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漢廣 朱壁修 20140516
詩經.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先來看看大家是如何鑒賞的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76400
這是一首戀情詩。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脱,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帳的愁緒。
關於此篇的主旨,《毛詩序》所說讚文王“德廣所及也”,並不足據,《文選》注引《韓詩序》云:“《漢廣》,說(悦)人也。”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進而發揮曰:“夫說(悦)之必求之,然唯可見面不可求,月慕說益至。”對詩旨的闡釋和詩境的把握,簡明而精當。“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是體現詩旨的中心詩句;“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叠三唱,反覆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在水一方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難求的感傷之情。魯齊韓三家詩解“游女”爲漢水女神,後頗有從者,這給此詩抹上了一層人神戀愛的色彩。不過一部《詩經》,總體落實在現實人生,“十五國風”,皆爲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間歌謠,因此似乎沒有必要將此詩與神話傳說聯繫起來。
從外部結構看,《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立,後二章叠詠,同《詩經》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自有其詩意的内在邏輯。可析而爲二。
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爲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方玉潤曾寫道:“首章先言喬木起興,爲采樵地;次即言刈楚,爲題正面;三兼言刈蔞,乃采薪餘事”(《詩經原始》)。方氏由此把《漢廣》詩旨概括爲“江幹樵唱”,否定其戀情詩的實質,仍不免迂闊;但見出起興之句暗示了采樵過程,既有文本依據,也是符合勞動經驗的。
其次,從結構形式看,首章似獨立於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複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爲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爲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爲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三、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癡情的幻境: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癡情而執着,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複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總之,詩章前後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把《漢廣》的詩境概括爲“可見而不可求”。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義所謂的“企慕情境”,即表現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向往但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秦風·蒹葭》也是刻劃“企慕情境”的佳作,與《漢廣》比較,則顯得一空靈象征,一具體寫實。《蒹葭》全篇沒有具體的事件、場景,連主人是男是女都難以確指,詩人着意渲染一種追求向往而渺茫難即的意緒。《漢廣》則相對要具體寫實得多,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樵夫與游女;有細微的情感歷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滅;就連“之子於歸”的主觀幻境和“漢廣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寫都是具體的。王士禛認爲,《漢廣》是中國山水文學的發軔。《詩經》中僅有的幾篇“刻畫山水”的詩章之一(《帶經堂詩話》),不爲無見。當然,空靈象征能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而具體寫實卻不易作審美的超越。錢锺書《管錐編》論“企慕情境”這一原型意境,在《詩經》中以《秦風·蒹葭》爲主,而以《周南·漢廣》爲輔,其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我先逐字解釋,再講典故,最後拿出傳說根據,看看這首詩究竟講些什麼:
說文解字:南,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曰南有喬木。
木曰曲直。曲指向內拗。木指向上且聚攏。
與東方木(向上且聚攏)相應的杉樹(樅樹)
所以,喬木指的是:高而且向中心聚攏的樹!
休,息止。喬木為什麼不能休呢?看來也有蔭可休呀!
山海經‧海內南經:“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郭璞 注:“建木,青葉,紫莖,黑華,黃實,其下聲無響,立無影也。”
呂氏春秋‧有始:“ 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墬形訓: “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上圖即是其狀如牛的建木﹔南有喬木的喬木。
本來其狀如牛的建木是放在南方(南北向)用來觀測日影的移動,制定曆法用的,所以,不可休思。但放在這首詩就得另外看待才行。喬木指牛郎星群(天鷹座)、南指銀河下方(南方)。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是說:銀河下方的牛郎星群都在忙著。忙什麼呢?一會兒再唱給你聽!
