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這些據稱是中國最早的書,不僅受到士子的推崇,但同時也受到大家的質疑。有誰見過這些東西?除左傳上記載----楚左使倚相: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之外,就是在漢孔安國做尚書序提到: ”…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 ”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 ”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說,謂之 ”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 ”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春秋左氏傳曰: 楚左使倚相 ”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先君孔子…..讚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訖于周….”。雖然孔安國將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指明為何,且說孔子將周易取代八索、以職方取代九丘,但是爭議仍很多,光是將黃帝之書列為三墳就有悖常理。司馬遷在史記將黃帝列於五帝本紀之首,就不認為黃帝是 ”三皇” 之一。所以,有人就說三墳五典中除了堯典、舜典可以在尚書中對號入座外,其餘三墳三典還是下落不明。到今天一晃二千多年過去了,世人對此仍無良策,只能附庸風雅的在堂上掛一對聯自娛:”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但如有人要借三墳五典看看,也就只好如大才子袁枚一般臉一紅將對聯取下。
真的沒有這些東西嗎?古人是在打高空嗎?當然不是!那怎麼會找不到呢?其實大家都找錯方向,而且把它們想的太簡單了。現在,就讓我們按照古人留下的線索把它們發掘出來。
三墳五典是中華文明的開始
三墳五典是中華文明的開始,也是中華文化的靈魂,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 ”書”。說文解字p.117:書,箸也。從聿,者聲。所以書是指書寫這個動作。由書拆字看上為聿是筆的意思,而下為日。難到會是 ”刻劃日影” 的意思嗎?留給文字學家去傷腦筋吧。那麼到底三墳五典是什麼呢?它們是指 ”三圓曆” 及 ”五行曆”。什麼意思呢?我們先從說文解字開始:p.9 :”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 p.693:”墳,墓也。墓,丘墓也。” 而段玉裁更引用禮記將墓解釋為土平處、而墳為土高處。 p.738 :”五,五行也。”, p.200:”典,五帝之書也。” ,p.2:”帝,諦也。王天下之號。”。而諦是什麼呢?p.92:”諦,審也。”,p.50:”審,悉也,知審諦也。”, p.50:”悉,詳盡也。” 而王又是什麼呢?p.9:”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已有一些模糊的感覺,覺得好像有些連繫,但仍然無法完全理解。那是因為還需要將 ”日中測影” 一併考慮進來。前文說過古人立竿於日中測影,在一年中可以得到影長最長及影長最短的二個絕對的點。將竿底做圓心,這二影長分別做半徑可得二圓。大圓為冬至(也稱為地道),小圓為夏至(也稱為天道)。而在此二圓中點再畫一圓是為春分及秋分,由於是人為均分,所以稱為人道。我們現在考古界在很早期文化中可看到這類遺物,而且這三圓遺跡要不像三層蛋糕一樣(如天壇),就是墳起如一小土堆(如帝堯都城出土的祭壇同心圓)。
天壇
這就是中華文明的開始—有了可信賴的天文曆法。在日中測影前提下,這三個同心圓將一年分成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時。(由冬至圓開始往夏至圓走,中間經過春分圓,到夏至圓後再反向往冬至圓走,中間經過秋分圓,也就是春分圓,到了冬至圓又是下一年的開始。)
三圓(三墳)圖
如果我們把一年視為一個圓,那麼冬至在正下方圓周上,夏至在正上方圓周上,春分在左方圓周上,秋分在右方圓周上。由冬至à春分à夏至à秋分再到冬至是為一年. 這個方向就叫做 ”順時” 方向。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曆法,也就是三墳。這種曆法是純太陽曆,沒有月的部分,一年就是一個大循環,但分成四個部分。只是一年天數的準確度如何則不得而知。
五圓(五典)圖
而五典則是更進一步再平分這三圓之間,於是成為五圓。圖中的粗實線圓為春、秋分圓,虛線大圓為立春、立冬圓;虛線小圓為立夏、立秋圓。五行指的是太陽在不同時間運行的五個道。 春秋繁露:”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這是說一年的循環有日影最長及日影最短的二部分,以此畫圓將一年分而為二,在其中再畫一圓可再對分為四時,再對分就形成五圓。這就是五行。這五個圓則將一年分為八個部分,也就是現在說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這麼一來,數日子就方便了一些。典的造字也說明這個事實:五豎之間有二橫(日中之影,上橫表示上半年,下橫表示下半年,分別觸及這五豎。),下有一几(以示尊崇,這是許慎的說法。我覺得下應為兀,p.405:兀,高而上平也。這可由出土帝堯都城祭壇的四同心圓所在地看出。)。
