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中醫的本源---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



中醫的本源---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

朱壁修 20100119

中醫存在已久且活人無數,是一門了悟生命本質與運作關係的有理可循學問。傳承至今,一方面因為中醫本源的理漸漸失傳,使得中醫癒病之術變得深奧難懂﹔再加上二百年來西方科技思維主導世界發展潮流,漸漸形成﹕古不如今、中不如西 的刻板印象。目前中醫深受西醫排擠,連中醫的始源國對中醫持續發展的態度都在可與不可之間,情勢險惡至極,可說是已到了存滅關頭。但是,走到這一步,中醫自己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孫中山、梁啟超、胡適都說過﹕中醫誠可癒病,但不能以癒病之理喻人。葉天士臨終告誡子孫說﹕醫可為而不要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葯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在這些中、西醫名家及大學問家心中,中醫是有效的,但為何有效、如何有效,是既難懂、又說不明白的。倘若一門學科必須是靠經驗才行得通,那麼只能說還沒搞懂它。現在的中醫就淪落到這種地步,但中醫本來不是這樣的!中醫是有中心思想的,是有推論邏輯的,對未經驗過的疾病,只要知道患者症狀,是可以想當然耳而談笑用葯的!其實,每個中醫都是個如同愛因斯坦的理論物理學家,是靠思維治病的。而形成這個思維的組成元素,就是被大家輕視、嘲笑、唾罵的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

天人相應也好,陰陽五行也罷,都源自於中華文化的始源---道文化與天文曆法。首先來說什麼是道。上古之人心中是有許多問號的,在不懂到懂的過程中,除了對所問事物的瞭解之外,他還多問了一件事﹕我是如何由不懂而懂的?漸漸的他發現,他之所以能懂,是因為經由觀察、統計、歸納而找著了其中的規律,因為找到了規律,不僅瞭解過去為何如此,對未來也就可以做出預測。所以,對這個原來不懂的東西,他就懂了。這個規律---不變的變化---被稱為常、恆。也可以被理解為﹕周而復始的循環。這個周而復始的循環還可以簡單表述成﹕一個運轉中的圓。古人把這個運轉中的圓取了個名,叫做太極(或是大恆)。而推動太極的力量與規則就稱為道。所以,道就是指﹕萬事萬物之所以然的力量與規則。

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

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陰陽才是道。---朱熹

在道思想形成的過程中,古人藉由天文曆法的形成與道相參,而形成陰陽學說及天人相應學說。陰陽學說最有可能形成於黃帝時期之後,因為古字陰陽是沒有左邊阜部首的,寫為侌昜,而且其本義要由立竿日中測影的過程才能表達,伏羲時期是立竿測影,要到黃帝時期才演進為立竿日中測影。我在正本清源話太極一書中都有說明,在這就不多說了。侌指的是太極這個圓由最高點往下運轉的開始,而昜則為太極這個圓由最低點往上運轉的開始。所以,侌昜也是如同太極一般的運轉中的圓,只是多了二個被賦與特殊意義的轉折點罷了。

clip_image002

當我們以周而復始的順時方向運轉來詮釋陰陽,並以向上的為昜、向下的為侌,就帶出了气(今寫為氣)的概念,而上古之人所謂的气,其實該被理解成現今西方科技所習用的--場--。什麼是場呢?用現今科技的話語來理解就是﹕因旋轉運動而產生的力量。(我下的定義。地球因核心的鐵運動形成磁場,導線通電因電子流的運動而形成電場,星球因旋轉運動而形成重力場。也就是說﹕假如某物運動速度和地球旋轉速度一樣,那麼某物和地球就處於無重力狀態。果然如此,要解決太空中失重狀態也就只需改變和主體星球的運動方向及快慢,就可持續保有一些重力。因此,萬有引力定律除了物體的質量、距離要考慮外,它們的相對旋轉速度才是重點,而這部分或許就是萬有引力常數的道。)所有在場中的東西都會受場力的影響,如果萬事萬物自身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場(气、陰陽),那麼這些場彼此之間都會受它方場力的影響,這個現象就稱為天人相應。就如同現今西方物理科技的極致﹕超弦,萬事萬物的本質其實都是振動。是振動就會共振,也就是天人相應!道家理解的天人相應,在立竿日中測影看到一歲每日的日中影長,竟也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於是發現天地大自然之道可及於萬事萬物,只是尺度不同罷了。既然如此,陰陽這個運轉中的圓,也就應該可以用來表述人體的作用了。凡是看到這裏仍覺得可笑的人,我建議先去看一下近五十年才興起的顯學--混沌,或許當今西方科技唸的經比較合乎你的思路,看過之後回來,我想,你對以上陳述會另眼看待的。當太極展開為陰陽、陰陽展開為四象(四時、四方),於是,中醫就登場了。在四的階段,除了上方代表夏、將上升的轉為向下的、南方的侌(或是看成昜的極致--陽)與下方代表冬、將下降的轉為向上的、北方的昜(或是看成侌的極致--陰)之外,又多了左邊(如時鐘九點刻度位置)的春、推動已向上的繼續向上、東方,及右邊(如時鐘三點刻度位置)的秋、使向下的繼續下沈、西方。中醫再將人體的作用機制按四分圓的類比,將腎系統置於北方、心系統置於南方、肝系統置於東方、肺系統置於西方,於是就初步完成天(四時,春夏秋冬)、地(四方,東南西北)、人(四系統,肝心肺腎)的天人相應圖。這時,就可以診病及開方治病了。例如﹕躁鬱症的病人表現出的症是陽過亢不得下,問題是出在心系統,只要服用潛陽的葯或按壓心包經,就能治癒。又如柏金森病人表現的症是升陽不足(手、足、頭顫抖、身漸拘緊),黃帝內經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說﹕諸風掉(搖)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而腎、肝都是主管升陽的,所以只要處以調理肝、腎系統的葯,或是按摩肝經、腎經就能治癒。

