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篆 朱壁修 20110124

篆書是漢以前的一種書體,據說是周宣王的史官作籀書,是為大篆,秦丞相李斯改易約十分之一後,稱為小篆。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篆,引書也。从竹彖聲。那麼,篆也許不只是一種書體而已,它還可能和最早文字的形有連繫,也就是說﹕看到篆書等於是看到最早的文字!易經有象傳、彖傳,彖者,言乎象者也。也就是說﹕彖是象的描述。因緣、緣由的緣字也从彖,也是取和…有連繫的意思。房的頂和本體之間的連繫稱為椽,椽字也从彖,也是取和…有連繫的意思。說文解字說﹕墬, clip_image002 是地字籀文,也許許慎錯了,高山和地面的土有連繫該是墜的意思﹔但也許許慎對了,因為﹕重濁侌下沈為地,取其由上而下的連繫。

為什麼要特別提出篆體的重要性?自從甲骨文披露以來,文字學家就多了個探索文字源頭的工具,許多耐不住性子急於求成的人,以甩脫說文解字為基礎,加上粗俗的男女生殖系統的連想去解說甲骨文,想要以此顯名。宋朝就開始討論金文,章太炎先生說每個解讀都没有確鑿的根據,而金文和甲骨文有許多的共同元素,想要另闢捷徑取巧的人,我想是枉費功夫了。終究還是要回到以篆書為主的說文解字才是正途。雖然許慎不一定對,我都能證明他錯的還挺多的!但是,他寫的說文解字仍是瞭解上古文字源頭的重要寶典,而我們沒能透過說文解字弄清上古文字,我覺得至少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分不清文與字、象與形,第二是會意字會錯意,最後是急於將發音強加在字體結構中,造成表意的部分變為發聲的部分。

第一部分的問題非常普遍,但也最易矯正,屬於低級錯誤。許慎自己在說文解字敘中有抄到,但自己也沒領會,依舊犯錯。天上的星星是肉眼能見的,主觀的將某些星星組合而成特定概念稱為象,所以我們說﹕天象、在天成象。而將這個概念藉由連結這些亮星呈現出來可見的形就是文。文,錯畫也。物相雜曰文。文者物象之本也。仰觀天文。彖,就是指概念(象)與形的連結。斗、牛、女 以及 犬 都是文。

而會錯意的部分,說文解字能直接幫上忙的就較少了。這部分要靠黃帝內經、道德經、天文厤法演化進行交叉比對,先從還原上古哲人所認識的真理開始,再參照說文解字,去總結、歸納、驗證古人造字時當真是有出廠檢驗標準的!這個標準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常,就是黃帝內經說的陰陽,就是天文厤法著重的周而復始,就是一個分成左半、右半、順時方向運轉的圓!會意字十有八九都要和這個圓合一合,所以才總能那麼規範。

最後是發聲的部分,中國上古文字的形是十足表意的,每個部分都在表意,不存在僅和發聲有關這樣的說法。那麼文字的發聲由何而來?也從意中來!發聲也遵從文字的陰陽屬性!瞭解字意有助於確定這字該發何聲!這也是為何發同聲的字在它們的深處也就有共通的意思,而這個共通的部分就是它們有共同的陰陽屬性!道德經、詩經、易經 每句押韻的部分不只是為了讀的流暢,它還有助於斷句、有助於還原作者本意、甚至是教我們重新識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