其實,在看清楚這些意義的同時,相信大家已經隱約覺得 ”帝”,”曆” 互通對瞭解全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事實也真是如此。上文說過 ”帝” 有詳細審視的意思,在楚帛書 ”容成氏” 中就把史記五帝本紀中的 ”舜耕歷山” 寫為 ”舜耕帝丘”。同時山和丘互通,也就是圓。
那麼八索呢?八索和五典是一體兩面,五行(五圓)將一年分成八個部份,就是八索,也是八卦。也可以說成 ”五行就是八卦”。在五行代表八卦的說法中,這裏要詳細說明一下:五行這五個大小不同的同心圓,最大的圓是冬至日中影長為半徑所畫成(坤、地);第二大圓是立春、立冬圓,(震、雷,巽、風);中間圓是春分、秋分圓,(離、火,坎、水);第四圓是立夏、立秋圓,(兌、澤,艮、山);最小圓則是夏至圓(乾、天)。太陽的日中影長分別在一年的八個時點碰觸這五圓,其中雷、風是同一圓,水、火是同一圓,山、澤是同一圓。這麼來看,周易裏的先天卦位就有根據了。而且說卦傳裏講雷風,水火,山澤,天地就是按照二、三、四、五(一)圓的順序表述。
日中測影示意圖
九丘則是九個圓的曆法,也就是在五個圓的基礎上再對分,將一年分成十六個部份,而我們現在使用的二十四節氣曆,則是十三個圓的曆法,(或是七個圓的曆法再對分。)而三十三個圓的曆法則是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也就是把一年分成六十四份的曆法。
能有這些突破性的想法,陳久金先生的 ”中國天文大發現” 一書功不可沒。我為了驗證他將十月曆誤指為五行曆這個小錯,意外的發掘出史家隱晦不言的一個大寶窟----原來,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它們都是指中國的上古曆法。
為了方便說明,首先在此把各種圓將一整年的分割情形,表述如下:
三圓曆:將一年分成四份,也就是時鐘的6、9、12、3整點為分割點。
五圓曆:將一年分成八份,也就是時鐘的6、 9、12、 3整點之外又增加7.5、10.5、1.5及4.5這四個半點為分割點。
七圓曆:將一年分成十二份,也就是時鐘的十二個整點位置。
分一年為十二份的七圓圖
能和五行曆完全契合的九圓曆
九圓曆:五圓曆的再對分。
六圓曆:將一年分成十份。除了6、12以外,另外四個分割點都不在整點或半點位置。
我們所熟知的上古帝王則多半是不同曆法的代稱,而其壽命則指這個曆法施行多久。我們可以像說故事一樣先將人物定義一下:
1.伏羲:最早曆法,三圓的曆法。
三圓四分圖
2.炎帝:將三圓細分為五圓的曆法(五行曆)。
五圓八分圖
炎帝之後分成二支:一為九黎共工系統,另一支為黃帝系統。
2a.九黎:可能是炎帝純陽曆的改良。
2b.共工:六氣曆(六圓曆),純陽曆。由五圓改為六圓。一年十個月,每月36天。
21.黃帝: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
22.顓頊: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黃帝曆微調。
23.帝嚳:五行曆。但內容不詳。
24.帝堯: 更進一步將五行曆陽曆年閏年訂為366天(平年當然就是365天),而在這一年,同時在陰曆年置閏月。
七圓十二分及二十四分圖
26.大禹:五行曆的細分,九圓曆,又稱九丘。
九圓十六分圖
從黃帝至大禹為主流,另自堯、舜之間再分支為商契與周棄。
241.商契及商湯:將一年分為八份的五行曆。為曆中主司徒、和百姓親和有關的部分。
242.盤庚:以契為本的七圓曆。
24a.棄與文王:棄本為五行曆的農事部分;而文王則有可能再演變成三十三圓曆。
蚩尤及堯舜各大臣則代表不同的曆法,如:
丹硃、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
帝王的壽命:指這個曆法使用了多久。所以說彭祖壽八百,指的是這個曆法用了八百年。
戰爭:代表曆法的競爭。
洪水與治水:指曆法漸不準,冬至日已是一月多,甚至二月。月為大陰之精,水亦為陰。透過改進置閏月(治水)的方式使陰陽曆同步。雖說全球各古文明都有洪水神話傳說,但是中國的洪水傳說要另眼看待;主要原因是:除了洪水,中國還有治水的傳說。
后羿射日:指將實行的共工曆改為五行曆。
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再細部介紹這些曆法,以及透過神話及尚書、史記的記錄來驗證並說明它們的演進。
伏羲:最早曆法,根據日中測影,將一太陽年先分成冬至、夏至,再均分其間成為春分、秋分。此時並無以陰曆月記日的做法。也無以陽曆月記日的做法。所以只能一天一天的步算至四個時點,是一大循環年。是純陽曆。並且,代表四時的顏色也已界定出來:春為青、夏為朱(現為赤)、秋為黃(這和現在的秋為白不同),冬為墨(現為黑)。 楚帛書創世紀神話:「□是襄(壤),天踐是各(格),參化法步(兆)。為禹為萬,以司堵壤,咎(晷)天步□,乃上下朕(騰)傳(轉)。山陵不疏,乃命山川四晦(海)。熏(炅)氣百(倉)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溢澫(漫)」,「未又(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步以為歲,是隹(唯)四寺(時)」「乃取(娶)虘(且)□□子之子,曰女皇(媧)」,是生子四」, 「長(倀)曰青幹,二曰朱四單,三曰□黃難,四曰□墨幹」。
