖又花時間,加上又需要些天分才畫的好,於是才將圖畫降階、壓縮成文字,以便於使用。圖畫變成文字就好比現今類比變成數位,訊息量少了許多,除非有適切的演算法還原,否則,壓縮過度的結果就是失真。中國文字由圖畫轉成文字的演算法是什麼?道、常、太極、陰陽、氣、五行就是這個演算法!簡單說就是一個順時方向運行的圓。有了它,我們就能逆向找著中國文字所示意的圖畫、甚至影像!

最近看了 星星的孩子這部影片,內容是自閉症孩子成長的過程。雖然之前對自閉症有些許瞭解,看完後,我可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自閉症小孩給人印象是﹕不愛說話、不搭理人、易動不易靜、有學習障礙、但往往有特殊才華。看起來彼此之間有些矛盾,但卻是因為一般人誤解、不懂,所以才會有這個美麗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是怎麼回事呢?影片中道出原因﹕他們是用圖像在溝通、處理。怪不得不愛說話,因為他有更高階的溝通方式﹔怪不得不搭理人、易動不易靜,因為他腦中CPU忙不過來﹔你說他有學習障礙,那是因為沒用對方法教他,不然,他又怎會那麼有天分,一下子就會了沒怎麼教過的東西?用圖像來溝通、處理,能够極度保真(所以他們較能看透事物本質),但需要極強大的腦部運算能力與儲藏空間(所以他們必需取捨),這也是思維的溝通由圖畫降階成為文字的不得不。星星的孩子在古代中國肯定每個都是具有看透大自然運作規律的大巫!

文字的 文 指的就是圖畫及畫圖。仰觀天文就是看原本一顆顆的亮星被我們的想象力所連結而成的圖畫(類示某某星座),許慎的說文解字序提到文字起源不忘提及此,就是這個道理。到了字的階段,仍然保有由圖畫而字的特性,但是,演算法的丟失,讓我們誤以為還原只靠形似,這就是當今有些專家看到且 就說是男性生殖器、看到 也 就說是女性生殖器的原因。倘若用上正確的演算法, 工 字就會還原成日中桿影在一歲當中的軌跡(冬至--夏至--冬至), 王 字就會還原成加上春分、秋分分割線的 工 字﹔ 三 字說是天地人之道。就明白了﹔是,直也。从日正。在正午時,桿影和地上圭刻度線(子午線、指南車)合而為一(直,正見也。直,叁也、參也。)這都是原本造這些字時所欲表示的圖像甚至影像!

象形指的是 象與形,不是像、也不只是 形。而會意可就非得要有正確的演算法才能還原本欲表示的意涵。否則就天馬行空、不知所云了!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十二正經方圓圖及性味五行圖

十二正經方圓圖及性味五行圖

朱壁修 20110907

12正經方圓圖

性味五行圖

三思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 朱壁修 20110830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語出論語。這是因為孔子並不瞭解 三 除了 多 之外,還有 開始、先 的意思,才造成誤解。三思而後行指的就是先思而後行,和想二次還是想三次沒有關係。我們來看看約和孔子同時的人是怎麼看待 三 的。老子道德經﹕三生萬物。史記孫子列傳﹕三令五申。最重要的是墨子墨經﹕直,叁(參)也。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是無間也。

說文解字﹕三,數名。天地人之道。端,直也。是,直也。直,正見也。在墨子墨經中定義了端是直線上可分割的極至--具有三個點的線段,而單獨的一個點(稱為次)只存在於線的相交、相切關係上。不論中、西,在數學上都不存在單獨的一點、甚至二點的存有。所以,在中國哲學上認為最早的存有是三,一和二都是伴隨三 才存在、甚至是為了描繪、說明 三 而虛擬出來的。這也是為何說三生萬物而不是三生四、四生五…的原因。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複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複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複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在史記文中可看出三令五申指﹕先公布命令(三令),再由上對下解釋、溝通命令內容(五申)。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神生於无,形成於有,形然後數,形而成聲,故曰﹕神使氣,氣就形。什麼是成?成指的是一個階段的完備(但不是全部的完備),可能還特指可見、存有 的初始階段完備。所以,三 以後的狀態才有可被討論的客觀基礎,在 三 以前的狀態,都是被想象出來、為描述三而存在的。

所以謂,名也。所謂,實也。這是墨子墨經上的定義,它告訴我們﹕帶著稱呼的存有為實,而實的本質(以及為何這麼稱呼)為名。許多文字我們若是只看到它實的部分就會漏失了它的本質--名。名,從來就不只是稱呼,但,沒搞清楚的人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