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嗎?是聰?還是明呢? 朱壁修 20170722
明,指全面的亮,聰呢?
聰:察也。从耳怱聲。
總:聚束也。从糸悤聲。
悤:多遽悤悤也。
遽:傳也。一曰窘也。
窘:迫也。
聰,指聚在一起被很清楚的辨識。
聰與耳有關,明與目(眼)有關。
耳聰 目明 早期出處:
荀子 性惡: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
文子 下德:
老子曰:天愛其精,地愛其平,人愛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霆風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慮聰明喜怒也,故閉其四關,止五道,即與道淪。神明藏於無形,精氣反於真,目明而不以視,耳聰而不以聽,口當而不以言,心條通而不以思慮,委而不為,知而不矜,直性命之情,而知故不得害。精存於目即其視明,在於耳即其聽聰,留於口即其言當,集於心即其慮通,故閉四關即終身無患,四支九竅,莫死莫生,是謂真人。地之生財,大本不過五行,聖人節五行,即治不荒。
聰與明哪一個境界高些呢?答案是:聰比明境界高些!為什麼?
知慧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物格而後知至
盡心上: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談叢:
水倍源則川竭,人倍信則名不達,義勝患則吉,患勝義則滅。五聖之謀,不如逢時;辯智明慧,不如遇世。有鄙心者,不可授便勢;有愚質者,不可予利器。多易多敗,多言多失。
知之要在別物,慧之要在辨物。… 壁修
解釋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𢊁,獸也。
釋:解也。从釆;釆,取其分別物也。
判:分也。
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
牲:牛完全。
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𢿙,起於牽牛,故从牛。
角:獸角也。象形,角與刀、魚相似。
解,是將大的整體分別至極至。解 字从刀判(分)牛(牛為大物、完整)角(聚攏之義,五聲的角應東方、東宮青龍第一宿是角宿,東方木示意向上聚攏)
釋,是不拆分而能識別其中真義。
明、知、解,都是向外分別而明白知道了解。
聰、慧、釋,都是向內總結,心中一亮,看出內在不同。
帝曰:何謂神。歧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
孔子五十而明,六十而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