炎帝:將三圓細分為五圓的曆法(五行曆),於是有了四時(四岳)及地維(指四隅或又稱四維),「四神□□,至於復天旁,動扞釋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棈(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格)降,奠三天,□思捊奠四亟(極)」,「群神五正,四晨(辰)堯(饒)羊(祥),建恒屬民,五正乃明,其神是享」。將一太陽年分成八份,仍屬純陽曆。在伏羲之後一千多年才漸漸有了將一年這大循環年分成數個小循環月的曆法(千又百年,俊生日月。(但是沒有人字旁的俊。)指一步一步的、漸漸的有了將一年分成看太陽為主的小循環月,以及看月亮為主的小循環月。)。而炎帝正處於此期間,暫將其視為尚無小循環月的曆法。之後的黃帝曆及共工曆都是有小循環月的曆法。所以,所謂的創世神話,其實是中華曆法的誕生與演進過程。有了這個念頭,我們才能看懂傳說神話中為什麼伏羲本業是漁獵,因為要等到曆法創制完成,中華文明才進入可預期的農業時期。另外,說文解字p.381:伏,司也。p.204:羲,氣也。所以伏羲就隱喻主管氣(也就是陰陽)的變化。而伏羲的由來也說明這部曆法是和日中測影有關:說是伏羲的媽媽看到一個大腳印,就好奇的用自己的腳去合,結果就受孕生了伏羲。其實這就是隱喻伏羲這個曆法起源於步算日中測影。而由楚帛書創世紀這二段話可看出:在三圓曆時期,四時的代表色和五圓曆時有差別。其中的差別是五圓曆創造出夏、秋之間的長夏,同時把原代表秋的黃移往長夏,而另用白代表秋。
三圓及四時、四色(三天四極)圖
黃帝: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訂定歲首起始日,並且透過觀測夜間星像來校正日間觀日結果,並訂陰曆月置閏。但尚無標準置閏週期。是陰陽合曆的始祖。五行曆至此可稱 ”陰陽五行曆”。黃帝除了以日中測影外,還建立五組類似巨石陣的觀日出土柱縫隙確認日中測影的結果。史記曆書曰: “ 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禍不生,所求不匱。” 這裏的五官就是指這五根土柱。說文解字p.730 :官,吏事君也。” 而拆官字來看,則指房舍內的小山。也就是英國巨石陣一類的觀星台。這時曆法的精度只能由 ”正閏餘” 得知:用十二個陰曆月數日子是不夠的。也就是知道一年多於354天。史記說黃帝是: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少是初生的意思,而典就是指五行曆。所以這是說:黃帝曆是剛有不久的五行曆改良版。而黃帝考定星曆,意指這時的曆法已不只是看太陽或月亮而已,夜空的星象,已經被納入曆法的一部份了。而史記天官書: ”…南宮朱鳥、權、衡。 衡,太微,三光之廷… 。 權,軒轅。軒轅,黃龍體….”。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由此可看出其中的關聯。
陰陽五行曆
九黎:可能是炎帝純陽曆的改良,在少昊末期取代黃帝曆,是謂九黎亂德。但準確度不佳,被顓頊曆融合取代。史紀五帝本紀: ”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 此時的九黎曆一太陽年可能只有三百六十日,因為神話告訴我們九黎曆的改良版----共工曆初期可能都只有三百六十日,要等女媧補天後才補足為三百六十五日。
顓頊: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黃帝曆微調。此時一年的精度已提高到一年大約是365天。融合取代九黎曆。史記曆書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施行一陣子,又被共工曆取代。淮南子天文訓: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大家都說這段話是說共工輸了,我卻認為是共工贏了。因為 ”天柱折,地維絕”明顯的在說五行曆的春、秋分移位,以及四隅(四維)不復存在。這是五圓曆換成六圓曆的必然結果。而六圓曆會造成 ”天傾西北”( 以一周365天來看,只有360天的六圓共工曆的確在年末,也就是圓的西北方形成5天的缺口);而在共工曆的年中,第181天,尚不及365天圓周的一半,即183天,所以稱 ”地不滿東南”。所以應該說是共工戰勝了顓頊。認為共工戰敗的只是看到共工 ”怒而觸不周之山”就以為共工輸了。
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示意圖
而且在女媧補天的神話中,”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除了補天外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斷鼇足去墊折斷的 ”天柱”。許多人都納悶為什麼只管天柱,不是還有”地維絕”的問題嗎?怎麼不管呢?但是沒有答案,只能在注釋中提到這個疑問。現在我來試著給個答案:因為地維是由五圓中的二、四圓所形成,在五圓曆改成六圓曆的時候,不變的是一、五圓,中間的二、三、四圓都被新的四個圓取代,所以才說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因此,新的 ”天柱”是被整修過的,表示和原先的不同,而在原先四隅位置的地維當然就不存在了。
