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中國上古文字的由來

 

中國上古文字的由來 朱壁修 20101228

中國上古文字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什麼時候有的?誰作的?根據是什麼?若有答案,能證明嗎?

說文解字敘

許慎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

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漢興有草書。尉律:學僮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史。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並課。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

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

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也。三曰篆書,即小篆。四曰左書,即秦隸書。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於世。諸生競逐說字,解經誼,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於《史籀》。俗儒鄙夫,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洞聖人之微恉。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僊之術焉。」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

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亡矣夫。」蓋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稽譔其說。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也。萬物咸睹,靡不兼載。厥誼不昭,爰明以喻。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

許慎的說文解字敘給了些線索,只是許慎自己在抄書的時候也未能盡解原作者本意,以致於說文解字書中有許多文字被錯解。我從文化的源頭處感知到一些概念,然後再細讀古書原文,漸漸的弄清楚了中國文字在創造時的一些原則和規律,而這些東西都有在古書中提及,只因被錯誤解讀,所以才令後人不解。例如﹕許慎對六書的理解就有問題!指事和會意可以看成是一件難易程度不同的事,指事是簡單的會意、會意是複雜的指事。麻煩就出在要會意就得知道許多創制文字者到底他的思維是什麼,倘若不能有共同認識,那麼許多會意字就會被簡單的曲解為指事字而錯失原意,例如﹕美,善也,从羊从大。要是理解成﹕大的羊代表美。那就根本搞錯方向了。許慎問題最大的是象形,他把象、形混同為象形(或是形),以致許多文字的解釋讓後人困惑不已。所有的文都由象而來,許慎抄書上都講了,但他没領悟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上述都是許慎說文解字敘中所言有關於象、文的字句。文和字不一樣,字是由字根、文、字三者組合而成,所以它可以拆解(解字)而文則由天象而來,是一個整體,只能象什麼就是什麼了,因此,文只能讓人看了覺得因似而是(說文﹔釋,說也)但是,天上只有一顆顆的星星,那有什麼天象或是天文呢?把亮星連成圖案就是天文(文,錯畫也。物相雜曰文)接下來重點來了﹕伏犧是看鳥獸之迹造文,只不過後人全搞錯了!因為這些據以造文的鳥獸不在地上,它們全在天上!它們是﹕玄武(龜、蛇)、蒼龍、朱鳥、白虎。而鳥獸之迹則是﹕北宮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東宮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鳥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白虎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因此﹕二十八星宿名稱都是文!沒錯,除了龍、鳥、虎是文外,斗是文、牛是文、女也是文!

星紀,斗牽牛也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在爾雅釋天中提到﹕星紀,斗牽牛也。首先提提什麼是星紀,尚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紀指的是周而復始的循環。星紀指的是星辰周而復始的循環,而開始起算點就是看到天空中斗宿牽著牛宿的時候!那是什麼時候呢?我沒認真查找過,但是,找個工具還原一下數千年內的天象並不是太難的事,大家都沒做,不是因為難,而是都把牛和牽牛劃上等號,沒看懂古書罷了!注意!牽牛不是牛,是牽著牛!上圖是西方天鷹座、也大致是中國的牛宿,自己連看看就知道它和牛有多像。

牛郎織女的神話

http://www.tglin.idv.tw/essay/essay_books06.htm

以上是林T光先生(TG 林)寫的牛郎織女的相會,大意是說﹕牛宿主星(河鼓)和女宿主星(織女)因為地軸轉移的原因,我們在地上會看到它們移位了。女宿主星在距今六千年前clip_image006、五千年前clip_image008是在各自家中,而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女宿主星織女星就跑到牛宿來了。clip_image010這也就是牛郎織女神話的源由。

clip_image011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因為它幫我解決了些大問題!首先是,女是文不是字,各家對女字的解讀全是錯的。二是,女這個文創制於距今約六千年前!埃及大金字塔正北面的豎井正對天北極﹔正南面的豎井正對獵戶座腰帶中星,而現在都對不上,但我們可以用科技還原出那是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的天空狀態,因此,埃及大金字塔建於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同樣的,若把距今六千年前的女宿主星織女星群連連看,就會赫然發現 clip_image012(女)出現了!

事情到這還沒完,女這個文當時未必被賦與婦人的意思,要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織女主星跑到牛宿後,史官編出牛郎織女神話時,女才有婦人的意思。因為牛這個文和動物的牛頭實在太像,所以就有了動物牛的意思,編故事時把牛和男人連接也很直覺(農事),若是愛情故事,天女跑來凡間會牛郎就自然不過了。

倉頡造字

倉頡據傳是黃帝時期的史官,也是造字者。黃帝時期距今約四千六、七百年,根據許慎抄書的說法,文是伏犧創造的,字是倉頡造的。前面說了伏犧是﹕視鳥獸之文 倉頡則是﹕見鳥獸蹄迒之跡 。倘若是中華本源的道家文化就知道視和見不一樣,見是用眼能看到的,視是用眼看不到,但感受得到的。道德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大象无形,大音希聲。象和形不一樣,聲和音不一樣,視和見不一樣,聽和聞不一樣)而外行的儒家卻誤以為是心不在焉,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禮記大學: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倉頡造字時已有了文,所以他才能見到,而伏犧之前是无文字的!二十八宿的女宿被視為文是距今約六千年前,那其它的呢?我覺得仍有機會發掘出來,因為雖然其它星宿不像牛、女主星異位,但有許多也長得不像它們的名稱了,我相信,只要能還原當時天象,這些天文應該一個一個的會被視出的!

被許慎誤解的象形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這段話是許慎自己的,他看不出倉頡只造字(作書)沒作文,也不知文、字的根本差異,因為他沒把象、形分別開來。看得見的是形,看不見但可想像或感覺出的是象。許慎只有形的概念,沒有象的概念。倘若他有,象的解釋就會不一樣了。我強烈懷疑象也是文,而且應該是南方某些星宿的加總,如同我懷疑犀(尾牛)是尾宿加上牛宿在夏季時所合成之文。(爾雅釋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羊大為美

最後再回來看看美字,這是個會意字,但都會錯意了。古人至少三千年前就已有對大自然運作解答的哲學思維,那就是道。道的表象就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順時旋轉的圓,這個圓又對半分為左半圓(陽、向上)、右半圓(陰、向下)。許多會意字就要會會這個圓的意(陰陽)。例如﹕前進。進,登也。前(止舟),不行而進。隹是短尾禽,鳥是長尾禽,都是南方火(圓正上方)但隹在正上方偏左(短尾上翹)、鳥在正上方偏右(長尾會下垂)。所以進是向上走(登也),而前是向下走(舟沒動力只能順流而下)。羊在五畜中屬南方火、大也有陽極至的屬性。美字从羊从大就表示美字具有陽極至的屬性﹕向上的、開放的、熱烈的、大的、多的、亮的、快的。所以,看會意字首先就要往陰陽圓圖中聯想,否則十有八九要會錯意。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木曰曲直 金曰從革

 

木曰曲直 金曰從革

朱壁修 20101119

木曰曲直 金曰從革,是尚書洪範五行中的話,這二句話各家有不同的解讀,我也提提我的看法。

木在五行中相應春天、東方,有向上、舒展的屬性,因此,木曰曲直該理解為讓原本為曲的狀態變成直的狀態的意思。那麼和木相對應的金呢?在五行中金相應秋天、西方,有向下、收納的屬性,為什麼這種屬性被稱為從革呢?說文解字﹕從,隨行也。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屬皆从革。

clip_image001古文革从三十。三十年爲一丗,而道更也。臼聲。許多人都把解讀重點放在革字上﹕更也。然後再加上金為金屬的定見,於是金曰從革就被解讀為金屬具有良好的沿展性、可被跟著改變形狀。

但是,如果把重點放在從字上,結果就不同了。從字指隨行,就是順向的跟著走。從革就指順向跟著走的狀態被改變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在定義順、逆是根據陰陽屬性的,用一個運轉中的圓來表示的話,左半圓是向上的、是陽屬性、是順﹔右半圓是向下的、是陰屬性、是逆。所以,金曰從革就指向下的、收納的,這才和金原本相應的秋天、西方有一致的意思。為什麼三十年和革有關呢?因為上古時以六十甲子紀年(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過完了一半,也就是陽屬性走完了,開始走另一個三十年,陰陽屬性變了、就稱為革。另外,更和改不一樣,更雖然是不一樣,但只能是周而復始中另一半的不一樣,而改就沒有這個限制。

勒字從革從力,指的是力方向的改變。力字具有陽屬性,和向外的有關,如果發力方向是向內的,就是勒字的意思。

霸、既生霸、既死霸

霸,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clip_image003聲。《周書》曰:“哉生霸。”

clip_image004古文霸。

霸字是什麼意思?令上古史專家頭疼的很。因為商、周卜辭中都出現許多和霸字連用的用語,究竟霸字和月的明亮關係是什麼?有人考證說霸指的是月明亮的部分、也有人信誓旦旦的保證,霸是指月黑暗的部分。看了古文霸字,我瞭解了霸字指月相周而復始的變化。會造成大家誤解的不是霸字,而是被大家忽略的其它和霸字連用的字。例如﹕霸,月始生,魄然也。漢書律曆志寫作﹕霸然也。這都無損原意,因為重點在然字。如果將然字解讀為﹕…的樣子。那麼就不對了。然字有陽屬性,而且和有字一樣特指陽屬性的開始。然、燒、爇是近似意,甚至是互訓意,而我們常用的燃字則指過了燃點,成為明火的狀態,也就是火的開始之意。在穴位中,足少陰腎經起始穴是湧泉穴,位於腳底﹔下一個穴位稱為然谷穴,位於脚大趾側,如果明白谷字具有陰屬性(甚至是陰極至)而然字具有陽屬性(特別指陽初始),那麼足少陰腎經在湧泉穴後的穴位稱為然谷穴,就很容易理解了。

所以,月始生,魄(霸)然也。指的是﹕朔是月相周而復始變化的開始。而月初稱為既死霸、滿月之後稱為既生霸也是同樣方式去理解﹕月相周而復始的變化(霸)陰屬性到底(死)後(既)的狀態稱為既死霸、月初始之後的狀態。而月相周而復始的變化(霸)陽屬性到底(生)後(既)的狀態稱為既生霸、月相開始進入由滿而缺的狀態。古文霸字最下方是月,中間部分象是米字,但可千萬別這麼認為。月相的變化由晦至望是從右邊先有(有字的月就是這麼寫的)然後愈來愈多直至滿月,滿月之後則從右邊開始缺,然後愈缺愈多一直到沒有。如果知道古人將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的前半部(左半部)視為陽屬性,那麼,在古文霸字中形如米字的左半部都是上半月的弦月,而右半部則是下半月的弦月。正下方應是無月的晦,但卻寫了個大大的月字,那不是有衝突嗎?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从月。因為月字代表陰極至,寫在正下方恰恰表示沒月。那麼古文霸字還能告訴我們什麼?我認為造這個字一定就表示已有了八分月相的觀測方式。為什麼呢?因為除了四立方位的月相以外,四正方位的月相是更容易識別的﹕上為滿月、下為没月、左為右半圓月、右為左半圓月。除了從古文霸字猜測之外,商、周時期月相術語還有﹕旁生霸、旁死霸。什麼是旁生霸、什麼是旁死霸呢?生是陽屬性、前半循環﹔死是陰屬性、後半循環。旁呢?旁有大、布的意思,另外旁有在二側的意思(雖然段玉裁說這是錯的,但在房字中又說﹕中室曰堂,室在旁曰房,也就是厢房。這都和方字本意的二平行線有關)因此旁生霸指的是上半月的右半圓月相,而旁死霸則指的是下半月左半圓的月相,而這二者分別發生在古文霸字象似米字中間一橫的二旁!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字以載道封面

 

字以載道6

字以載道

 

目錄

前言 4

正本清源中國上古史 10

也談夏商周斷代工程 11

好你個「數之法,出于圓方。」! 21

端午節 40

正王國維之釋史 42

中國史學被誤解的源頭 55

中華文化源起於立竿日中測影 63

為什麼叫做共工? 72

中國文明始祖---伏羲、女媧 75

字以載道 93

干戈社稷 94

干戈非兵,奚何射御? 98

封禪 102

中國上古天文曆法總結者 107

五星合的週期中國人是何時知道的? 114

歲歲年年 118

保訓的中、舜求的中、中國的中 125

與中國上古史密切相關的始源字 131

結繩而治與中國文字的起源 139

夜讀爾雅 146

中華的華 148

黃帝姓公孫名曰軒轅 150

伏羲畫八卦? 153

廢時亂日與史不記時 157

成就與造化 160

帝夋若是帝嚳 周文王就會是個燒餅 165

蚩尤很壞嗎? 170

說文解字 也 女侌也 錯了嗎? 193

云與亏 195

中華昆侖 197

萬物起源 203

從 解、釋 看道哲學與西方科學 204

是天人相應,不是天人合一 207

圍棋傳承了天圓地方、天覆地載概念 212

十七乘十七的棋局才是創制者的本意 217

中醫的本源---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 220

道可道非常道 234

玅與妙﹔少(掃)與少(紹)﹔无與無 242

章極儀的發現 247

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255

後記 261

附錄 263

練大雁功可治療心臟病,有道理嗎? 264

練氣功可以開智慧,怎麼說呢? 268

梅寄柳,桑接梨,人老原來有藥醫 273

補記 278

前言

在正本清源話太極出版後不久,無意中碰觸到夏商周斷代的問題,奇妙的是用我原先理解的中古上古天文曆法去解題,竟是如此的自然、直覺。本來想將這部份的發現補記在書後,但隨著問題愈問愈多、解答也愈來愈有圍繞著某一中心思想的趨勢。在一年的時間中,我把我對中華文化的源頭所不明白的東西做了些釐清,總結成書。

為什麼稱為中國?為什麼稱為中華?伏羲、女媧、炎帝、黃帝是中華文明始源,代表什麼意思?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什麼?諸子百家中的道家、儒家共同的是什麼?不同的又是什麼?諸侯是人王嗎?還是許多侯呢?什麼是八卦?伏羲畫八卦還是伏羲作八卦?什麼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文和字一樣嗎?說上古結繩而治是什麼意思?綁不同大小的繩結能治理國家嗎?道是什麼?陰陽五行是什麼?中華文化為何少不了它們?三皇五帝是誰?怎麼那麼多的三、五(三綱五常、三皇五帝、三墳五典…)?又有那麼多的四、八(四維八德、四時八風…)?如果知道三就是四、五就是八、五是三的下一階段,會多了明白的喜悅?還是糊塗的困惑?封禪是什麼?封是什麼?禪是什麼?禪讓是什麼?禪讓怎麼都和舜有關?儒學中六藝的射、御指的是騎馬(駕車)、射箭嗎?怎麼沒看到這方面的論述與典籍呢?干戈是兵器嗎?中國最早的天文曆法工具是什麼?圭表又長成什麼樣子?圭是平放在地上的直尺嗎?中國上古天文曆法究竟有多精確?除了計算地、日,地、月關係外,有計算五大行星週期嗎?算的準嗎?距今多久前算的呢?除了太陽系,古代曆法系統計算的對象還參照別的銀河系,你相信嗎?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瞭解大自然與週遭的一切?靠的是思維嗎?中國的哲學起源那麼早嗎?它的方法好嗎?有留下任何證據嗎?

我上面的提問,其實都有人解答,麻煩的是那些答案幾乎全是錯的。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錯的答案,但是,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的老師也是如此告訴他們的。二千多年來,中國知識份子都在雲裏霧中摸索、堆砌一些虛幻的東西。為什麼說別人都是錯的,而我說的就是對的呢?因為,所有這些問題早在距今三千年前就講清楚了。雖然,傳世的詳細介紹僅剩隻字片語,但是,中國文字的字形、字義就已記載了這些內容。因為其它的說法都不合文字本身的涵意,所以都只是些不合真象的可能、假說、推論罷了。字以載道,講的明白一些,中華文化的傳承靠的是一個一個的方塊圖形文字。倘若要點名一些對中華文化傳承做出貢獻的人或文獻,我想先秦時期的各種資料都有一定的份量,例如﹕神話傳說、天文曆法、道家、音樂、中醫、周易、祭祠、史官(史書)。其中最重要的是史官(包含各代史官),因為他還是造字的人。秦之後,對中華文化傳承最重要的人,就是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說文解字中保留了大量的古字字形及原始字意,後人可據此直達二千年前甚至三千年前和古人交流。

中國上古哲學起源較解、釋二字的形成要早。庖丁解牛出於莊子,孔子推荐的字書爾雅以釋天、釋地、釋器…來對文字加以分類解說。這是解、釋二字形成的下限年代。解、釋是中國上古哲學的思維方法,同時也是認識大自然的方法。解是化約、釋是類比取象,老祖宗早都認識清楚了。諾貝爾物理獎除了楊振寧、李振道的宇稱不守恆和釋有些關聯外,其它獲獎的全是化約的成果。連愛因斯坦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相對論也沒有得獎。這就看出西方科技還是在解(化約)的路上著力,只有大思想家才具備釋(類比取象)的慧,如愛因斯坦、霍金、混沌理論,這些才具有和中國上古哲學坐而論道的資格。

怎麼談中國上古史竟和當代物理扯在一起?太不協調了吧?我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在這裏?最後要去那裏?我們身處的世界是怎麼運作的?怎麼開始的?結果是什麼?這些傻問題是誰問的?是無智慧的古人吧!?錯了!全是霍金問的!當然,各個文化、宗教對此都有自己的解答,中華文化的始源---道家文化也有獨到的看法。

上本書許多人看的吃力,我知道它難在廣度而非深度,所以,只要多看幾遍就好了。這本書的深度增加,加上會挑動文化本源的既有認識,所以就更不容易討好。復興中華文化、恢復傳統文化喊了幾十年,但是,到底什麼是中華文化?什麼是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嗎?是孔子學院嗎?儒家文化再怎麼抬高也只能是第二名,而且還是中華本源文化的旁支,搖旗吶喊的人不妨休息一下,看看孔子之前的中華文化內容再說。

許多人迷茫於西方社會的進步,進而要推翻傳統。在他們心中古人智慧是不如今人的、既有的不如將改變的、惟有不斷的改變才是進步的。我覺得,如果不能對既有的東西有完全的瞭解,怎麼知道那些是不好的需要改變?那些是好的需要繼承?有人對我剛開始研究太極圖感到可笑,幹嘛呢?能靠這吃飯嗎?我沒有答案。隨著第一本書、第二本書的完成,我漸漸清楚我在做什麼。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好比生活在圖書館中,要瞭解週遭的一切就如同去翻看每一本書。我寫的這些就是識字的過程。但是,你識字了嗎?

朱壁修 20100218 於 新竹 橫山

正本清源中國上古史

中國上古史也許並不是我們原先所想的那樣…

也談夏商周斷代工程 2008.12.28

假如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學者專家看到這篇文章,可能覺得我是來搗亂的;就連批評該計畫執行不當的人,也會認為如此神聖的學術殿堂豈容外人說三道四?不過在「正本清源話太極」初版出書後,看了班大為先生寫的「中國上古史實揭祕」這本書後,我不由得興起一股不吐不快的感觸。

如同我在「正本清源話太極」中所闡述論證的:中國上古史的帝王是不同天文曆法的代稱,而改朝換代也只是指改朝後要換部曆法(換代)。這個習慣沿襲到後代仍然保留,只是主客易位:改朝換代一定要重訂曆法(改正朔,易服色。)。在這個思路的前提下,我們不妨先將缺乏信史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先視為一個朝的三部不同曆法,也就是三代。(如果看到這裏還沒起反感,我們就再往下走。)。換曆法是很嚴肅的事,若不是曆法失序非換不可,就是上天給了個明確的校準訊息,如:五星聚會。班大為先生在他的書中提到五星聚會的週期為516.33年,而在商周之間的西元前1059年發生過一次。 這年剛好和史書記載的「文王受命」之年同年。班大為先生認為﹕這就是上天給了迷信的中國人該打仗推翻前朝的訊號。於是在12年後發生了「牧野之戰」,武王克殷,周朝開始。

西周起於西元前1046年,目前是公論。(夏商周斷代工程斷為﹕周建於西元前1046年、商建於西元前1600年、夏建於西元前2070年。)批評斷代工程計畫的人,也只責怪該計畫未將此一確認年代殊榮給予發現人,只因為他是個老外。我對於班大為先生書中提到西元前1059年是五星聚會,而且又是史書上記載的「文王受命」 年感到興奮莫名﹔同時,對於12年後發生了「牧野之戰」 以及前一年武王會盟八百諸候欲攻殷,但卻又因天象未昭示可攻而退兵。這些證據都呼應我的看法是對的:是更換曆法,而不是以武力推翻前朝。怎麼回事呢?

九年,武王上祭于畢。東觀兵,至于盟津。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齊栗,信哉!予無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畢立賞罰,以定其功。”遂興師。師尚父號曰:「總爾觿庶,与爾舟楫,后至者斬。」
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這是史記記載牧野之戰前一年的一次流產戰役(班大為先生書中證為西元前1048年七月底),距文王受命年–西元前1059年五月底–的五星聚會時間差距為11年又近二個月。這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段文字自己說出來的。我在初版書中提到:侯是伺望的意思。五日為一侯,以一年72侯來計算,11年共792侯,8侯為40天,約一個半月。所以八百諸侯不是八百個諸侯王,而是指自文王受命的五星聚會到這次流產戰役的發起曆時八百侯。為什麼經過了11年興兵欲戰,卻又因天命曰不可而退兵?班大為先生有精闢的見解:等候歲星來到正確位置。研究中國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中國非常重視歲星,也就是木星的運動週期,而現代技術知道歲星公轉週期約為11.86年。自西元前1059年五月底五星聚會,經過八百侯11.11年,歲星還未到當初五星聚會的位置,要再過0.75年,也就是九個月才到,也就是西元前1047年的四月中旬。這個時候發生了「牧野之戰」,最後在隔年西元前1046年的一月二十日(甲子日)取得最終勝利。班大為先生據此認為﹕武王興兵非常重視天象。自文王受命,顯示周可伐殷,經過一個歲星週期的確認才攻伐,再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在來年一月取得決定性勝利,改朝換代。我則認為﹕五星聚會是上天給的曆法校正基準點訊號,其間經過一個歲星週期的確認之後,在來年第一個甲子日改換曆法。那「牧野之戰」呢?我在書中提到戰爭指的是不同曆法的競爭,雖然我的中國古天文知識不足以讓我確認牧野所指為何, 但是逸周書提到:旦, 維天不享于殷, 發之未生, 至于今六十年, 夷羊在飛鴻滿野,天自幽不享于殷,這裏有牧、野,另外甲骨文也提到 麋鹿在飛鴻滿野 這裏也有牧、野,史記天官書也多次提到野,周易上也說:龍戰於野。我不由得懷疑牧野不是地名,應另有所指。而商曆源於堯、舜曆,自契至湯為分一太陽年為八份的堯五行曆(八遷)﹔盤庚則為分一太陽年為十二份的舜七圓曆。由於舜分天下為十二牧,所以牧是指殷商曆嗎?而棄為舜曆中主管農事部分,所以最可能是二十四節氣部分,所以周也可稱為牧。那野呢?說文解字﹕邑外為郊,郊外為野。尚書周書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所謂的「牧野之戰」可能是「牧戰於野」的意思,或是戰於牧之野的意思。這麼一來整個故事都可以曆法更換的說法圓的起來。所以,「西周」應起於西元前1046年的第一個甲子日。

班大為先生還舉證西元前1059年之前的二次五星聚會(西元前1576年及1953年),又都和「竹書紀年」上所述夏、商的建立時間(西元前1989年及西元前1555年)相去不遠(都在五星聚會前後數十年。)但1576加上516是2092,為什麼班大為先生要改為1953?這部分很有問題,我先認定這是錯的。我們先看夏、商之間的五星聚會與商的建立年。我認為這和當時看到這校準訊號後採用的驗證方法有關﹕木星和土星的會合週期為19.859年。竹書紀年記載夏桀十年天空出現"五星錯行"而在二十一年後商王朝建立。按照我的說法,這又是一次曆法更換﹕上天在西元前1576年給出了曆法校準訊號後,經過一次木星和土星的會合週期為19.859年的驗證,在來年的第一個甲子日更換曆法。所以,「商朝」應建立於西元前1555年的第一個甲子日。那為什麼夏末用木星與土星的會合週期19.859年驗證,而商末改用木星週期11.86年驗證呢?這又是尚書與史記上講的了。

因為商曆自盤庚後改為舜的七圓曆,分一太陽年為十二份,所以用歲星週期11.86年驗證﹔而夏自啟與有扈氏之戰後就採用分一太陽年為十月的共工曆,因此用木星和土星的會合週期19.859年驗證。所以,要斷夏初的紀年要特別注意,究竟用11.86年還是19.859年驗證呢?如果不考慮史記的說法,夏建元第一個可能的時間點是﹕西元前2092年五星聚會,西元前2079年第一個甲子日是「夏朝」建元年(因為禹之前為舜,而舜和商一樣採用歲星週期11.86年驗證。)。而竹書紀年所記載的夏朝建立於西元前1989年,應該是啟與有扈氏戰後,太康作「五子之歌」的年代,也就是改換陰陽五行曆為十月共工曆的年代。所以,夏曆絕大部分是十月共工曆,只有前九十年才是陰陽五行曆。

夏建元最可能在西元前2071年

再一個可能的夏建元年,按照史記的說法,行星驗證週期為二十年﹕「舜乃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所以,夏建元年為西元前2071年。史書上說﹕夏建在寅、商建在丑、周建在子。這應該是說夏元年第一個甲子日在寅月(由冬至日起算第六十天)、商元年第一個甲子日在丑月(由冬至日起算第三十或第三十一天到第五十九天)、而周元年第一個甲子日在子月(由冬至日起算三十天內)。我猜西元前1046年第一個甲子日在子月、西元前1555年第一個甲子日在丑月,應該都不會錯。至於西元前2079年或西元前2071年第一個甲子日若不是在寅月,那麼西元前1989年的第一個甲子日應該就在寅月。若為西元前1989年,那麼這年應定為太康元年。周的建元,無論班大為先生或夏商周斷代工程都斷在一月二十日,如果所用的推算曆法是以一月一日為冬至日的陽曆的話,那麼「周建在子」就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是對的。商建是否在丑?要去實際對照。但是,夏建是否在寅就得硬碰硬了,因為它肯定得在一月三十一日之後。也正由於這個特性,使得它反而成為一個不錯的年代標記。因此,考古學家可還原看看西元前2079年、西元前2071年、西元前1989年那一年第一個甲子日落在寅月,那麼夏的建元年就「信而有徵」了。

既然夏建元年有了憑據,按照史記的說法,我們不妨將堯、舜的建元年「順便」推算出來﹕「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謹,如子道。封弟象為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 所以,舜建元早於夏建元42年,堯建元早於舜建元101年。後人不敢用這個數字,最主要原因是﹕堯在位實在太久了。但若如我的假設﹕上古帝王只是天文曆法的代稱,就豁然開朗了。我把上述文字按照史記說法,將夏建元訂在西元前2071年,那麼上述文字整理後就是說﹕西元前2214年堯建元。第九十年,西元前2125年舜受命﹔十二年後,西元前2113年舜建元。第二十二年,西元前2092年禹受命﹔二十一年後,西元前2071年禹建元。那麼是否真是如此?考古學家可以查查﹕西元前2125年及西元前2092年,也就是舜、禹的受命年,是否有符合史書上記載的特異天象,也就是我說的﹕上天給的校準天文曆法訊號。附帶一提,舜建元第二十二年禹受命,正巧和我在三墳五典章節中,始終參詳不透的「…汝二十二人…」有了連繫。

最後,還要再確認的是﹕史書上沒說禹受命時的天象是「五星聚會」。以上論述只是假設﹕禹受命是「五星聚會」。但仍可用上述方法推論並驗證出來。我建議用「夏建在寅」這個標記去縮小範圍,再輔以當時星象,應該可以找到精準的時間。

看我說的信誓旦旦,好像煞有其事,受過傳統訓練的史學家一定坐立不安。接受我的說法吧,風險似乎太高,不接受又覺得怎麼會那麼巧?再給大家一點信心(或是重重一擊?)﹕這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的。史記天官書﹕「三星若合,其宿地國,外內有兵與喪,改立公王。四星合,兵喪並起,君子憂,小人流。五星合,是謂易行,…」看到了嗎?五星合,是謂易行。什麼是易行?就是改換曆法。原本是五行(五個圓),就改為七行﹔若是七行,就改為九行﹔而改曆法的徵兆就是五星合這個天象。

為什麼古史可考的年代僅到周厲王?再讓大家驚嚇一下﹕司馬遷在史記中有給答案。史記曆書﹕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 史官本來是記天文曆法為主的,但到了幽王、厲王之後,史官就不記「時」了。時指的是四時或是之後衍生的八節氣、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伏羲家族的天文曆法。所以公羊傳才會說﹕各國的史記都叫做春秋。那就是指幽王、厲王之後,史官以記人事為主,不記天時了。(春分、秋分為人為畫分,故記人事以春秋名之。這是我說的。)所以,我們從正統史記中找不到厲王前的編年史,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另外,楚的史記不叫春秋而叫做檮杌,也就是史記五帝本紀中講的帝顓頊的不才子。楚字從林從疋,說文解字說疋有記的意思,所以這是說﹕楚國是以檮杌記史的國家嗎?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 這也是說在堯前就已有不記天時的史記﹕渾沌、窮奇、檮杌及饕餮,而檮杌為楚國所用。那其它三個不才子呢? 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昚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於堯,堯未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凶。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禦螭魅,於是四門辟,言毋凶人也。 帝鴻氏(黃帝)、少昊氏(沒有公論)、縉雲氏(可能為黃帝的雲師之一)都比帝堯要早,而在史記的各國本紀與世家中,唯有楚世家可上溯至堯前的顓頊氏,而楚之史記名檮杌又恰是顓頊氏的不才子。因此,可能這三個不才子在中原地區就絕祀了。所以,自顓頊起經堯、舜、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仍有非正統主流使用編年體的方式記錄歷史,如楚國用檮杌。而晉國用的史記稱為乘,也不叫春秋,可見也很久遠。後代自三家分晉的魏國出土名為竹書紀年的編年表,記錄自夏代至戰國魏的史事應和乘有關。

好象文化年代溯古最多只能溯及帝堯,黃帝及更早的伏羲都沒什麼憑證。我倒是從周髀算經中看出﹕還有較伏羲更早文化的記載。就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再來聊吧。

還有,夏商(殷)周是史官編出來的名稱,分別代表﹕夏(南方),商殷(西方,秋天。五音的商音在五行金的位置,也就是西方。而太白金星又稱殷星,也應西方。),周(北方,冬天。)。周是密的意思,由冬至經春分、夏至、秋分畫圓,最後密合的部分是冬天(周而復始)。那麼堯和舜呢?舜的古字上為月、中為炎、下為土,可能也和日中測影的冬至線、夏至線以及中間的春、秋分線有關。比較有趣的是堯,說文解字己將堯字上面三個土釋為土高貌,再加上下面為高而上平的意思,這和已出土的帝堯都城祭壇完全吻合﹕有11組夯土柱群組成的觀日縫隙(土高貌),以及有四個同心圓的饅頭形土丘祭壇(高而上平)。

商的帝王名稱除湯外(後有人證明湯為天乙),全有天干的部分。如果按照我在書中所言﹕帝、曆互通來看的話,那麼商的帝王名就對斷代很有幫助了。也就是說帝辛指辛年建元、武丁指丁年建元等等。以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商代的各王在位年數和前後任帝王名稱來看,似乎還有一些可調整的空間。

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發、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遷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後期年表:
盤庚(遷殷後)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
廩辛 |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紂)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當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厲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當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好你個 數之法,出于圓方!

