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湯藥以汗 丸藥以下

   湯藥以汗 丸藥以下          朱壁修     20170320

已確定是 下(泄) 的用藥,如大承氣,在選藥及炮製煎藥時,都設法使其到大腸才發揮大部分藥效?

 

大承氣湯方:大黃四兩,苦寒,酒洗;厚朴半斤,苦溫,炙,去皮;枳實五枚,苦寒,炙;芒硝三合,醎寒。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要 下(通泄) 的藥,是否較重濁(不好吸收,作用在腸)

要 由上而下(發寫) 的藥,是否較輕,生(較快吸收,作用在胃)?

辨太陽病...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味苦,微寒;黃芩三兩,味苦寒;人參三兩,味甘溫;甘草三兩,味甘平;半夏半升,洗,味辛溫;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三枚,擘,味甘溫。

右柒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辨太陽病...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味甘平;黃芩三兩,味苦寒;芍藥三兩,味酸,微寒;半夏半升,洗,味辛溫;生薑五兩,切,味辛溫;枳實四枚,炙,味苦寒;大棗十二枚,擘,甘溫;大黃二兩,味苦寒。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也。

 


 

藥材的製備,遵循 氣味厚薄泄寫通熱之陰陽原則

味厚(重炙,煎熬)則泄(右半圓下半至左半圓下半),氣薄則發泄(應為 寫 之誤)(生去皮)(大火)(左半圓上半至右半圓上半)。

味薄則通(右半圓由上而下),氣厚則熱(小火)(左半圓由下而上)

 


 

陰陽應象大論 :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湯藥以汗,丸藥以下。傷寒論中,若以湯藥通下,則必設法使藥效晚些至腸道始生效。

陽明病中有二處直接自穀道(直腸大腸)送藥,皆為 下 法。

 

辨太陽病... :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醫以丸藥大下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梔子厚朴湯方: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厚朴四兩,姜炙,苦溫;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味苦寒。

可見梔子厚朴湯方治以 發寫。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闕。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讝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水蛭二十箇,味苦寒;蝱蟲二十五箇,味苦,微寒;桃人二十箇,去皮尖;大黃三兩。

右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丸方:大黃半斤,味苦寒;葶藶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鹹寒;杏人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溫。

右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人、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壹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辨陽明脈... :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蜜煎導方:蜜七合一味,內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併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豬膽汁方: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麻子仁二升,甘平;芍藥半斤,酸平;枳實半斤,炙,苦寒;大黃一斤,去皮,苦寒;厚朴一斤,炙,去皮,苦寒;杏仁一斤,去皮尖,熬,別作脂,甘溫。

右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和為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