不過,九黎與顓頊的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 這裏似乎並沒說顓頊 ”取代” 九黎,反而有點像由顓頊做主,使二者兼融。除了文意有這個意思之外,南正重、火正黎照說都是和夏天有關的,但在此重覆出現。(史記太史公序中又說是 ”北正黎” ,我覺得是錯的。)是不是說以原本顓頊曆系統的南正重司天以屬神,而以九黎曆系統的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二種曆法能併存?為什麼要搞的那麼複雜呢?我大膽的猜上一猜:可能和當時的主食 ”黍” 有關。
說文解字p.320說 ”禾” 指成熟時頭會下垂的糧食作物。而p.329 ”黍” 為禾中有黏性的。但它們的差別不只於此,而在 ”禾二月播種,八月成熟。”,”黍夏至(或大暑)播種。” 因此,以黍為主食的民族對於一個能特別突顯夏天(或是太陽)的曆法會被認為是神聖的、是實用的。雖然,當時以顓頊曆為主,但在曆法失序的時候,一個和當時主食生長特性有關的曆法就很有影響力了。甘肅的大地灣文化已發現距今約七千年前的黍種子,可說明黍在很早就成為華北/西北地區的主食。那為什麼說黎和黍有關呢?因為黎p.330是黍部,因此我猜他們有關。所以,顓頊曆納入九黎曆的火正黎可以有安撫人心的效果。
共工:六氣曆(六圓曆),以十太陽月記年。 (十日,日之數十。指的是將一太陽年分成以看太陽為主的十個小循環—月。)每月36天,每年十月。神話中的十個太陽就是指使用這個曆法:----在一年中分成十個以看太陽為主的等長小循環月。而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則是說這個六圓曆被五行曆替換(因為五行曆在看太陽的部分都只有一個大循環----節氣。 不論是八節氣、十二節氣、十六節氣、或是二十四節氣,都只是一個大循環,也就是只有一個太陽。)在女媧補天後,再加五天年終日。(女媧煉五色石補天)這是天干的源頭,而該曆法在周以前不斷的被使用,但又不斷的被五行曆取代,這個過程就是 ”共工和顓頊爭帝”,”堯使后羿射日”,”禹使后羿射日” 等。共工曆一直在四川、貴州、雲南、廣西一帶使用至近代,是十月等長的純陽曆。我覺得此曆好用在其精度很快由一年360天修正為365天,但其弊病則是老百姓無法由一個簡單的天象得知當日大約是何日。
帝堯:更進一步將五行曆陽曆年閏年訂為366天(平年當然就是365天),而在這一年,同時在陰曆年置閏月。尚書堯典曰: ” 稘(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說文解字p.328:稘,復其時也。是 ”會” 的意思。也就是說: ”到了一年是366天的那一年,在陰曆年底置閏月。” 堯初年歷經九黎曆,史記曆書曰: ” …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曆數失序。堯複遂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複典之,而立羲和之官。” 堯時己恢復採用黃帝時期觀測夜間星象和日間日中測影及夯土柱觀日出角度的做法互驗,並且除了重、黎之外,又設了羲(陽),和(陰)的四個參考點:羲仲(陽中)、羲叔(陽末)、和仲(陰中)、和叔(陰末)。來驗證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 說文解字p.367:” 伯,長也。仲,中也。” 。”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穀。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其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居西土,曰昧穀。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殷仲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民燠,鳥獸氄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陰、陽曆同步此時已成為置閏重點。在這裏提出一個疑點:南方與北方是用 ”申命”,而東方及西方則用 ”分命”。這是說 ”羲仲” 是二人以及 ”和仲” 也是二人;而 ”羲叔” 則是一人,”和叔” 也是一人。由此還可看出堯曆內含九黎曆的某些內容的可能。
帝舜:五行曆的變形----七圓曆。尚書舜典曰: ” …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說文解字p.123 :政,正也。 p.69:正,是也。這句話一直都被解釋為:用璇璣玉衡這天文儀器去觀察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因為實在找不出什麼東西和天文有關又和七有關。其實,把 ”政” 的本義弄清楚,再和日中測影及五圓曆一對照,就清楚這句話在說:舜曆是七圓曆。史記曰:”虞舜者,名曰重華。” 史記天官書:” 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 從這裏又可看出舜和天文的關係。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 這段話更是說明舜曆是由原本五圓曆改為七圓曆的鐵證。怎麼解釋呢?難道這段話不是說:舜早年在曆山務農,在雷澤捕漁,在河邊製作陶器用品,又在壽丘製作一些雜項生活用品嗎? ”舜耕曆山,◇集解鄭玄曰:“在河東。”□正義括地志云:“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曆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棗山,亦名豬山,亦名狗頭山,亦名薄山,亦名吳山。