「數之法,出于圓方。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這段話出於周髀算經。所有人都把這段話解釋成三角幾何,認為是中國古代數學的重要成果。但是,用數學解釋不了「矩出于九九八十一」。周髀算經是一部天文曆算書,而這段話又在本書卷一,所以可能還得要用天文曆法的角度來詮釋才對。原文如下﹕

昔者周公問于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
請問古者包犧立周天歷度.
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
請問數安從出.
商高曰.數之法.出于圓方.
圓出于方.方出于矩.
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故折矩.
以為句.廣三.
股修四.
徑隅五.
既方其外.半之一矩.
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
兩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生也.
周公曰.大哉言數.
請問用矩之道.……….

這個問題我一直把它擺在一旁,直到昨天。昨天一天我看了央視10台探索頻道的四個節目錄像﹕夏商周斷代工程、黃帝古城、紅山文化、三星堆文化。看的過程都讓我不禁替自己寫的書拍拍手。入睡後,午夜夢迴,節目中的片段不時在腦海中浮現﹕三層蛋糕似的祭壇,黃帝時五層蛋糕似的圓祭壇,三星堆方型多層祭壇,「…九黎部落是九個不同氏族的部落集合,其下又再各分九個不同姓氏,一共是八十一個不同姓氏的聚落…. 」再加上印象中的伏羲執矩畫象,夢溪筆談中的「宋人日中測景圖」所用的L型圭表。突然之間,我懂了周髀算經中那段話的意思。回身看了下時鐘﹕2008年11月27日凌晨二時十五分。再回頭看了下仍帶著面膜入睡的老婆,輕輕將她搖醒﹕我又搞懂了「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原來這段話是說﹕周公問商高﹕傳說伏羲時期根據步算創制了曆法,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商高回答說﹕天文曆法的起源非常古老,我聽說有以圓和方為代表的曆法。而以方為代表的曆法早於以圓為代表的曆法,之前更有以矩為代表的伏羲曆法,然而這還不是最早的,據說還有稱為九九八十一的九黎曆法比它更早。根據日中測影而來的陰陽五行曆(圓)晚于看山頭日出方位的曆法,如﹕十月共工曆(方)﹔又晚于日中測影在地上標示刻度的伏羲「三圓四時曆」(矩)﹔又晚于採用八十一個刻度的日晷儀(左右圓周各四十個刻度、正下方一個刻度)的九黎曆(九九八十一)。這裏我無法確認的是九黎曆法是否真是八十一刻度的日晷儀,但是內蒙古確曾出土了漢朝的六十九刻度的日晷儀,而使用日晷儀確實可以當做計算日週期以及年週期之用,也就是曆法。

如果黃帝存在距今五千年前,那麼距今約七千年前以缺口圓玉豬龍為象徵的紅山文化(十月共工曆一年僅三百六十天,如同一圓週年有一缺口)會找到女媧廟就不奇怪了(女媧煉五色石補天)。而其它文化遺跡若在距今七千年以上,而且出現三圓祭壇,就該考慮是伏羲時期文化。至於九黎文化遺跡,至今尚待考古界努力尋找,若找到的話,應早於堯舜時期(距今四千年)甚至遠達八千年以上,畢竟它可能比伏羲文化還早。它的代表器物,我猜,可能是圓日晷儀。那為什麼不把九黎文化擺在伏羲文化之前呢?由史記及其它古書上對九黎及蚩尤的介紹都沒爹沒娘可知﹕它們並非伏羲經黃帝至堯舜禹一族。也就是和日中測影及看山頭日出角度無關。所以,九黎文化一直在中國古史(如尚書、史記)中被視為外來文化,但討論中華文化時,九黎卻又算是中華民族的成員。這只能用它們其實都代表著不同系統的天文曆法才能解釋。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我的說法是對的呢?還真有!古人祭祀的禮器之一,玉琮,就是最好的證據。玉琮的造形就說明了一切﹕一個內圓外方的方柱體,在方柱邊角飾以L形紋飾(矩)。玉琮就代表自伏羲(矩)至炎帝分支為共工(方)以及黃帝、顓頊、堯、舜、禹一脈相承的陰陽五行曆(圓)。而不同系統的九黎曆法器物就有待考古發現(我以圓周共八十一刻度的圓日晷暫代)。祭祀的禮器除玉琮外,還有圓玉璧。周禮上說﹕蒼璧禮天,黃琮禮地。古人認為先有天後有地,因此,圓玉璧很可能就代表圓周共八十一刻度的圓日晷。

clip_image001

漢代69刻度圓日晷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玉琮 玉璧

clip_image006

合矩以為方(女媧),環矩以為圓(伏羲)像

原來伏羲、女媧還真算是「兄妹」

我在書中已確認伏羲是以圭表(矩)測日影制定曆法的代稱,其後衍生出黃帝、顓頊、堯、舜、禹的陰陽五行曆,也就是圓,也就是洛書。而稍晚於伏羲,另產生了以女媧為代表的曆法,其後衍生出共工曆,也就是方,也就是河圖。由周髀算經中的「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以及伏羲女媧圖中所執之器物,可知「方」指十字形。後人將這二種曆法系統以兄妹相稱,只是表示他們「輩份」相當﹕都算是開山始祖。另外,將他們畫成人面蛇身而且互相纏繞,就代表他們和看遠山日出方位定曆法有關,而山的輪廓就像是飛翔的龍或蛇。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的神話由來已久,內容大致是說﹕共工與祝融、顓頊、帝嚳等爭帝,結果共工撞了不周山,之後「天柱折、地維絕。」。造成「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災害。於是女媧出面善後,煉五色石補天,又斬了大鼇四足立新四極,於是洪水漸漸退去。後人解讀這則神話由於沒有抓著要領,所以各說各話。其實他們都沒說錯,只是有如盲人摸象般,摸著象鼻的說象和蛇一樣﹔摸著耳朵的說和扇子一樣。

共工究竟是誰?

許多說法都說共工是水神,這是錯的。會有這樣的聯想,主要是因為神話的場景內只要有共工,就一定有水災。但我在書中提過﹕淹水是曆法失序的隱喻說法。在沒有治水(置閏月)的方法之前,只好更換曆法。共工究竟是誰?共工是代表不同於陰陽五行曆系統的分一年為十月的共工曆。只要他一出場,就代表原使用的陰陽五行曆失序,必須更換。

共工和誰打仗?

共工爭戰的對象是誰?其實,每一個都是。但不是一次打多個,而是不同的仗和不同的人打。注意到了嗎?和共工打仗的都是黃帝家族的成員,也就是陰陽五行曆系統。

誰打贏?

共工打贏了!這和後人講的完全不同,但我十分篤定這個結論是對的。因為「天柱折,地維絕。」是說陰陽五行曆被破壞了中間三圓。而造成「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是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天的早期共工曆的具體描述。而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就是以五天年終日補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立新四極」就是說此時的共工曆已是一年五季、每季二月、每月三十六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六圓十月曆。這也就是天干的源頭。

為何要女媧來補天?

這是因為女媧是共工曆的始源代表,如同五行曆的始源代表是伏羲。因為她較伏羲後出,且是以偶數分割點分割冬至到夏至間日子,所以是以女性為代表。而這個曆法以看日出山頭方位為季節判斷依據,所以漢代畫像中的女媧執「方」(合矩以為方)。也就是河圖的代表。

什麼是「合矩以為方,圜矩以為圓」?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好,一直以來都以幾何作圖來解釋﹕將二把矩尺圍成一方形,將一矩尺直角固定再轉一圈成為圓形。這個解釋實在牽強,但因為數學領域的考古本來就不被重視,所以也就無人提出異見。但若以文化考古的角度來看,顯然過不了關,必須要有更可信的說法。我的看法本來是﹕合矩以為方,是指把不同指向的矩尺直角端相合成為十字型。那麼這個十字型代表什麼意思呢?假若考慮以立竿測影來看,冬至日日出竿影與日入竿影為一矩,夏至日日出竿影與日入竿影又為一矩,此二矩共同點是立竿基點,故可釋為「合矩以為方」。但這個說法並不完美,因為日出影長和日入影長連線並非直角矩形。所以,應該是﹕立竿和冬至日出影長、日入影長,以及立竿和夏至日出影長、日入影長這四個矩形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字圖案。這個方指的不只是東南西北四方向,其中還隱含了立竿本身的中方。所以說文解字注釋「十」才會寫為「四方中央備矣」。所以漢代壁畫上女媧手執十,其實就代表執方。而到了唐代畫像上的女媧卻以訛傳訛的改執「圓規」,真是錯把馮京做馬涼了。接著看什麼是「圜矩以為圓」。伏羲時期就採用了立竿「日中測影」,共分一年為冬至、夏至、春秋分三個刻度影長。每一影長與立竿形成一矩形。到了黃帝時期,發展出了再對分的五個影長刻度,更以這五個不同長度的影長做半徑畫圓,這就是「圜矩以為圓」,同時也是史記中說的﹕黃帝建立五行。另外,帝堯都城出土的四個同心圓土丘(應為五圓,第四圓待考中。)也證明這個說法是對的。

clip_image008

唐代伏羲女媧圖
端午節 2009.01.07

端午節的由來是指夏至日。在陰陽五行曆中,一太陽年的開始是冬至日,在曆法元年會挑選冬至日適逢朔的那天,也就是陰曆的十一月初一日(約三十年一次)。由冬至日起算的第一百八十三天是夏至日。而由陰曆來看,每二月為五十九天,因此,自十一月初一至四月底共一百七十七天,加上五月的五天為一百八十二天,也就是陰曆五月五日落在夏至日的前一天。但若考慮曆法元年冬至日適逢初一的定義﹕夜半朔,旦冬至。也就是天還沒亮就已是朔,天一亮太陽就已直射南迴歸線,也就是說當天(初一)僅沾了第一日冬至日約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是在過第二天。所以,陰曆五月初五也就有十分之七是在過第一百八十三天,也就是夏至日。由端午這字的含義來看,指的是午的開始,以冬至日是子的開始,那麼夏至日就是午的開始。因此,端午就是指夏至日。而把端午定在陰曆的五月五日,就說明它是陰陽五行曆(現今通說的農民曆)的產物。而由史記曆書﹕黃帝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陰陽五行曆起於黃帝,所以至今仍稱黃曆。任何自稱有端午節的民族,都是自承是黃帝子孫的一種表達方式。

正王國維之 釋史

王國維寫的「釋史」,被當代史學家廣為引用,深獲好評。被認為是對「史」字的最完整解讀。我認為這篇文章也還有不到之處。王國維從史字拆字開始,下為又、為手、為執、為抱持。這部分是共識,我也無異見。但對史字上半部為何則看法多有不同。王國維同意所抱持之物並非無形之中正之德,應為器物。而這個器物由簡冊而盛筭之器再為書。最後,再以官由史出,欲證史地位之崇高收筆。我覺得本文由不通中國天文曆法之大儒寫給不通天文曆法之學史之人觀看,雖然引經據典、考證歷歷,但心中早有定見,以致錯解原意。史字上半部似一中字,不論做何解讀,都無可否認其為三豎間有二橫之結構。如果瞭解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就知道曆法源自日中測影。而初期的日中測影地上竿影除了上天給的二個絕對的點–最長影長的冬至及最短影長的夏至之外,還有一個人為的取中間日的點–春分、秋分。而史字的上半部這三豎的內外二豎分代表冬至日中影長刻痕與夏至日中影長刻痕,中間的一豎則為春分及秋分的日中影長刻痕。上面一痕為上半年(由冬至經春分到夏至)日中影長由長漸短的表現,而下面一橫則為下半年(由夏至經秋分到冬至)日中影長由短漸長的表現。這二橫分三豎為四個時點﹕冬至、春分、夏至、秋分。這就是時、四時、也叫天時。

由釋史文中﹕《月令》乃命大史守興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是計歷數者史之事也。以及﹕大史,抱天時,與大師同車。可以看出史之本義同我所述。王國維找到了史字本義的物證,但不懂天文曆法,可惜又失之交臂了。

王國維:釋史

《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其字古文、篆文並作,從中(秦泰山刻石御史大夫之史,《說文》大、小徐二本皆如此作)。案:古文中正之字作諸形,而伯仲之仲作,無作者,唯篆文始作。且中正,無形之物德,非可手持,然則史所從之中,果何物乎?吳氏大澂曰:史,象手執簡形,然中與簡形殊不類。江氏永《周禮疑義舉要》云:凡官府簿書謂之中,故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斷庶民獄訟之中,皆謂簿書,猶今之案卷也。此中字之本義,故掌文書者謂之史,其字從又從中。又者,右手,以手持簿書也。吏字事字皆有中字。天有司中星,後世有治中之官,皆取此義。江氏以中為簿書,較吳氏以中為簡者得之。(簡為一簡,簿書則需眾簡)顧簿書何以云中,亦不能得其說。案《周禮·大史職》,凡射事,飾中,舍筭。《大射儀》,司射命釋獲者設中。大史釋獲,小臣師執中,先首,坐設之,東面,退。大史實八筭於中,橫委其餘於中西。又,釋獲者坐取中之八筭,興執而俟,乃射。若中,則釋獲者每一個釋一筭。上射於右,下射于左,若有餘筭,則反委之。又取中之八筭,改實八筭於中,興執而俟,云云。此即《大史職》所云飾中舍筭之事。是中者,盛筭之器也。中之制度,《鄉射記》云:鹿中髤前足跪,鑿背容八筭,釋獲者奉之先首。又云:君國中射則皮樹中,於郊則閭中,於竟則虎中,大夫兕中,士鹿中。是周時甲制皆作獸形,有首有足,鑿背客八筭,亦與字形不類。餘疑中作獸形者,乃週末彌文之制,其初如形,而於中之上橫鑿空以立筭,達於下橫;其中央一直,乃所以持之,且可建之於他器者也。考古者簡與筭為一物。古之簡策,最長者二尺四寸;其次二分取一,為一尺二寸;其次三分取一,為八寸;其次四分取一,為六寸(詳見余《簡牘檢署考》)。筭之制亦有一尺二寸與六寸二種,射時所釋之筭,長尺二寸,投壺筭長尺有二寸。《鄉射記》,箭籌八十,長尺有握,握素,注:箭,臿也。籌,筭也。握,本所持處也。素,謂刊之也。刊本一膚,賈疏云:長尺複云有握,則握在一尺之外,則此籌尺四寸矣。云刊本一膚者,《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何休云:側手為膚。
又投壺,室中五扶。注云:鋪四指曰扶,(案《文選》應休璉《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注引《尚書大傳》曰:扶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鄭玄曰:四指為扶。是扶膚一字)一指案寸,皆謂布四指,一指一寸,四指則四寸,引之者證握膚為一,謂刊四寸也。所紀筭之長短,與投壺不同。疑《鄉射記》以周八寸尺言,故為盡四寸,投壺以周十寸尺言,故為尺有二寸,猶《鹽鐵論》言二尺四寸之律,而《史記·酷吏傳》言三尺法,《漢書·朱博傳》言三尺律令,皆由於八寸尺與十寸尺之不同,其實一也。計歷數之算則長六寸,《漢書·律曆志》,筭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說文解字》,筭長六寸,計歷數者尺二寸與六寸,皆與簡策同制,故古筭二字往往互相[用?]。《既夕禮》,主人之史,請讀賵,執筭,從柩東。注:古文筭皆作,《老子》,善計者不用籌策,意謂不用籌筭也。《史記·五帝本紀》,迎日推。《集解》引晉灼曰:,數也,迎數之也。案: 無數義,惟《說文解字》云:算,數也。則晉灼時本當作迎日推筭,又假筭為算也。漢蕩陰令張遷碑,八月民,案《後漢書·皇后紀》,漢法,常以八月算人,是八月民,即八月算民,亦以為算,是古筭同物之證也。射時舍筭,既為史事,而他事用筭者,亦史之所掌,(《周禮·馬相氏、保章氏》皆大史屬官,《月令》乃命大史守興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是計歷數者史之事也。又古者筮多用以代蓍。《易》擊辭傳言:乾之策,坤之策,《士冠禮》筮我執。又周秦諸書多言龜策,罕言蓍龜,筭籌一字,而古者卜筮亦史掌之。《少牢饋食禮》筮者為史。《左氏傳》亦有筮史,是筮亦史事)筭與簡策本是一物,又皆為史之所執,則盛筭之中,蓋亦用以盛簡。簡之多者,自當編之為篇,若數在十簡左右者,盛之於中,其用較便,《逸周書·嘗麥解》,宰乃承王中,升自客階,作,執,從中,宰坐尊中於大正之前。是中二物相將,其為盛之器無疑。故當時簿書亦謂之中,《周禮·天府》,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小司寇》以三刺斷民獄訟之中,又登中於天府。《鄉士》、《遂士》、《方士》,獄訟成,士師受中。《楚語》,左執鬼中。蓋均謂此物也。然則史字從又持中,義為持書之人,與尹之從又持筭(象筆形)者同意矣。
然則謂中為盛之器,史之義不取諸持筭而取諸持,亦有說乎?
曰有。持筭為史事者,正由持而為史事故也。古者書皆史掌之。
《書·金滕》,史乃冊祝。《洛誥》,王命作冊,逸祝冊。又,作冊逸誥。《顧命》,大史秉書,由賓階,禦王冊命。《周禮》:大史掌建邦之六典,掌法掌則。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之,以貳六官,六官之所登。大祭祀,戒及宿之日,與群執事讀禮書而協事。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太會同朝覲,以書協禮事,及將幣之日,執書以詔王。
大史,抱天時,與大師同車。大遷國,抱法以前。大喪,執法以蒞勸妨,遣之日,讀誄。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大祭,讀禮法,史以書辨昭穆之俎簋。卿大夫令之貳,以考政事,以逆會計。凡命諸侯及公卿大夫則冊命之。凡四方之事書,內史讀之;王制祿則贊為之,以方出之。內史掌書王命,遂貳之;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掌達書名子四方。若以書便於四方,則書其令,禦史掌贊書,女史掌書內令。《聘禮》:夕幣,史讀書展幣。
又,誓於其竟,史讀書。《覲禮》,諸公奉篋服,加命書於其上,升自西階東面。大史是右,侯氏升西面立,大史述命(注:讀王命書也)。
《既夕禮》:主人之史請讀賵。又,公史自西方東面,讀遣卒命。《曲禮》,史載筆。《王制》,大史典禮,執簡記奉諱惡。《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祭統》,史由君右執策命之。《毛詩·靜女》傳,古者後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記過其罪殺之。又,週六官之屬,掌文書者亦皆謂之史,則史之職專以藏書、讀書、作書為事,其字所以從之中,自當為盛之器,此得由其職掌證之也。
史為掌書之官,自古為要職。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雖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職事之名多由史出,則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說文解字》,事,職也,從史省聲。又,吏,治人者也。從一從史,史亦聲。然殷人卜辭皆以史為事,是尚書無事字。周初之器,如毛公鼎、番生敦二器,卿事作事,大史作史,始別為二字。然毛公鼎之事作,小子師敦之卿事作,師寰敦之嗇事作,從中,上有斿,又持之,亦史之繁文。或者作,皆所以微與史之本字相別,其實猶是一字也。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間王室執政之官,經傳作卿士(《書·牧誓》是以為大夫卿士。《洪範》,謀及卿士。又,卿士惟月。《顧命》,卿士邦君。《詩·商頌》,降予卿士。是殷周間已有卿士之稱)。而毛公鼎、小子師敦、番生敦作卿事,殷墟卜辭作卿史(《殷虛書契》前編卷二篇第二十三葉,又卷四第二十一葉),是卿士本名史也。又,天子諸侯之執政,通稱禦事,(《書·牧誓》我友邦塚君,禦事。《大誥》,猷,大誥獻爾多邦,越爾禦事。又,肆餘(予)告我友邦君,越嚴氏,庶士,禦事。《酒誥》,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禦事。又,我西士集健邦君禦事小子。《梓材》,王其郊邦君,越禦事。《召誥》,誥告庶殷,越自乃禦事。又,王先服殷禦事,比爾于我有周禦事。《洛誥》,予旦以多子,越禦事。
《文侯之命》,即我禦事,罔或耆壽。畯在厥服。多以邦君禦事並稱,蓋謂諸候之執政者也)而殷虛卜辭則稱禦史,(《殷虛書契》前編卷四第二十八葉)是禦事亦名史也。又古之六卿,《書·甘誓》為之六事,《司徒》、《司馬》、《司空》、《詩·小雅》謂之三事,又謂之三有事。《春秋左氏傳》謂之三吏,此皆大官之稱事若吏即稱史者也。《書·酒誥》,有正有事。又,茲乃允惟王正事之臣,立政。立政立事,正與事對文,長官謂之正若政,庶官謂之事,此庶官之稱事,即稱史者也。史之本義,為持書之人,引申而為大官及庶官之稱,又引申而為職事之稱。其後三者各需專字,於是史、吏、事三字於小篆中截然有別:持書者謂之吏,職事謂之事,此蓋出於秦漢之際,而詩書之文尚不甚區別,由上文所徵引知之矣。
殷以前,史之尊卑雖不可考,然卿事禦事均以史名,則史官之秩亦略可知。《曲禮》,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蔔。“典司六典”注:此蓋殷時制,大史與大宰同掌天官,固當在卿位矣。《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候有日禦,日官居卿以底日。以日官為卿,或亦殷制。周則據春官序官,大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內史,中大夫一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禦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其中,官以大史為長,(鄭注:大史,史官之長,或疑《書·酒誥》稱大史友、內史友。《大戴禮記·盛德篇》雲,大史、內史,左右手也。似大史、內史各自為僚,不相統屬。且內史官在大史上,尤不得為大史之屬。然毛公鼎雲,禦事僚大夫。番生敦雲,禦事大夫僚。不言內史。蓋析言之,則大史、內史為二僚;合言之則為大史一僚。又周官長貳,不問官之尊卑,如鄉老以公,鄉大夫以卿,而為大司徒之屬;世婦以卿,而為大宗伯之屬,皆是。則內史為大史之屬,亦不嫌也)秩以內史為尊;內史之官員在卿下,然其職之機要,除塚宰外,實為他卿所不及。自《詩》、《書》彝器觀之,內史實執政之一人,其職與後漢之後之尚書令、唐宋之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明之大學士相當,蓋樞要之任也。此官,周初謂之作冊,其長謂之尹氏。尹字從又持丨,象筆形。《說文》所載尹之古文作,雖傳寫訛舛,未可盡信,然其下猶為聿形,可互證也。持中為史,持筆為尹,作冊之名,亦與此意相會。試詳證之。《書·洛誥》,王命作冊,逸祝冊。又,作冊逸告。作冊二字,偽《孔傳》以王為冊書法度釋之。
《顧命》,命作冊度,傳亦以命史作冊書釋之。孫氏詒讓《周官正義》,始云尹逸蓋為內史,以其所掌職事言之,謂之作冊,(《古籀拾遺》冗卣跋略同)始以作冊為內史之異名,餘以古書及古器證之,孫說是也。
案《書·畢命序》,康王命作冊畢,分居裏,成周東郊,作畢命。(《史記·周本紀》作康王命作冊畢公,蓋不知作冊為官名,畢為人名,而以畢公當之,為《偽古文》畢命之所本)。《漢書·律曆志》引《逸畢命·豐刑》曰:王命作冊豐刑。《逸周書·嘗麥解》亦有作,此皆作冊一官之見於古書者。其見於古器者,則癸亥父己鼎云:王賞作策豐貝。睘卣云:王姜命作冊睘安夷。伯吳尊蓋云:宰朏右作冊吳入門。皆以作冊二字冠於人名上,與《書》同例。而吳尊蓋之作冊吳,虎敦、牧敦皆作內史吳,是作冊即內史之明證也,亦稱作冊內史。師艅敦:王呼作冊內史冊命師艅。冘盉:王在周,命作冊內史錫冘鹵□□。亦稱作命內史。剌鼎:王呼作命內史冊命剌是也。內史之長曰內史尹,亦曰作冊尹。師兌敦:王呼內史尹冊命兌。師鼎,王呼作冊尹冊命師。冘敦:王受作冊尹者(假為諸字),俾冊命冘是也。亦單稱尹氏。《詩·大雅》;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頌鼎、寰盤:尹氏受王命書。克鼎:王呼尹氏冊命克。師剺敦,王呼尹氏冊命師剺是也。或稱命尹。(古命、令同字,命尹即令尹。楚正卿令尹之名蓋出於此)伊敦,王呼命尹冊命伊是也。作冊尹氏,皆《周禮·內史》之職,而尹氏為其長,其職在書王命與制祿命官,與大師同秉國政,故《詩·小雅》曰: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又曰: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又曰:尹氏大師,維周之氏,秉國之鈞。詩人不欲斥王。故呼二執政者而告之。師與尹乃二官,與《洪范》之師尹惟曰,《魯語》百官之政事師尹同,非謂一人而師其官尹其氏也。《書·大誥》: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民,庶士,禦事。《多方》:誥爾四國多方,越爾殷侯尹民。民當為氏字之誤也。尹氏在邦君、殷侯之次,乃侯國之正卿,殷周之間已有此語。說《詩》者乃以詩之尹氏為大師之氏,以春秋之尹氏當之,不亦過乎!且春秋之尹氏,亦世掌其官,因以為氏耳,然則尹氏之號,本于內史,《書》之庶尹百尹,蓋推內史之名以名之,與卿事、禦事之推史之名以名之者同。然則前古官名多以史出,可以覘古時史之地位矣。

中國史學被誤解的源頭

自孔子刪詩、書,編述春秋之後,中國人對史的認識就走入了偏路。隨著儒家地位的尊顯,原始的「史」就更模糊不清了。這也是為什麼後人懷疑上古無史、質疑禹非人,應為虫或神、以及至今仍浩費大量人力物力去為夏商周斷代,但成果卻又大受質疑的原因。究其根源,就在對「史」本意的不全然理解。儒家以春秋為史,也就是指編年體的記述資料。但是,對於世代掌史的史官而言,史還有更深刻的、更指向中華文化源頭的另一涵意。中國末代世襲史官司馬遷在史記曆書中說﹕…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儒家太在意史書的編年體格式,所以,解讀「史不記時」,就釋為史官失職,記史事編年錯亂。但是,司馬遷的原意是﹕幽厲之後,史就不記「天時」了。這也是為何中華儒家編年體史學僅能上溯至周厲王(西元前841年)的原因。因為儒家不知道幽厲之前上溯禹、舜、堯、顓頊、黃帝乃至伏羲,那時的史是記天時為主的。這個說法正確嗎?史的造字就證明如此。

