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啟蒙 二 朱壁修 20110210
什麼是治?什麼是病?
中醫認識到人體有個周而復始、規律運行的機制,當這個機制失常時的表現就是病。除此之外,中醫還認識到正確對待病的方式是﹕治。治是使…有序 的意思。所以,中醫精準的看到生病問題的源頭、以及協助的方式––使其恢復原有的運行機制。
如何治病?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病之始起也,可剌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這段文字十分生動的敘述了中醫治病的過程,首先是觀察病的規律。要找到一本注釋說剌不是刺的都不容易,剌是戾的意思(詩經﹕鳶飛戾天),剌字指用刀將一束紮好的東西割開,任其散落的意思。找到病的規律後再去印證是否真是如此,倘若二者相符,就可針對性的幫助人體機制將病程走完,恢復原先的運作。
由於病是生命本體運作機制失常的表現,所以,治的方法也就都在針對運作機制做調控。西醫早期也是如此看待病,但是,對人體機械化的認識愈多,就愈以為分割愈多愈是清楚,但也離生命的本質愈走愈遠。中醫將人體運作的機制歸納為五個﹕持續向上(木)、將向上轉向下(火)、持續向下(金)、將向下轉向上(水)、和前四者互通往來(土),這就是中醫的五行。這五個功能的動態平衡運作正常就保障了生命體的健康。黃帝內經內說的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其中的升指的是水、木,降指的是火、金,出入指的是土與另外的水、木、火、金。
病圖與治圖
李陽波先生在他的書中提到中醫治病是先有一張病人的病圖,這個病圖就是將病人的病症按五行分類,一個個的置放在五行圖中﹔接著再將治療藥物或方法按其作用也放置在五行圖中,最後,再參照當時大自然的運作特性以及病人本身的特性與病程的趨勢,再加以增減,方藥作用下去的目的是幫助人體機制將病程較順利走完,恢復本來的周而復始正常運行。
什麼是藥?什麼是毒?
一般而言,我們將可食的平性物質稱為食物,而具有偏性(温、熱、涼、寒)的事物稱為藥,偏性的極至則稱為毒(毒有凝聚、特別的意思),當身體的機制運作走偏時,原本是平性的食物、事物也多可入藥,用意也就在以較温和的方式將機制導歸正常。以毒攻毒指的是運作機制嚴重偏移時,就用相對偏性的極至來糾偏,但是,首要考量仍是病體是否能承受的住,否則,用對藥卻死了人的狀況就會出現。對大部分的病,只要調治中央土(脾胃、平性),假以時日就能好病,但是,病人卻不愛這一味,也許,總是要經過大風大浪才能珍惜平淡的可貴,風調雨順是原本就該有的,還是奢求的幸運?我覺得看成是可以努力做到的天人相應才最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