此山西起雷首山,東至吳阪,凡十一名,隨州縣分之。曆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餘姚縣有曆山舜井,濮州雷澤縣有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處也。及媯州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處,未詳也。”漁雷澤,◇集解鄭玄曰:“雷夏,兗州澤,今屬濟陰。”□正義括地志雲:“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山海經云雷澤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也。”陶河濱,◇集解皇甫謐曰:“濟陰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義案:於曹州濱河作瓦器也。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裏,即舜所都也。南去曆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作什器於壽丘,◇集解皇甫謐曰:“在魯東門之北。”○索隱什器,什,數也。蓋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為數,猶今云“什物”也。壽丘,地名,黃帝生處。□正義壽音受。顏師古云:“軍法,伍人為伍,二伍為什,則共器物,故謂生生之具為什器,亦猶從軍及作役者十人為火,共畜調度也。”就時於負夏。◇集解鄭玄曰:“負夏,衛地。”○索隱就時猶逐時,若言乘時射利也。尚書大傳曰“販於頓丘,就時負夏”,孟子曰“遷于負夏”是也。” 這是史記三家注的標準說法,也被認可了近二千年,怎麼又不對了?對不對看完我的解釋大家再自己評斷吧。 ”舜耕曆山” 是說舜改造五行曆,把五行曆中代表山的圓重新整理。重新整理那些圓呢?形成四維的第二圓(雷為立春圓)及第四圓(澤為立夏圓)。由此也可看出五行與八卦的關係,甚至與周易的關係。漁當然得在水裏,所以 ”漁雷澤” 是說在把雷山,澤山變成水的地方可以捕漁的意思。也就是說:去除這二圓。 ”陶河濱” 則指:在只剩三圓的山、水邊(共四處)再做新山。說文解字p.735:陶,再成丘也。所以,”陶河濱” 指在冬至圓和春分圓間新作二圓,以及在春分圓和夏至圓間新作二圓,合計共新作四圓。 ”作什器於壽丘” 則指:移除二、四圓的五行曆只剩 ”三官”,在這三官之間各做五個可容物之器。說文解字p.398:壽,久也。p.373:什,二伍的意思。p.373:伍則指五人。而容物之器就指在特定日子太陽就會進入這裏,彷彿被裝在裏面。” 就時於負夏” 是說:以此和原本堯的五行曆互驗。說文解字p.281:負,有所恃也。p.233:夏,指中國之人。所以舜的七圓曆不只把一年分成十二份,從 ”作什器於壽丘” 這句話就可知這 ”十三官” 把一年更進一步的分成二十四份。這應該就是二十四節氣的源頭。也唯有如此,這個七圓曆才除了如時鐘整點之外,還有半點所形成的分割點。因此才能和堯的五行曆四維部分相合。而舜的七圓曆經得起堯的百般驗證,堯甚至 ”以為聖”,所以它比堯曆準。周髀算經中的 ”七衡六間圖” 就是這種曆法,它的好處是把一太陽年分成十二份,甚至二十四份(但仍是一大循環),和陰曆月數相合。
七衡六間圖
而舜時似乎將歲首訂在十一月:”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於山川,辯於群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班瑞。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複。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 所以 ”巡狩” 指的是驗證曆法。舜曆的本源應和音樂有關 (”舜父瞽叟盲”。瞽為盲人又為樂官代稱。瞽還有另一個意義:瞽也是史官。雖然看不見,但以優於常人的聽力,以聽音及聽風辨位來制定及校正曆法。),而且 ”同律度量衡” 說明這時不管是音律還是測物體的長短、容積、以及重量等單位都採用和曆法相同的十二進位制。
各種不同曆法的最後歸宿:”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岳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彊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流、放、遷都指中央棄而不用,但也方上仍有人局部採用。至於鯀曆則被禹曆直接取代。“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至於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這一段是說舜曆裏開始夾雜一些其它的部分,指導老百姓的各種作息。高陽氏為顓頊,高辛氏為帝嚳,都是陰陽五行曆。所以,八愷、八元分指顓頊曆和帝嚳曆八卦的部份。接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 指舜曆最後已含多樣性,多達二十二種功能用途(或是這二十二人就是指所謂的十母十二子,也就是天干地支?),(八愷、八元、皋陶、伯夷、垂、益、棄、契、龍,照算應有二十三種才對。)是今日黃曆的始源。有何時適宜農事的部分,有何時適宜婚喪喜慶的部分,有何時適宜動土,何時適宜遠行,何時適宜開工…等等。十二牧指的是把一年分成十二時的星空天象驗證點,而由什麼來驗證呢?應該是用牽牛星的位置來做驗證。說文解字p.126 :牧,養牛人也。