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中從手,中,正也。對於史從手,歷來少有異議。對於從中的部分,就分成二派。認為從中的指史有「秉公」的特性,而另一派則從造字上懷疑史的上半部為一筒狀物,不是中,應為「冊」的簡寫。史既然是記事者,總是寫些東西吧,寫在那裏呢?寫在竹(木)簡上,再以繩編串起來。解的好不好呢?都挺好的。對不對呢?我覺得都不如我的正確。史字的上半部是指「日中測影」時地上立竿影長的刻痕(也就是書、也就是契),三道刻痕中的內外二道為冬至日日中影長刻痕與夏至日日中影長刻痕,中間一道為人為取冬至日與夏至日中間的那一天日中影長刻痕,由於有「分」的特性(以刀別之),而且一年中日中影長經過此道刻痕二次,故稱之為春分、秋分。日中影長一年碰觸各刻痕的順序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這就是時,也是史字上半部貫穿三道直線的環狀線。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史字上半部的中 中字 用字、从卜中

這就說明了史原本是記天時的(甚至告訴我們,將一年分為四個時點就是天文曆法的源頭,它除了以伏羲為名之外,還可字之曰三墳。)。天文曆法的演進是上古史的主要內容,到了黃帝時期,除了看太陽的部分增加二道刻痕成為五道(五行),以對分四時為四正四立(也就是八卦)之外,還以月相記日循環的月,這也是黃帝曆稱為陰陽五行曆的原因。自黃帝以降至堯都採用陰陽五行曆,其間和另一系統的十月天干純陽曆(名為共工)多所參雜、交替、融合。史官以隱喻筆法寫為「共工與顓頊爭帝」。到了舜,改五行曆為七行曆(七衡六間圖可為代表)。由於不屬於五行曆系統,但仍本伏羲三行曆系統,因此,百般測試驗證是否能涵蓋原本的五行曆,史書以堯試之以二女九男(測冬至、夏至)、賓於四門(測四時)、百官時序(測其它時點)。更特別的是置舜於大麓、舜暴風雷雨不迷,堯以為聖(原本七圓不足以表達四立,但舜曆更對分為二十四份,以致於又成為八的倍數。)。史記以「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來記載這次改造曆法。到了禹,又改造七行曆為九行曆(九丘),又回歸陰陽五行曆系統。所以,堯至舜,稱之為禪讓﹔舜回歸禹,當然也是禪讓。

在黃帝至禹這段期間,基本上為五行曆系統,故字之曰五典。典,五帝之書也。典的造字上半部就如同史的上半部般,只是三道刻痕增為五道。但嚴格論之,五帝之書應指黃帝、顓頊、帝嚳、帝摯、帝堯。舜為七行,禹為九丘。若將八索視為五典的另一面(五行分周年為八卦,五行就是八卦),那麼,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就齊了。

在黃帝至堯初年,曆法失序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換曆法。到堯初才以置閏月的方法試著改良曆法自身。堯典﹕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說出堯曆為陰陽年同閏(四年一閏),這個原則造成堯時「淹大水」及禹治水(改為三年一閏、六年再閏、八年三閏)。同時殷墟出土甲骨文出現一年十四月,也就是因為殷曆同堯曆置閏原則﹕四年一閏、八年一次閏二個月。

夏商周三代究竟是怎麼回事?我看應該是指同一朝的三部不同曆法。這麼另類的說法有證據嗎?我們先看商周之際及夏商之際的情形。班大為先生指出中國人過於重視天象,連改朝換代都要看天的指示。例如西元前1059年五月底五星聚會,恰巧是史書上所記之「文王受命年」,文王起心代商興周。史書記載西元前1048年七月,「武王伐紂」,但因天象不合而退兵,九個月後才又發兵,發生了「牧野之戰」,直到西元前1046年一月二十日(甲子日),周建元。而前一次的五星聚會發生在西元前1576年。竹書紀年記載,夏桀十年,五星錯行。二十一年後,商建元。真是奇怪,每五百多年一次的五星聚會,就有人要革命,而且竟然都成功,除了迷信、巧合之外,有沒有可能是意有所指的在說另一件事呢?如果發現史記曆書說﹕…五星合,是謂易行。…會不會更讓你覺得狐疑呢?而在解讀五帝本紀及尚書中的虞夏商書及周書後,又知道舜曆為七行曆,禹曆為九行曆、商曆又回歸為堯的五行曆、周為舜的七行曆﹔那麼,是不是就看懂了整個上古史了呢?夏商周斷代工程在偃師發現了夏商之際的都城,除了訝異二朝都城相隔如此近之外,還測出商都約建於西元前1575年。這比根據史書上記載推算出的商建元於西元前1555年早了二十年,無可奈何之際,乾脆把商代往前推至整數年(西元前1600年)。總是先建國再建都城吧,尤其是都城離前朝都城如此之近。不過,若以一朝三部曆法來看,五星合就是要換曆法了,此時建一新城以因應新曆法,就完全可以解釋上述奇怪現象了。

書是什麼?書字就指「刻畫日影」。所以,書經(尚書)就是指日中測影的天文曆法演進史。它和五行相關(也就是八卦)。古字五寫為「X」,意為五行也。當然,洛水所出之書(洛書)就是指陰陽五行曆本身。河圖指黃河所出之圖,圖的造字由五方而成(囗為方,十也為方),指的是十月天干曆。這個曆法原本和看遠方山頭日出方位有關,之後演變為和由立竿測影之日出、日落影長形狀、角度相關。「合矩以為方」是在說合冬至日出、日落及夏至日出、日落之影和立竿本身,共四個矩形所形成的「方」形,也就是十字形,漢代壁畫中女媧手中所持十字就是方。什麼是五十(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另,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就是洛書、河圖,就是天文曆法。

後人以儒解史,由於不通天文曆算,所以只看到史編年記事的部分。加上司馬遷之後,已無能正確解讀史本意之人。所以才會以神話、傳說、迷信、上古無信史來看中華上古史﹔當代史家也苦悶於五千年文化,可考之史僅不到三千年,於是想方設法的挖呀挖的,但好不容易驗證出的殷代建元,又因為不懂史而輕輕放過。

看了這篇文章能敲醒當代搞中國上古史的人嗎?我懷疑有誰有那麼大的魄力能推倒自己學術地位的基礎。只能寄望於未來的史家,也就是現在的學生。藏之名山,以待後人。我如同司馬遷般的期盼著。

中華文化源起於立竿日中測影

(有別於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另一解釋)

最近友人送我一本龍史,是楚戈先生費時二十餘年完成的著作。在李學勤先生推薦序中建議一讀的概論裏,我看到楚戈先生引用已故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先生的話﹕甲骨文"祖"字是男性生殖器。受此啟發,楚戈先生將商周時的龍定位為"祖角龍"。古代龍的生殖器是否一度長在頭上不是我感興趣的部分,我關心的是﹕高本漢是誰?他的影響力大嗎?他對"祖"字的解釋有人接受嗎?在網上查了一下我才發現事情非同小可。和高本漢同年作古的甲骨文大家郭沫若也持同樣說法,另外,李敖先生也這麼說。他們共同的部分是﹕祖字源於且字,而且字的甲骨文形如男性生殖器,人之所以有後代完全是生殖系統的作用,所以將祖(且)和男性生殖器畫上等號。抱持這種說法的人其實是低估了古人的文化水平,覺得古人接近原始,只能具備些和本能相關的知識。也許幾十萬年前的人是如此,但對於已掌握天文曆法、進入農業時期、已使用文字近五千年的中國人而言,這個說法就太輕率了。

那麼,為什麼這些專家們新創的說法能得到廣大的認同,甚至成為定論呢?那是因為儒家丟失了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天文曆法的源起及演變。少了這個部分,就不知道何以叫中國﹔也不知道史官在編年記事之前是記天時的﹔當然也不會知道祭祖、祭天、祭地都是在祭天文曆法﹔三皇(伏羲、女媧、九黎)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帝摯、堯)、舜、禹、共工、河圖、洛書都是不同的天文曆法的代稱。於是傳承天文曆法演變過程的隱喻性說法的神話就被視為怪力亂神。至於太極圖本義是日中測影的觀察記錄就失傳了。

皇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皇,自王。而自是始的意思。所以,皇就指開始的王、最早的王。當大家都把王當成人君時,誤解就開始了。許慎引用董仲舒的話,在解釋王的意思說﹕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而三則為天地人之道。如果知道古人曆法源頭之一是立竿日中測影,就會知道將一年中日中影長最長的刻痕與最短的刻痕以及冬至日與夏至日中間的那一天日中影長的刻痕,這三道刻痕就是天地人之道,而一年中的日中影長就在這三道刻痕中移動,也就是王字中間的那一豎。所以,王的本義是立竿測日中影長的天文曆法。那麼,開始的王、最早的王就應指以伏羲為名,分一太陽年為四時的三圓曆。三皇就指三個不同天文曆法的始源﹕伏羲、女媧、九黎。

為什麼會是伏羲、女媧、九黎呢?周髀算經上第一句回答語﹕數之法,出于圓方。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就是說以黃帝為代表的陰陽五行曆(圓)晚于以女媧為代表的十月太陽曆(方),又晚于以伏羲為代表的四時曆(矩),又晚于以九黎為代表的圓日晷曆(九九八十一)。孟子告子篇的奕喻﹕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就告訴我們﹕數不只是數字,數還可以代表一門學問背後的統計歸納過程所涉及的計算。因此,在周禮中禮地的黃琮就是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的象形器物,而禮天的蒼璧則為八十一刻度圓日晷的象形器物。

王和玉的差異

王和玉在說文解字中同為三橫一豎,不同的是玉的三橫間距相等,而王的中間橫較靠近上橫。這裏面有玄機嗎?我覺得有。當古代中國發展出立竿日中測影時,中華文明就揭開了序冪。但是,上天只給了一年中最長及最短的二個絕對且好辨識的點,而且中間間隔了182天。於是有選擇等長中點做為分割點的曆法系統(玉),也有選擇等分中間日的曆法系統(王)。這二個系統都屬於三圓分一太陽年為四時的曆法,皆以伏羲為名。最後由王系統勝出,殷、周的甲骨文及金文的"王曰…"可以做為佐證,可惜後代儒家都將其釋為人君之王。這個一再二分的曆法系統(分割點都是奇數、天數、陽數),由起始的僅僅為二分的冬至、夏至開始,演變為四分的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四時伏羲系統,再演變為八分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的四正四立五行八卦系統,以少典為名。同為少典之子的炎帝與黃帝都是這個曆法,只是黃帝又加入陰曆的部份,所以黃帝是陰陽五行曆的始源,也就是農民曆的始源。我們自稱為黃帝子孫是因為我們至今仍沿用這套曆法。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奪其志,指的就是炎、黃曆法競爭後,黃帝勝出,完全取代炎帝。志指的就是過去的歷史、也就是曆法。之後經過顓頊、帝嚳、帝摯、帝堯幾個版本演變,雖然融合部份十月純陽曆(天干曆,以共工為名),但仍保留陰陽五行曆原貌,這四個版本連同黃帝一起被稱為五帝。

到了舜,改五行為七行,於是太陽曆的部份變為分一年為十二分,恰好與陰曆十二月相合,但是卻和原本八卦中的四立部份不合,於是又再對分為二十四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因為,舜曆形同於和黃帝併行的系統,所以從堯到舜稱為禪讓。到了禹,又再回歸到分一太陽年為十六分的陰陽五行曆系統。所以,從舜到禹也稱為禪讓。度量衡系統的十二進位制源起於舜,而十六進位制則源起於禹。至於現今通用的十進位制則源起於女媧系統的共工。

女媧系統和伏羲系統不同的是採用偶數去分割,所以在已形成的冬至、夏至之間再給二個分割點,於是產生分一太陽年為六分的系統,這個系統在正史記載中已完全尋不到蹤影。但是在二里頭發掘出的器物中留有這個曆法的器物﹕一小循環為六十一天,六小循環為一大循環。另外,民間傳承的黃帝內經也保存了這個曆法。那就是中醫熟悉的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等六步間氣(主氣、客氣)系統。另一演變為冬至、夏至之間以四個分割點分一太陽年為十分的共工曆,這時,也有了一分為三十六天的小循環月,因為是純陽曆,所以這十個小循環被稱為"日之數十",所以出土戰國楚帛書上寫的炎帝之後"千又百年,夋生日月"指的是炎帝之後經過千百年,曆法才脫離了步算階段,漸漸產生了太陽曆的小循環月(以日稱之,始源為共工),以及陰曆的小循環月(以月稱之,始源為黃帝)。神話中共工一直和黃帝家族爭戰,就是在述說不同曆法的競爭與融合。共工一出現就代表十月天干曆取代陰陽五行曆,而后羿一出現則表示又恢復使用陽曆只有一個大循環的陰陽五行曆﹕十個太陽變成一個太陽。

我們最早的史書是那麼重視天文曆法,因為這才真是中華文明的源頭。為什麼自稱為中國?那是在告訴大家﹕我們是文明源起於立竿日中測影,且以分一太陽年為四分的三圓四分曆為起源的國家。史字從手從中,就給了答案。中不是中正之德,也不是王國維先生所釋之冊、盛筭之器、書。中指的是三圓四分曆的象形,也就是把王字轉九十度角看,再把原本王字的一豎畫成一圓(代表一年中日中影長的變化)。典的上半部造字就有同樣的意思,只是分割點由三個變成五個。為什麼炎、黃都是少典之子?什麼是三墳五典?為什麼說文解字說﹕典,五帝之書也。又說﹕五,五行也。典的造字就說明了一切。

clip_image015 clip_image014[1] clip_image017 clip_image019

祖(且)是男性生殖器嗎?說文解字說﹕祖,始廟也。且,薦也。康熙字典中說﹕穀梁傳註"無牲而祭曰薦"。而在禮記王制中有一段話說﹕…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所以,薦是較簡單的祭。和且字同源的俎是﹕俎,禮俎也,從半肉在且上。有看過祭祀時把祭肉放在男性生殖器上的儀式嗎?高本漢先生、郭沫若先生早已作古,李敖先生還有機會替自己翻案。

clip_image021 clip_image023 clip_image025

且是什麼呢?漢朝的玉圭造形可以說明且可以是圭。也就是立竿日中測影的成象。而加上示字旁成為祖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的始源是上天透過立竿測影在地上的成象。至於且字為何中為二橫?我猜也許這就是正史中丟失的六步間氣曆法遺跡,也就是女媧曆。

clip_image027

為什麼叫做共工? 2009.04.14

我說共工是史官有意識下所創建的名稱,意指分一太陽年為十個小循環月的純陽曆,是女媧曆法系統的演進版,也就是天干的源頭。這個說法在共工造字裏找到了佐證。

clip_image029 clip_image031 clip_image033 clip_image035 clip_image037

共篆字 共古文 丈 工篆字 工古文

說文解字﹕共,同也。從廿、廾。廿為二十、廾為并的意思,指二手。如果再把丈考慮進去就更有意思了。丈,十尺也。從手持十。雖然我們一直把丈當做長度單位,是尺的十倍長的意思。但也有可能丈的原意是形狀為"十"的尺。而"從手持十"這句話就和漢朝武梁祠壁畫中伏羲手持矩尺、女媧手持十尺產生了關聯。

clip_image038

漢武梁祠壁畫伏羲女媧圖

由於十有方的意思,所以丈就有"女方"的意思,丈夫指女方的夫可以為證。

我認為女媧是以偶數分割點分割日中測影曆法的源頭,也就是在冬至和夏至之間再加二個分割點,成為分一太陽年為六分的六步間氣曆法。那麼,按照共的造字涵意就是在冬至和夏至之間加四個分割點,成為分一太陽年為十分的十月天干曆法。

工字是大自然曆法(冬至、夏至),工古文應是五行曆的象形,也就是典字的上半部,許慎可能搞錯了。

句龍

句龍說是共工的兒子,也被中國人尊為社神。它其實是在表達女媧系統的陰性始源的角色。而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應該就是句龍。我相信紅山文化的祭壇應該和方有關,曆法是純陽曆,至於分一太陽年為幾份就要再考證,但可知一定至少是十分(共工曆)。由紅山文化距今約七千年看來,共工和女媧還要更早。

中國文明始祖---伏羲、女媧與其深層文化涵意 2009.05.04

中國人以伏羲為始祖,也有人以伏羲、女媧為始祖。還有人以黃帝為始祖或是炎、黃並稱。除了伏羲早於女媧、又早於炎帝、黃帝外,他們究竟是人?是神?還是神話?沒有一個公認的答案。但是,倘若認真研究文字以及先秦典籍,就能知道真象和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有相當大的差距。

雖然我們很想將我們的始祖定位為人,但是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其實他們都是部落集團的代稱。究其原因是﹕從所有記載看來,除非他們能活上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這是不可能的。可是,不可能是人就只能是部落集團的代稱嗎?

真正的答案似乎在春秋時期就沒人知道了。可是,真象都隱含在世襲史官傳承的典冊中,就連中國末代世襲史官司馬遷都一知半解,更別說其他人了。那我又從何處得知呢?文字!中國的文字就像是現今的電腦影像檔,它的外形只是檔名和可概括全意的圖形,字義才是介紹這個字由來的情境。如果,你能相信許多文字是由史官所創建,而且是描述天文曆法相關情境,那麼你就能大致看懂書經、五帝本紀。最起碼我們可以知道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都是不同的天文曆法代稱,他們真是中國的文明始祖。

我花了不少時間摸索整個中國文明發展的脈絡,總算有了初步結果。雖然我憑藉的資訊都不出所有史學專業人士所擁有的,或許是多了點好奇心吧,我走出了一條異於他人的路,而且我很確定它是對的。接下來我將一步一步從源頭走向春秋時期,雖然這種方式遠不如追本溯源有趣,但不失為一個簡捷的方法,至少對大部分沒有耐心且已有定見的人來講,可能他們也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來看看這種另類的說法。

偉大的文明是由進入農業時期才揭開序冪,而且發生在北迴歸線以北或南迴歸線以南的地區。原因是這個地區才有明顯的四季變化。為了要年年都有好收成,於是人們必須瞭解天地的律動,天文曆法就此誕生。因為植物的生長和太陽的週期變化直接相關,所以此時天文曆法就都和太陽相關。太陽有什麼樣的週期變化呢?倘若身在北半球的祖先面對南方站立而在左邊(東邊)有連綿不斷的山峰,他就會發現每天早上太陽升起的位置都有變化,而且是規律的變化–從最遠的某個山峰一天一天的靠近,天氣由冷到熱﹔然後再一天一天的遠離,天氣也由熱再變冷,這個週期就是一年。英國巨石陣、古希臘神廟石柱、古羅馬競技場、山海經的六大山、陶寺堯祭壇外圍夯土柱都是這個作用,差別只在把一年分成幾分罷了。由出土戰國楚帛書的紀載,中國的文明始祖伏羲本從事漁獵、後來創制了天文曆法、把一年分成四分,也就是只看三個山峰,後來中國人創建了立竿日中測影也以伏羲為祖。這可由立竿和竿影成一矩形以及漢朝伏羲女媧圖像中伏羲持矩得知這個關係。而日中測影地上的三道刻線就如同三個山峰的功能。二道刻線加其中移動的日影就是"工"字、也是"巨"字、"矩"字的原形﹔而三道刻痕加上其中移動的日影就是"王"字、"玉"字的原形。出土文物許多山形圖案上有太陽圖案就是在訴說這個涵意,而山形圖案有三峰的也有五峰的,三峰的表示伏羲曆法,五峰的表示再對分的版本–少典曆法。說文解字﹕典,五帝之書也。五,五行也。所以少典就指剛有的五行曆。而炎帝、黃帝都是少典之子,意謂他們是之後的新版本。那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炎帝是分一年為八分的純陽曆,而黃帝則在五行陽曆的基礎上加上陰曆月來數日子,所以稱為陰陽五行曆。這是現今中華民族仍沿用的農民曆源頭,也是我們尊黃帝為文明始祖的原因。黃帝與炎帝競爭勝出後,又戰勝了神農氏九黎曆法系統的代表–蚩尤,從此成為主流曆法,之後的各個版本–顓頊、帝嚳、帝摯、帝堯仍保持陰陽五行曆面貌,因此合稱五帝。到了帝舜曆法在陽曆部分有了較大改變,由五行改為七行。史官以隱喻筆法寫為﹕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這段文字不僅出現在史記的五帝本紀中,也在更早二、三百年的"容成氏"中。之後的帝禹又改回五行曆系統的九行曆,史家稱帝堯時淹大水是指什麼呢?那是指帝堯曆法四年一閏、八年三閏所造成的陰曆月在八年中有七年大幅超前的缺點,(尚書堯典﹕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之後大禹新定置閏原則,史家以大禹治水來隱喻。大禹是怎麼做的呢?應該是三年一閏、六年再閏、八年三閏。而之前的鯀曆法則可能是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八年三閏,由於五年再閏有如預先置閏(以圍堵隱喻),違背了帝堯曆法的主要原則。史家說舜殛鯀的理由是"不遵帝命",就是指此。由於舜曆某種程度的脫離了五行的範疇,但又再對分十二月為二十四節氣(作什器於壽丘),所以可看成是某種可接受的"突變"。因此,由堯到舜稱為禪讓、而由舜回歸到禹自然也是禪讓。

寫到這裏不得不暫時打住這以奇數點分割冬至到夏至之間的伏羲曆法系統,因為還有一個以偶數點分割冬至到夏至之間的女媧曆法系統一直和他競爭。女媧曆法是在冬至和夏至之間加二個分割點,由於二是偶數中最小的,所以女媧就是這個曆法系統的始源。這個曆法就是如今僅保留在黃帝內經中的六步間氣曆法。正史中看不出女媧曆法是否有小循環月,但是二里頭出土的器物說明女媧曆法已有小循環月,只是每月為六十一天。下一個版本則是在冬至和夏至間放四個分割點,形成分一太陽年為十分的共工曆。共的造字就是二個"丈"(丈,十尺也。從手持十。)(漢朝壁畫中伏羲持矩尺、女媧持十尺。)。四個分割點二倍於女媧曆的二個分割點,所以稱這個曆法為"共工"。共工曆法在少數民族中流傳沿用至近代,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十月天干曆。共工曆有小循環月,每月都為三十六天,一年三百六十天。一直到共工與顓頊爭帝勝出後才由女媧以五色石補天補足這少掉的五天。史官更以后羿射日來暗喻陰陽五行曆系統再次取代共工曆(陰陽五行曆在陽曆部分都只有一個大循環(節氣),也就是只有一個太陽。)。共工在顓頊時、夏太康時(可能還有帝堯時)都成為主流曆法,所以史書才會說"太康失國"以及之後的"夏仲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所謂的廢時指的是不採用伏羲曆系統的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四時節氣﹔亂日則指數日子由陰曆的十二月制改為陽曆的十月制。伏羲之所以為男性是因為它是以奇數(陽數)分割點分割冬至和夏至之間的日子。而女媧為女性則因為它是以偶數(陰數)分割點分割冬至和夏至之間的日子。

文化本源字﹕中、祖、且、姐、社、父、丈

我們為什麼自稱為中國?說文解字﹕夏,指中國之人。可見中比夏還久遠。有人說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但這只是把問題推到為什麼叫中原?也有人說是中國居地理之中,這種說法禁不起推敲。在尚書舜典、大禹謨的堯、舜、禹交接儀式中都有提到﹕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厥)中。似乎中和天文曆法有關,可能還是個有形之物。中是什麼呢?中字的甲骨文寫法為三豎(中豎最長,左右二豎較短)之間有二橫。它指的就是伏羲曆的象形。自稱中國就是告訴大家﹕我們的文明源頭是立竿日中測影分一年為四時的曆法,我們以此自名。

中國人的祭祖又是怎麼回事?是祭天文曆法!祖的造字左半邊為示,指的是上天給的訊息(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示,神事也。),右半邊的且,我猜應該是女媧曆的象形。說文解字﹕且,所以薦也。而在穀梁傳註上說﹕無牲之祭曰薦。而從原文的確可看出和陰性相關之平民的、簡單的、素的(無牲)稱為薦(也就是且)﹔而相對和陽性相關之帝王的、隆重的、葷的(有牲)稱為祭(說文解字﹕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而為﹕所以祭祀也、從半肉。且和俎就是一對祭祀的陰陽字。說且是女媧曆的象形,那麼祖就和陰性始源相關,那麼就得接受我們源自母性社會,雖然也有許多論證說是如此,但總覺得仍不完整。為何不祭伏羲呢?它不也是陽性始源嗎?的確如此,祖就是指伏羲與女媧的象形。中間一橫的是祖(伏羲),二橫的也是祖(女媧)!

clip_image021[1] clip_image023[1] clip_image025[1]

姐和祖的造字部分相似,都從且。說文解字﹕姐,蜀人謂母為姐。淮南謂之社。可見蜀地至少在近二千年前仍保有且是陰性始源的本意。為什麼有這個差異呢?我猜這是因為當地一直流傳、使用女媧、共工曆法的原因。現今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的少數民族仍使用十月天干曆可為佐證。而中原地區則將陰性始源釋為社。說文解字﹕社,地主也。從示、土。土是陰性的本源就不用贅述了。而以共工之子句龍為后土,祀以為社,就可以看出這個關連性。

說文解字﹕父,巨(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手)舉杖。丈,十尺也。從又(手)持十。我覺得許慎並沒完全弄懂這二個字。從這解釋中,父應有陽性本源的意思,也就是伏羲﹔而丈應有陰性本源的意思,也就是女媧。漢武梁祠壁畫中伏羲持矩尺、女媧持十尺,就是最好的說明。

夏商周三代

古書上一直都說夏商周三代,可後人偏要說夏朝、商朝、周朝。朝有國的意思,代則是更、改的意思。更換什麼東西呢?我覺得是更換天文曆法。更本身就有天文曆法的意思(更,從丙、從卜、從手。丙有南方、夏至、日中的意思。),所以改朝換代是說建立新王朝就要更換天文曆法。那麼沒建立新王朝能不能或要不要更換曆法呢?當然可以!只要原曆法失序或是上天給了個明確的周而復始的校準訊號。夏商周三代根本就是一朝三代(三部不同的天文曆法)。沒有兵戎相見的武王伐紂以及湯伐桀,有的只是以戰爭為隱喻的曆法更換!多巧呀,夏商之間有一次五星聚會,下一次五星聚會又正是文王受命年。如果再看到史記天官書記載著﹕五星合,是謂易行…。我想所有的史學家眼淚都要流滿地。難怪史學家不敢斷商元年為西元前1555年,因為商的新都城比此早二十餘年建成(五星聚會年)。而且又緊鄰"前朝"僅一牆之隔,實在無法想像。所以只好前推至西元前1600年敷衍一下。也正因為夏商之間沒有明顯的遷都,所以考古出土的商初器物有些應歸為夏。並不是沒找著夏,而是把夏的部分和商弄混了,因為它們根本就是一脈相承的。

…我聯想到先秦資料中詳列的古代中國故事,以及竹書紀年中的天文記錄,特別是周崛起之時赤鳥征兆和行星的聚會(五星聚於房,有赤鳥集于周社),感到赤鳥實際上不應僅僅是神化的鳳凰。同時,我也意識到它在文王年代的出現實際揭示了一種天象在天空中發生的位置。1981年的一天,當我驗證了獨特的、給人深刻印象的五星聚會是真實地發生在公元前1059年,也即周崛起的年代,而且行星確實聚會在赤鳥星座的時候,我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這是當代中國史學家班大為(是個老外)在中國上古史實揭祕一書前言中(2006.01.24)說的話。同個前言中還提到﹕"…天文學和星占學在上古的中國扮演著比我們所認識的重要得多的角色,特別是五星聚會、是異常重要的,預示朝代更替的信號。…"班大為先生的卓見被15年後夏商周斷代工程引用、但卻未提及其貢獻。而斷代工程的領導人李學勤先生僅在2007.04.06給中國上古史實揭祕寫序提到﹕"…在1996年項目啟動後,我們就敦請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編輯了<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論文集(1997年11月出版)。書內有班大為教授的<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是其間惟一主張克商在公元前1046年的一篇。…"。中國人的含蓄、委婉特性在此表露無遺。當然啦,在探討文化本源時由老外來下指導棋真是情何以堪!不過,再不改進跟上,未來還會再見到更難堪的情境。班大為先生只不過發現中國的天文現象記錄可以佐以斷代就興奮得幾乎要從椅子上跳起來。如果他知道中國上古史根本就是史官編纂的中國天文曆法演進史,我怕他要從椅子上摔下來。

為什麼叫夏商周呢?在商的文字、器物中似乎不見自稱為商,而更找不到夏的稱謂。我懷疑這些是西周的史官自創的名稱。意思是天文曆法至此完備的意思(或是一個循環的結束?)。說文解字﹕周,密也。我們也可以視為一年循環的冬天。商則在五音中為西方之音,也就是冬之前的秋天。秋之前自然就是夏天了。史官有那麼大的能耐嗎?如果知道史官都是世襲的,就能理解史官是最有學問的人。倉頡造字神話告訴我們的是史官造字,怪不得中國的文字有那麼多和天文曆法相關,而且,根本就是根據那個情境造字。

