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朱壁修 20150305

這是論語的內容,因為早在漢書藝文志中引用此句,作出了錯誤的解讀,後人讀書不認真,也没能回復原作者本意,這個不合邏輯又不符字義的錯誤解讀就一直沿用了下來。

在路上聽到的,不加思考就轉述出去,這是一種失德的行為。

先說說這個解讀不合邏輯的地方: 德,可不是任何人都具備的,要知道、行道、作到,才稱為德。所以,邏輯上,道聽而塗說,這前五字就必須滿足先有德,後失德的過程。若是這前五字解讀成: 在路上聽到的,不加思考就轉述出去。就真看不出那裡和先有德相關。

接著,我們看不符字義的部分: 道,所行道也。聽,聆也。(聆,聽也。)塗,泥也。說,釋也。

錯誤解讀,將當釋為真理的道解為道路,聽字解成聞(聞,知聞也。)塗字原意為泥,但在此活生生的被途字給通假了,說字的釋,也成為說話了(我就奇怪,怎不通喜悦的悦了?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

泥字指原本是水與土二物質,混在一起,分不出原本的水和土。塗說,指的是不清楚、混淆的理解。最難的是聽字。道德經中多次提到聽字,而且是和聞字一起提到,這二者的關係究竟如何呢?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如果,再查找莊子及列子甚至書經,我們可以知道聽字比聞字要更接近真象,聞是透過耳、透過聲音的響度而覺知,聽字則可透過耳、透過心、透過神而得知真象,只是,這境界不容易達到,但這又是離真理更進一步的覺悟。因此,說文解字才說: 聞,知聞也。知是解的極至,陽屬性極至。而聽呢,有注解說: 聽,靜也。這也強調了聽字相對於聞字的陰屬性。因此,道聽就應釋為: 幾乎擁有了真理。這也表達了 先有德 的意思,滿足了邏輯上的要求。

道聽而塗說應釋為: 幾乎擁有了真理,却作出不清楚、混淆的理解。

棄,捐也。棄,忘也。都指本來有,後來没了。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應釋為: 幾乎擁有了真理,却作出不清楚、混淆的理解。這就如同有了德又失去德一般。

天聽而詐胡,得之棄也。起手一副牌就聽牌,却因為看錯可胡牌的內容,造成詐胡,這就如同到手的鈔票又丢失了一般。

我覺得我的這個類比,較符合原文本意,至少,要比:在路上聽到的,不加思考就轉述出去,這是一種失德的行為。高明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