大禹:五行曆的再對分,九圓曆,又稱九丘。將一年分成十六個部分,保留五行曆所有內容,只是將它再對分。有人曾問:在神話中鯀和禹治水都使用 ”息壤”,那為何一人成功,而另一人受死呢?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複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那是因為鯀不按堯曆法規矩置閏,可能是預先置閏月(以圍堵隱喻),而禹開始採用類似 “三年一閏,六年再閏,八年三閏” 的方法,(以疏導來隱喻,也就是還是在後頭追,但不限死四年一閏。)堯時為何常淹大水?那就是因為它的置閏周期是四年一閏。所以八年至少有七年得淹水(四年一閏,八年再一次閏二月。商朝就是這種方法。)。而禹治水成功就表示一定改用別的置閏方法使淹水情形改善。(雖然還是淹,但可能三年只淹二年,而且都是淹小水。)這是後來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 的前身。那為什麼不說禹就是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 呢?因為五年再閏會有 ”圍堵” 的疑慮。(唉,其實三種方法都是八年放三個閏月,但舞步怎麼踩,結果就差很多。)禹曆雖然分割更細,但分成十六份和一年的陰曆十二月無法應和,雖然治水效果不錯,但是總覺得怪。由於治水這部分的技巧仍可用在別的曆法上,所以,在後來(商、周至今)又回到堯的五行曆及舜的七圓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十二進位制用在度量衡上早於十六進位制以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舜曆,比十六節氣的禹曆要早。
禹曆其實在夏朝並沒有實行太久就碰到考驗, 《尚書·甘誓》:
大戰于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勦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 這是指有扈氏曆法與九圓曆之爭,而之後的《尚書·五子之歌》:
“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游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似乎這裏又在說太康時五行曆(九圓曆)被棄用,共工曆又抬頭,後來后羿雖又出現,但僅能恢復局部地區使用五行曆。陳久金先生考證夏小正是十月曆是有可能的,因為夏朝自啟開始與有扈式的戰爭就是九圓曆與共工曆(六圓曆或十月曆)之爭,結果應該是共工曆贏了。
盤庚:七圓曆。 史記商本紀:“成湯,自契至湯八遷。” 指契至湯為將一年分為八份的五行曆。因為契在堯、舜時為官,且在舜時為曆中主司徒(契主司徒,百姓親和)的部分,這正和八遷(堯時之五行曆)相合。 “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後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甯,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本來照史記說法,後人看盤庚應是十三遷曆(將一年分成十三份,我也不知為幾圓),但班固跳出來說:”殷人屢遷,前八後五,其實正十二也。” 漢書作者為何對此發言?尤其是不管八遷、五遷都無史可考遷於何地,那班固怎麼如此篤定呢?那是因為他是世襲的史家,他看的懂這些隱喻說法代表的意思。因為 ”五遷” 不可能被整數圓分割出,所以一定是偶數 ”遷”。由於七圓曆雖有五行曆的四時,但會導致四維嚴重偏移。這可能是商曆一直修改的主因(因契主司徒,未必使用舜曆中再對分成為二十四節氣的部分。)但,為何不直接用堯曆或舜曆就好了呢?那是因為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這裏似乎在隱喻: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禹為一脈相承,而商契(司徒)及周棄(后稷)則為旁支(由純陽曆的五圓及七圓的某部分內容演變而成。)所以這裏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商、周的曆法相對於更早的禹曆有所謂的 ”返祖” 現象。也就是說不能說夏曆有的東西,商、周曆就一定有;而周曆不具備的東西(例如年中置閏,魯史:閏三月非周禮也。),不見得在商曆、禹曆中就不會出現。
但商曆陰曆年置閏仍本堯曆,所以每四年置一閏月,但每八年可能一下置二閏月(8個太陽年為2,922日,而8個陰曆年若未置閏是2,836日,差異為86日。所以有可能共置3個閏月,每月29日合計87日。)故出土商甲骨文曾出現十四月之事。而商曆末年可能演變成偏重以陰曆年數日子、校正冬至日為主(只求不淹水),不再重視陽曆年的節氣部分,所以有武王誓曰: “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軌于商國。” 因為盤庚就是七圓曆,雖然四時仍在,但紂置之不理。且地維(四維)不見了,這可能是商曆最終被取代的原因。前文說過七圓曆和五圓曆能契合的前提是:再對分十二份為二十四份。這樣才除了整點之外又有了半點的時點,也才能和五圓曆中的四維對應。 史記又說:”西伯伐饑國,滅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 ” 似乎也在說商曆失序無利於農事,而實施文王曆後卻能 ”伐饑國,滅之。” 表示有利於農事。而商曆在看太陽節氣的部分不思改進,終被取代。