上古時期的史官是主管天文曆法的,是推算天文年周期循環的。我們的祖先是非常認真的從事科學研究的。雖然很早就得知太陽的循環周期365.25日(稱為歲),但又知道相對於歲,月亮也有相對應的循環周期(稱為年,十二月或十三月),而十九歲與置七閏月的十九年會同步重合(差距約為8小時),周髀算經中稱之為一章。四章為一蔀(76歲),二十蔀為一遂(1,520歲),三遂為一首(4,560歲),七首為一極(31,920歲)。這些都和夜間某些星宿的循環周期相關。我認為極、首、遂、蔀、章加上日、月才是黃帝內經太始天元冊中所講"九星懸朗、七曜周旋"中的七曜。七曜就像是時鐘的指針,日指針365.25日繞一圈﹔月指針354.30日繞一圈﹔章指針19歲繞一圈、蔀指針76歲繞一圈、遂指針1,520歲繞一圈、首指針4,560歲繞一圈、極指針31,920歲繞一圈。對古代中國史官而言,真正的周而復始是一極,也就是31,920歲。所以在循環終了之前,每一天、每一月、每一歲都是惟一的。雖然如此,還是可以從小循環、中循環再參考大循環的規律去推算未來會如何如何。這根本就是現今統計歸納的始祖。西周時是否是其中某一循環的終了,應該會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我的答案是﹕自黃帝曆至西周初年文王受命年,西元前1,059年,為一遂循環和三次五星聚會周期的接近年-- 1,549歲。(遂循環是1,520歲,五星聚會周期是516.33歲。)而自西周初年至西元2,040年又過了約二遂。所以,自黃帝曆初年至三十年後、將過完九次五星聚會周期和一首循環4,560歲的接近年,也就是4,647歲。)。

中國的編年記事史並不是上古史官所主管的天文曆法史,所以並不久遠。考古學家始終納悶為何編年記事史只能追溯到周厲王共和時期(西元前841年)。司馬遷在史記曆書中給了答案﹕"…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也就是說幽、厲之後史官才不記天時。這些改為編年記事的史,另有別名。魯為春秋、晉為乘、楚為檮杌。春秋只能上溯至魯隱公元年(西元前722年)周王室的只從西元前841年開始編年記事。而三家分晉的魏史(竹書紀年)雖可上推至晉甚至溯及夏末,但史家多認為係偽造。不過、我覺得還可以寄望於楚史檮杌。尚書中記載顓頊有不肖子是為檮杌,顓頊若是史(天文曆法)的代稱、那麼他兒子自然也是史、但妙就妙在它還是個不肖子,所以它就是和顓頊不一樣的"史"。而楚人自稱為帝顓頊的苗裔,又以檮杌為史名(楚字就是指二木的史呢!記,疋也。),所以日後要找更早的編年史、楚史檮杌應列為重點!但我有點擔心就算找到了、我們也會看的一頭霧水。因為在堯以前就分岐了的楚文化和嫡系堯舜禹湯將有天壤之別的。例如出土戰國時期楚帛書創世紀(應為楚的天文曆法演進史)中,在提到伏羲、炎帝之後還提到陰陽五行曆及共工。所以它繼承了共工與顓頊爭帝勝出的結果,有直接跳過堯舜禹的味道。有點桃花源中之人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的意思。

未來中國上古史學該何去何從?認真考慮古代天文曆法是重要的一步。我粗估從黃帝到文王受命約為一遂,到西元1953年約為一首、那現在離少典多久?離伏羲多久?離史記封禪書中的各帝王(曆法)又多久?不知上古曆法是無從下手的。不知自己文化本源被老外指點是沒面子的,跟著老外說祖、且是男性生殖器崇拜是可笑的﹔自己文化被外人奪取而不知如何取回是可悲的。如果瞭解陰陽五行曆,就知道端午(午的開始,夏至)在陰曆五月五日是陰陽五行曆曆法元年的特例,過端午節就是認黃帝為文明始祖。韓國人無知錯認祖先固然不對,但黃帝子孫卻不認得留有家族徽記的文物就不可原諒了。另一個中國家族徽記--太極圖已經被當成韓國國旗,離被竊奪也只是一步之遙。太極圖是古代中國立竿日中測影一年的觀察記錄結果。山西襄汾2003年出土的帝堯都城祭壇上的四個同心圓,它們的直徑比例告訴我們它的觀測位置緯度比太極圖的觀測位置要偏北一些。中國已出土的考古證據道出立竿日中測影至少已有四千一百年的歷史,而專家們仍在爭論定在戰國時期是否恰當!怎麼讓人不偷你的東西呢?

字以載道

許多文化內容早已由文字承載,這不只告訴我們先有哲學思維而後造字,同時這也是防止丟失文化的絕招,直到有不識字的人膽大妄為去改造文字。古人造字時,有非常大的部分是參照天文曆法,甚至是立竿測影的情境。共工就是在工字的基礎上,以二倍的丈(二道分割線)去分割工(冬至到夏至),所以共工就是十月天干曆(十個太陽)。黃帝怎麼會姓公孫呢?古人是告訴我們﹕黃帝是分一歲為八分的五行曆(公,平分也。孫,子之子曰孫。)。

另外,造字都還賦予其陰陽屬性。這些字在圓周的那一個位置,才和它的初始本意最直接相關。當領會了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會相信在造字之前陰陽哲學思維早已成熟,而且,這許多字是在極短期間被編創而成的。這麼做不僅有系統,更重要的是為了承載哲學思維成果而特意這麼做的。

干戈社稷 2009.05.10

干戈一直被解讀為兵器,但我有疑問。

clip_image040

干有犯的意思。說干是兵器嘛,以它的字形來看又覺得沒什麼殺傷力。雖然有人將它解讀為盾,但不具說服力。干和戈常連帶使用,我認為它們都不是兵器,它們應該是壯軍威的儀仗。戈為平頭戟,雖可解讀為兵器,但仔細一想卻又不然。理由是戟的解釋為有分枝的兵器。所以,戟可視為兵器沒有疑問。

clip_image041 clip_image043

但從戈的解釋為平頭戟來看,戈較戟晚出。而戟較戈多一尖刺頭,所以,以兵器功能來看,沒道理晚出一個功能欠佳的不良品。除非,它有別的用途。如果考慮干、戈都不具臨陣所需的殺傷力、但又能作為武力的象徵,那麼,它們是儀仗的可能性就頗大。但是,為什麼選干戈做為儀仗呢?我認為它們最早是做為天文儀器之用,具有某種上天的神性。

干,可能是最早的天文儀器之一,插在地上,待日入其叉中以正時。可取代山峰的作用。戈最早可能也是天文儀器。每天待戈影為直線時視影長定時。也就是最早的矩尺。戈為弋一,弋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說弋是射箭時綁在箭尾的線,可據此找到箭落何處。現代的巡弋飛彈也表達了弋的本意。一指的是天,所以,戈就有能連繫天意的意思。而一、二、三的古字也都從弋,我想,這和立竿測影的三道刻痕﹕天道、地道、人道應該有關。一是天道,二是天道、地道,三是天地人之道。

clip_image045 clip_image047 clip_image049 clip_image051

社稷被引申為國家之意。社的本意為母、為陰性始祖、為土神。可能原指女媧曆法(或其後的共工曆法)。稷則被視為穀神。其實后稷是舜時曆法主管二十四節氣部份(可見於尚書舜典)。所以社稷概指我們文明的始源–天文曆法,也就是女媧與伏羲。

clip_image053

武是什麼意思?歷來有二種解釋,一是跡。但問題是誰的跡?有說是天神的,也有說止同趾。二是止戈。雖然止戈的說法較占上風,但是過於形而上的強調武德卻欠缺說服力。其實,武應釋為戈止而非止戈。指的是太陽透過戈在地上留下據以形成曆法的刻痕。履端於始這句話不時出現在和天文曆法有關的字句中,如﹕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 履端於始應解讀為﹕要能正確無誤的得知天道(履、巨人跡、曆法),首先要端正量測工具戈(使戈角和立竿在日中時影子合為直線)。這就是伏羲的媽、周始祖棄(后稷)的媽在野外踩的"巨人跡"。所以,武所指的跡應為天文曆法,並且它應還引申有更換曆法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周克商為武王,而我已舉證歷歷,夏商周三代沒有兵戎相見的改朝,只是史官更換曆法的隱喻性說法罷了。那商克夏呢?不是商湯嗎?史記殷本紀﹕…,作湯誓。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史官在編這些故事時是很有章法的!

干戈非兵,奚何射御?

周禮上記載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從小被教導的說是六種才藝﹔禮是周禮、樂是已失傳的樂記,後轉釋為音樂、射是射箭、御是騎馬,駕車、書是尚書、三墳五典、或之後的四書五經典籍、數則是數學計算。這個解釋影響極大,一直到現在的教育系統仍沿襲這個模式,只是射、御被劃為體育科目、禮則為生活與倫理及公民與道德。有沒有其它更適合的解釋呢?

為什麼要對此提出疑問?主要原因是射、御這二個項目有些怪異。就算是鍛練身體也不是只有這二種方式,為什麼要選擇它們呢?而且除了看不到所學習的詳習內容外(尤其是御),似乎也沒法在學生或老師身上看到具有這類技能的描述。射的資料較多,但多半和祭禮相關,或者成為一種餘興節目,有些人更將其視為投壺(在遠端以竹籤射入瓶中),古人那麼重視康樂活動嗎?說文解字﹕射,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 禮•射義﹕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又射之爲言繹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則中矣。又射義有大射,賔射,燕射。增韻﹕以弓弩失射物也。又指物而取曰射。而和射有關的弋解釋如下﹕弋,繳射飛鳥也。周禮·夏官·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庾之屬,利射侯與弋。詩·鄭風﹕弋鳧與鴈。疏﹕弋謂以繩繫矢而射也。韻會﹕弋,取也。書·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註﹕弋,取也。疏﹕弋,射也。射而取之,故弋爲取也。所以,射是為了傳承、表達弋的概念。那麼御呢?

說文解字﹕御,使馬也。古文馭。馬,怒也,武也。馬和武有關,也就是和戈止有關,也就和立矩測日影定曆法有關。道家對馬的解釋比儒家更接近本源,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馬指的是風。那還有怒呢?黃帝內經﹕東方生風,風生木,…在志為怒,…。怒是和春天相應的情志,風是六步間氣中一年中最早的春天的天氣。在古時,候氣法是判斷節氣的一種方法,分一太陽年為八風,不同時令有不同的風。使,令也。怪不得我們不只說御(馭)馬,有時還說御風呢!

射、御都和天文曆法有關,不僅如此,六藝也都和天文曆法有關。說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樂,五聲八音總名。(本人註﹕古時以律管候氣,不同時令不同長度律管響,以知時令。)許愼·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我已經闡述過書指的是刻畫日影的意思,尚書就是上古立竿測影各種版本的天文曆法演進史,之後稱為洛書的書則特指陰陽五行曆。數,計也。我認為數應釋為隱於大道背後的統計歸納之計算。萬事萬物都有其數,古人最在意的是有關天文曆法的計算。尚書在堯、舜,舜、禹交接典禮都提到﹕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看來六藝還都和天文曆法有關。儒家為何那麼重視天文曆法呢?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者也。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搞了半天,原來儒和道一樣都是傳承自上古巫、史、祝、卜的史官,怪不得那麼重視天文曆法。可惜自孔子以降,道統失傳,只能在故紙堆中揣摩古意,失之多矣。若以韓愈師說的標準來看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真是最大的諷刺。

當干、戈都不是兵器,而指最早的天文儀器時,怎麼還有人把射、御當成一般的射箭、騎馬呢?這是"干弋非兵,奚何射御?"的解釋。不要和我爭辯是否還有其它的意思,因為這句話是我造的。

封禪 2009.05.15

什麼是封禪?

《史記封禪書》:“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兵車之會三、而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異乎?於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窮以辭,因設之以事曰﹕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

說文解字﹕封,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所以,後世儒家都認為封禪就是得天下者面告上天的儀式。但是若靜下心來看許慎說封是爵諸候之土,你可說封是給諸候王的土地。但我要將封解讀為﹕給定節氣的夯土柱取名 也說的過去。

秦始皇封禪泰山時,眾儒皆不知禮法如何。其實,孔子他也說過他不清楚該怎麼做。齊桓公欲封禪泰山,管仲勸阻他時留下了一段話,這段話和尚書舜典中的﹕封十有二山 參照,可以給出一些線索。再加上如果能接受舜曆是分一太陽年為十二分,以及官是指人為的小土丘用以觀各候(諸候)的,那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管仲所記十二王事實上是成王之後的史官整理編創的代表十二代曆法的名稱,以其去對應舜曆的分一歲為十二份。由於有周成王出現,因此,這份名單就是成王以後的史官列的。由尚書中的隱喻可以知道舜曆是最早將一太陽年十二分的曆法,並且之後更將其再對分為二十四分,這部份稱為后稷,也就是周曆法(周代)的始祖。那麼,還有一份名單是七十二王又是怎麼回事?那就是指分一太陽年為七十二候的曆法,這是從二十四再三分就成為七十二份。為什麼是按照我的說法分呢?其實這都是成王之後的史官整理整個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再用隱喻筆法寫成的。關鍵源頭還在立竿測影以及伏羲及女媧。

我之前說過立竿日中測影,上天給了冬至(影長極長),夏至(影長極短)這二個分割點。而一歲之中的日中影長就在這二點之間移動,一來一回就過了一歲。伏羲曆是指把這個線段二分的曆法,也就是三圓四時曆﹔而女媧曆法則是指把這個線段三分的曆法,也就是四圓六步間氣曆。因此,如果先把冬至影長刻痕到夏至影長刻痕這個線段先伏羲一次(歲四分),再女媧一次(變成歲十二分,舜曆初版),然後再伏羲一次(歲二十四分,舜曆二版),再女媧一次(歲七十二分)就形成至今仍沿用的曆法(嚴格來說已不是純陰陽五行曆系統,應稱為伏羲女媧二次交合曆(我取的名稱)。至晚在東漢武梁祠壁畫中伏羲女媧交尾纏繞在一起,應該就是此意。也就是說伏羲女媧交尾圖絕不可能出現在舜曆以前,也就是距今約四千一百年前。)。音律的三分損益法以及易經繫辭中所說的參天兩地而倚數,肯定和此有關。

clip_image038[1]

封禪透露了什麼訊息?

封禪的本意原是指﹕將日中測影分一太陽年為幾份的曆法演進結果,祭告曆法始祖的意思。並且將每一份都給一名稱。這就是說文解字說的﹕封,爵諸侯之土也。禪,祭天。 周成王之後的史官把十二分、七十二分都給了名。其中十二分的用不同版本的伏羲系統曆法名稱代表。至於七十二分剩下的六十個名字會不會恰好是六十干支就有待考證了。

意外發現伏羲的爹

在瞭解封禪的本意之後,再加上對中國天文曆法源於立竿測影的基本認識,透過封禪書的內容,我驚奇的發現了伏羲的爹原來是無懷氏!如果你覺得我是因為管仲把他排在伏羲前面就得此結論,那就太小看我了。會下此結論是因為史官給他取的名字﹕無懷氏。伏羲是三圓四時曆,也就是說在伏羲之前的曆法是上天給的冬至、夏至二個刻度(工字),在這二刻度之間是沒有任何刻度的,所以這個曆法被稱做無懷氏。史官呀史官,你瞞的中國人好苦啊!

無懷氏之前稱為葛天氏,意思是和上天有關聯但尚無章法的意思。所以,算不算都說的過去。

中國上古天文曆法總結者 20090628

首先要問的是﹕有這回事嗎?中國有上古天文曆法應該是可被大家接受的,但在殷墟甲古文出土之前,近代考古學家多只承認中國上古天文曆法只能追溯至戰國、春秋時期。直到出土的西周銅器漸多,以及甲骨文被解讀後才又接受可上溯至西周及商。究其原因就是要有文字佐證才算。但是,有人去總結整理這些古天文曆法嗎?近年出土了陶寺祭壇、含山玉板、紅山文化祭壇及玉豬龍及女神廟、良渚文化的山形底部有孔玉飾及玉琮等等器物,除了含山玉板被較完整解讀之外,其它的歷史痕跡都未被正確看待。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中國考古界只著重心力在文字的發現上,完全忽略了和古人交心的重要性,因此完全不知那些重要器物是什麼以及做什麼用,所以才會視而不見。而已出土的甲骨文辯識率僅約二至三成也可歸咎於此。

什麼是和古人交心呢?就是要想方設法的去融入當時的情境。中國字有一個特性,就是將所要表達的意思(情境)透過字形表述、傳承下來。六書中的象形、會意、指事就在表達這個概念。就像是記錄犯罪現場般,每張照片都有它的主題與參考物,藉以讓不同時空的人也能正確解讀。所以,通過正確理解中國文字的本義是和古人交心的重要方法。如此才能看懂所挖掘出的東西是什麼意思。例如﹕官字,說文解字﹕官,吏事君也。但從字形上看,官是指房子下的小土丘,也就是人為的小土丘。又再如﹕三指天地人之道﹔五是五行,指的是五個道。再從史記曆書中讀到﹕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所以,官的本義指藉以正時的夯土柱。那麼,看到陶寺祭壇的外圍土柱及中間的四個同心圓,就該能看出一篇文章了。

clip_image025[2] clip_image055 clip_image029[1] clip_image033[1]

正由於有太多字的本義都和天文曆法直接相關,讓我懷疑所謂的倉頡造字就是說史官造字,因為不懂天文曆法就不可能把這些字造成這樣。史官在西周及之前主要就是掌管天文曆法的,倘若能接受這個觀點,要辯認甲骨文如能先理解天文曆法的內容、工具以及演進,就能和造字者交心,進而得知文字本義。例如﹕甲骨文的祖字讓我看到了伏羲曆的涵意﹔琮字又讓我看到女媧曆的涵意,同樣的,篆書的共字讓我看到了共工曆和女媧曆的關係,以及共工曆就是純陽曆的十月天干曆。這些深刻的文化內涵都藉著中國字的特性保留並傳承下來,但是,若不懂上古天文曆法內容,仍然看不懂。

有幾個理由讓我由懷疑並進而相信有人總結中國上古天文曆法。第一個理由是的確有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這件事。尚書、楚帛書創世紀、史紀五帝本紀、曆書、天官書、封禪書、女媧補天神話、共工與顓頊爭帝神話、十個太陽、后羿射日…等等,都在描述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第二個理由是劇中人名多半可和天文曆法相關、甚至對號入座。例如堯就和陶寺祭壇一模一樣,共工就就是二倍的丈(女媧),也就是冬至、夏至間有四個分割點。少典(剛有不久的五行曆)是炎帝(五行純陽曆)與黃帝(陰陽五行曆始祖)的父親,而典字就指五(五行)帝(曆)之書。這些都顯示這些名字是有意編創出來的,甚至是為此而造字,這些字的本源就是在描述與其對應的天文曆法。所以,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就有可能是一時一人總結而成的。那麼,什麼時候造的(編創的)呢?又能知道是誰造的嗎?

由史記封禪書中管仲所記十二王最後一名是周成王,可知此名編創者不能不知道周成王。另由周的國名知道周是密的意思(也就是一個完整的循環,也對應一年的冬天)。這個人知道西周初年是中國曆法某個循環的結束,因此,將國名定為周。所以,他不能晚於將周命名為周。而周之前的時期就分別定名為秋(商)與夏。當然,這些事商人與夏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在甲骨文中找不到商人自稱商人的任何依據。(其實這個說法風險是很高的,因為我看出商的甲骨文字形和盤庚前商早期所使用的陰陽五行曆相關,所以,比較保險的說法是商和秋有關是西周初年才定下的。)

clip_image057

另外,神話中的不周山位於西北方也是一證,在山海經中不周山的下一座山叫做密山。這個不周山的名字是為了早期共工曆取的,表示早期的天干曆一歲不足365日(只有360日),直到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後才補足這五日。紅山文化的缺口玉豬龍就在傳承此曆法,而女神廟則供奉的是女媧。其它的佐證則有﹕最早自稱中國是周成王時期的何尊銘文,而中字則是伏羲曆的另一象形。甲骨文之後的金文約起於商末周初,並在周初金文才大出,這也間接證明周初史官再造字的假設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個人必須見到成王執政、並且參與西周建國命名。是誰呢?最有可能的人是--周公姬旦!

陽城有周公測景台,這使周公和天文曆法有關聯﹔孔子說周公制禮作樂更證明周公就是我要找的人。儒家將六藝錯解成六種儒生學科,其實,禮樂射御書數都是和天文曆法相關的學問。說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但這個說法和儒家解釋的制禮說是制定各種典章、制度、規範以管理國家,一點關係都扯不上。制,裁也。從刀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裁,制衣也。裁字從衣從戈從才,才,草木之初也。所以,由制的字義可解讀為將已成熟的東西加以切割。而裁則是將代表初始的東西做成另一件事物(衣)。(倘若再考慮戈是天文儀器矩的原形,那就更有意思了。)從這個方向看去,周公制禮有很大一部分是說﹕周公編纂了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2004年中國考古據傳發現了周公墓,我個人覺得周公墓的份量在中國考古史的天平上會比西周所有王的加總還要重要。我相信在周公墓中可以找到他編纂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的證據、創造某些金文字的證據、以及夏商周三代指的是一朝三部不同天文曆法的證據。

中國人何時知道五星合週期? 20090624

五星合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聚會于一極小天區(約為伸手握拳的範圍)的特殊景象。當代漢學家班大為先生指出這一奇特景象週期為516.33年,並且發現西元前1,059年發生過一次,這年恰巧又是史書上所謂的文王受命年。另外,再往前推517年,也就是西元前1,576年也有一次,竹書紀年說﹕夏桀十年,五星錯行。班大為先生覺得古代中國人太迷信了,竟然看天象打仗。其實,他誤會了。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中所提﹕五星合,是謂易行。所以,上古史官很清楚知道﹕見到五星合這個奇特景象,就要準備更換曆法了。夏、商之際如此,商、周之際亦復如此。史書中所說的夏商周三代應該是指三部不同的天文曆法。這是真的嗎?史官真的在意五星合的景象?史官知道五星合的週期嗎?史官是到什麼時候才知道五星合的週期呢?最晚在西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距秦統一天下早153年),中國史官就已經知道五星合的週期是517年了。史記·周本紀: 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復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 封禪書: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秦始與周合,合而離,五百歲當復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 秦本紀獻公十一年,周太史儋見獻公曰:「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復合,合(七)十七歲而霸王出。 說的是同一件事,史官預言周秦別後517年秦統一天下。這說明在先秦時期中國上古史官已知道517年這個換代的週期。但是,真正的涵意(五星合),似乎已被遺忘了。倘若517年換代一次這件事是真實的,那麼在周太史儋說這段話之前有五星合的年代分別是﹕西元前542年、西元前1,059年(文王受命年,13年後周代建元。)、西元前1,576年(竹書紀年﹕夏桀十年,五星錯行。 21年後商代建元。)、西元前2,092年(倘若按夏商之際五星合後21年建元的規則,那麼夏代建元為西元前2,071年。)、西元前2,609年(與尚無定論的黃帝年代近似)。在黃帝到夏禹之間又恰巧是曆法的發明演進期(由陰陽五行曆八節氣、七行曆十二節氣、二十四節氣、再到九行曆十六節氣),商代又回歸五行八節氣及七行十二節氣,周代則又採用七行二十四節氣。雖然這些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極有可能是周初一人所整理編創,但我們看不出來已知道五星合週期是517年的任何證據,只能臆測在周代初年之前是用五星合這個特殊的天象來做為換代(更換曆法)的依據。在周初的下一次五星合,也就是西元前542年,之前由於中國政治上的原因將史官的工作內容做了調整,使得史官不再掌管天文曆法(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於是"五星合,是謂易行,…"就湮沒在典冊中了。但是,517年這個奇特的數字卻仍烙印在史官的傳承中,只是時不我予,不好再拿來做文章了。或許孔子以後的儒家說五百年出一聖人也源於此吧!

歲歲年年 20090812

年、歲、步、止、干、支、正、武

常聽人說﹕過了年就長了一歲。似乎年和歲是可以劃上等號,但其實二者是有差別的。年指的是陰曆的、而歲則指陽曆的一個周期。所以,歲指365日或366日,年則為354日、384日、甚至414日。有如此大差距的原因是自黃帝曆以來,中國人就採用陰陽五行曆,用立竿日中測影定時(四正)與其它節氣,一個周期就是一歲。而為了數日子方便就以所有人抬頭可見月的圓缺周期來計數。但每二月周期為59日,所以每十二月354日和陽曆一歲的365日仍有近11日的差距,因此用置閏月的方式來設法使其同步。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每十九年在陰曆年共置七個閏月和十九歲大致就只有八小時的差距。有置一個閏月的年就是384日,而置二個閏月的年則是414日(有關這點,從古自今只有我指出帝堯、商代採此種置閏方式,理由是堯典裏清楚的提到﹕祺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而出土商代甲骨上明確記載有十四月之事。)

這種區分法有根據嗎?在禮記春官宗伯中提到大史的職掌是﹕…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中朔大小不齊,正之以閏,若今時作曆日矣。定四時,以次序授民時之事。 這裏提到的朔數曰年大家可一目瞭然其意,但中數曰歲怎麼解讀可就難倒千萬人了。我之前提過﹕中指的是三圓四時曆(伏羲)的象形,也就是立竿日中測影冬至日日影刻痕、夏至日日影刻痕、春、秋分日影刻痕,和一歲日中影長軌跡的圖像象形。所以,中數曰歲指的是﹕以立竿日中測影計算並分割一個太陽年周期稱為歲。另外,歲的文字本身也說出這個情境。說文解字及康熙字典都說歲從步戌聲,我覺得這已是演進後的字,在康熙字典中,歲古字寫為步戈。
clip_image059

為什麼說步戌為演進後的字呢?在周代之後,一歲的開始,冬至日,不論有無置閏都定在陰曆十一月(戌),所以歲才寫為步戌。但更早之前的歲則只表示了戈(日中立竿測影的前身)影痕跡(止)一周期的變化(步)。步,行也。步字是上下反向的止,也就是竿影(戈影)上半歲和下半歲行走的軌跡。這時,我們就可以發現步和歲的親密關係,怪不得古書中提到天文曆法總提到步算、步以為歲。

天干地支

大家都知道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用干支搭配記日,後再用以記年。為什麼稱為天干地支?古人習於用陰陽表達對照物的關係,以天地而論,天為陽地為陰,以日月而論,日為陽月為陰,所以天干就和日有關,地支就和月有關。那為什麼叫做干支呢?干本指取代遠方山頭的立竿,用以量度、分割一歲的周期(節氣都是在主幹道往前走),而支則是主幹(干)中分枝的意思(數日子的小循環––月,則如同是在主幹道上的旁支)。說文解字說支為手持半竹,支的上半部不是十,而是竹字剖開的一半,所以有分枝的意思。十天干源頭就指分一歲為十分的陽曆––共工曆,而地支則為自黃帝曆以來陰曆中數日子用的十二個小循環月。由十天干可知,在上古時期共工曆是多麼的深入人心。雖然共工曆本身就有小循環月(十個),但以地支數為十二可知,古人在創建干支時就採用了純陽曆的共工曆節氣部分為干,而以陰陽五行曆的陰曆月數為支。那麼,干支起源於何時呢?共工曆在記載上(尚書、史記五帝本紀、淮南子)一直和陰陽五行曆家族爭戰﹕共工與顓頊爭帝、帝堯使后羿射日、夏太康失國後后羿再現,都在記載互相取代的過程。因此,融合這二種曆法為十天干十二地支應該就在夏少康中興之後。其實不同曆法的融合一直都在發生,共工與顓頊爭帝勝出後,從陰陽五行曆的角度看,顓頊曆開始融入了些共工曆的成份﹔帝堯初年也融合了些九黎曆的成份(這可由2005年山西襄汾出土的陶寺祭壇外圍11根夯土柱得知﹕雖然史書記載帝堯是八節氣曆,但當時卻也併用二十節氣。)

正、武

正的意思現已理解為端正的意思,但其本意並非如此。說文解字說正從一止,古文正從二(上)止、一足(止為足)。所以,正的本意是太陽留在地上的足跡。什麼是太陽的足跡呢?怎麼留呢?透過立竿顯現的日影刻痕就是太陽留在地上的足跡!最早的立竿是戈,戈從弋一,弋是綁在箭尾的細線,藉以連繫標的物,而標的物是一(太陽)則寫為戈。武從戈止,意思就指透過立竿(戈)度量太陽留在地上的日影加以標示(止)並再加以分割,也就是天文曆法。雖然許多人都說止戈為武(強調武德、止兵之意)、也有持相反意見的人說應為兵器戈前進的腳步,所以應是興兵之意。我覺得雖然第二種說法較正確,但戈並不是兵器,而是本源為天文儀器壯軍威的儀仗。而止是步的上半,若步戈為歲,那麼將武為戈止視為上半歲,也就是新歲的開始,就可以理解為何新代的帝王諡號多為武。如商湯為武王,周姬發為武王,(秦始皇不是、漢劉邦不是)南越王趙佗為武帝,王莽篡漢被漢推翻後的劉玄為武惠帝、之後破赤眉中興東漢的劉秀為光武帝,曹操篡漢為魏武帝,孫堅為吳武烈帝,劉備諡號雖為昭烈皇帝但年號為章武。北魏拓跋圭是道武皇帝,(北齊、北周都不是),西晉司馬炎為晉武帝,滅晉的恒玄為武悼皇帝,南朝宋劉裕為武帝,(齊蕭道成不是,其子才是),梁蕭衍為武帝,漢侯景為順武帝,陳陳霸先為武帝,隋給早了一個,將楊堅父諡為武元帝,唐李淵為大武皇帝,安祿山稱雄武皇帝,黃巢稱宣武皇帝,五代十國除不可考外、幾乎開國君主諡號都有武字,宋趙匡胤諡為大孝皇帝(不知是讓給其父武昭皇帝,還是被其弟趙匡義竊用為文武皇帝,我從趙匡義諡號為文武皇帝猜想應是後者。),西夏李元昊稱武烈皇帝,(遼不是),金完顏阿骨打稱武元皇帝,元忽必烈為文武皇帝,明朱元璋為高皇帝年號洪武(明朝沒有一個皇帝諡號有武字),(清朝沒一個皇帝諡號有武字)。這裏比較難理解的是秦始皇不是及漢劉邦不是,倘若武字的本義是由道家傳承給儒家就較好解釋。秦始皇欲打破傳統不用李斯建議,改為一世、二世、直到千秋萬世,所以秦都不是。西漢直到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才成為廟堂顯學,或許這也是為何反倒是劉徹諡號為武帝的原因。而後世和儒家淵源不深的朝代開國君主諡號或年號才沒武字。

保訓的中、舜求的中、中國的中 20090901

自從盜墓、轉賣、捐出、典藏研究成為中國古文物的新出路後,沈寂的中國考古界又熱鬧起來,清華簡中的保訓又是其中佼佼者。先不論其真假,光是專家們對已確認字的解釋就荒腔走板,尤其是中字。由於上下文義連結判讀後,無形的中正之德首先出局,取而代之的是王國維先生在釋史一文中對中字的解釋﹕典冊、文書。在保訓文內,中被當做訴訟文書(因為可和公正連結),但是舜沒事"恐求中"幹什麼呢?是想搞一個北京戶口嗎?中究竟指什麼呢?

