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律召調陽

         律召調陽         朱壁修    20190113

調:和也。从言周聲。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聲。

直:正見也。从乚从十从目。

 

言字示意:規矩、標準、定理。

 

周:密也。从用、口。

廣韻 周:周帀也,又至也,備也,徧也,密也。

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衞宏說。(可施行也。指:走左半圓向上部分,也就是 有 的部分。老子: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  壁修注)

廣韻 用:使也,貨也,通也,以也,庸也。

 

周字示意:按天道走一循環(例如:由圓周正下方那點,向左、向上 走過正上方,再向右、向下 走到最低點與起點密合。)

調字的 周,不只是聲符,也是形符。

調字 示意:左半圓向上與右半圓向下 行進過程的控制,以與伴生系統相應。

吹灰定律,是以律管召喚冬至後到夏至間漸升的地氣,視其大小,吹起不同長度的管內灰,來區分不同時日陽氣大小。所以是 律召調陽 才對。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附錄些黃帝內經內文,看看中醫是如何看待調 字:

歧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帝曰:法陰陽柰何。歧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柰何。歧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歧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寫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黃帝問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鍼治之,柰何。歧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寫。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藏,五藏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藏,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歧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與為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鍼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鍼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

 

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歧伯曰: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者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謹道如法,萬舉萬全,氣血正平,長有天命。帝曰:善。

 

歧伯說: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

 

黃帝曰:調之奈何?歧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故曰:用鍼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審五藏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麤,而後取之也。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裏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黃帝曰:定之奈何?歧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歧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黃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約乎?歧伯曰:美眉者,足太陽之脈,氣血多,惡眉者,血氣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矣。

 

用鍼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已也。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寫之,此所謂解結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