漢指銀河。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
詩 小雅 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睕彼牽牛,不以服箱。
史記:四星在危南。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占曰: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
班固的西都賦 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
漢代《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女指織女星群。
織女星群與篆文女
上圖為銀河下方(南方)的牛郎與對岸的織女
上圖是倉頡書,共二十八個符號,我解讀為二十八宿文。第二行倒數五字由上而下依序為:斗、牛、女、虛、危。
其狀如牛真是說建木外形像 牛郎星群圖案(文)。
游,順流而下曰泝(溯)游。浮行。同遊。
游女指:順流而下二千年到了牛郎家(牛郎星群)的織女。
以上三圖由左而右是距今六千年、五千年、四千年,織女星在銀河的位置,可看出它由正對女宿漸跑到正對牛宿了。於是就成了游女(順銀河而下)。
求,索也。招來。同氣相求。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銀河邊有著順流而下的織女,隔著銀河,怎樣呼喚也招不來。
因此,前二句講的都是天文。詩經中類似的還有
箕不是簸箕,斗不是量斗: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所以,不可以純文學解讀詩經。要以中國傳統文化來解讀才行,尤其是天文文化。
泳,潛行。
永,水長。
方,併船。泭。(由棍併成的筏)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刈,芟艸也。獲也、取也。
楚,叢木。一名荆。荆,楚木也。古者刑杖以荆。
蔞,艸也。簍,竹籠。疏目筐。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弄了些木條說要編成棍。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弄了些木條說要編成蔞(筐簍)。
之,出也。歸,女嫁也。
之子于歸:帶著孩子出門囘娘家團圓。
馬,怒也,武也。駒,馬二歲曰駒。小馬。
言秣其馬、言秣其駒:說餵飽自己、說餵飽孩子。因為傳說中牛郎是穿著仙牛皮所作的鞋子(或說衣服)飛天而去,自己成為交通工具(天馬),那孩子就是小馬了。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銀河很寬,比閉氣潛行而過寬闊的河水還要難﹔銀河很遠,比用筏走完最長的江水還要難。
維基百科 牛郎織女神話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牛郎的孤兒,隨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對他不好,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十頭回來,否則永遠不要回去。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在山上發現了一頭生病的老黃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牛郎成功將其領回家。
後來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們洗澡遊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個的衣服,那個仙女名字叫織女,兩人相識,遁入愛河,後生育有龍鳳胎。但由於觸犯天規,織女被帶回天界。老牛告訴牛郎,它死之後把皮做成鞋穿上就可以騰雲駕霧。後來牛郎終於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織女團聚,被王母娘娘頭上銀簪所變的銀河攔住去路。天上的喜鵲被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化作「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團聚。王母娘娘有些動容,後命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兩人才可在鵲橋相會。
之後,每年七夕牛郎就把兩個小孩放在筐中用扁擔挑起,上天與織女團聚,成為佳話。
詩經.漢廣 我的注釋如下: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銀河下方的牛郎星都在忙著。銀河邊有著順流而下的織女,隔著銀河,怎樣呼喚也招不來。)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銀河很寬,比閉氣潛行而過寬闊的河水還要難﹔銀河很遠,比用筏走完最長的江水還要難。)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忙什麼呢?弄了些木條說要編成棍﹔忙什麼呢?要帶著孩子出門囘娘家團圓,說先餵飽自己。)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銀河很寬,比閉氣潛行而過寬闊的河水還要難﹔銀河很遠,比用筏走完最長的江水還要難。)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忙什麼呢?弄了些木條說要編成蔞(筐簍);忙什麼呢?要帶著孩子出門囘娘家團圓,說先餵飽孩子。)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銀河很寬,比閉氣潛行而過寬闊的河水還要難﹔銀河很遠,比用筏走完最長的江水還要難。)
後記:附圖的月亮全是錯的。夕,冥也。从月半見。既是七夕(七月初七)就該是半個月亮,而且是右半邊才對!但是,詩經漢廣沒告訴我們七夕鵲橋會,因此,這該是後加的。
原來牛郎織女還生了二個孩子,鵲橋會時,牛郎還用擔子擔著二筐裝孩子。這是附會河鼓二加上河鼓一、三的圖案吧!而且,詩經漢廣與傳說故事中,這二個孩子應只有二歲!(駒,馬二歲曰駒)。
之子于歸是說帶著孩子出門囘娘家。
這麼認真幹嘛?這麼作可以考證何者為真、何者是偽,也可以還原上古人類的天文文化傳承。漢有游女,就可知道詩經時期的古人已有計劃的觀測、記錄星空三千年以上,知道織女星位置會漂移、篆文女是六千年前織女星群的連線圖案、篆文牛來自牛郎星群(天鷹座)的連線圖案。倘若詩經原本是講天上星宿神話的(星官源起),而後人竟解讀成一般的男女愛情,甚至擴張到歌頌文王之德,那也太離譜了吧!
還有人敢刪詩經、書經,你真好大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