在眾多非主流釋讀裏,把中字和天文曆法相結合是最合理的,因為古籍的中字多半和天文同出,而且是和白天的太陽有關。要瞭解中的涵意,首先就得先知道上古進入農業時期後,帝王君權來自於天文曆法,而立竿測影是中華民族天文曆法的主幹,最早的立竿測影曆法就是中,中就指三圓四時曆。

clip_image009 clip_image012[1] clip_image014[2]

在立竿日中測影時,上天給了影長最長(日南至,冬至)及影長最短(日北至,夏至)二個極點,一歲中的日中影長就在這二個分割點中移動,一往(冬至到夏至,日中影長漸短)一復(夏至到冬至,日中影長漸長)就是一歲。由於二至之間隔了182日,數日子太辛苦,於是再以人為方式取中間日做一分割點,這分割點上半歲經過時稱為春分、下半歲經過時稱為秋分,這三個分割點也就是三的本義﹕天地人之道。而把一歲日中日影軌跡畫入,並將其分為上半歲、下半歲軌跡,就成為中字。中的曆法本特指三圓四時曆(又稱三墳、伏羲),起源甚早,現在的天壇及七千年前的牛河梁三圓祭壇是在說同一件事。既然中起源那麼早,而且似乎也不難,舜又為何"恐求中"呢?那是因為三圓四時曆到黃帝時期就已再對分演變成五圓曆(五行曆)。

clip_image017[1] clip_image061

炎帝和黃帝都是少典之子,少典指的是﹕剛有不久的五行曆。也就是在分、至之間再做分割,成為五個分割點。典字的上半部形同中字,只是多了二個分割點。於是五行曆就分割一歲為八個部分,也就是冬至、立春(立冬)、春分(秋分)、立夏(立秋)、夏至。史記曆書說﹕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這就是說黃帝曆除了以五官(官字本義應為指事字,指房舍內之土丘,意為人為夯土柱)分一歲為八節氣外,還以十二朔望月循環來數日子,成為陰陽五行曆。自黃帝、顓頊、帝嚳、帝摯、帝堯原則上都採用陰陽五行曆,合稱五典。雖然自顓頊時就和十月天干曆共工多次競爭,但融合之餘仍保有中的特性--三圓四時。到舜時,為求和陰曆的十二月相合,因此改造陰陽五行曆為七行曆(將一歲分為十二分),史官將這次的改造曆法以隱喻筆法寫為﹕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因為七圓十二分一歲丟失了五行曆的四立部分,所以五行曆的堯才會對舜曆百般測試﹕試之以二女、九男(測冬至、夏至)﹔賓於四門,四門穆穆(測四時)﹔遍入百官,百官時序(長時間測試各侯),最後還置舜於大麓(不讓舜曆參照看日出的夯土柱),舜暴風雷雨不迷(仍能和五行曆契合),堯以為聖(堯才認可舜曆)。這就是"舜恐求中"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舜改造五行曆(舜耕歷山)是先退回至三圓曆(漁雷澤),然後再"三分其中",形成七圓(陶河濱),但此時仍無法和五行曆的四立相合,於是再對分七圓為十三圓(作什器於壽丘),才和五行曆各時點契合(就時於負夏)。所以,中國的24節氣源於舜曆。而舜曆將冬至、夏至之間伏羲一次(成為三圓四分),再女媧一次(成為七圓十二分),再伏羲一次(成為十三圓二十四分),這使其保有伏羲、黃帝的血統,同時也帶有女媧的血統。而堯曆則是退回三圓曆再"共工其中(五分其中)",形成一歲二十分的曆法,堯曆將此部分保留在夯土柱測日出方位上,而在立竿測影部分仍為五圓。近年陶寺出土的11夯土柱觀日縫隙說明堯曆和共工曆融合的事實,而其中四同心圓則為立竿日中測影的證據(我認為應是五圓,少的是第二大圓,立春立冬圓)。可嘆的是專家們搞不清楚此四圓為何物,還要"新出土"圭(不只有刻度,還有黑、紅、綠三種顏色)、戚,以及找到三十年前"附近出土的八尺表",在2009年夏至在當地表演日中影長剛好符合周髀算經,藉以推論中國的立竿測影始於距今4,100年前。倘若專家能看懂最小圓為夏至日中影長為半徑所畫之圓,最大圓為冬至日中影長為半徑所畫之圓,那麼它們的比值(25/142=17.60%)就和其所處緯度一致,而當時的立竿也只有約62.5cm而已。

我們之所以自稱中國,是表示我們認同文化源起於立竿日中測影的三圓四時曆,我們以此自名。

與中國上古史密切相關的始源字

20090905

弋、一、二、三、王、皇。

干、戈、止、步、武、歲。

工、巨、式、土、圭、娃、祖、且、姐、丈、共、典、中。

時、是、今、正、官。

圖、書、事、士、史、辭、契。

有些字瞭解其本義後,對通盤理解中國上古史有巨大的幫助。主要原因是﹕這些字極有可能是史官根據立竿日中測影的情境所造的指事字。認識這些字,再去看最早使用這些字的古籍,就不會被後代的引申意、甚至錯解所誤導。

弋、一、二、三、王、皇。

弋是在箭上綁繩射物,循繩而取的意思。在說文解字中當作是將樹枝去掉不要的,做成所要之形。由於其後衍生的許多字都和綁繩射物後循繩而取之意有關,所以在此採用這個意思。古字的一、二、三寫法都是在弋下加寫一、二、三,更由三的解釋﹕天地人之道。可知三就指立竿日中測影地上的三道刻痕﹕冬至、夏至及中間人為的春秋分。王則是指這個曆法的象形﹕日中竿影一歲的軌跡和這三道刻痕。漢董仲舒說﹕三,天地人之道也,參通之者,王也。可見他已把王釋為人君而非三圓四時曆了。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所以皇指的是始王,也就是曆法的始源。三皇五帝的三皇當指中國上古三個不同系統的曆法本源始祖﹕九黎、伏羲、女媧。

干、戈、止、武、步、歲。

干,犯也。犯,侵也。侵,漸近也。干的造字,許慎說從一從反入。我倒覺得它長的像立在地上的叉,用以侯日進入叉中(犯也)、故從一(日)。干是看東方日出位置變化的工具,取代山頭的作用。戈從弋一,為平頭戟。但戈是作什麼用的呢?它不是兵器,而是立竿的原形,也就是形如倒L形的立木,用以測日影長短制訂曆法。它應是日中測影之前就發展出的立竿。止有走過之後所留下的痕跡之意。武從戈止,為以戈測日影上半歲的痕跡的意思,引申有新歲開始之意。步則為止及反止,所以步有某物走過一周期所留下二相反痕跡的意思。歲古字從步戈,指戈影一周期的循環痕跡。今將歲寫為步戌肯定是後出的字。因為要等到周以後將閏月放在無中氣的月份,使得冬至日始終落在陰曆十一月(戌月),所以戈影走到冬至(戌)就是一歲。

工、巨、式、土、圭、娃、祖、且、姐、丈、共、典、中。

工字就是巨、矩的原形,也就是表示一歲日中竿影和冬至刻痕及夏至刻痕的字,在伏羲氏之前的無懷氏就是指工字在冬至和夏至之間沒有任何刻痕的意思。雖然許慎說工是巧飾,但我覺得應理解為大巧至簡才是。式從弋工,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最最本源的規矩之意。土就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圭,瑞玉也,上圜下方,從重土。圭這字有點複雜,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圭是一種玉,形如今日西方的陰性符號"上圓下十"長的有點像干字,只是上頭是一個完整的圓。又說圭從重土,那麼圭就該是帝堯祭壇四同心圓的土丘了。女圭為娃、也有書中稱女媧為女娃,並和月的蟾蜍連繫。祖字為始廟的意思,從示從且。且,薦也。穀梁傳曰﹕無牲之祭曰薦。所以,且有陰性始源之意。姐,蜀人謂母為姐,淮南謂之社。後人以共工子句龍為社神,可為一證(女媧、共工都是以偶數分割點分割冬至到夏至間的日中竿影軌跡)。有趣的是﹕甲骨文的且,中間有二橫的,也有一橫的,更妙的是說文解字說且的古字是中間一橫都沒有。這表示無懷氏、伏羲氏(陽性始源、三圓四分曆)、女媧氏(陰性始源、四圓六分曆)都是且(祖、曆法始源)。丈字徹底弄暈文字學家。丈,十尺也。從右(手)持十。大家都誤解為量度單位,並更進一步闡發丈夫指身高一丈的成年男子,然又因太高了,所以將其單位縮小而成為八尺。倘若看了漢武梁祠壁畫上伏羲女媧像上女媧手中所持形如十字的尺,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丈指女媧,也就是女方。所以丈夫指女方的夫,一如夫人為夫的人。共,同也。從廿、廾。廿指二個十,廾指二手。所以,共就是併二個丈的意思。當丈為女媧,指在冬至、夏至刻痕間加二個分割點(陰數始源為二),形成分一歲為六分的曆法,那麼共工就指在冬至、夏至刻痕間加四個分割點,形成分一歲為十分的曆法,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十月天干曆。因為它是純陽曆,又有十個小循環月,所以又俗稱十個太陽。當它和陰陽五行曆家族競爭失敗時,就以后羿射日稱之,因為陰陽五行曆家族不論是多少節氣,在看太陽部份都是一個大循環,也就是只有一個太陽。典,五帝之書也。很奇怪,就這麼一個特別的解釋。但看了原字--上為五豎間有二橫的結構,如同在冬至、夏至間加三道刻痕,上一橫為冬至到夏至軌跡示意,下一橫為夏至到冬至軌跡示意。下半部許慎說從几,我認為當從兀(兀,高而上平)。典就指分一歲為八分的五行曆。中呢?和典一樣的意思指曆法,但是指三圓四時曆。這時再回頭看史字、所謂的中正之德、秉公的特性、執中、中數曰歲,朔數曰年、自稱中國,就明白中字還真有那麼多不同表達方式。

時、是、今、正、官。

時,四時也(指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從日,寺聲。我又對此有點意見﹕寺為寸上一之字,而之是往的意思。所以,寺應有某物往那走的量度的意思。是,直也。從日正。指日中時竿影和子午線(圭所擺放之正南北向直線)成一直線。今,是時也。不是指現在這時刻,而是指一歲的夏至或一日之正午。正,是也。從止。也就是太陽(一)在日中時的刻痕(止)。官,吏事君也。但這沒把話說清楚,官的造字上為房子下為小土堆,意為人為的小土堆,也就是用來侯時的夯土柱。史記曆書說﹕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五官,就是指這五根夯土柱。

圖、書、事、士、史、辭、契。

我們常說河圖、洛書,河圖指黃河所出龍馬之圖﹔洛書指洛水之龜所示之書。所以就是指圖、書。圖的造字由五個"方"組成(囗是方、十也是方),指看日出方位形成的曆法。書,著也。也就是書寫的動作。書從聿(筆)者聲。者,別事辭(詞)也。什麼是事?什麼是辭呢?事,職也。(士,事也。)事從史,之省聲。古文事就寫為史上有一之字。史,記事者也。從手持中。辭同疇。史記曆書說﹕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癈而不統。疇人子弟當指掌管天文曆法的家族。智,識辭也。可見辭是難懂的可見之物。周易的卦辭、爻辭、繫辭不能當成一般的話語言詞,應該視為和曆法相關之辭。所以書是刻畫日中竿影的意思,也就是指立竿日中測影的曆法。由洛書的結構看來,洛書指分一歲為八節氣的五行曆。我們又說中國最早的文字是書、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契為大約(重要的契約),又稱符(一式二份,雙方各執同樣的一份),這都和將日中測影刻痕上、下半歲對剖後形成之物一模一樣。其實這都指最早文字是史官按日中立竿測影所形成的刻痕及其情境而造的字。

結繩而治與中國文字的起源

20090914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什麼是結繩而治?它怎麼會和中國文字的起源有關?"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古人看天文、地理和文字有關嗎?最早的文字是什麼?什麼是文字呢?有人說文字是記錄思想的符號,也有人認為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其間的差別只在文字是否應有讀音。

文,錯畫也。易·繫辭﹕物相雜曰文。文是記錄思想的符號,未必有音。仰觀天文就是很好的說明,什麼是天文?只怕大家都沒有真正瞭解,若真正瞭解天文,就知道文字的起源了。天空本來只有一顆顆星星,古人將天空的某些星星連結起來,畫分成有意義的圖像(錯畫、物相雜)就是天文。例如﹕龍、鳥、虎、龜,甲骨文的龍字就是將東宮蒼龍連結而成﹔據班大為先生考證,帝字也是如此,難怪帝和曆互通,這也解釋了斗為帝車的涵意(史記天官書﹕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斗在一歲中轉一圈,其上的帝也跟著轉一圈,就像坐在車上般。什麼是地理呢?後人釋為大地之形勢,頗為不妥。仰觀天文是抬頭看天"文",俯察地理是低頭細看(其實察和祭有關,也就是和曆法有關)地面的"理"。既然是低頭看,應該就是看腳附近的地面。腳附近的地面有什麼東西需要細看呢?這個東西(理)是什麼呢?理,治玉。乍看之下好像是作彫刻琢磨使玉成形的動詞,但若看到 厤,治也。那麼地理和地厤就連繫的上了。而 秝,稀疏適也。適,之也。之,往也。就是在說把冬至和夏至之間會移動的日中影長線段分割均勻。而一個分割點把冬至、夏至間分成等長就是玉的古字。所以,地理指在地面上可見的曆法,而其本源指形如玉字的曆法。立竿日中測影的刻痕是合適的解釋。

所以,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就在說古人原本以結繩的方式計數周而復始的日子,演變到後來才發展出立竿日中測影的曆法。為什麼說書契是立竿日中測影的曆法呢?不是有人說書契是最早的文字嗎?對,而且都對。書契既是曆法,也是最早的文字。書,著也。從聿者聲。書指書寫的動作。上為聿下為者。聿是筆。者,別事辭也。大家都認為者是之乎者也用來分別上下文意的介系詞。但是,有沒有可能,者(別事辭也)是指分別事和辭呢?智,識辭也。能看懂辭的就是智。所以,辭還真是個不易懂的東西。那麼,有什麼東西被稱為辭而且又難懂嗎?易經的卦辭、爻辭就是!彖辭、象辭就是!繫辭也可以算是!事,職也。職,記微也。士,事也。史,記事者也。事的古字就寫為上之下史,所以,事是個會動的東西,把這個會動的東西怎麼動(事),完整的記錄下來(記),分割其中並賦與其不同的代號(者)(八卦)就是史。這個會動的東西,就是立竿日中測影的每日日中影長,在一歲中,由長漸短再由短漸長,周而復始的軌跡變化。契,大約也。指重要的約(契約)。契還指二份東西,分而藏之,合而信之,和現在的契約一樣。契還有刻的意思,所以從刀。丰、大與祭及上天有關,於是契就指用刻的、和祭天有關的一式二份的物件。由於這一式二份的物件合起來是一份,所以可以說它們有互補的性質,可能,契就指八卦符號。

我們都把"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看的太簡單了,綁繩結怎能治理天下呢?結繩而治就該是現在理解的結繩而曆,也就是用繩結的大小、多少來數日子。文字本義就說明是如此,今人不該再錯解了。中國文字的起源是什麼?是天文,是地理﹔是天上特定星星彼此間的連線,也是立竿日中測影刻在地上的刻痕,以及賦予個別刻痕不同涵意的符號。為何要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為了要計數周而復始的日子,也就是曆法。研究中國上古文明與文字,倘若不能先對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有全面的認識,很難得到他人的共鳴,資料多了,原本的解釋又得跟著變,現在清華簡保訓的一個中字,專家就得用三種不同的意思去解釋,這就說明了他們對中字並沒真正搞懂。

clip_image063

clip_image065

clip_image067

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秝,稀疏適也。厤,治也。曆,象也。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史記通用歷。歷,過也,傳也。

理,治玉。

系辭上傳:「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辭下傳:「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俯,低頭。

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

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

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爾雅·釋詁﹕宜,事也。

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又祭名。

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

禮·王制﹕宜乎社。

夜讀爾雅 20091005

閒來無事,翻查了手邊的爾雅注疏,意外的有了些發現。這些發現對我從前的見解有補強的作用,暫記錄於此。

武,繼也。我曾說武是和曆法相關的字,有新歲開始的意思,這個解釋有別於他人認同的動兵或是止兵。但是,如果武有繼的意思的話,我的見解就多了個旁證。我們常繼、續連用,但是,繼和續是有差別的。續是連的意思。繼的右半部是絕的本字,而絕指斷絲、也就是不續的意思。而糸為細絲,所以,繼指斷絲後再連的意思,也就是將之前的行為做一總結後再進行下去。舊歲結束,新歲開始,完全符合繼的意思,而不論動兵或止兵都不能表達繼的概念。

華,皇也。在討論三皇五帝時,我說皇是指曆法始源。在討論中時,我說中指曆法始源之一伏羲曆的象形。我們自稱中華應該就是說我們文明的始源來自於中曆(伏羲曆)與華曆(女媧曆?)。華指女媧嗎?可能要從解構華字著手了。

偁,舉也(說文解字﹕偁,揚也)。之前沒注意到稱、偁的區別,儒,術士之偁。儒是指高明的術士。

射,音亦。在討論六藝時,我說射這門學科是為了傳承弋(音亦)的概念。這個注解讓射和弋的關係更貼近一步。

首,始也。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原來道寫為從首是因為強調始源的意思。它還有是一條直通無分岐大路的意思。

中華的華 20091006

昨天夜讀爾雅,對華字有了進一步認識,但也留下了一些未解之處,現在再把它再往前多推幾步。我說中、華都有曆法始源的意思,中指三圓四時的伏羲曆﹔華可能是四圓六氣的女媧曆。如何證明呢?就從舜曆突破吧!我在討論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一文中,引用尚書、史記(五帝本紀、曆書)、容成氏中的內文舉證,舜曆是分一歲為十二份的曆法﹔我又從文字形義契合密切程度,懷疑是有天文曆法知識的史官根據實際曆法實境造字,也就是說,有許多字的第一現場(始源本義)就是觀察天文曆法所得。再來,我還說曾有人編輯整理過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並以隱喻筆法作成紀錄用以傳承﹔同時,這個人還將曆法本身的內容隱於曆法名稱之中(例如﹕共工)。現在,我又知道他為何給舜取名為重華。

我在討論封禪時說﹕黃帝曆(陰陽五行曆)是將冬至日中影長刻痕和夏至日中影長刻痕間的線段(一歲日中影長的軌跡,工字、無懷氏),對分再對分的結果(對分,也就是伏羲)。而舜曆則是將此線段先對分再三分(三分,也就是女媧)的結果。舜名重華就可證明這個說法是對的。重,厚也。除了厚,重還有再的意思(一模一樣的雙胞胎)。所以,重華就是指將華再對分,舜曆若指七圓十二分的曆法,重華若和曆法內容相合,華就只能是四圓六分曆(或稱為女媧曆)的代稱。也正因舜曆如同伏義一次、女媧一次,不同於黃帝曆至堯曆的伏羲二次及禹曆(九圓十六分)的伏羲三次,因此由堯曆換為舜曆稱為禪讓,舜曆再換為禹曆也稱為禪讓。史記說禹是夏后氏,什麼意思? 后,繼體君也。 昨天說過了繼是總結之前再新開始的意思﹔體,總十二屬也。總,聚束也。所以,后就是指一歲十二分(舜曆)之後的曆法,也就是禹曆。

下次再看看,重、黎是否可和伏羲及九黎對上號。

黃帝姓公孫名曰軒轅 20091007

黃帝是中國人文始祖,但是,我們對他的瞭解實在少的可憐。史記的五帝本紀算是記載的較多、也較為可信的,只是仍存在著許多不解的疑問。首先,他老人家的姓名就有點怪。在現存對中國姓氏的記載說黃帝姬姓,而漢初史記三家注說黃帝本姓公孫,後喬遷至姬水定居,故改姓姬。姓的本義是指可由此上溯至自身所從出,而從女表示最早的姓都帶女部首。所以,說黃帝由姓公孫改姓姬就說不通,按先後順序論只能是先姓姬再改姓公孫。為什麼要改呢?誰改的呢?能透過改的姓名瞭解黃帝嗎?我來試試看!

首先要說明的是,雖然這全是推斷,但全是引經據典的論述,只是解讀不同罷了。說文解字﹕公,平分也。孫,子之子曰孫。史記曆書說﹕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我在討論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提到﹕黃帝曆是把冬至到夏至日中影長軌跡對分、再對分的曆法,也就是分一歲為八份的五行曆。這麼長的一段話,古人僅僅用公孫二字就表述完畢!

姓是本源,名是形容。為什麼名曰軒轅呢?軒是車上扶持的欄杆﹔轅指二立木上加橫木形成的門。2005年陶寺出土的帝堯祭壇,除了中心有四個大小不一的同心圓外(應為五個圓),外圍還有11組夯土柱的觀日縫隙,這些夯土柱在黃帝時只有五組,稱為五官(官字造形即是人為的小土堆),它們就是軒轅。五官像欄杆門框就算了,為何要和車扯上關係呢?史記天官書﹕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在夜間星斗曆(黃帝考定星曆)中分定曆法的工具--斗,稱為車,在地上分定曆法的工具也以車視之,這就是天文、地理互相呼應的哲學。於是,五官這欄杆、門框就成了和車有關的軒轅。史記還說﹕黃帝居於軒轅之丘,就是指此。

所以,後世史官有意識的編創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演進史、並給每一版本曆法賦與自家人可瞭解其內容的名稱,藉以傳承﹔我們在讀史時可就要區別清楚了﹕那個距今四千六、七百年的人王黃帝姓姬,而他用的曆法別名為公孫軒轅。

伏羲畫八卦? 20091009

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伏羲畫八卦不是畫了八個卦,而是把卦給別(分)了(由工字別成王字)。八個卦和五行(黃帝曆)相關,而分別上天給的冬至和夏至間,產生春分、秋分(伏羲曆),才是伏羲畫八卦的本義。也就是說伏羲只有自乾、坤二卦分出乾、坤、坎、離四個卦。周易繫辭﹕古者庖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又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這裏說伏羲始作八卦,又說八卦成列,但沒說畫八卦。八卦成列的列是別的意思,還特別有對分的意思。另外,作八卦和分別卦、分別冬至、夏至之間有關嗎? 作,起也。從人乍。我之前在討論三的時侯解釋說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 指的就是立竿測影冬至、夏至、春秋分這三道刻痕,冬至、夏至是上天給的,而春秋分則是人為決定的,故稱為人道。乍,止也。怎麼一會說作是起、又說乍是止呢?在解釋作是起的時侯是說由無到有的意思。怎麼由無到有呢?在適當的時侯(春秋分日中)在立竿影長端點畫一道刻痕(止,表示太陽留在地上的腳步,我在討論武從戈止,及歲歲年年都有論述)。所以,說伏羲始作八卦就特指伏羲將原本只有冬至、夏至一歲二分的曆法分為四時(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曆法。

卦,筮也(所以筮也)。從卜圭聲。圭,瑞玉也。從重土。圭字的造形、字義(重土)就像是陶寺祭壇那高而上平畫有四同心圓的土丘。在旁邊加一有分枝的立竿,卜,就成為卦字。所以,卦字就該有立竿測影的意思。筮有立竿測影的意思嗎?筮,易卦用蓍也。從竹從(古文)巫。古文巫字在巫下還有二手。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象人兩褎(褎,袖也)舞形。與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屬皆從巫。 所以,筮是用竹子作成的工具,進行推算立竿測影曆法的行為。就像是五帝本紀中黃帝獲寶鼎,迎日推筴(筮的計算工具,同策。)一樣。

clip_image069 古文巫clip_image071

為什麼立竿測影要在高而上平的土丘進行?這裏面的學問很大。一個可能是﹕古人那時就有蓋天說(天覆地載)的概念,為了模擬太陽南北向行走的圓弧軌跡,因此在地面上做一土丘,使得夏至到冬至之間的立竿影長較實際的長。我實際計算過陶寺四圓的半徑比例,發現和地是平的、日軌跡也是平的所計算的緯度完全相合。所以,這個土丘的弧度是經過詳細計算的,原本是為了模擬天圓的效應,想不到用來補償真實的地圓效應也一樣可行。陶寺的土丘及四同心圓告訴我們﹕當時(距今4,100-4,300年前)中國就有根據立竿測影所形成的曆法,而且,當時就已有蓋天說(或是地圓說?)。

陶寺祭壇土丘四圓圖clip_image073

圭表中的表是立竿,最早的立竿是形如卜或戈有分支的,一直到改為日中測影,分支已無作用才以直立竿取代。現在的華表還存有二翼就是在保存其原始內涵。最早的圭應該是有弧度的土丘刻痕(像現存的天壇台階),後世以置放於地面平直的刻度尺替代,就漏失了曾有過蓋天說的證據。

廢時亂日與史不記時 20091008

夏書胤征﹕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惟時羲和,顛覆厥德,沈亂于酒,畔官離次。俶擾天紀,遐棄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聞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誅。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這段話是廢時亂日的出處原文。而史不記時的出處則在史記曆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窮則返本。天下有道,則不失紀序﹔無道,則正朔不行於諸侯。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履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邪於終,事則不悖。

說文解字﹕時,四時也。時的本源就指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個時點。時,是立竿日中測影的最小人為分割結果,等同於人為曆法的始源,它也是伏羲系統--對分系統的產物,而女媧系統、共工系統就沒有時(六分或十分一圓是分不出時鐘九點及三點的刻度),只用日來表示,因為它們都是純陽曆。而黃帝以降的伏羲系統是陰陽五行曆,不只有時,它們還有朔、閏。所以,夏代初年由一歲十六分的九行禹曆被改為一歲十分的純陽曆,共工曆,才是廢時亂日的本義。我們知道日蝕一定發生在朔,倘若一個曆法內容不包含月相的規律,那就無法預測日蝕。改為共工曆的羲和時期就是如此。夏書之後還提到太康失國、羿再出現(隱喻射十日,但這次未能全面奏效)、作五子之歌(子是下一代的意思,五,五行也。伏羲家族五行的下一代就是九行,指禹曆)以懷念禹的功德。那麼周代的史不記時又是怎麼回事?