棄與文王:史記:”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饑,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後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 這裏是說棄本為五行曆的農事部分(怪不得能在農時失序的商末取而代之。)。而文王之祖為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複脩後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複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這裏是說以五行曆為主且突出農時節氣的古公亶父取而代之被舜流放實施於狄的共工曆。”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季曆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曆。古公卒,季曆立,是為公季。公季脩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
西伯曰文王,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所以到文王時似乎由五行曆演變成更多圓的曆法。(最後再演變為三十三圓曆,以六十四卦表示。(將八卦對分後再對分、對分成為六十四份))所以孔安國說孔子 ”讚易道以黜八索”。此時,置閏方式已改為與陽曆年置閏日不同步,漸漸朝向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 演進。但閏月是否皆在年終?有人認為直到春秋時才有年中置閏,因為魯史有 ”閏三月,非周禮也。” 的記述。
蚩尤及堯舜各大臣:代表不同的曆法。 ”三年喪畢,讓丹硃,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 由上文看來,龍也是一種曆法,只是現在不知其內容如何。
百官:這是最要注意的,黃帝時就 ”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 到堯末舜初更要 ”遍入百官,百官時序。” 在說文解字p.730:官,吏事君也。而拆官字來看則指房舍內的小山。也就是英國巨石陣一類的人造觀星台。在上文談到帝堯都城陶寺出土的祭壇有十一組的夯土柱,太陽在不同日子射入不同夾縫,所以到了帝舜時測試就更嚴密,不僅有基本的一年十三官要測(作什器於壽丘),更要以更長的時間測上百個點,至於這些點怎麼分布就有待考古發現了。
而中國的星官數283個(隋、唐時)這也不是隨便說說的。它剛好是連續四個陰曆年(未置閏)的 ”候” 數。現在曆法五日為一候,四年共283候。為什麼叫候呢?說文解字p.374:候,司望也。也就是 ”等在那裏遠遠的送往迎來” 叫做候。所以在舜時可能採用七日一候,在不置閏的連續四陰曆年則經過202候。符合 ”百官” 之數。這部分是我猜的,沒有任何有力根據。(雖說是猜的,但也有些微弱證據支持。禮記中的月令,將一年分成五十候。那麼,當時一候是七天就有憑據了。)
禮記月令(整理節錄)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鴈來。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季春之月: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萍始生。
孟夏之月: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季夏之月: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腐草為螢。
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
仲秋之月: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季秋之月:鴻鴈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鞠有黃華,豺乃祭獸戮禽。
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虹藏不見。
仲冬之月:冰益壯,地始坼,鶡旦不鳴,虎始交。
季冬之月:雁北鄉,鵲始巢,雉雊,雞乳。
禮記月令是十月曆還是十二月曆?雖然陳久金先生提出證據說:夏小正是十月曆。獲得不少的支持,但是對禮記月令卻顯得證據不足。我在此提出一點證據幫個小忙,至少說明禮記月令和十月曆有關。那就是在禮記月令中,春三月的 ”其數八”、夏三月的 ”其數七”、秋三月的 ”其數九”、冬三月的 ”其數六” 恰恰符合河圖的東、南、西、北之成數。假如河圖可看成是分一年為十份的六圓共工曆的話,那麼,禮記月令就和十月曆脫不了關係。