五行登場

以上發展還只談到天人相應及陰陽四時,不是還有個五行嗎?中醫也很強調五行,五行是如何來的?又如何用來診病、治病?五行和陰陽有關嗎?說文解字﹕五,五行也。象侌昜在天地閒(隙)交午也。而拆行字為彳亍,表示的是二種不同前進方式的加總。我們目前理解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但什麼是木火土金水就不太清楚了,最早給五行下定義的尚書洪範篇也只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沒有提及五行的由來。說文解字倒是給出了五行的由來解釋﹕象侌昜在天地間交午也。所以,五行是和侌昜相關的。但是,麻煩的是侌昜生四象好理解,對分即可,要怎樣分成五呢?黃帝內經中有給部分答案。在春夏秋冬四時外,創造了一個新詞﹕長夏。雖然依序稱為春、夏、長夏、秋、冬,但又不是真實的把長夏放在夏、秋之間。而是﹕脾(長夏)不主時,春夏秋冬各十八日寄之。也沒說是那十八日,所以,長夏是思維的產物,但也是水到渠成、自然形成的,怎麼說呢?說文解字﹕十,數之具也。一像東西,|像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所以東、西二點形成橫一,南、北二點形成豎一,交疊放在一塊,除了原本的東、西、南、北之外,還自然形成了交疊處的中央。2+2=5 ,奇怪吧?中華文化欣然接受這個結果,雖然用簡單的加法說不過去,但是,真實的情況告訴他,的確將二條各由二點畫成的線交疊在一起,可以多看到中央的點。其實,這也是當今科學從混沌學中學到的﹕別用已知人為規範去描繪大自然,大自然是如此簡單、卻又如此複雜,它總能在我們織成的密網中輕易溜走。所以,五的源頭就是四,四的每一單元各抽出原本的百分之二十,就形成了均等的五。這個含有四方而形成的五,在天稱長夏、在地稱中央,在人稱脾系統,而在五行結構中稱為土。好,解釋完為什麼由四個變成五個,接著得說明為什麼要叫做五行。中醫的五行就隱涵除了原本四時的循環外,還多了肝、脾循環,心、脾循環,肺、脾循環,以及腎、脾循環,因為每二者的循環往來和行的彳亍意思相符,就被稱為行,這四個多出來的循環,就是四行,再加上原本的一運(運可視為行,但,行不可視為運。運﹕圍成圓的旋轉。軍﹕圜圍也。)就成為五行。但是,這個直覺式的想法和中醫及後人表述的五個點不一樣,他們是把每一位置的進、出狀態視為一行,這樣也可滿足五行的解釋。接下來再說說五行為什麼是水火木金土。說文解字﹕水,準也。火,燬(火尾)也。木,冒也。金,五色金也。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我個人的理解是﹕水火木金是分別描述四時圓的動態的,如木的冒也,指一直向上﹔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7

火的燬(火尾)指由原本向上轉為向下﹔水,準也。水本是向下的,但在執行準的功能(測水平)時,是注水待其由下向上的﹔說文解字看不出金的本義和一直向下有什麼關係,但金一般給人沈重的印象,我相信其本義是和一直向下的有關。土和木火金水之間的關係就知道吐生萬物的意思﹕木火金水合之為土,土又生木火金水土,所以說土是吐生萬物。這才是中醫表象五行背後深刻的涵意。歷代中醫雖不懂這個理,但在行醫經驗中深刻認識到脾、胃的重要性,以後天之本稱脾、胃﹔又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黃帝內經說水谷入胃化為精氣,氣由肺輸往全身﹔精則由脾、膀胱系統輸往全身。同樣的,又說藏寒生滿病,而在病機十九條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這些都只不過是陳述脾系統和另四系統(肝、心、肺、腎)作用的不同表達方式罷了。四系統病,則脾系統亦病﹔相反的,調理脾系統等同調理四系統。多麼簡單的理呀,可是歷代中醫都說不清老祖宗所認識的理,不要不服氣,張仲景就不知道!金匱要略開始就說﹕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臟準此。

張仲景看到了肝虛僅實脾即可治癒,但又不知其理,硬套用五行生克,轉了一大圈才遇到他要的答案,其它臟的病,我相信他也試過,但不成功,所以賴皮,只寫了個餘臟準此。其實,應該是都去調理脾胃就對病癒有幫助,這才是五行的應用。雖然張仲景不明此理,但在傷寒論中對此的應用卻深得其要。在太陽病桂枝湯方中,不僅用藥輕靈,服藥後尚囑以喝熱粥,一則以其熱助藥力,二則以粥養脾胃,不僅以藥調理大運,還以粥和小行,真醫聖也!

藉由天人相應與陰陽五行,中醫給出了診病、治病的框架,後人只要加以發揮,即可產生神效。我不是中醫,但我能看出誰是好中醫。由探索中華文化始源悟道,由道順流而下看中醫,參以文字本義以及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醫是親切的,是合理的,是可推論的,它還可以是簡單的,更是每人終生都應伴隨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