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一)奇怪的陰曆十四月

奇怪的陰曆十四月

一年竟有十四個月,真是太奇怪了。而這麼離譜的事竟然發生在以天文曆法引以為傲的古代中國。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辭中明確記載了某年十四月。是那時的一個月不足三十天嗎?不是,一個月分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是確定的。所有的結論都指向當時置閏技術不精才造成這一結果。但是,古代中國很早就知道一陽曆年為365日有餘,所以約每四年有一年為366日;而陰曆年一年是354.5日,相差約近11日。所以透過置閏月的方法使二者同步。現在我們知道每十九年置放七個閏月後大致誤差小於三分之一日,這也是我們常說每十九年陰曆生日和陽曆生日會在同一天(或差一天)的原因。既然很早就知道這些,怎麼還會出現一年竟多二個月呢?會令專家百思不得其解最後給出 ”疏忽” 造成的結論,完全是站在現在的角度 ”儘可能去同步” 的原則去思考推論出的結果。但是,古時的置閏原則(至少是堯開始)卻是另一套邏輯。

尚書堯典:”…稘(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是帝堯看了羲和制定的曆法後下的結論。大家都只看到帝堯時就已知道一陽曆年有366日就覺得古人已很了不起了,於是不忍苛責和現在所用每年365日,四年才有一366日的現代陽曆有一日的誤差。就是這個多餘的愛護之心使我們沒看懂這段文字。試想一年差一日,二百年差二百日,足以使冬夏倒置,這個誤差還不大嗎?那這段文字該如何解讀呢?說文解字p.328:”稘,復其時也。” 所以第一句話是說:”到了一年是366日的那年” 這麼去理解不僅知道帝堯時就己清楚陽曆年有平年、閏年之分,而且閏年是366日也確定。所以整段文字可理解為:”到了一年是366日的那年,以置閏月的方式來重新安排四時(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各落在當年的陰曆幾月幾日),這樣成為一歲。” 所以,從帝堯時期沿用至商朝時的曆法置閏原則是:”陰陽年同閏” 也就是當陽曆年是閏年時才在陰曆年置閏。也就是說大致上四年置閏一次。可是我們知道陰陽曆年一年差近11日,三年置一閏月都不夠了,你怎麼還四年才置閏一次,那怎麼行呢?放心,古人說置閏,可沒限死一次只能置一閏月,所以,第一次置一閏月仍有約14-15天不足,到第二次置閏時就一次置二閏月,就差不多同步了。這也是為什麼商朝一年有時出現十四個月的原因。而這種 ”陰陽年同閏” 的置閏方法使得十四個月的年約間隔八年出現一次,這對於後人考古應該有非常大的幫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