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6)帝堯時期就存在日中測影

帝堯時期就存在日中測影

在2003年中國大陸考古學家在史書記載的堯都平陽(今山西襄汾縣陶寺鎮)找到了這個古城。我覺得最有價值的就是祭壇的出土。這個祭壇不僅有類似英國巨石陣觀測日出方向的土牆,更重要的是祭壇上還出土了四個直徑各為 25cm、42cm、86cm、145cm的同心圓。

clip_image001

英國巨石陣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人對這四個圓做出正確解讀。其實我一看到這個圖形,再把最小圓直徑比最大圓直徑等於0.1724,以及次大圓直徑比最大圓直徑等於0.5931,我就知道這個地方在古太極圖觀測位置(33.1度)以北不遠,參看地圖後果然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圓就是當地日中測影的結果。最小圓的半徑是夏至日中影長,最大圓半徑是冬至日中影長,次大圓半徑是春、秋分日中影長,而次小圓半徑則是立夏及立秋日中影長。讓我好奇的是少了一個介於86cm與145cm的圓(立冬及立春日中影長)。看了出土照片,覺得是被挖掉了。其實也無所謂,只要有25cm、 86cm及145cm這三個圓就足以說明這是日中測影。我覺得還可以做的是找出當時的竿長是多少?只要在當地拿不同長度的竿於夏至、春秋分、冬至的正午實測就可得知。以周髀算經的數據推測:竿長應在55cm至65cm之間。所以,以目前出土的實物證據,我們已可確認日中測影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帝堯時期)。而當時使用的竿長可能只有55cm至65cm。

clip_image002

圓的奧秘

到底是幾個圓才對?

----原來五行就是八卦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沒頭沒腦,但是這關係著古代中國看太陽定節氣的演變過程。我認為先是二個圓、三個圓,再是五個圓,之後是七個圓,最後成為九個圓。為什麼呢?古人從立竿日中測影可以觀察得知一年的週期及二至(影子最長的冬至,影子最短的夏至。),所以可以畫二個大小不同的同心圓來表示。而大小圓半徑就分別是冬至與夏至的日中影長。但中間間隔的182天實在太長了,於是觀察冬至日後91天的日中影長也畫一圓,由於夏至日後91天的日中影長也正在此圓上,於是三圓圖就代表了將一年分成四時。

clip_image003

太極圖與四時

clip_image004

五行圖

接著將這91天中再對分,就又多出了二圓成為五圓。這五圓就是五行。而五行正隱涵將一年分成八個約略均等的部分,也就是八卦。

clip_image005

太極圖與四正、四立

有人考證說五行曆是將一年分成十個月的古曆法。我同意上古時有過將一陽曆年分成十月的古曆法,因為我都可以猜想甚至有過將一陽曆年分成八個月的古曆法。但是五個圓的五行只能是分成八個部份,要分成十個部份得要等六個圓,而分成十二個部份就得要有七個圓才行。這是因為每一個圓都是以某一日的日中影長做半徑所畫出的,而最大圓的冬至及最小圓的夏至一年均只經過一次,其它各圓一年都經過二次。雖然山海經中的 ”六荒大山” 可以視為一年十節氣,及帝堯時祭壇出土的11個觀日縫隙可以視為一年二十節氣,但是我們卻不能將帝堯時期的二十節氣解讀為一年十月的證據。為什麼呢?因為根據實地觀測,在一年中除冬至日及夏至日和實際相符,可以說明它的功能外,其餘太陽實際通過觀測口的日期間隔差異實在太大了,最少者有9、10、11、12天的,最多的有32、33天的,中間還有18、19、22、24天的,因此,根本無法用一個月36天來概括。所以,我們可以說帝堯時期的曆法有看太陽的部分,而且把一年365天或366天分成二十個節氣。但卻不能說分成十個等長月。我們之所以會把節氣除以二等於月數,是因為現在的二十四節氣是約略均等的14、15或16天,乘以二大致等於一月天數所致。

在這些種類的圓中,四個圓和六個圓都不太自然。因為如此一來要不就得放棄第三個圓的春、秋分,也就是形成四時的部分。要不就接受不均等日數的劃分。四個圓會把一年分成六份,而六個圓是把一年分成十份。少數民族有一陽曆年分成十個月的,但就不管陰曆月了。那帝堯時期有沒有可能真是四個圓呢?其實也有可能。有三個圓我確認是冬至、夏至、春(秋)分。另一個則在立夏、立秋的位置。缺少的一個圓是立春、立冬。但有沒可能它就不在意這個圓呢?真有可能!考慮黃河流域的氣候,每年在秋分(陽曆九月二十三日左右)到隔年春分(陽曆三月二十一日左右),除了冬至看一年開始,其它時間和農作無關。但我不願意接受這種說法,因為祭壇旁的測日縫隙數目,從冬至到春分和從春分到夏至一樣多(各四個)。表示冬至到春分(或說是從秋分到冬至)也是觀察重點。另一個原因是:史記記載 ”黃帝建立五行”。所以這五個圓的曆法在黃帝時就應該存在了。