史不記時指史官不記帶有時特徵的伏羲曆法。所以,周代在幽、厲之後改換過曆法,極有可能是又換成共工曆,這也是為何有人考證禮記月令和夏小正都是十月曆的原因。但這次改曆卻似乎仍保有陰曆的成分,君不告朔,是說人王已不重視朔的儀式,但仍有朔的曆法。這個現象造成原本伏羲一派的史官家族(疇人子弟)由中央流落至地方,到仍沿用伏羲曆系統的王國(或在諸夏、夏,指中國之人)、或是去原本不知伏羲曆法的外族(或在夷狄)。中央的曆法雖然仍陰、陽曆合用,但是置閏原則又不同於已往,所以才有 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的文句。

成就與造化 20100517

中國字原始字意都對陰陽屬性非常講究,因為是先有了陰陽的哲學思想後再大規模重新造字,這個時間點約在周初(距今約三千零六十年。)這並不是說周代之前並無造字規律,或之前的造字規律與陰陽屬性無關,只是,在周初重新造字時將陰陽屬性列為首要原則罷了。所以,要真正瞭解古人所賦與該字的原始字意,就要把陰陽當做工具拿來對比才行。

事實上早有人約略感受到了這一點,但受限於對陰陽本意的認識不夠,而又急於求成,所以,就將對陰陽的認識粗率的理解成男女生殖器,只因為推論到生殖器就夠原始了,不需要多費唇舌去解釋緣由,這都是不尊重自身專業的行徑。到了今天,我們對陰陽的認識已離其原始字意愈來愈遠,當陰陽演變成阴阳,基本上就已和老祖宗說再見﹔當聽到專家解釋陰陽為事物的二面、對立與統一、像硬幣的正反面…,唉!真不知該從何說起。不要以為我用阴阳不如陰陽來暗指簡体字與繁體字誰對誰錯,事實上,這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差別罷了,陰陽比較精準是因為據此還可還原出陰陽的真正初始字意--侌昜。侌昜代表陰陽的初始態、陰陽則為侌昜的極盛態,這四字同時存在,只是後人漸以陰陽代侌昜,使真象更不易被揭露了。

談到侌昜,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日中測影(或更早的立竿測影),因為今字的解釋為是時(日正之時,也就是夏至。時指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時),云字則指地气上,也就是冬至後到夏至前的升發態﹔今字上方為亼,我認為這就是早於直立竿的另一形態立木,而下方的那一彎,現已不存此字,說文解字說那是及字,我覺得應是亏字的下部,表示往右、往下行進之意﹔這麼一來,侌字的字形、字意就把它本身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講清楚了﹕由下經左而上(云)到最高點(今,是時、亼),將朝右、朝下行進(及或亏,今字下部)。侌字就是盛陽背景下初始的陰。同樣的,昜字應從旦月,意為盛陰背景下初始的陽。而侌昜就是一個順時運轉的圓周上二特定點﹕侌為最上方(時鐘12點刻度),昜為最下方(時鐘6點刻度)。原本是陰中有昜,陽中有侌,而後來則把由侌到陰統稱為陰﹔由昜到陽統稱為陽。由這樣的解釋引用了一個順時運轉圓的象,這個象就是古代中國哲學源頭的道、常、大恆、太極 -- 周而復始(規律的變化)。象有了後,上下左右方位也被帶出來,許多字造字時都要和這個圓對比一下才能出廠。我就先用成就與造化來舉例。

成就二字本意是不一樣的完成一個行為﹔成是指由下而上的完成、就是由上而下的完成。我們常用高不成低不就、就下。說明,就指本來在上,後往下走,就字從京、尤,京,人所為絕高丘也。尤,異也。說文解字說,成是就,這不完整,成還有層的意思,也有由不成朝向完成前進的意思。也就是說﹕成字具有陽屬性(朝上走),而就字具有陰屬性(朝下走)。

造化也是一樣,我們常用奪天地之造化、創造、製造、化物、變化。造和化也具有陰陽屬性。造字具有陰屬性,所有造出來的東西都是由最佳狀態走向衰敗﹔而化出的東西則具有陽屬性﹔會先經過一個成長完善的階段。黃帝內經上說﹕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也是同樣意思。

恬憺虚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是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的話。什麼是恬憺?什麼是虛无?說文解字說恬、憺都是安的意思,但看不出有何不同。去查舌和詹字才知道舌相對於口有其陰屬性﹔舌在口,所以言,別味者也。詹字從危(高崖)、八(分)、言。舌還有靜的意思如同詹有動的意思。因此,恬有靜態的安、憺有動態的安的意思。那麼虛无呢?二者都有漸漸沒有的意思,但是過程是截然相反的。虛是陽屬性的漸漸沒有﹔也就是升發再升發、擴展再擴展,雖然體積極大,但密度極小,如同太空。而无是陰屬性的沒有﹔經由積聚再積聚、濃縮再濃縮、形成密度極大而體積極小的没有,例如黑洞。其實,虛、无是當代物理學家思考現今膨脹宇宙未來的二個結果。而宇宙源始於大霹靂則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道德經就說過了﹕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如果只考慮靜態的无,你根本看不出有此關連性,但若考慮无字的動態字意,就知道連大爆炸之前的過程都被設想進去了。

帝夋若是帝嚳,周文王就會是個燒餅

20100510

黃帝、顓頊、帝嚳、帝摯、帝堯、舜是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幾個帝王,其中帝摯是帝堯的哥哥,史記對他的描述只有二字﹕不善。於是退場。黃帝、顓頊、帝堯、帝舜不論在史記中或其它傳說中,相對於帝嚳而言都有較多的介紹,於是當一個新名稱--帝夋 出現,專家們紛紛考證其人其事,最後由王國維與郭沫若達陣奪標﹕帝夋就是帝嚳。會有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資料多的帝王插不進去帝夋的事蹟,放在帝嚳上沒有衝突,於是成此美事。

曰故(古)大熊雹戲(伏羲),出自□(雨走),處於□□,厥□(亻魚)(亻魚),□□□女。夢夢墨墨,亡章弼弼。□晦水□,風雨是於(謁、淤)。乃取(娶)□□子之子曰女填(媧),是生子四。□□是壤。天踐(土戔)是各,參化法兆(號咷)。為禹為萬(禼、契),以司堵(都)壤。咎(晷)天步(止)□,乃上下朕(騰)傳。山陵不疏(衛),乃命山川四海。熏(熱、陽)氣百(滄、陰)氣,以為其疏(衛)。以涉山陵,瀧汩淊(幽)澫(瀨)。未有日月,四神相戈(弋、代),乃步(止)以為歲,是隹(惟)四時。長(倀)曰青榦(檊),二曰朱四單(檀),三曰翏黃難(橪),四曰(沺米)墨幹(檊)。

千又百歲,日月夋(允)生。九州不平,山陵備(血夭、泆),四神乃作,至於復天旁動,扞(捍)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黑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以□思(使)敷奠四亟(極),曰:非九天則大(血夭、泆),則毋敢(睿攵、蔑)天靈。帝夋乃為日月之行。

共工夸(誇)步十日,四時□□神則閏四□,毋思(使、息)百神風雨,辰禕亂作。乃□(逆)日月,以轉(傳)相□(土),思(使)有宵有朝,有晝有夕。

以上是1942年被盜出土的楚帛書部分內容,這篇內容被定位為古代中國的宇宙觀,因此也稱為楚帛書創世篇。但是,在我看來這分明是在講古代中國天文曆法的演進過程。較此楚帛書晚,但一直傳承有帝夋一詞的尚有﹕山海經海外南經:東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浴日于甘淵。羲和者,帝夋之妻,是生十日。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有人說這說明帝夋之妻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這個天神帝夋就是太陽和月亮的父親,也就是日月之神。看起來好像有那麼回事,但如果把帝字、夋字的本義考證一下,再結合天文曆法的演進來看,事情就不同了。

先來看夋字,說文解字﹕夋,行夋夋也。也就是一種ing的樣子。夋字從允從夊,允,信也。夊,行遲曳夊夊也。所以,夋字就指一直慢慢的ing。可以理解成﹕慢慢的、漸漸的、一步一步的。光是解讀夋字還不夠,因為人名的意思不見得要和這個人劃上等號。真正的重點在對帝字的解讀。

clip_image074 clip_image075

上圖是班大為先生的考證,甲骨文的帝字,實際上是北天極附近幾顆亮星連線而成的圖案。再加上史記天官書﹕斗為帝車,運於中央,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配合武梁祠壁畫圖來看,不僅知道斗像是移動的車子,轉一圈就是一歲,更重要的是還知道了帝是誰!帝不是虛無的上帝、天帝,帝就是站在斗(車)上的北天極週圍亮星連成的圖案,可以說帝是星曆(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的重要組成,或是說﹕帝就是曆!

在古代中國天文曆法知道了歲週期之後,最早是將太陽年分為四分(時)的(伏羲),這時只有一天一天的計算到週期結束(步以為歲),過了千又百年才慢慢的、漸漸的、一步一步的發明了純看太陽的小循環月(日)以及看月亮變化週期數日子的小循環月(月)。這才是千又百歲,夋生日月的本義。而帝夋乃為日月之行,就是說曆法漸漸的、一步一步的發展到有小循環的純太陽曆(十個太陽、共工曆)以及陰陽五行曆(黃帝家族)。所以,帝夋是指﹕曆法慢慢的、漸漸的、一步一步的發展。並不是指某人,當然,更不會是帝嚳。

春雨如膏

某人對景生情而發,有人誤膏為糕,對曰

夏雨如饅頭

更有人誤夏雨為夏禹,再對曰

周文王是個燒餅

帝夋若是帝嚳,只怕那天周文王真會被考(烤)成燒餅。

蚩尤很壞嗎? 20100513

曆法的曆字本為厤,而厤字的本源就和秝字有關,三個字讀音皆同,只是字意有些不同。說文解字﹕曆,厤象也。厤,治也。秝,稀疏適也。我們現在講的天文曆法,就該用曆字,曆法的根源本意則該用厤字,而厤字再往前推還可追溯到看山頭日出的始源,那就是秝字的意思了。

clip_image077 clip_image079

秝,稀疏適也,指的是將一個周而復始的大自然循環做適當分割。這也是時、節氣、月分、物候的共同源頭,用二禾來表意,那就指出最早的曆法就是為農業服務的(至於是否可推論到為種植黍、稷、稻 服務,就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論證)。厤字在西元1892年都還做為厤法的字使用,說文解字說它是治的意思,厤、治同意,而說文解字又說﹕亂,治也。於是厤、治、亂 有共同的意思,那就是曆法。而分為治與亂只不過是表示採用的那個稱治,而未成為主流的則是亂。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時蚩尤始作亂,就是這個意思。

蚩尤

蚩尤很壞嗎?有多壞?正史上對蚩尤的記載又是如何?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提到第一位帝--黃帝時有提到蚩尤,這是目前有史可考有關蚩尤事蹟的上限。而蚩尤被定位成為壞人可能原因有三﹕一是他作亂和黃帝打仗﹔二是他被黃帝擒殺﹔三是文中說﹕蚩尤最為暴。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甯居。以上是史記五帝本紀第一段,而最後太史公下結語時提到﹕帝出少典,居於軒丘。既代炎曆,遂禽蚩尤。高陽嗣位,靜深有謀。小大遠近,莫不懷柔。爰洎帝嚳,列聖同休。帝摯之弟,其號放勳。就之如日,望之如雲。郁夷東作,昧穀西曛。明揚仄陋,玄德升聞。能讓天下,賢哉二君!

可是,炎帝也和黃帝打仗,為什麼他不是壞人?反而後世以炎、黃並稱,併列為中華兒女的共同遠祖!有一個可能﹕史記說黃帝三戰然後得其志,沒說把炎帝給殺了,炎帝可能知錯能改,所以算是好人。但蚩尤就不同了,他作亂被擒殺,肯定是被活捉之後又不認錯導致被殺,於是就被定位成壞人。能這樣推論嗎?另一個原因﹕蚩尤最為暴!看吧,史書上就說他最壞。說文解字﹕暴,晞也。晞,乾也。乾,上出也。所以,暴應釋為突顯的意思。所以,從史記中看不出蚩尤是壞人的記載,那麼,蚩尤究竟是好是壞?或蚩尤究竟是什麼呢?從太史公對炎帝的描述中,倒是給了些線索。炎黃之戰,三戰然後得其志。志是什麼?是說讓炎帝輸的口服心服?心防被徹底瓦解?還是說奪去了炎帝的過去歷史?我們到現在還用縣志(誌)、國志(三國志、華陽國志)來表示某地的過去歷史,另外,曆法也稱為志。所以,炎黃之戰的結果,炎帝是被黃帝百分百取代了,他被滅了!(滅,盡也。周禮-夏官註曰﹕毀其宗廟社稷曰滅。)在我的論述中,炎帝是分一歲為八分的太陽曆,而黃帝則是除一歲八分外,還以陰曆十二月來數日子,稱為陰陽五行曆。所以,黃帝曆是可以百分百取代炎曆的,祭祀黃帝等同一併祭祀了炎帝,所以後世才炎黃併稱。既代炎曆,遂禽蚩尤。太史公的結語講得很明白了。

那麼蚩尤呢?蚩字上為之下為虫﹔之,出也。虫,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虫爲象。(所以,虫可釋為生物的統稱。)尤,異也。異,分也。所以,蚩尤極可能就是曆法中的物侯曆。在古代曆法的演進過程中,曾有不看太陽、也不看月亮、更不看星斗的曆法,它透過參考週遭各種生物活動的變化來調整作息,這就是物侯曆。侯,伺望也(諸侯應本指各個時點的分割點)。在後世的禮記月令中仍保有物侯的成分,可見太史公說黃帝擒殺蚩尤,只不過是指禁用當時版本罷了,而相關版本或衍生版本則在民間傳承。現在歐美每年冬末(立春)仍看土撥鼠的活動來推算真正春天(春分)何時到來﹔日本也想方設法推算每年櫻花何時大放,都是物侯曆的表現。

有了這個觀點,再回去看五帝本紀,就會知道太史公只是講上古天文曆法的演進過程罷了,沒有誰是誰非的問題,成王敗寇罷了。另外,傳說中蚩尤共八十一異姓兄弟,只是取其眾多之意,或是真分成八十一物侯,就有待考證了。

附 禮記月令

1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

2 月令: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

3 月令: 天子居青陽左个。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4 月令: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齊。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紀,以初為常。

5 月令: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穀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反,執爵于大寢,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皆御,命曰:勞酒。

6 月令: 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王命布農事,命田舍東郊,皆修封疆,審端經術。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田事既飭,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7 月令: 是月也,命樂正入學習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麑,毋卵。毋聚大眾,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8 月令: 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從我始。毋變天之道,毋絕地之理,毋亂人之紀。

9 月令: 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行秋令則其民大疫,猋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并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

10 月令: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夾鐘。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天子居青陽大廟,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11 月令: 是月也,安萌芽,養幼少,存諸孤。擇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獄訟。是月也,玄鳥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12 月令: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咸動,啟戶始出。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兇災。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寢廟畢備。毋作大事,以妨農之事。

13 月令: 是月也,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鮮羔開冰,先薦寢廟。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天子乃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仲丁,又命樂正入學習舞。是月也,祀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

14 月令: 仲春行秋令,則其國大水,寒氣總至,寇戎來征。行冬令,則陽氣不勝,麥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則國乃大旱,暖氣早來,蟲螟為害。

15 月令: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牽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萍始生。天子居青陽右个,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16 月令: 是月也,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於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薦鮪于寢廟,乃為麥祈實。

17 月令: 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18 月令: 是月也,命司空曰:時雨將降,下水上騰,循行國邑,周視原野,修利堤防,道達溝瀆,開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獵罝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19 月令: 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齊戒,親東鄉躬桑。禁婦女毋觀,省婦使以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無有敢惰。

20 月令: 是月也,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干,脂膠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監工日號;毋悖于時,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

21 月令: 是月之末,擇吉日,大合樂,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是月也,乃合累牛騰馬,游牝於牧。犧牲駒犢,舉,書其數。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22 月令: 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國有大恐。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沉陰,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23 月令: 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中呂。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螻蟈鳴,蚯螾出,王瓜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駕赤騮,載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與雞,其器高以粗。

24 月令: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齊。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還反,行賞,封諸侯。慶賜遂行,無不欣說。乃命樂師,習合禮樂。命太尉,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祿,必當其位。

25 月令: 是月也,繼長增高,毋有壞墮,毋起土功,毋發大眾,毋伐大樹。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命司徒巡行縣鄙,命農勉作,毋休于都。

26 月令: 是月也,驅獸毋害五穀,毋大田獵。農乃登麥,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是月也,聚畜百藥。靡草死,麥秋至。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蠶事畢,后妃獻繭。乃收繭稅,以桑為均,貴賤長幼如一,以給郊廟之服。是月也,天子飲酎,用禮樂。

27 月令: 孟夏行秋令,則苦雨數來,五穀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則草木蚤枯,後乃大水,敗其城郭。行春令,則蝗蟲為災,暴風來格,秀草不實。

28 月令: 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蕤賓。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天子居明堂太廟,乘朱路,駕赤騮,載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與雞,其器高以粗。養壯佼。

29 月令: 是月也,命樂師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簫,執干戚戈羽,調竽笙篪簧,飭鐘磬柷敔。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農乃登黍。

30 月令: 是月也,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令民毋艾藍以染,毋燒灰,毋暴布。門閭毋閉,關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別群,則縶騰駒,班馬政。

31 月令: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

32 月令: 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道路不通,暴兵來至。行春令,則五穀晚熟,百螣時起,其國乃饑。行秋令,則草木零落,果實早成,民殃於疫。

33 月令: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林鐘。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腐草為螢。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駕赤騮,載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與雞,其器高以粗。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命澤人納材葦。

34 月令: 是月也,命四監大合百縣之秩芻,以養犧牲。令民無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廟社稷之靈,以為民祈福。是月也,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貸。黑黃倉赤,莫不質良,毋敢詐偽,以給郊廟祭祀之服,以為旗章,以別貴賤等給之度。

35 月令: 是月也,樹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斬伐。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合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毋舉大事,以搖養氣。毋發令而待,以妨神農之事也。水潦盛昌,神農將持功,舉大事則有天殃。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強。

36 月令: 季夏行春令,則穀實鮮落,國多風咳,民乃遷徙。行秋令,則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災。行冬令,則風寒不時,鷹隼蚤鷙,四鄙入保。

37 月令: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其蟲裸,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其數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祠中溜,祭先心。天子居大廟大室,乘大路,駕黃騮,載黃旗,衣黃衣,服黃玉,食稷與牛,其器圜以閎。

38 月令: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畢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夷則。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天子居總章左个,乘戎路,駕白駱,載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

39 月令: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齊。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還反,賞軍帥武人於朝。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簡練桀俊,專任有功,以征不義。詰誅暴慢,以明好惡,順彼遠方。

40 月令: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繕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務搏執。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審斷。決獄訟,必端平。戮有罪,嚴斷刑。天地始肅,不可以贏。

41 月令: 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命百官,始收斂。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修宮室,壞墻垣,補城郭。是月也,毋以封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幣。孟秋行冬令,則陰氣大勝,介蟲敗穀,戎兵乃來。行春令,則其國乃旱,陽氣復還,五穀無實。行夏令,則國多火災,寒熱不節,民多瘧疾。

42 月令: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南呂。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天子居總章大廟,乘戎路,駕白駱,載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

43 月令: 是月也,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乃命司服,具飭衣裳,文繡有恒,制有小大,度有長短。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帶有常。乃命有司,申嚴百刑,斬殺必當,毋或枉橈。枉橈不當,反受其殃。

44 月令: 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小大,視長短,皆中度。五者備當,上帝其饗。天子乃難,以達秋氣。以犬嘗麻,先薦寢廟。

45 月令: 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竇窖,修囷倉。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畜菜,多積聚。乃勸種麥,毋或失時。其有失時,行罪無疑。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聲。蟄蟲壞戶,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鈞石,角斗甬。

46 月令: 是月也,易關市,來商旅,納貨賄,以便民事。四方來集,遠鄉皆至,則財不匱,上無乏用,百事乃遂。凡舉大事,毋逆大數,必順其時,慎因其類。仲秋行春令,則秋雨不降,草木生榮,國乃有恐。行夏令,則其國乃旱,蟄蟲不藏,五穀復生。行冬令,則風災數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

47 月令: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虛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無射。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鞠有黃華,豺乃祭獸戮禽。天子居總章右个,乘戎路,駕白駱,載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

48 月令: 是月也,申嚴號令。命百官貴賤無不務內,以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乃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穀之要,藏帝藉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49 月令: 是月也,霜始降,則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氣總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是月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合諸侯,制百縣,為來歲受朔日,與諸侯所稅於民輕重之法,貢職之數,以遠近土地所宜為度,以給郊廟之事,無有所私。

50 月令: 是月也,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班馬政。命仆及七騶咸駕,載旌旐,授車以級,整設於屏外。司徒搢撲,北面誓之。天子乃厲飾,執弓挾矢以獵,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51 月令: 是月也,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戶。乃趣獄刑,毋留有罪。收祿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嘗稻,先薦寢廟。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行冬令,則國多盜賊,邊境不寧,土地分裂。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民氣解惰,師興不居。

52 月令: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應鐘。其數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虹藏不見。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閎以奄。

53 月令: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齊。立冬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反,賞死事,恤孤寡。是月也,命大史釁龜策,占兆審卦吉兇,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54 月令: 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命百官謹蓋藏。命司徒循行積聚,無有不斂。壞城郭,戒門閭,修鍵閉,慎管龠,固封疆,備邊竟,完要塞,謹關梁,塞徯徑。飭喪紀,辨衣裳,審棺槨之薄,塋丘壟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貴賤之等級。

55 月令: 是月也,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是月也,大飲烝。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

56 月令: 是月也,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毋或敢侵削眾庶兆民,以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無赦。孟冬行春令,則凍閉不密,地氣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則國多暴風,方冬不寒,蟄蟲復出。行秋令,則雪霜不時,小兵時起,土地侵削。

57 月令: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壁中,旦軫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黃鍾。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冰益壯,地始坼。鶡旦不鳴,虎始交。天子居玄堂大廟,乘玄路,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閎以奄。飭死事。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毋發蓋,毋發室屋,及起大眾,以固而閉。地氣且泄,是謂發天地之房,諸蟄則死,民必疾疫,又隨以喪。命之曰暢月。

58 月令: 是月也,命奄尹,申宮令,審門閭,謹房室,必重閉。省婦事毋得淫,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乃命大酋,秫稻必齊,麴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毋有差貸。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淵澤井泉。

59 月令: 是月也,農有不收藏積聚者、馬牛畜獸有放佚者,取之不詰。山林藪澤,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奪者,罪之不赦。

60 月令: 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齊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蕓始生,荔挺出,蚯螾結,麋角解,水泉動。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

61 月令: 是月也,可以罷官之無事、去器之無用者。涂闕廷門閭,筑囹圄,此所以助天地之閉藏也。仲冬行夏令,則其國乃旱,氛霧冥冥,雷乃發聲。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國有大兵。行春令,則蝗蟲為敗,水泉咸竭,民多疥癘。

62 月令: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婁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大呂。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雁北鄉,鵲始巢。雉雊,雞乳。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閎以奄。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征鳥厲疾。乃畢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子神只。

63 月令: 是月也,命漁師始漁,天子親往,乃嘗魚,先薦寢廟。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令告民,出五種。命農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命樂師大合吹而罷。乃命四監收秩薪柴,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

64 月令: 是月也,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回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專而農民,毋有所使。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乃命太史次諸侯之列,賦之犧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饗。乃命同姓之邦,共寢廟之芻豢。命宰歷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數,而賦犧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無不咸獻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

65 月令: 季冬行秋令,則白露早降,介蟲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則胎夭多傷,國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則水潦敗國,時雪不降,冰凍消釋。

說文解字 也,女侌也 錯了嗎?

20100512

說文解字﹕也,女也。許慎這個解釋不為人認同,怎麼會將語已詞的也當成是女子的生殖器呢?段玉裁為許慎辯護說許慎必有所本,但他也找不到合理解釋。我說許慎的解釋沒錯,而對女子生殖器這個解釋不認同的人也沒錯,錯的是段玉裁。

clip_image081

許慎他是說﹕也,代表陰屬性,就如同女、侌也代表陰屬性一般。質疑也不該是女子生殖器的人沒錯,只有誤以為也是女子生殖器的人錯了。我的理解對不對?看看其它幾個和也有關的字就知道了。

池,陂也。孔安國曰停水曰池。水本來就是陰的代表,而水還可分流動的水與不動的水,所以用池代表不動的水,不動就和也有關、和陰有關。另一個字,地﹔地,元氣初分,輕清昜為天,重濁侌為地,萬物所陳列也。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從二、象地之上、地之中。當中一豎象出物之形。這裏就很有意思了,古人稱土下岩盤為地,地上可生養萬物的稱土,地在土之下,所以造字為土也,表示土之下、土陰的意思。灺,燭燼也。燭火在燒時是陽的屬性,燒完了就和陰屬性相關,寫為火也。杝,落也。木是升發的、向上的,木也就用來代表木陰屬性的一面﹕落也。另外,也字作為語已詞用,就表示一句話結束,包含有陰(下降、結束)的意思。

云與亏 20100513

云字在說文解字中被視為雲字,但我已提出不同看法﹕云字指地气上(黃帝內經),而雨字指天气下,雲則為陰陽聚(地气上遇見天气下)。另外,還有一個字和天气下有關,那就是亏。

clip_image082 clip_image083

云和亏可以看成是對偶字﹔云字象順時旋轉圓的左邊(由下升而上),而亏字則象順時旋轉圓的右邊(由上降而下),二字上部結構相同,僅以下部左凸或右凸區隔,而又由亏字帶有減少的意涵(陰),所以虧字(气損也)從亏。另一個表明亏字和陰屬性相關的字是雩。雩是夏季求雨舞,為什麼非得是夏季呢?因為要過了夏至才到圓的右半邊,到了右半邊才和亏有關!同樣的,平字也從亏,所以,黃帝內經才說﹕秋三月,此謂容平。

clip_image085 clip_image087

中華昆侖 20100514

我一直對中、華的初始意義有興趣,中字我很早就解決了,中字就是伏羲曆在地上刻痕的象形。而華字雖然知道代表女媧曆,但始終找不到直接證據。舜名重華,又是分一歲為十二分的曆法,重是倍的意思,因此,華就是在冬至到夏至間加二個分割點,成為分一歲為六分的曆法。但是華字的結構讓我不能做最後論斷,直到我找到了另一個字--崋。

clip_image089 clip_image091

看到了崋字,我一眼就認出了它才是我要找的華字,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還說漢碑多以崋為華。在崋字形中,山就是後世稱為表的立柱(由山演進為亼,再演進為立柱),中間工字左右各二個山(或是陰性符號)代表冬至到夏至的分割點,而下方的丂則是代表西方及陰屬性。段玉裁也說崋山即西嶽,可證崋字為華字的始源特性。

clip_image093 clip_image095

從法字的解釋中可知﹕模、範都是使物成形的器具。法的引申意就有使人、事、物成形的框架之意。那法字的本意是什麼呢?法字的古文象形字就說明法也含有取立竿測影形成曆法的意思。法字古文上為亼下為正,亼就是由山過渡到直立柱的中間產品﹕在南北向子午線未被黃帝曆發明以前,就以亼來正時(同時同功能物品還可能有戈、十)。正字從一止,一代表太陽,止是行而有節之意,也就是每日同時日影長度在地上的刻痕,看一歲中有幾道刻痕就形成不同的曆法,例如﹕工字是上天給的冬至、夏至,王字是四時曆(中字亦同),典字上半部就是五道刻痕的黃帝曆。而所有這些刻痕還有另一個名字﹕則。正因如此,我們才法則併用,法又在則上。

規字在說文解字是﹕有法度也。玉篇﹕規,正圜之器。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所以,古人是用規來檢驗東西是否圓的工具,矩(巨)則是用來檢驗東西是否方正的工具。我可以想像最早的矩是和立竿及竿影成垂直相關,但我想像不出規的形制為何。

clip_image096

clip_image098

clip_image100 clip_image102

最後來看看合字與同字,合字從亼囗,許慎與段玉裁都錯將囗誤以為口,囗是回、圍的意思,因此,合又和最早的立竿測影有關。照許慎的意思,同,合會也。我說又不對了,應該是亼囗會,所以,同字有雖二物但實為一物的意思。

古代中國有一座名山叫做昆侖,到今日仍沒有共識它是那一座山。我從昆侖的字形、字意領悟到昆侖是中崋的崋字上的那座山,這個理解符合所有人的期盼,也符合古書中對昆侖的描述,當然,也符合為何在實際的地理上找不到它的現狀。

clip_image104 clip_image106

萬物起源

古代中國的哲學思維是如何開始的?什麼時候開始的?和這個思維相關的文化內容有那些?它們共同的核心是什麼?我將以黃帝內經、道德經、周易來說明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天人相應、是陰陽五行、是天文曆法、是周而復始的規律變化。早在三千年前中國哲人就已搞清楚這些問題了,更妙的是還據以改造文字,藉以傳承如此豐富的思維結果。

天圓地方指的是哲學思維模型的表象,它就是陰陽五行的另一種表述方式。透過棋局、棋子的設計,老祖宗巧妙的將天文曆法及對大自然的認識融入圍棋之中﹔中醫就更全面完整的承載著人與大自然萬事萬物持續互動複雜的關係。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老祖宗從不因為複雜而採用忽略、簡化的取巧方式,他尊重系統的完整性與自主性,因此才能數千年皆行之有效。

