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九)道家對自然宇宙的始源思考

道家對自然宇宙的始源思考

老子的道德經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的最早整理結果.在道德經第一章寫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玅,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我特別將本段之斷句突顯出來,以作為和傳統斷句不同之類比。傳統的斷句法多半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玅,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有三個地方有差異:

一. ”無”、”有” 和 ”無名”、”有名”

二. ”無”、”有” 和 “無欲”、”有欲”

三. 一”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在第一個差異部分主要是讀者覺得本文到底是在探討 ”無”、 ”有” 還是在探討 ”無名”、”有名”。如果只看這句話,二種解讀都可說的出一番道理。但若全段來看,後者顯然有些勉強。南懷瑾先生在 ”老子它說” 這本書中也採用前者。而在第二個差異部分,採用前者斷句法的人就明顯多了起來,但多半人仍採用後者。但只要任何一句採用了後者,都面臨下一句的考驗:”此兩者” 到底是那兩者?只有都採用前者斷句法才能清楚的說明 ”此兩者” 指的是 ”無”、”有”。

而第三部分就更要花功夫去理解了。前者的斷句法最為精彩,這是南懷瑾先生說他老師是這麼斷的,他也查過許多古書也是這麼斷句,但他問過老師為何?老師只說這樣斷句較為有力。不過他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也就認同後者主流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如果本文是 ”此二者” 那麼可以用後者斷法,而且也該用後者。但是用 ”此兩者” 的話,就應該斷成前者才能表達作者原意。古字兩和再是同義字,兩、再是重複之詞而二是對偶之詞。也就是說:如果兩個東西是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就稱為兩;若是一黑一白、一天一地、一陰一陽就稱為二。既然文中用兩,所以要表達的是一模一樣的內涵。但是,”無”、”有” 明明就不一樣,怎麼解釋呢?所以,將其斷為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是說 ”無”、 “有” 本來是一模一樣的,一直演變到後來我們強將其分類並賦予不同的 ”字”,這才變成 ”無” 、”有”。古人用字真的那麼講究嗎?是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例子看出: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二指天地是對偶之詞。如冬至、夏至是二至;春分、秋分是二分。那兩儀呢?不是陰陽嗎?的確不是,我在前面說明太極圖由來時,已經說明孔子所說的兩儀是指:日中測影上半年的影長數據和下半年的影長數據是兩組一模一樣的雙胞胎。所以易經上說的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和道德經的一、二、三,都有數字,但該用二就用二,該用兩就用兩,一點都不含糊。

道與德

道在道德經中出現了許多次,就算不能確定它的真正內涵,但也算有個模糊的概念:道是大自然運作的原則,所有事物的運作都遵循著它。那麼德呢?說文解字上說:德,得也。是得到的意思。但光是 ”得到” 並不能讓德獲得那麼崇高的地位,是得到了什麼呢?原來是 ”得到了道” 的得才能稱為德。而且所謂的 ”得道” 並不只是弄懂了道而已,還必須 ”遵而行之” 才能稱為德。

恆先

”恆先無有,質、靜、虛,質大質,靜大靜,虛大虛….” 這是上博楚簡 ”恆先” 的第一簡開始部分的內容。光是前七個字就有三種以上不同的斷句法,上述一種是北京官方版本。台灣輔大版本為 ”恆,先,無有,質,靜,虛”;而日本學者解讀為 ”恆先無,有質靜虛” 我個人認同北京版本。為什麼呢?因為老子道德經給了答案:”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道德經中認為萬物的始源在可見部分是 ”有” ,”天下萬物生於有”,而 ”有生於無”,所以產生了:
無à有à萬物
的順序。而在恆先中更創建了另一個狀態—恆,而且把它放在無和有之前。也就是:
恆à無à有à萬物
那麼,恆是什麼意思呢?恆就是常,也就是不變。但,是動態的不變,也就是週而復始的循環。

道德經中說 ”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較多人將它視為道家修道煉功的法門,我這裏認同另一個看法:在思考自然運作時有兩個方向:陽的部分要思考升發的本質,也就是跟著陽的本質不斷升發一直升發到最高最遠的極處,而陽氣也因而擴散到虛無的地步;陰的部分要思考收斂的本質,也就是跟著陰的本質收斂再收斂,沈降再沈降,一直到寂然不動的 ”靜”。所以,陽到極處是 ”虛” 的狀態,而陰到極處則是 ”靜” 的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