以上這些說法似乎完全否定了上古聖王的存在,但是,這種說法卻能將中國的上古神話及尚書的虞夏商書、史記的五帝本紀看懂。其實這些都只是世襲史官對曆法演進的隱喻說法罷了。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段話:”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外人只知道屠龍刀厲害,倚天劍才能和它抗衡。但峨眉派的掌門人才瞭解那是說:屠龍刀內藏武穆遺書,用以驅逐躂虜;而倚天劍內藏九陰真經,用以制衡得天下者的作為。就像寫小說一樣,在給人物取名字的時候,都會取些和書中人物本性有關的名字。而且有這些曆法總有使用它們的人,所以也不用覺得沒面子,文化沒被低估,文明也能上溯至遠古。只是像 ” 禪讓” 這種字眼的意義可能就要考慮是指 ”類似同一系統不同曆法的興替”,而非政治上平和的異姓輪替了。禪讓是堯、舜、禹之間的事,共同點是都和舜有關。代表黃帝、顓頊、帝嚳、堯的五行曆(五圓),以及代表禹的九圓五行曆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八的整數倍);而代表舜的七圓曆,一方面在源頭就強調以聽音、感受風向來定節氣,再加上七圓將一年分成十二份,事實上和五圓將一年分成八份,在四立部分無法相合(不是八的整數倍),因此會被視為不是正統的旁系。但是舜曆又很有技巧的再對分十二月成為二十四份,成為八的整數倍,因此又再度保有四立。所以也算是五行曆家族成員之一,只是純度有些打折罷了。因此由堯到舜,被視為既不是嫡系傳承,但也不是不同系統的改朝換代的 ”禪讓”。同樣的,由舜到禹回歸正統的五行曆系統也是 ”禪讓”。
神物龜
自古龜在中國就是神奇的動物,它除了長壽之外還有以下特色:首先是龜背是圓拱型,腹甲是方型,符合古中國 ”蓋天說” 的天圓地方之象。在出土文物中就有龜殼及石珠子一併出土的記載,考古學家猜測石珠子是放入龜殼內加以搖晃後倒出用來占卜的。而甲骨文的甲就是指龜甲,古人燒灼龜甲之後視裂紋斷吉凶。除此之外龜甲還有一個令古代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圖案。龜背正中線有五個大圓點,外緣旁列八個圓點,最外側邊緣共分成二十四份。這和代表天道的五行曆何其相似!腹甲又分成十二份,這和代表地的陰曆月又何其相似!古人看到這些自然生成的圖案,怎麼會不覺得龜是感應天地之氣所生的靈物呢?
怎麼不見四圓曆?
看到這裏,應該對中國上古那麼重視五行、五常能有所瞭解。必須要有四時的春、秋分(第三圓)及四維(第二圓及第四圓)才行。正統的陰陽五行曆是指看日中影長的曆法(夯土柱看日出方位為輔),而九黎、共工曆則是看山頭日出方位的曆法。在堯以前,這二種曆法互相取代,到了堯時則將這二種方法融合,於是不僅有日中測影的部分,同時也有利用夯土柱看日出方位定時節的部分(堯時夯土柱的個數似乎傾向改為共工曆的個數:十一根土柱分一年為二十個節氣。)。只是在數日子的部分放棄了共工曆的一年十月制。至於用干支計日在陰陽五行曆中起源於何時就實在看不出來,只有舜時的 ”二十二人” 說法有可能相關。九黎曆有沒有可能是將一年分成六份的四圓曆,應該要被認真看待的。因為從伏羲的三圓曆、炎帝及黃帝系統的五圓曆、共工的六圓曆、舜的七圓曆、禹的九圓曆的發展歷史沿革看來,的確缺少了一個非五行曆系統的四圓曆。而以時間序來看,九黎在共工之前。因此,九黎是分一年為六份的四圓曆是極有可能的。如果九黎是四圓曆,會是什麼樣子呢?分一年為六月、每月六十一天是最合理的分配(一年366天)。在已知的文獻中有相關連的證據嗎?我提二個線索讓大家參考:一個是中醫黃帝內經中強調的 ”六氣”。也就是以: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等將一年分成六步(主氣)。第二個線索是二里頭文化出土文物中有一小循環為六十一,六小循環為一大循環的器物。(詳見馮時先生所著:中國天文考古學p.221)。(二里頭文化是中國跨越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以河南的二里頭遺址而得名。時間為大約距今4,200年到3,800年。)。
其實還有一個和天文曆法相關的重要器物,那就是銅鏡。在西漢以前的銅鏡背面,許多是三圓、五圓、七圓及九圓圖。其中又有四時及四立的代表圖案。這說明那時銅鏡可能是由史官掌管的天文器物。而在東漢以後銅鏡逐漸流入女人家,於是背面紋飾內容才大多改為風花雪月。
禹曆鏡
禹曆鏡
有興趣的人還可以去數數下圖鏡中圓的細微刻痕有幾道。我只數了四分之一圓,約九十一道,乘四後應該就會是一年的天數。
銅鏡http://catalog.ndap.org.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835454
中醫的起源
最後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請大家思考:中醫有沒有可能有部分是根源於九黎曆及共工曆?怎會突然提出這麼一個大膽又另類的問題呢?有二個因素讓我做此猜想:首先是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學說。和五、六都有關的是共工曆,”六氣定五節” 的說法可以為證。而陰陽五行曆則和五、八有關。真要說和六有關就必須到舜曆的七圓曆將一年分成十二份,或是考慮陰陽五行曆中的 ”陰” 曆,將一年分成十二陰曆月。但即使如此,都還得把十二除以二才和六有關。第二個因素是根據陳久金先生的考證,十月曆施行於四川、貴州、雲南、廣西一帶,而這一地區自古至今皆是中醫的大本營。還挺有意思的,對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