從 解,釋 看道哲學與西方科學

20091027

說文解字﹕解,判也。從刀判牛角。判,分也。從刀半聲。半,物中分也,從八從牛。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牛,事理也。所以,解是分析事物的一種方法,透過分析再分析、拆解再拆解,把一個大系統分解成許多最小單位,透過知道小單位較簡單的意思,然後瞭解事物的複雜本意。就如同我從解字而判、而刀、牛角﹔再由判而分、而刀半﹔接著再半、物中分、八、牛﹔最後再八、別也,牛、事理也。得知解的意思。那麼釋呢?釋,解也。從釆從睪聲。好像解和釋一樣,但,繼續看下去﹕釆,辨別也。睪,目視也。從目從幸。幸,所以驚人也。從大從干。干,犯也。犯,進也。所以釋也是瞭解事物的方法,只是和解去拆解、分析不同。釋就只是看外觀、看表象,透過事物的運作功能、規律去瞭解其本意。中國較說文解字更早的字書--爾雅,就是最好的說明﹕爾雅釋詁(古、始源)第一﹕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從這可看出釋這種瞭解方法是用其它類似的東西來對比,讀者就這些類似東西的共同交集涵義去逼進所欲觀察事物的本義。可以說釋有因似而是的意思。(我說的)

所以,解是微觀的、客觀的分析方法﹔而釋為類似宏觀的、抽象的心領神會。解有點像是現今西方科學主流的量子物理、而釋則像是中國上古的道文化。同樣是探索始源,但不同的方法,使得在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認識。但若雙方都真正碰觸到真理,看到對方異於自己的論述方式,也會露出會心一笑。就像是黃帝內經中的一段話﹕天氣清淨,光明者也。天氣是陽的象徵,是升發,是虛空。因此可用代表陽的清來形容,也可用陰的表述方式﹕淨(淨,無垢也。)來說明。

中國人用解釋二字來探求真相,實在是有過人的智慧。其實有更多的詞都有這種陰陽互抱的屬性,這種"字以載道"的特性,讓後人能直追古人的情境去認識事物,真是了不起。

說文解字也許理解成釋文解字更好!怎麼說呢?文和字還真是不同的東西,我在結繩而治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時有談到﹕文,錯畫也。天文(天上某些亮星連結形成的圖案)就是文字的起源--嚴格來說是文的起源。那麼字的起源是什麼呢?字,乳也。段玉裁注曰﹕人生子與鳥生子曰乳。所以,字為有所本而生的意思,也就是說﹕字是由可拆解的單元構成,這個單元可以是別的字或是字根(也就是文)。而文就是連起來像什麼就…是什麼了。因此,字是可以解的﹔而文的意思就只能透過釋(因似而是)去心領神會了。

是天人相應,不是天人合一 20100408

天與人,一也。語出莊子。大多數人談到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時,都會用天人合一來概括,錯了!是天人相應,不是天人合一。這二句話相同的是都承認天、人是不同的,天人合一是指由不同走向相同﹔天人相應則是在不同的基礎上,透過互動而共處。雖然初看差別不大,但推衍開之後的結果可就差很大了。首先看天人合一,究竟是按照天的標準合一?還是按照人的標準合一?或是折衷產生另一標準合一?天人合一的說法最終會背離立論的初衷。站在人本的立場認為應按照人的標準合一,因此產生人定勝天,人必可改照大自然為人服務,最終有人無天﹔另一角度則為人應按照大自然的標準合一,回歸大自然,最終有天無人。這也是當今的困境寫照。中國上古道家思想是主張天人相應的,認為誰也別改誰,由於都存在同一系統內,彼此的作為(果)都會成為對方下一動作的因,如此回饋不已,這就稱為相應。應,和也。指的就是不同的東西能透過互動影響彼此,現在的我中有之前的你、未來的你中有當下的我,沒有取代,有的只是相應。這個哲學思想不僅在道家學說中傳承,同時也在中醫、氣功中以術以載道的方式傳承。中醫診病重視病因,病因是指己身當時之前的所有﹔中醫治病也利用當下時空的所有來調理,就是因為知道人是大系統中的一員,而系統中所有成員都持續的在互動。中醫選擇順勢(考慮時、位)以最小的干預導正偏差的系統,待人的小系統正常運作後自己會去病。

天圓地方

西漢成書的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周髀算經﹕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呂氏春秋季春五曰圜道﹕天道圜,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說天道之圜也?精氣一上一下,圜周復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這幾處是天圓地方的出處,但都不是講天的形狀為圓、地的形狀為方。真正對天地形狀為圓方提出質疑的是禮記中曾子的弟子問話﹕單居離問於曾子曰:天圓而地方者,誠有之乎?曾子曰:離!而聞之,云乎!單居離曰:弟子不察,此以敢問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謂之圓,下首謂之方,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揜(掩)也。且來!吾語汝。參嘗聞之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內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內景,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陽施而陰化也。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而禮樂仁義之祖也,而善否治亂所由興作也。這是藉由問天地形狀是否為圓方而道出天圓地方並非指天地形狀。而咬住天地形狀為圓方的是更晚許久的晉書天文志﹕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會造成如此誤解的原因,一是不解天圓地方的本義,再是曲解了方的本義。

clip_image108

我在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一文中,按五行的字義將五行本義繪出如圖所示,外圍的圓就是天道,為圓﹔中間的四組併行線就是地道,為方。方的意思除了圍成的四方(如四從囗八)外,十也是方(四方中央備矣)。所以,天書之一的河圖(黃河所出之圖)為表述五方才造字為四囗加十,就是告訴我們囗是方、十也是方。好玩的是十方這個認知反倒是在中國佛家廣為流傳。說文解字﹕方,併船也。并,相從也。也有著述說﹕方,泭也。泭,編木以渡也。所以,方有併木成筏的意思。這個意思也能解黃帝內經靈樞邪客七十一中所言﹕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人的足那會是四方呢?足是下肢,人站立時雙腿併立(如同併木)是為方。可見黃帝內經所載字義多麼古樸。

中醫的開方,除了五方的既有認識以外,是不是也該把十方(互動)也考慮進去?

圍棋傳承了天圓地方、天覆地載概念 20100414

天圓地方不是指實體天地的形狀,而是天地運作規律的模型形狀﹔天覆地載就比較像是天地功能的描述。天、圓、覆對應棋子﹔地、方、載對應棋局(盤)。

clip_image109 clip_image110

晉書天文志說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古早的圍棋子有點像是個圓秤砣,底是平的,覆指反過來,覆巢指本來開口向上的反成開口向下﹔天圓如張蓋指天圓如打開的蓋(開口向上),天覆指落子時要將圓的天反過來(圓平面朝下)。但是為什麼說天圓像是打開的蓋呢?難道天在地下不成?那倒不是,天的圓就像秤砣平底朝上才看到了圓。天、圓、覆就是對應棋子。

晉書天文志說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棋局不是由四方框構成,它是由十九道縱線和十九道橫線垂直交錯形成361個十方而成 (原應為十七道289個十方才對,南北朝至唐代才錯,是看錯棋局構思造成。) 。所以,棋局不該有邊框,最外圍該像是織物的毛邊,因為每個落子點都得是個方(十方),這就是地、方、載。

clip_image112 clip_image114

方由本義的編木以渡(平行木,象人下肢),才知易經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是什麼意思﹔也才能想像出不可方物是指很特別的意思﹔黃帝內經說﹕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說的是人二腿直立如方(同類、平行),這若不能接受,易經坤卦六二爻辭﹕直方大 就一輩子和專家去猜吧!

何方人氏

氏字指對人群做的分類,最早被分的對象是族、是姓。氏字的造字為人與方,金文和甲骨文都是如此,只不過一個是十方、另一個則是四方。我在第一本書中說過﹕河圖的圖字是由五個方所稱成,一個十方和四個四方。而氏字的金文與甲骨文字型也證明古人將四方及十方都視為方。

十的古字寫法除了一橫一豎外,還寫成一豎中加一點及就只是一豎,在金文氏中這三種十字都有。而在甲骨文氏字中,就都只是人加上四方。

clip_image116

clip_image118

人問你來自何方?欲往何方?並不是問你大概方向,而是問你精確的位置(x,y),這個方就是十方,就是圍棋落子交點的十方。而中醫的開方子(理法方藥)也因為本於十字的東西南北及中央這五方所代表的五行,因此給了方子等於給了解決的辦法,因此引申出方法。

十七乘十七的棋局才是創制者的本意

20100415

目前的圍棋採用十九乘十九的局(局,博所以行棋。象形。),但考古發現證實,在南北朝至唐代是由十七乘十七到十九乘十九的過渡期,唐代以後十九乘十九成為定制,這個錯誤也突顯出當時(南北朝)的文化已和古中國的源文化偏離。前文提到,落子處必須是個方,而十七乘十七帶有毛邊的棋局共有289個方,後人把毛邊連成框就形成封閉的十九乘十九的棋局,但這麼一來多出來的72點都不是方(十方),不合天圓地方,天覆地載之意。而好事者又以361點合周天曆度(實為365又四分之一),旁人又不明天文無以駁之,才一用至今。其實,289點比361點更有天文意義,只是後人不知罷了。

clip_image119

古人記時除了日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單位--侯。黃帝內經上說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侯指可觀察出變化的最小單位,一歲為七十二侯(但是,周代之前,或說堯末舜初之前--因為周始祖棄是當時的農官后稷,是一歲五十侯,約七日一侯,這些事實都寫在史紀曆書,只是後人沒看懂),四歲共288侯。為什麼要乘4呢?這就和堯的曆法有關了。尚書堯典﹕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段話說明當時不僅知道陽曆平年365日,閏年366日,也制定置陰曆閏月的規則﹕陽曆閏年時也在陰曆年置閏月。雖然沒說幾年一閏,但由於採用立竿日中測影,四歲得一閏日淺而易見,因此,古人將一歲更大的周而復始定為四歲。這就是為何要乘4的原因。至於還差1,是代表四歲多一閏日、還是說這只是個象(象就不是等於),而最接近288的象就是289﹔我取後者。傳說圍棋是堯所創制用以教化其子丹朱,看來也有幾分道理。

中醫的本源---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

20100119

中醫存在已久且活人無數,是一門了悟生命本質與運作關係的有理可循學問。傳承至今,一方面因為中醫本源的理漸漸失傳,使得中醫癒病之術變得深奧難懂﹔再加上二百年來西方科技思維主導世界發展潮流,漸漸形成﹕古不如今、中不如西 的刻板印象。目前中醫深受西醫排擠,連中醫的始源國對中醫持續發展的態度都在可與不可之間,情勢險惡至極,可說是已到了存滅關頭。但是,走到這一步,中醫自己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孫中山、梁啟超、胡適都說過﹕中醫誠可癒病,但不能以癒病之理喻人。葉天士臨終告誡子孫說﹕醫可為而不要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葯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在這些中、西醫名家及大學問家心中,中醫是有效的,但為何有效、如何有效,是既難懂、又說不明白的。倘若一門學科必須是靠經驗才行得通,那麼只能說還沒搞懂它。現在的中醫就淪落到這種地步,但中醫本來不是這樣的!中醫是有中心思想的,是有推論邏輯的,對未經驗過的疾病,只要知道患者症狀,是可以想當然耳而談笑用葯的!其實,每個中醫都是個如同愛因斯坦的理論物理學家,是靠思維治病的。而形成這個思維的組成元素,就是被大家輕視、嘲笑、唾罵的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

天人相應也好,陰陽五行也罷,都源自於中華文化的始源---道文化與天文曆法。首先來說什麼是道。上古之人心中是有許多問號的,在不懂到懂的過程中,除了對所問事物的瞭解之外,他還多問了一件事﹕我是如何由不懂而懂的?漸漸的他發現,他之所以能懂,是因為經由觀察、記錄、分析、統計、歸納而找著了其中的規律,因為找到了規律,不僅瞭解過去為何如此,對未來也就可以做出預測。所以,對這個原來不懂的東西,他就懂了。這個規律---不變的變化---被稱為常、恆。也可以被理解為﹕周而復始的循環。這個周而復始的循環還可以簡單表述成﹕一個運轉中的圓。古人把這個運轉中的圓取了個名,叫做太極(或是大恆)。而推動太極的力量與規則就稱為道。所以,道就是指﹕萬事萬物之所以然的力量與規則。

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

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陰陽才是道。---朱熹

在道思想形成的過程中,古人藉由天文曆法的形成與道相參,而形成陰陽學說及天人相應學說。陰陽學說最有可能形成於黃帝時期之後,因為古字陰陽是沒有左邊阜部首的,寫為侌昜,而且其本義要由立竿日中測影的過程才能表達,伏羲時期是立竿測影,要到黃帝時期才演進為立竿日中測影。我在正本清源話太極一書中都有說明,在這就不多說了。侌指的是太極這個圓由最高點往下運轉的開始,而昜則為太極這個圓由最低點往上運轉的開始。所以,侌昜也是如同太極一般的運轉中的圓,只是多了二個被賦與特殊意義的轉折點罷了。

clip_image121

當我們以周而復始的順時方向運轉來詮釋陰陽,並以向上的為昜、向下的為侌,就帶出了气(今寫為氣)的概念,而上古之人所謂的气,其實該被理解成現今西方科技所習用的--場--。什麼是場呢?用現今科技的話語來理解就是﹕因旋轉運動而產生的力量。(我下的定義。地球因核心的鐵運動形成磁場,導線通電因電子流的運動而形成電場,星球因旋轉運動而形成重力場。也就是說﹕假如某物運動速度和地球旋轉速度一樣,那麼某物和地球就處於無重力狀態。果然如此,要解決太空中失重狀態也就只需改變和主體星球的運動方向及快慢,就可持續保有一些重力。因此,萬有引力定律除了物體的質量、距離要考慮外,它們的相對旋轉速度才是重點,而這部分或許就是萬有引力常數的道。)所有在場中的東西都會受場力的影響,如果萬事萬物自身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場(气、陰陽),那麼這些場彼此之間都會受它方場力的影響,這個現象就稱為天人相應。就如同現今西方物理科技的極致﹕超弦,萬事萬物的本質其實都是振動。是振動就會共振,也就是天人相應!道家理解的天人相應,在立竿日中測影看到一歲每日的日中影長,竟也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於是發現天地大自然之道可及於萬事萬物,只是尺度不同罷了。既然如此,陰陽這個運轉中的圓,也就應該可以用來表述人體的作用了。凡是看到這裏仍覺得可笑的人,我建議先去看一下近五十年才興起的顯學--混沌,或許當今西方科技唸的經比較合乎你的思路,看過之後回來,我想,你對以上陳述會另眼看待的。當太極展開為陰陽、陰陽展開為四象(四時、四方),於是,中醫就登場了。 clip_image123

在四的階段,除了上方代表夏、將上升的轉為向下的、南方的、侌(或是看成昜的極致--陽)與下方代表冬、將下降的轉為向上的、北方的、昜(或是看成侌的極致--陰)之外,又多了左邊(如時鐘九點刻度位置)的春、推動已向上的繼續向上、東方,及右邊(如時鐘三點刻度位置)的秋、使向下的繼續下沈、西方。中醫再將人體的作用機制按四分圓的類比,將腎系統置於北方、心系統置於南方、肝系統置於東方、肺系統置於西方,於是就初步完成天(四時,春夏秋冬)、地(四方,東南西北)、人(四系統,肝心肺腎)的天人相應圖。這時,就可以診病及開方治病了。例如﹕躁鬱症的病人表現出的症是陽過亢不得下,問題是出在心系統,只要服用潛陽的葯或按壓心包經,就能治癒。又如柏金森病人表現的症是升陽不足(手、足、頭顫抖、身漸拘緊),黃帝內經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說﹕諸風掉(搖)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而腎、肝都是主管升陽的,所以只要處以調理肝、腎系統的葯,或是按摩肝經、腎經就能治癒。

五行登場clip_image124

以上發展還只談到天人相應及陰陽四時而已,不是還有個五行嗎?中醫也很強調五行,五行是如何來的?又如何用來診病、治病?五行和陰陽有關嗎?說文解字﹕五,五行也。象侌昜在天地閒(隙)交午也。而拆行字為彳亍,表示的是二種不同前進方式的加總。我們目前理解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但什麼是木火土金水就不太清楚了,最早給五行下定義的尚書洪範篇也只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沒有提及五行的由來。說文解字倒是給出了五行的由來解釋﹕象侌昜在天地間交午也。所以,五行是和侌昜相關的。但是,麻煩的是侌昜生四象好理解,對分即可,要怎樣分成五呢?黃帝內經中有給部分答案。在春夏秋冬四時外,創造了一個新詞﹕長夏。雖然依序稱為春、夏、長夏、秋、冬,但又不是真實的把長夏放在夏、秋之間。而是﹕脾(長夏)不主時,春夏秋冬各十八日寄治。也沒說是那十八日,所以,長夏是思維的產物,但也是水到渠成、自然形成的,怎麼說呢?說文解字﹕十,數之具也。一像東西,|像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 所以東、西二點形成橫一,南、北二點形成豎一,交疊放在一塊,除了原本的東、西、南、北之外,還自然形成了交疊處的中央。2 + 2 = 5 ,奇怪吧?中華文化欣然接受這個結果,雖然用簡單的加法說不過去,但是,真實的情況告訴他,的確將二條各由二點畫成的線交疊在一起,可以多看到中央的點。其實,這也是當今科學從混沌學中學到的﹕別用已知人為規範去描繪大自然,大自然是如此簡單、卻又如此複雜,它總能在我們織成的密網中輕易溜走。所以,五的源頭就是四,四的每一單元各抽出原本的百分之二十,就形成了均等的五。這個含有四方而形成的五,在天稱長夏、在地稱中央,在人稱脾系統,而在五行結構中稱為土。好,解釋完為什麼由四個變成五個,接著得說明為什麼要叫做五行。中醫的五行就隱涵除了原本四時的循環外,還多了肝、脾循環,心、脾循環,肺、脾循環,以及腎、脾循環,因為每二者的循環往來和行的彳亍意思相符,就被稱為行,這四個多出來的循環,就是四行,再加上原本的一運(運可視為行,但,行不可視為運。運﹕圍成圓的旋轉。軍﹕圜圍也。)就成為五行。但是,這個直覺式的想法和中醫及後人表述的五個點不一樣,他們是把每一位置的進、出狀態視為一行,這樣也可滿足五行的解釋。接下來再說說五行為什麼是水火木金土。說文解字﹕水,準也。火,燬(火尾)也。木,冒也。金,五色金也。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我個人的理解是﹕水火木金是分別描述四時圓的動態的,如木的冒也,指一直向上﹔

clip_image125 clip_image126 clip_image127 clip_image128 clip_image129

火的燬(火尾)指由原本向上轉為向下﹔水,準也。水本是向下的,但在執行準的功能(測水平)時,是注水待其由下向上的﹔說文解字看不出金的本義和一直向下有什麼關係,但金一般給人沈重的印象,我相信其本義是和一直向下的有關。土和木火金水之間的關係就知道吐生萬物的意思﹕木火金水合之為土,土又生木火金水土,所以說土是吐生萬物。這才是中醫表象五行背後深刻的涵意。歷代中醫雖不懂這個理,但在行醫經驗中深刻認識到脾、胃的重要性,以後天之本稱脾、胃﹔又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黃帝內經說水谷入胃化為精氣,氣由肺輸往全身﹔精則由脾、膀胱系統輸往全身。同樣的,又說藏寒生滿病,而在病機十九條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這些都只不過是陳述脾系統和另四系統(肝、心、肺、腎)作用的不同表達方式罷了。四系統病,則脾系統亦病﹔相反的,調理脾系統等同調理四系統。多麼簡單的理呀,可是歷代中醫都說不清老祖宗所認識的理,不要不服氣,張仲景就不知道!金匱要略開始就說﹕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臟準此。

張仲景看到了肝虛僅實脾即可治癒,但又不知其理,硬套用五行生克,轉了一大圈才遇到他要的答案,其它臟的病,我相信他也試過,但不成功,所以賴皮,只寫了個餘臟準此。其實,應該是都去調理脾胃就對病癒有幫助,這才是五行的應用。雖然張仲景不明此理,但在傷寒論中對此的應用卻深得其要。在太陽病桂枝湯方中,不僅用藥輕靈,服藥後尚囑以喝熱粥,一則以其熱助藥力,二則以粥養脾胃,不僅以藥調理大運,還以粥和小行,真醫聖也!

藉由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中醫給出了診病、治病的框架,後人只要加以發揮,即可產生神效。我不是中醫,但我能看出誰是好中醫。由探索中華文化始源悟道,由道順流而下看中醫,參以文字本義以及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醫是親切的,是合理的,是可推論的,它還可以是簡單的,更是每人終生都應伴隨的。

道可道非常道 20100716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那個中國人沒聽過?怎麼理解這句話呢?那可就深奧了!傳統說法雖然難懂但也算是一種共識說法,只不過我現在覺得傳統說法是錯的,一開始斷句就不對,結果怎麼可能對呢?正確的句讀該是﹕道可道非,常道﹔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斷句呢?那是因為不瞭解道、可、非、常 的字義而產生的誤解。常是什麼呢?常是指不變的變化,也就是規律,也就是周而復始。道家還給它另一名字﹕恆。道家用一個運轉的圓來代表常,而使這個圓運轉的規則與力量則稱為道。在這個圓中,道家又將它一分為左、右二半圓,左半圓由下向上運動,稱為陽﹔右半圓由上向下運動,稱為陰。可字具有陽屬性,而非字則具有陰屬性。

clip_image131 clip_image133 clip_image135

clip_image137 clip_image139

可字具有陽屬性可從其字根說起,丂字具有陰屬性,我已談論過,而可字從反丂,因此具有陽屬性。

clip_image141 clip_image143 clip_image145

我們也可以由哥字(可上加可)及阿字(大陵曰阿)、河字(水流也,流動的水)、坷字(坎,陷下也。坎坷,地不平也。)看出可字的陽屬性。非字在說文解字中只有間接證據具有陰屬性(和北字相關,有相背意思),玉篇對非字的解釋更有意思﹕非,不是也﹔下也﹔隱也。每一個解釋都在說它在圓的正下方位置(說文解字﹕是,直也。從日正)。那麼怎麼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呢?推動萬事萬物之所以然的規則與力量具有陽屬性(道可),同時也具有陰屬性(道非),先陽後陰形成周而復始的運動規律就是道的象(常)。能解讀出一句話不代表就是正確答案,傳統說法也能給出一個說法,但它仍然是不對的,問題就出在它沒法對全文給出一氣呵成的論述,我就可以,而且這個論述還是個了不起的論述,由此我們能證實至少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的哲人對自然宇宙始源的思考到了多麼深刻的地步!

為了簡單起見,我就只談我對第一章的解讀,其實談的不是我的看法,而是作者的本意,為何如此說呢?因為字的本義就已侷限出它的意思只能如此,沒有其它的可能了!首先我把全文列出,並將我的斷句、句讀加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推動萬事萬物之所以然的規則與力量具有陽屬性(道可),同時也具有陰屬性(道非),先陽後陰形成周而復始的運動規律就是道的象(常)。所有能被我們理解的事物都是因為被我們瞭解了它的規律,所以可說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屬性,我們在認識萬事萬物之後,所賦與和其本質相符的名稱時,也就該有陰陽屬性。例如﹕我們稱无是天地的開始,稱有是萬事萬物的始源,因為它們都是動態的,因此我們透過觀察它們的結果來更加瞭解它們﹔无具有陰屬性,最終的无和妙(陰極至)很接近,有具有陽屬性,最終的有可以經由它走到徼(陽極至)來瞭解。无和有都在圓的最下方那一點,因此在靜態時是分不出來的(此兩者同),只有在它們動的時候才能分出那個是有、那個是无,(出而異名),有和无都可稱為玄(圓的最下方那一點),由玄出發轉一圈再回到玄(玄之又玄),這就是常,同時也是萬事萬物運作的規律。

clip_image147 clip_image149 clip_image151

clip_image153clip_image155 clip_image157

古人定義有是陽(向上、向外)的開始,无是陰(向下、向內)的終極,它們二者都在圓的正下方那一點,若用想像力去放大那不可分割的一點,就如同黑、白相間的有无圖。而玄字造字時就本於此圖,下邊幺字為陽屬性的開始﹕象子初生之形。這個子指的是子丑寅卯的子(現在知道為什麼子在最下方了)。而上邊的入就更傳神了,考慮這個圓的運動方式,玄字的入幺就只能從无進到有,也就是圓正下方的那一點了。老子還在別章談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如果認識到有、无的動態陰陽屬性,老子可是首先提出大霹靂創生宇宙說的人,不但如此,他還是第一個提出大霹靂源自於大崩塌(黑洞)的哲人。甚至,循環宇宙論也是他提出的!

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我可知道什麼是玄、武了,武還真如我所料就是立竿竿影的迹,還特指上半歲的迹,不然,它不會放在最下方,武就和子、和有一樣具有陽屬性,還特別包含陽屬性的開始。但是,龍、雀、虎都是動物,武是動物嗎?是,日中竿影是會動之物!

