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 朱壁修 20110523

陰陽五行是中華文化的根,中國文字的創造、天文曆法的演進、中醫的理論架構、道家學說的思維體系都由陰陽五行所指導。可惜,自孔子以降,在主流文化中已看不到真確的陰陽五行,不過,它仍存在於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文字(說文解字)、黃帝內經、道德經當中,只不過沒被人看懂!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人探究真理所創建的思維模型,中國古人稱真理為大自然運作的本始、也就是道﹔宗教界稱之為神﹔西方科技稱之為統一場論或是終極理論。在探究真理的過程中,中國古人感悟到真理是活的、是會動的,是會周而復始有規律的動的,把這個感悟(象)形像化就成為一個順時運行的圓,這個圓又稱為常或恆,當我們將這個順時運行的圓看成左半圓(向上、陽)、右半圓(向下、陰),陰陽就出現了﹔所以,陰陽又被視為真理周而復始運作的表現方式,它也就是古人所說天圓地方的天圓。

要瞭解五行,光是知道水、火、木、金、土是不够的,說文解字說﹕五,五行也,象侌昜在天地間交午也。去查查水、火、木、金、土是什麼意思,就會知道它們又都和陰陽圓圖相關(水在圓正下方、火在圓正上方、木在圓左方、金在圓右方、土在圓中央),行,人之步趨也。彳,小步。亍,步止。所以,行是指二種前進方式的加總,再考慮黃帝內經中談到如何由四變成五﹕脾不主時,春夏秋冬各十八日寄治。就能體會五行是陰陽再細分後的表達方式,也可以看成是天圓地方的地方部分(十也是方)。

clip_image002在這圓內含十字的圖形指導下,古人重新造字過(查查左、右的篆體或甲骨文)、中醫理論體系也漸成形(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市﹔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道家思維也漸清楚(道德經第一章就在講陰陽圓圖,不相信就自己去查說文解字),只不過,這些東西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到三千年前就已完備,子孫不肖,沒能繼承罷了。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西方物理界用搞笑般的思維模型(原子像是葡萄乾麵包)鋪陳開了先進的科技,而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就架構了近乎完美的模型,子孫不會用還怪罪先人。崇古是錯嗎?我倒覺得問題出在崇的不够古、不够認真!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磁極反轉為何連帶有氣候驟寒

磁極反轉為何連帶有氣候驟寒

朱壁修 20110504

世界末日題材,源自地球內部自然的因素,而又有地質證據的大概有以下幾種﹕冰河期、超級火山爆發、磁極反轉、大地震(造成陸沈),其中以磁極反轉的殺傷力理由最為薄弱,可是,倘若以上四種情形同時發生,那就不同了。

地球的結構如下圖所示,最外層的地殼平均厚度為17公里,地殼下的地幔(地函)厚度為2,900公里,佔地球體積的83%、質量的68%,可以說是地球的主要成分,地幔是以岩漿的方式存在並讓地殼漂浮其上,持續不斷的岩漿流出與推擠,成為大陸漂移的板塊學說依據。在一種情形下,上述四種災難會同時出現,那就是﹕地幔的大規模運動!

clip_image002

當地幔大規模運動時,地震、火山爆發都還只算是前菜,巨大的力量推擠著 "輕漂漂 "的地殼大尺度的運動才是主戲,將赤道附近的地塊推到兩極、而兩極的地塊則推到赤道,這些原本不在極區的地塊經過極區時就產生了温度驟降(應該會有約攝氏70度的温差),這應該才是冰河期的成因,當平歇後,許多北半球的地殼被推到南半球、也有許多南半球的地殼被推到北半球,這時,他們就發覺﹕咦!怎麼磁極反轉了?(雖然磁極本身並沒多大變化)有許多說法說這個情形僅在一天就完成,假如是真的,我們要搭上時速300公里通往極區的衝浪板,那可要抓穩了!阿根廷古代傳說曾經有一天好好的太陽突然不見了,接著開始了持續數千年的世界末日狀態,專家都說是日全蝕,但我說應該是陸塊被高速的推向處於永夜的極區所造成,在那裏形成了冰河期,一直到下一次被推出來才漸漸解凍,成為所謂的漸冰期。

我的這個猜想應該是真實的情況,不用地軸偏移、不用地核逆轉,所需能量又最少,就能解釋符合地質證據的各種看似無關的自然界災難。也由於不是所有陸塊都擠到極區,所以,仍有些地區的地理位置偏移不會太大,而這些變化,我認為用當今科技是可以模擬出來的。最關鍵的是﹕什麼樣的力量造成這種災難?答案可能還在地球自身。我們一直默認地球像個熱水瓶裝著熱水,而熱水會漸漸變冷,但事實上地心更可能像是核反應爐,在很長時間內,它是一直在創造出能量的,這些能量形成活的地球,而當水燒開的時候,地幔就大規模的帶著地殼動了!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學而時習之

學而時習之 朱壁修 2011050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孔子的話。什麼意思呢?版本很多,有說是重覆温習所學的,也有說是學以致用,有實習的意思,至於那個快樂(就先快樂吧!),就因人而異了。這些答案都強調了習,只是差別在温習、練習、實習,複習,認定了詞就有不同的看法。只不過,不管如何解讀,還是應該回歸到認識習字開始。

clip_image002

習,數飛也。从羽,白聲。羽,鳥長毛也。在解釋數時,得要理解數指的是學科(也就是術)背後(或是本質)的統計、歸納所涉及的計算(或理解成道理、所以然),在說文解字中,許慎並沒把習字講完整,習字應當从羽、白才對。羽字示意的是南方火、表示陽極至,代表已完備的意思。鳥的羽毛(翅膀)長完備了,開始學飛,稱為習。會理解成這樣,是因為還得解釋習字下半部的白。習字下的白,應釋為自 ,自是始源、開始的意思(說文解字的篆體習字和同自的白字一樣)。可是,字典中明明說自是鼻,怎麼又變成始源了?鼻和始源有關係嗎?不只鼻和始源有關係,首和始源也有關係,而它們都从自。對於胎生的人類,出生時一開始破羊膜而出的部位是首(頭),而大多其它常見哺乳類動物(如犬、羊、豬、牛)在出生時一開始破羊膜而出的部位是鼻,因此,首、鼻都有始源、開始(自)的意思。那麼,已經完備了又開始是什麼意思?習字就是說當已具備條件,去學新東西。鳥羽毛長好了就開始學飛、小孩屆齡上學也是因為已具備了學的條件,開始學新東西了。

clip_image004

接下來的問題就麻煩了!學都學完了,再去習又怎麼是件快樂的事呢?到底是因為什麼快樂呢?在我看來,温習、複習要快樂只怕很難,而實習或學以致用、多半會覺得不够用或不好用,煩惱也會更多。我覺得,學而時習之指的是﹕在學的過程中要常常回到起點去重新認識所學的基礎、原則。這麼做就好比學畫畫的人重新檢視什麼是直線?學音樂的人再想想什麼是聲、音、樂?學攝影的人去重新感覺一下光、影﹔由不同角度去審視這些基礎性的東西,才是設計、創造的本質,才是天才的温床。如果能做到如此,信手拈來的都是他人意想不到的、但又都合乎基本定義,只是詮釋角度不同,那麼,這就是大宗師!此時,萬事萬物都能為我所用,怎會不快樂呢?

學只是倣效的過程,只有透過習,才能檢視所學事物的本質,也才能真正弄懂它!(後註﹕說是釋的意思,不是悅的快樂意思﹔當是徹底弄懂後的開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