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玅與妙﹔少(掃)與少(紹)﹔无與無

玅與妙﹔少(掃)與少(紹)﹔无與無

朱壁修 20100723

故常无欲以觀其妙。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這二句話同出道德經第一章。不同的妙、玅,但已漸被視為相同的妙。妙字的字根女、少都具有陰屬性,所以合起來有陰上加陰之義﹔而玅字的字根為玄、少,玄字有從陰極至進入陽初始的意思,玄字已具有陽初始的字義。所以玅字就有從玄(起點)開始走,一直走到少(不多也,遞減,陰地界)的字義。

另一個被二合一的字是﹕二個不同陰陽屬性的少字(陽屬性本音如輟,今讀如紹﹔陰屬性讀如掃)合而為少。少字具陰屬性,而具有陽屬性的少字(讀如紹)和少字上部都是小字,而下部那一撇(捺)是從左上往右下走,右上左下的撇具陰屬性(由右往左),而左上右下的捺具陽屬性(由左往右)。所以,少(掃)字說文解字說它是﹕少,不多也。而多則是增益的意思。所以,少(掃)字有遞減的意思。而少(紹)字說文解字說它和少(掃)字義同,但這是錯的。

clip_image001

段玉裁在注中引用了孟子原文及一些後世字書說明二者的不同,少(紹)字義為小,且多用於年紀尚小的人。因為小孩子還會再成長,具有陽屬性。

無字本應做无,許慎沒全弄懂,好在他仍將原始資料傳承下來﹕奇字无也。通於元者。虛无道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為无。

clip_image002

這一段文字太有意思了!通於元者,不是說无和元同義。可能要考慮我的說法﹕元是正下方的點,包含結束與開始(圓的開始、周而復始的開始)、无是結束,站在元的角度看,无象是畫圓的最後一筆,這個圓是從正下方開始畫,經左、上、右,再回到下方始點。通於元者,是說﹕无(象是個突起物)進入到元內。虛无道也﹕這個圓也就是道家口中的常、恆。在道家眼中,這個圓的正上方為陽極至、可稱為虛﹔圓的正下方有陰極至的部分、可稱為无。王育說。天屈西北為无﹕這句話還在說這個圓在終結處的運轉﹕尸為蟄伏,出為進,合而為屈字。周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為信也。為何是天屈西北呢?這也間接說出這個圓和天文曆法的關連,所以西北方就指右下方,看來這個說法還和一歲為360天加5天的十月共工曆有關。

clip_image003

元字表示陽气上升但未通上(元字應從上、人而不是從一)的狀態,表示气之初始之意。許慎還是沒講清楚。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朱壁修 20100716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那個中國人沒聽過?怎麼理解這句話呢?那可就深奧了!傳統說法雖然難懂但也算是一種共識說法,只不過我現在覺得傳統說法是錯的,一開始斷句就不對,結果怎麼可能對呢?正確的句讀該是﹕道可道非,常道﹔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斷句呢?那是因為不瞭解道、可、非、常的字義而產生的誤解。常是什麼呢?常是指不變的變化,也就是規律,也就是周而復始。道家還給它另一名字﹕恆。道家用一個圓來代表常,而使這個圓運轉的規則與力量則稱為道。在這個圓中,道家又將它一分為左、右二半圓,左半圓由下向上運動,稱為陽﹔右半圓由上向下運動,稱為陰。可字具有陽屬性,而非字則具有陰屬性。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可字具有陽屬性可從其字根說起,丂字具有陰屬性,我已談論過,而可字從反丂,因此具有陽屬性﹔我們也可以由哥字(可上加可)及阿字(大陵曰阿)、河字(水流也,流動的水)、坷字(坎,陷下也。坎坷,地不平也。)看出可字的陽屬性。非字在說文解字中只有間接證據具有陰屬性(和北字相關,有相背意思),玉篇對非字的解釋更有意思﹕非,不是也﹔下也﹔隱也。每一個解釋都在說它具有陰屬性,甚至在圓的正下方位置(說文解字﹕是,直也。從日正)。那麼怎麼理解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呢?推動萬事萬物之所以然的規則與力量具有陽屬性(道可),同時也具有陰屬性(道非),先陽後陰形成周而復始的運動規律就是道的象(常)。能解讀出一句話不代表就是正確答案,傳統說法也能給出一個說法,但它仍然是不對的,問題就出在它沒法對全文給出一氣呵成的論述,我就可以,而且這個論述還是個了不起的論述,由此我們能證實至少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的哲人對自然宇宙始源的思考到了多麼深刻的地步!

為了簡單起見,我就只談我對第一章的解讀,其實談的不是我的看法,而是作者的本意,為何如此說呢?因為字的本義就已侷限出它的意思只能如此,沒有其它的可能了!首先我把全文列出,並將我的斷句、句讀加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推動萬事萬物之所以然的規則與力量具有陽屬性(道可),同時也具有陰屬性(道非),先陽後陰形成周而復始的運動規律就是道的象(常)。所有能被我們理解的事物都是因為被我們瞭解了它的規律,所以可說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屬性,我們在認識萬事萬物之後,所賦與和其本質相符的名稱時,也就該有陰陽屬性。例如﹕我們稱无是天地的開始,有是萬事萬物的始源,因為它們都是動態的,因此我們透過觀察它們的結果來更加瞭解它們﹔无具有陰屬性,最終的无和妙(陰極至)很接近,有具有陽屬性,最終的有可以經由它走到徼(陽極至)來瞭解。无和有都在圓的最下方那一點,因此在靜態時是分不出來的(此兩者同),只有在它們動的時候才能分出那個是有、那個是无,(出而異名),有和无都可稱為玄(圓的最下方那一點),由玄出發轉一圈再回到玄(玄之又玄),這就是常,同時也是萬事萬物運作的規律。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clip_image024 clip_image026 clip_image028

古人定義有是陽(向上、向外)的開始,无是陰(向下、向內)的終極,它們二者都在圓的正下方那一點,若用想像力去放大那不可分割的一點,就如同黑、白相間的有无圖。而玄字造字時就本於此圖,下邊幺字為陽屬性的開始﹕象子初生之形。這個子指的是子丑寅卯的子(現在知道為什麼子在最下方了)。而上邊的入就更傳神了,考慮這個圓的運動方式,玄字的入幺就只能從无進到有,也就是圓正下方的那一點了。老子還在別章談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如果認識到有、无的動態陰陽屬性,老子可是首先提出大霹靂創生宇宙說的人,不但如此,他還是第一個提出大霹靂源自於大崩塌(黑洞)的哲人。甚至,循環宇宙論也是他提出的!

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我可知道什麼是玄、武了,武還真如我所料就是立竿竿影的迹,還特指上半歲的迹,不然,它不會放在最下方,武就和子、和有一樣具有陽屬性,還特別是陽屬性的開始。但是,龍、雀、虎都是動物,武是動物嗎?是,日中竿影是會動之物!

把真象模糊化藉以惑眾,只能說明自己沒弄懂,好東西是講清楚後,讓人覺得簡單易懂,同時還能讓人感到偉大。道德經如此,中國的古文字亦如此,中國的陰陽哲學思維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