把真象模糊化藉以惑眾,只能說明自己沒弄懂,好東西是講清楚後,讓人覺得簡單易懂,同時還能讓人感到偉大。道德經如此,中國的古文字亦如此,中國的陰陽哲學思維更是如此。

玅與妙﹔少(掃)與少(紹)﹔无與無

20100723

故常无欲以觀其妙。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這二句話同出道德經第一章。不同的妙、玅,但已漸被視為相同的妙。妙字的字根女、少都具有陰屬性,所以合起來有陰上加陰之義﹔而玅字的字根為玄、少,玄字有從陰極至進入陽初始的意思,玄字已具有陽初始的字義。所以玅字就有從玄(起點)開始走,一直走到少(不多也,遞減,陰地界)的字義。

另一個被二合一的字是﹕二個不同陰陽屬性的少字(陽屬性本音如輟,今讀如紹﹔陰屬性讀如掃)合而為少。少字具陰屬性,而具有陽屬性的少字(讀如紹)和少字上部都是小字,而下部那一撇(捺)是從左上往右下走,右上左下的撇具陰屬性(由右往左),而左上右下的捺具陽屬性(由左往右)。所以,少(掃)字說文解字說它是﹕少,不多也。而多則是增益的意思。所以,少(掃)字有遞減的意思。而少(紹)字說文解字說它和少(掃)字義同,但這是錯的。

clip_image158

段玉裁在注中引用了孟子原文及一些後世字書說明二者的不同,少(紹)字義為小,且多用於年紀尚小的人。因為小孩子還會再成長,具有陽屬性。

無字本應做无,許慎沒全弄懂,好在他仍將原始資料傳承下來﹕奇字无也。通於元者。虛无道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為无。

clip_image159

這一段文字太有意思了!通於元者,不是說无和元同義。可能要考慮我的說法﹕元是正下方的點,包含結束與開始(圓的開始、周而復始的開始)、无是結束,站在元的角度看,无象是畫圓的最後一筆,這個圓是從正下方開始畫,經左、上、右,再回到下方始點。通於元者,是說﹕无(象是個突起物)進入到元內。虛无道也﹕這個圓也就是道家口中的常、恆。在道家眼中,這個圓的正上方為陽極至、可稱為虛﹔圓的正下方有陰極至的部分、可稱為无。王育說。天屈西北為无﹕這句話還在說這個圓在終結處的運轉﹕尸為蟄伏,出為進,合而為屈字。周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為信也。為何是天屈西北呢?這也間接說出這個圓和天文曆法的關連,所以西北方就指右下方,看來這個說法還和一歲為360天加5天的十月共工曆有關。

clip_image160

元字表示陽气上升但未通上(元字應從上、人,而不是從一)的狀態,表示气之初始之意。許慎還是沒講清楚。

章極儀的發現---由西方考古重大發現看到中國上古天文曆法的道 20100121

先將今日看到的新聞內容全文刊出﹕

巨匠神工——古希臘天文儀

‧科學人 2010/01/20

2000多年前古希臘人發明的安提基瑟拉儀,竟然能以數十個齒輪,精巧地模擬出月亮的運行,並預測日、月食的發生時間。我們以現代造影技術解析這具儀器,並讚歎古希臘人的智慧。

【撰文/佛利斯(Tony Freeth);翻譯/王怡文】

(照片提供/科學人)

重點提要

■安提基瑟拉儀是唯一一件遺留下來的公元前二世紀希臘製機械式計算機。1901年它被發現的時候,其精巧奧妙就震懾了考古學家,但是當時沒有人料想得到它真正的能力。

■先進的造影工具,終於讓研究人員重新破解了這部機器如何預測日、月食,以及月亮在空中的運行。

■由機器上銘刻的文字推斷,它可能產自希臘一個名叫敘拉古的城市(位於今日的西西里島),製作理念可能源自阿基米德。

如果不是地中海發生過那兩場相隔了2000年的暴風雨,歷史上最重要的科技傑作可能永遠無法重見天日。

公元前一世紀中葉的一場暴風雨,使得一艘滿載希臘珍寶的羅馬商船沉沒。公元1900年的另一場暴風雨,迫使幾位採集海棉的潛水夫避難到克里特島和希臘半島之間的一座小島──安提基瑟拉島。風雨平靜後,潛水夫們在當地水域尋找海棉試試運氣,卻意外發現了沉船。過了數個月,他們在希臘政府的支持下回到這裡,執行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底考古發掘行動之一,在九個月當中,他們找到一批美麗的古希臘文物──稀有的青銅器、令人目眩的玻璃器具、雙耳瓶、陶器與珠寶。

其中有件文物一開始並未受到注意,它是個不起眼、嚴重鈣化的塊狀物,大小跟電話簿差不多。幾個月後它裂成數塊,顯露出腐蝕的青銅齒輪,像三明治般疊在一起,輪齒長度只有1.5公釐,面板上還銘刻著科學刻度和希臘文。這項發現令人震驚,因為在此之前,人們認為古代人只會將齒輪用在粗重的機械工作中。

這件文物的殘骸後來被人們稱為安提基瑟拉儀,其中三塊主要殘骸目前在希臘雅典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展出,在醒目的青銅雕塑和其他古希臘藝術傑作環繞下,它們顯得既小又脆弱,卻蘊含著任何人一開始都無法想像的驚人威力。

我是在2000年首次聽聞安提基瑟拉儀,當時身為製片的我,接到英國卡地夫大學天文學家艾德門茲(Mike Edmunds)的消息,他認為這部機器是很棒的電視紀錄片題材。我得知研究人員在數十年來的努力下,對它的認識已經有長足進步,他們推測它的用途是計算天文資料,但還沒能完全了解運作方式。這讓數學家出身的我很有興趣,決定加入解開謎團的行列。

艾德門茲和我召集了一項國際合作行動,最後成員包括歷史學家、天文學家和兩個專業的造影團隊。經過這幾年,我們已重新建構出幾乎所有現存零件的運作方式和功能。這部機器依據當時最先進的知識,計算日食與月食日期、模擬月亮微妙的視運動(人們所觀察到天體在空中的運行),還能查詢奧林匹克運動會等重大時事。在此後的1000年內,世界上找不到相媲美的精巧科技。如果這件獨一無二的文物沒有留傳下來,歷史學家一定不相信會那個時代竟有這樣的科技傑作。

追尋前人的研究

大約在1905年,德國語文學家雷姆(Albert Rehm)首先認出安提基瑟拉儀是一部天文計算機。半個世紀後,當時任職於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科技史學家普賴斯(Derek J. de Solla Price)在Scientific American發表了一篇描述安提基瑟拉儀的文章,但揭開的秘密還是不多。

普賴斯認為,這具儀器的用法是轉動側邊的把手,前後刻度盤上的指針會跟著移動,顯示計算結果。使用者轉動把手來設定日期,日期會標示在正面的365天日曆刻度盤(在四年一次的閏年時,可以轉動刻度盤,調整成多一天),同時把手也會推動儀器裡的所有齒輪,產生該日期的相關資訊。

儀器正面還有個與日曆刻度同圓心的刻度盤,標示著360度和12個代表黃道12宮的記號(請見第78頁〈解構安提基瑟拉儀〉)。當太陽在空中「運行」(其實是地球繞太陽公轉所造成的視運動)時,會輪番經過「固定」的星座背景,而這條運行軌跡就叫做黃道。普賴斯推測,這部儀器的正面可能有一個指針,標示出在設定日期之時,太陽位於黃道的哪個位置。

普賴斯從殘骸當中,辨認出12個殘存的齒輪,並且在幾乎所有齒輪都破損殘缺的狀況下,盡可能估計出它們的齒數。後來在1974年一項具指標意義的研究中,普賴斯根據希臘放射學家卡拉卡洛斯(Charalambos Karakalos)為這部機器所做的首次X光攝影,描述了主殘骸裡的27個齒輪,並且更準確地估計了輪齒數。

有了輪齒數,就能判斷這部儀器計算的是什麼。例如,轉動把手帶動64齒的主齒輪轉一圈,日曆刻度盤上的指針就會顯示經過一年。與主齒輪囓合的兩個38齒副齒輪,各自會跟著每年轉64/38圈。儀器裡所有齒輪的運轉,就像這樣逐一傳遞下去,每個步驟傳動的齒數比值都不相同。齒輪傳動最後會帶動指針,指針轉速則對應到不同的天文週期。普賴斯發現其中一組齒輪系的比值,正好符合一種古巴比倫陰曆的週期。

普賴斯就像之前的雷姆一樣,推測這部機器裡包含周轉齒輪系,也就是說,有些齒輪的軸承是連接在別的齒輪上,就像遊樂園裡的旋轉咖啡杯一樣。周轉齒輪系使齒輪所能計算的公式更多,不只能加減,還能乘除。此後1500年內,西方科技史中看不到其他周轉齒輪系的例子。

另外還有幾位學者研究過這部機器,最著名的就是賴特(Michael Wright),他是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的館長,與他合作的是雪梨大學電腦科學家布隆萊(Allan Bromley)。他們幫這部機器做了首次的X光三維造影,顯示普賴斯所推測的安提基瑟拉儀模型勢必有誤。布隆萊於2002年逝世後,賴特仍然堅持不懈,並且取得重大進展。例如他找到的證據指出,背面原本看起來像同心圓的刻度盤,其實是螺旋狀,並且發現正面有個周轉輪系,負責計算月亮的盈虧。

賴特也採納了普賴斯的見解,認為背面上方的刻度盤可能是默冬週期(以19個回歸年、235個朔望月為一週期)的陰曆。這種以公元前五世紀雅典天文學家默冬為名的曆法,其實是更早之前巴比倫人所發現的,現今仍用來訂定猶太教的新年和基督教的復活節。後來我們發現指針是可以伸縮的,因此指針尖端的插銷可以順著螺旋狀的溝槽,一圈圈地往外繞。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2009年第95期元月號】

clip_image162

當我看完這篇介紹時,心中真是感觸良多。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所用文字傳述的內容,竟在距今二千一百年前希臘人所做成的精密機械中重現。真是了不起!我發現至今尚未有人正確且全面理解這個儀器,我特別將此儀器命名為章極儀,以表述其實際功能與意義。

周髀算經中提到﹕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76歲),二十蔀為一遂(1,520歲),三遂為一首(4,560歲),七首為一極(31,920歲)。章極儀內已知齒輪齒數有﹕主齒輪64齒、兩個副齒輪各38齒、其餘齒輪不詳,由復原示意圖可看出﹕由起點向外旋轉至終點,共可和圓曲線接觸到五次(上圓),那就是﹕章、蔀、遂、首、極。在不同圈,儀器指針由更外圈齒輪帶動,這個儀器(圖片上方圓)不是用來微觀日夜小循環的﹔而是用來累計自某一初始年開始、計數一共經歷了多少年,而這些年會和19年有一個大致比例上的關係。倘若最後能復原所有齒輪齒數,應該會等同周髀算經上的76(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二個38齒等同76歲)、20(二十蔀為一遂)、3(三遂為一首)、7(七首為一極)。為什麼主齒輪用64齒?我想,這應是理解周易六十四卦的另一捷徑吧!

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20100505

周易讓人不解之處甚多,甚至多到從古至今無一共同遵守的版本,光是後天八卦是怎麼來的就是筆糊塗帳。二年前我試著探討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再試試解讀為何是六十四卦。這還不簡單?二的六次方等於六十四,也就是六個陰、陽爻共有六十四個變化。但是,六十四究竟和什麼相關?是一乘六十四、二乘三十二、四乘十六、還是八乘八?如果是八乘八,是那個八乘上那個八?

周易和太極圖相關、也和伏羲八卦相關。我證明過伏羲八卦就是用來表述區隔一個太陽年(歲,二個連續冬至日之間)的八個約略等距的時點,也就是每隔四十五日或四十六日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如果先天八卦只是用來表述周而復始太陽年的八個象,那麼有沒有可能後天八卦就是用來表述周而復始月亮月的八個月相?晦(無月)、右新、右半(上弦月)、右過、望(滿月)、左過、左半(下弦月)、左新。每一月相間隔為3.7日,因此實際上間隔三、四、五日都有可能。那麼六爻卦有三爻是代表太陽年的四正四立八個時點,另三爻是代表八個不同的月相。

clip_image164

那麼,六爻皆陽爻的乾卦就表示夏至望月囉?可以這麼說!但不對呀,夏至就一定只能是這八種月相嗎?一定還有其它的可能吧!

clip_image165

clip_image167

是的,八種月相只是三十種月相的代表,每一代表月相都包涵前後一或二日共三、四日的月相,這樣一來,就可代表全部月相了。但是,這還只是把零件說清楚了,組合起來的六十四卦形成新的周而復始系統還沒開始講呢!倘若真如我設想的﹕每歲八個時點是八個不同代表月相,而連續八歲,每一冬至(其餘類推)也是八個不同代表月相。那麼,這個表格就可以做為曆法本身或曆法校正工具來使用了。就像是數獨遊戲,縱橫交錯八乘八矩陣,每一行、每一列都是不重複的一至八數字組合。如果真是這樣,為何要限定八歲呢?只為了工整嗎?不,那是因為自帝堯訂定置閏原則以及歲、月週期同步的關係,八歲置三閏月,可使歲、月同步差距在一日內。因此,八歲就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曆法單位。堯曆是四歲一閏、八歲一次置二閏(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父鯀曆是三歲一閏、五歲再閏、八歲三閏﹔禹曆則是三歲一閏、六歲再閏、八歲三閏。五歲再閏如同提前置閏,違背在後頭追的原則,鯀因此被殺。詳見正本清源話太極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篇。

如此解六十四卦就能徹底從一歲中六十四個月相中脫困,不僅有理,而且能和易字三義﹕簡易、變易、不易取得連繫﹔易字從日、月也就明白了﹔順帶的,為何易用六、九表示陰、陽也一併解決了。太陽年(歲)是365日或366日,早在堯典中就記載了,自黃帝曆開始採用一歲八分的陰陽五行曆到堯曆,一直奉為主流。每一分是45日或46日,而月週期則是29日或30日,分別用5除就得到太陽的九(老陽)與月亮的六(老陰),甚至是三與二(參天兩地而倚數)。

這種解讀符合真實情況嗎?我試算過,不合!那…怎麼還好意思說呢?因為錯不在我,錯在當今曆法已不同於古曆。例如,由冬至經立春到春分,現今曆法只隔了88日,也就是冬至若為初一,春分也是初一,變成同一月相。但古曆定義立春為冬至後四十五日,八個時點間隔45日或46日,因此,是可以排出冬至初一,春分初三、甚至初四的結果的。這麼說是古曆不準造成的自圓其說嗎?不是,本來太陽就沒有照刻度在走,今人將日南至定義為南迴歸線、日北至定義為北迴歸線,這和古人並無不同﹔差別在於中間的幾個分割點。現在的科技手段進步,知道太陽從冬至走到直射赤道(現今春分)比由直射赤道走向夏至要快。可古曆只是取間距相等而已,這就有了差別。再加上至點發生在一日中的何時,都會產生下一時點多一日、少一日的差別,而且當日的月相是看旦前或是昏後,也給了古曆一些微調的彈性。所以,如果按日排序來推算,我的確可以排出一歲八個時點是不同的八個代表月相,而且第二歲的冬至月相和第一歲月相也不一樣。另外,要說明的是各代表月相究竟涵括那幾日是我假設的,是否和古曆一樣,我不知道。(一晦﹕29、30、1、2﹔二右新月﹕3、4、5、6﹔三上弦月﹕7、8、9﹔四右過月﹕10、11、12、13﹔五望月﹕14、15、16、17﹔六左過月﹕18、19、20、21﹔七下弦月﹕22、23、24﹔八左新月﹕25、26、27、28)

假如這真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原始涵意,那麼許多對周易內容的解讀就…非常值得商確了。我們老嚷著說要復興中華文化,周易又被尊為上古三玄、群經之首,當神秘面紗揭開、我們是翹首以盼呢?還是葉公好龍呢?

後記

至少在三千零五十年前(金文大出時期),古代中國哲人就以思維為工具重新整理過文字。之後的書籍、文字亦多按文字本意表達作者所欲說明的概念。我們若要真確瞭解作者原意,那麼我們就應該回到作者所處時期,以瞭解他對文字本意的認識。先秦書籍除了可交叉比對用法以取得文字真意之外,許慎的說文解字、孔子之前的字書爾雅,都是不可缺少的參考資料。另外,透過聲韻學也可以起輔佐之功。詩經、周易、道德經、楚辭都可透過韻脚幫忙斷句。周易、道德經 在不久的將來,勢必許多篇章都要重新認識,畢竟,後代注疏的主流(魏、晉)離原著作者已有千年之久。而且他們的解讀,許多地方都過不了關。

我很確定我對陰陽五行、道(常)、易 的初步認識是對的,因為這些解釋除了合乎字意之外,也能很流暢自然的說清楚文章的意思,並可前後呼應、一以貫之。這些真是他們的本來面目,而我,只不過是恢復他們罷了。倘若大家看了仍覺得懷疑,認為不過是我一人的囈想,我將會對此感到臉紅。畢竟,正常的一般人若被視為活著的老子,一時之間應該會感到不自在的。

近代一些不用功又要搶發言權的文人,藉口許慎沒見過甲骨文,所以靠不住,於是跳過清末至先秦的所有論述,直接對中國文字源頭染指,推論結果中國文字幾乎全是生殖符號,並自以為碰觸到了源頭而沾沾自喜。這都是太著急要有新的建樹,不尊重自己專業的結果。

假若三千年前以哲學思維總結了大自然的運作關係並據以造字,那麼除了字意、字形之外,字音也該是造字時可以用來表意的部分。我提出聲韻之學亦本於陰陽 的看法,因為我已看出中國文字有這個屬性﹕看到字形、瞭解字意,我就知道它該發那個音!不過,這部分出書要排在我寫完 黃帝內經、道德經 注釋之後了。

附錄

道家養生氣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術,在招式中帶著太多的陰陽內容,不僅和道文化相關也和中醫相關。我是透過道家氣功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本源,並且發現它和中醫的黃帝內經有著非常深的連繫。有人將黃帝內經、道德經、易經並列為三玄,甚至以為既稱為玄,那麼就是富含真理並且該是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才對,這都是沒搞懂的掩飾之辭罷了。說文解字﹕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爲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凡玄之屬皆从玄。這都講得很清楚了,玄就指圓正下方那一點﹕既是陰極至(遠、黑色)又是陽初始(幽、赤色)。玄之又玄也只不過在表述由玄出發轉一圈又回到玄,就這麼簡單、明白。道家氣功也是一樣,除了能強身健體外,它也承載著大量文化內容等著被發掘,是值得我們投入心力去瞭解的。
練大雁功可治療心臟病,有道理嗎?

初學氣功時,老師說過練習大雁功可以治療心臟病,並以自身為例,證明某些先天性心臟病(例如二尖瓣脫垂)是可以經由練習大雁功而痊癒。但是,衛生署告訴我們,單獨的個案不具有普遍性,而要做大型臨床試驗只有教學醫院及相關研究機構才有資格,否則就是違法。但是,我想先從理論上探討可能性應不違法,如果道理講的通,再去探討如何做,這時才會碰觸到適法性的問題。

clip_image168

根據中醫天人相應以及陰陽五行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肝、心、肺、腎四系統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四時系統,而心系統的功能是將向上的轉為向下的(如時鐘12點刻度位置),它若出問題,表現出的症狀除了心臟病的名稱外,還伴隨有輸出不足(向下功能不足,躁、上火不退),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心系統本身的原因外,肝系統(甚至腎系統)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肝系統對應春,功能是一直向上(如時鐘9點刻度位置),它若工作正常,那麼對心系統來講就是個得力的助手,尤其是心系統出問題時。我們知道油箱長期處在低油位駕駛,會導致抽油馬達長時間負荷過重,容易損壞。倘若一個功能不足的抽油馬達(心系統有病)再伴隨低油位油箱(加油只加至半滿,肝功能不足)的營業用車(過度使用),那麼,很快的就會出問題。所以,有心臟疾病的人,首先是要減少負荷,接著要去調理肝系統以及腎系統(將向下的轉為向上的﹔如時鐘6點刻度位置),因為肝、腎系統的功能都是升陽的。對車子而言,儘量將油箱維持在半滿以上,僅在上、下班行駛,就算有個功能略為不足的抽油馬達,它也能正常工作直到報廢。而人和車不同的則是,倘若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整體功能正常(如小孩及代謝功能正常的成人),我們的身體就可緩出手來進行修復。

氣功和運動不同。運動強調用力作,氣功強調放鬆作。放鬆作就會減少負荷。那麼,大雁功是否在調理肝系統及腎系統呢?黃帝內經上說﹕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脖子)(頭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大雁功動到肝、腎系統的動作,遠較心、肺系統多,從這個角度看,古人是清楚知道中醫的理論來編創大雁功,藉由升陽功能的提昇而起到減少心系統負荷的效果,進而讓生命這本能系統自行修復缺損的部分。那麼,按照同樣的推論,回春功是否是藉由潛陽功能的提昇(心系統以及肺系統),達到強化腎系統的功能呢?黃帝內經說﹕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學過回春功的我們,在回想功法招式的同時,應會有所體悟的。

黃帝內經還告訴我們,人老化是從肝系統開始,然後依序是心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它不僅指出心系統的壞損源自於肝系統的失效,也暗示了只要顧好了肝系統就可以延緩這個骨牌效應的開始。學了並持續練大雁功的人已經在身體及生命系統的最底層打好了基礎,為終其天年做出好的準備。那麼沒學過的人呢?任何可以提昇肝、腎功能的行為,例如按摩足部,例如散步,甚至例如保持樂觀的心情及舒緩的生活節奏,甚至樂於助人,都可以產生效果,就看個人覺得那些合適了。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練氣功可以開智慧,怎麼說呢?

20100330

練氣功可以開智慧,這話也是老師說的。我認同這句話,但要把它講清楚可不是件簡單的事。首先,就要先定義智、慧是什麼意思。難到不是練氣功會變聰明嗎?沒那麼容易!說文解字說﹕智,識辭也。慧,儇也。大部分的人都說智是聰明,但怎麼聰明呢?喔!知道事情(識)的用語嘛,我提提一個另類的看法﹕看得懂辭的稱為智。就識辭而言,我這麼說沒有錯,但有什麼東西稱為辭又難懂呢?易經的卦辭、爻辭、繫辭都是!例如,乾卦卦辭是﹕乾,元亨利貞。乾卦初爻爻辭是﹕初九,潛龍勿用。以下則是部分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看得懂的就稱為智。慧,儇也。由於許慎將儇、慧互訓(儇,慧也。),所以只能旁敲側擊。瞏加走之旁成還,是回來的意思﹔圜則是圍成一個首尾相接的狀態。彗,掃竹也。人多僅理解為掃把,我就偏要認定它是竹掃把!有不同嗎?有的。竹掃把是搜集多根竹枝葉,再加以綁束而成,尾端是分散開的,另端是綁束成的握把。在春秋時期孔子推荐的字書爾雅中就有彗星的名稱,我們更可由漢墓出土的彗星圖看出彗的造字源於彗星的象形。

clip_image169

馬王堆漢墓彗星圖

所以,智可以理解為﹕把一堆紛亂的東西分門別類的理出頭緒的意思,而慧則是﹕將看似不同的東西歸納出它們的共性的意思。套用在氣功的學習上,智就如同將一招一式弄清楚。手的位置、身的位置、腳的位置,怎麼由前一式到後一式,…這些都弄清楚了,而且做到了,就算是具有智了。慧就不同了,大雁功在講什麼?回春功在講什麼?大雁功所有招式的共性是什麼?回春功所有招式的共性是什麼?大雁功和回春功的共性又是什麼?動功和靜功的共性又是什麼?能總結出動功的要領嗎?靜功呢?功法的口訣就是慧的表現。練氣功能開智慧嗎?把老師講的東西通通加上問號就是在開智慧了,把問號變成句號或驚歎號就是已開智慧了。不管答案和老師一不一樣都算,光是那個過程就足夠了。

哇!學氣功可以開智慧,那算是最高境界了吧?還差一截。老師告訴我們學氣功還有更高的境界,感覺。說文解字﹕感,動人心也。覺,悟也。牙牙學語的幼兒怎麼和小狗玩的那麼開心呢?他們是怎麼溝通的呢?中醫號脈是靠敏銳的感覺,有藝術天賦的音樂家、畫家、設計家、詩人、以及所謂的特異功能都是感覺的不同表現。俗話說有感而發,必須動人心才有互動﹔感時花濺淚,有人看到花就流淚,這也太澎湃了。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應如是﹔這就是感覺的互動。感覺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種種外在因素會不同程度的扼殺感覺。李嗣涔校長說小孩子的特異功能多在九歲左右消逝,但可經由訓練而維持並強化。學氣功就可以經由開智慧而生感覺,不然老師為什麼在最高級的龜壽功花那麼多的時間在談感覺呢?佛家的靜坐就在練感覺、瑜珈的靈修也在練感覺、道家的養生氣功也在練感覺。比較高明的是,道家養生氣功藉由動功的招式承載著陰陽五行哲學,用術以載道的方式開智慧鍛練悟性,最後達到碰觸人的最內層--心神--的目的。陰陽五行很了不起嗎?陰陽五行是中華文化的總綱,瞭解陰陽五行,就可以重新鋪陳出中華文化的全部內容,怎麼不重要呢?但是,為什麼要練感覺呢?

因為感覺才是真我,被罵沒人性就是在罵沒感覺的人。萬物都有感覺,而透過感覺才能產生的互動、交流、溝通,才是生命的價值。古人稱這種互動為﹕天人相應。沒有感覺,生命就會逐漸凋零,即使存活也只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現代人愈來愈苦悶,一方面是動心的東西少了,更重要的是能因他而動心的東西也少了。即使寄情於新奇的事物,可是單向的有去無回不會有互動,終究還是沈澱成為忙碌的寂寞。記得老師曾經在上課時提問﹕我們雙手內外關交疊有什麼用意?我在第二天告訴老師我查到的結果,並對老師說這個問題太難了,其它人恐怕找不到答案。老師聽完也只淡淡一笑說﹕我只是要大家雙手內外關交疊去感覺看看罷了。聽完老師的話,我楞了一下,還真是高明,僅僅一秒鐘的動作就遠比我查找了一天的結果還要真實。可不是嗎?我都不記得當時查到的結果是什麼了。

梅寄柳,桑接梨,人老原來有藥醫

20100304

前日在書店買了本解讀參同契的書,書中談了許多道家修煉與周易的內容,有少許地方講的不是很好,暫把我的看法加上,補其不足。

首先是 二至還鄉一九宮 的解釋,這句話只要把太極圖和洛書放在一塊看就清楚了。二至指冬至夏至,一九宮指洛書九宮八風數字一和九的位置。一的位置是冬至,九的位置是夏至,這和我對太極圖及洛書的認識完全一致。

無根樹,花正幽,貪戀榮華誰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蕩去飄來不自由。

無岸無邊難泊繫,長在魚龍險處游。

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

無根樹,花正微,樹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傳與修真作樣兒。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來有藥醫。

訪名師,問方兒,下手速修猶太遲。

第二個問題就比較大了。在張三丰的無根樹第二首中有句﹕梅寄柳,桑接梨。作者解讀為植物的稼接,並說梅要接柳,桑要接梨才長得出果,屬於古代中國農民科學的成就,我不以為然。基於我對陰陽的暸解,我認為作者是在表達北南的陰陽及東西的陰陽,一如之後二十二段內容中用坎離、水火、男女、鉛汞、爐鼎、龍虎、金木等等來表達一組陰陽一樣。但我的看法對嗎?假如對,那個是南?那個是北?那個是東?那個是西呢?能證明嗎?我直覺以為梅是冬天為北、桑是春天為東、梨是秋天為西、但柳是夏天為南嗎?有點問題!查了說文解字,柳,少楊也。從木,酉聲。這下可好了,本來指望柳的右半是卯、還可和南方火搭上點邊,想不到右半竟是酉,一下跑到陰的地界來了。沒關係,老天沒給我想要的,是為了要給我更好的!查了下楊,楊,蒲柳也。好傢伙,來了個互訓,沒關係,小時候就沒怎麼分楊或柳,所以試試蒲的楊柳叫楊、少的楊柳叫柳。什麼是蒲呢?浦是水岸,因此地名有浦的是渡口,蒲是長在水岸邊的植物,甫呢?男子之美偁也。好玩了!水加甫為浦,是水岸邊,有陰陽接合的意思,陰陽接合又和水有關、那就只有北方、冬至的、初始的陽--昜,怪不得蒲柳取名為楊!正事是柳還沒下文呢!少楊﹔少,不多也。多,緟也。緟,增益也。哈哈、原來如此!昜的定義就是一直向上(增益) ,到了不增益的地方就是夏至了,所以柳就代表夏至、南方、初始的陰了。另外,柳還有一個特徵,枝葉都是下垂的,這使得它具有由上(樹幹)而下(枝葉)的象(形),所以用它和陰產生聯繫。另一個枝葉下垂的常見樹是槐樹,鬼,歸也。所以也具有陰的特性。那梅呢?梅不僅有和冬天直接連繫的特點,就連造字時也賦與它由下而上的意義。梅的右半部古字寫為冉,有弱而下垂的本質(說文解字)、但又有行、進、侵的動作(玉篇),因此以梅來代表冬至。梨和肺一直也都是和秋連在一起的、中醫的利、痢都是和持續向下相關的﹔桑和春天、東方相關不僅表現在春天以桑育蠶上,山海經內太陽每天是由湯(暘)谷的桑樹枝上升起的、古人稱那個地方的國家為扶桑,後也稱為日(太陽)本(木下曰本)。另外,還有一種樹和春天相關,那就是桃樹。古字的卯有一種寫法極似兆字,而且桃也發卯的音,一如柳發酉的音。我認為道家承接了這個概念,所以用以驅邪的總是桃木劍。還有一種樹和南方、火相關,那就是李樹,木子為李,五行中木的子為火,故可用李代表火,史記天官書﹕熒惑(火星)為李。為什麼談這些呢?因為不暸解這些本質性的東西,就看不懂為何古人指東罵西要寫為指桑罵槐、而源自詩經的投桃報李,就更和中國人的禮格格不入,怎麼會收大給小呢?中國文化的本源清楚知道火的陽(李)比木的陽(桃)要大,是後人糊塗了!

有不同的東(桑、桃)西(梨、槐)北(楊、梅)南(柳、李)植物代表,為什麼張三丰無根樹偏愛梅、柳、桑、梨呢?除了正確表意外,我想他還真怕後人誤以為是稼接法,所以避免用太近似(同種、科)植物,以暗示不可能是稼接。但是…唉,怎麼說呢?

那麼無根樹第二段話要如何理解呢?他是要我們注意陰陽的接合、轉換,不僅二分的北南陰陽要接合、轉換,四分時多出的東西陰陽也要接合、轉換,那才全面。

這段話再加上順為凡、逆為仙,就成為龜壽功中四象功的出處。不是嗎?

補記

弄清楚天文曆法以及古人哲學思維後,再仔細考量字意,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例如﹕言字不是指人說話,它是指天說話(周易﹕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口字也得小心看待,它極可能除了那張嘴之外,還可以視為周而復始的循環(說文解字﹕口,所以言,別滋味者也。)合字从亼口,亼字也要注意,古字法寫為亼正、全字也从亼,它們就都和立竿測影有關。而祭祀所用的三牲按尊卑依序是﹕牛、羊、豬 。我猜可能的原因就在牠們的角、耳和干字clip_image171有多相似。而在墳上插立牌位及以碗盛米插香,應該都是帝堯的曆法(四圓祭壇、圭字、卦字)遺跡。另外,彼、此 二字也具有陽、陰屬性,唯有如此,道德經中講的 故去彼取此 才看得懂。詩經十月之交中的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才知道在講什麼。

李學勤先生說國學的重點在儒學,儒學的重點在經學。我認為這句話應改為二千五百年來,國學的重點在儒學,儒學的重點在經學。中國的哲學已昏睡了二千五百年,能不能喚醒?用什麼方式才能喚醒?我不知道。宋明理學曾令人以為要起身了,但隨後才知那只不過是換個姿勢繼續沈睡罷了。先把儒學的眼鏡摘除吧!就從天人相應開始吧,就從周而復始的規律開始吧,就從識字開始吧,因為,我們就是從那走偏的。倘若不能知道字的本意,那麼又怎能看懂著作者的思維?一再對經典強解扭曲的結果,只不過是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語焉不詳的大師。不是講不清楚,而是講清楚了連自己都不相信,只好裝神扮鬼故弄玄虛。

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是周易坤卦六二爻辭,斷成 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對嗎?若斷成 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如何呢?能解的通嗎?去查查說文解字 直、方、大、不 的字意,我相信許多人就會對古人解易的成果產生懷疑。就算象辭中寫了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也動摇不了你的信心,反倒是產生一股看到又一個儒學大師倒下的快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更把玩笑開大了,稍感安慰的是這樣的理解不是老外提出的,否則,…

在春秋時期之前,中國的哲學思維就已完備,道家、中醫承載著大量的這些思維成果,當然,中國文字也是。只要重新去認識,絕對會令人有如面對神蹟般的不可自已,因為,大自然的運作就是中國人的神。

摘除儒學眼鏡吧!趕快識字吧!

clip_image172clip_image173clip_image175

clip_image176 clip_image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