其實我們現在用的農民曆就是自伏羲—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大禹一路傳承演變而來。也就是所謂的陰陽五行曆。而在黃帝之後曾被九黎的曆法 ”亂過”,經過顓頊矯正回來後,在帝堯初期三苗又採用九黎曆法,帝堯又將其改造回來。到了帝舜時期就已經演變為一陽曆年分成十二個部份(七個圓)的新制。到了大禹則再改為和陰陽五行曆契合的九個圓,分一年為十六節氣的農民曆。九黎、共工的曆法是什麼曆法?有那麼多人用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九黎、共工的曆法可能是把一陽曆年分成十個月份的曆法,每個月三十六天,每年剩餘五日不計。由於簡單,所以用的人也多。史記是說它不夠準確所以造成不便,我倒覺得因為它的功能和陰陽五行曆中的陰曆類似—都是數日子,但又和月亮的陰晴圓缺不合。 最重要的是:它沒有古人最重視的春分及秋分,所以被視為來亂的。陳久金先生考證的中國古代十月曆有充足的說明,但可惜的是他正好將二位主角弄顛倒了。陳先生誤以為陰陽五行曆是十月曆,而來亂的是現今使用的農民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主要是陳先生以為陰陽五行曆的名稱正足以說明它是分為五個陰月和五個陽月,加起來剛好十個月。但是,五行這五個圓卻只能將一年分成約略均等的八個部份(八卦),而要六個圓才能將一年分成十份。陳先生所本的貴州十月曆 ”吐魯竇吉.論天地人生” 說:”一年十個月,六氣定五季,...” 就說明得要六氣(六圓)才能定五季。而他舉證看日出的六座山頭,也在說得要六個基礎點,也就是六個圓。雖然陳先生在此枝節處有部分我不認同,但他的主要論述:遠古中國曾存在並被使用過一年分成十個月的純陽曆曆法。而且這個曆法就是天干的源頭,對我來說是深獲啟發的。

尚書舜典中開頭就說 ”…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這說明帝舜時改曆為一陽曆年分成十二份(七個圓)。由於沒有動到五行曆中形成春、秋分的中間圓,所以還可被接受。但畢竟影響到了四立(四維),所以大禹再花十三年 ”治水”,(再仔細去看看大禹在治水還是在造曆。)再分成十六節氣才又和八卦契合。所以,古書上說:”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 就是指十月曆和五行曆之爭。六個圓的十月曆取代五個圓的五行曆,所以不再有中間圓,當然四立(四維,地維)就沒了。以上部分還涉及天文曆法的演變過程,許多神話如:伏羲創世、女媧補天、共工與顓頊爭帝、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洪水及治水等都和曆法有關。甚至傳說中黃帝發明的指南車,其實也是日中測影的代稱。所有這些內容我都在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章節中用尚書及史記以及新出土的戰國楚帛書來仔細論證。雖不敢期待所有人看完之後都能大徹大悟,但感受到耳目一新是一定會的。

為什麼叫中國?

這又和日中測影有關。在周禮有記載周都附近周公測影的陽城,因位於夏至日中影長一尺五寸的地方,是為地理之中,所以自稱為中國。為什麼呢?按照周髀算經上的數據,夏至日影長一尺六寸來看,若考慮竿長截為八尺,而夏至影長為一尺六寸是在現今洛陽(34.5度)一帶,陽城就在34.0度左右。那為什麼這裏是地理之中呢?東西方向比較好辦,由於缺乏參考座標,所以怎麼說都行。但南北方向就不行了,必須要有說法。古人觀測太陽得到一個錯誤的結論:冬至日太陽直射南極(現知為南迴歸線)。所以從南極到北極之中點約在陽城的緯度。我們若將南迴歸線在南緯23.5度離北極共113.5度計算,地理之中就在離南迴歸線56.75度,也就是在北緯33.25度的位置。請注意,這是古人根據觀測日中影長所計算出來的,精準度已十分準確。而且這都已記載在周髀算經之中。

我在發掘太極圖祕密時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它是反 ” S” 型而不是 ”心” 型?上半年的數據不是和下半年一樣嗎?為什麼不直接複製上半年的曲線呢?將上半年的曲線直接複製再依東西方向為軸做鏡像處理(成為反 ”S” 型)有什麼特別意義呢?這個疑問一直到探討河圖,洛書時才找到其中原因。其實太極圖和後天八卦,甚至河圖、洛書都有關聯,我將在以後篇幅另外說明。

clip_image007

x /(x+L)=g / H=a / (a+L+Y)=b / (b+L+2Y)

夏至影長 / 冬至影長=x / b=L / (L+2Y)=L /(L+47度)

春分影長 / 冬至影長=a / b=(L+Y) / (L+2Y)=(L+23.5度) / (L+47度)

L:觀測位置距北迴歸線的緯度距離.L+23.5度=觀測位置緯度。

由於我將地球曲面視為平面;以及假設太陽移動的速度不變,因此和實際情況一定有出入。所以,精確值應以實地量測為準。

clip_image0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