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巴卩阜陽陰看邪 朱壁修 20190929
邑: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
當秦時,郡比縣大,就違背了从邑之意。
令:發號也。从亼、卪。
邑、令 下部的 卩 示意 聽命於人之人(奴人)。
以上所述可參考以下連結:
陽字从阜,但,陰字當从邑。先秦之前如此(特別是楚系簡帛;金文 陰、陽 的左半也不同),說文弄錯了,一錯至今。
邪,陽屬性初生(从牙之意)被壓抑(从邑之意)。
邪:琅邪郡。从邑牙聲。
廣韻 不正也。
史記 曆書 歸邪於終。註 邪,餘分也。終,閏月也。
天官書: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命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
什麼是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當我們從系統中分出 正 時,也就把剩下的稱為 邪 了。按老子文,或許黃帝內經中的邪氣,可說:正邪相變。
一些黃帝內經中,有關 邪 的文句: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歧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
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痺。
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寫於榮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
帝曰:何謂邪乎。歧伯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歧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當一個循環系統正常運作,我們說是:正氣足(精氣足);運作不正常,說是:邪氣入侵(正氣不足)。
去邪氣,就是回復正常運作,就是足正氣、足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