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成就與造化

成就與造化

朱壁修 20100517

中國字原始字意都對陰陽屬性非常講究,因為是先有了陰陽的哲學思想後再大規模重新造字,這個時間點約在周初(距今約三千零六十年。)這並不是說周代之前並無造字規律,或之前的造字規律與陰陽屬性無關,只是,在周初重新造字時將陰陽屬性列為首要原則罷了。所以,要真正瞭解古人所賦與該字的原始字意,就要把陰陽當做工具拿來對比才行。

事實上早有人約略感受到了這一點,但受限於對陰陽本意的認識不夠,而又急於求成,所以,就將對陰陽的認識粗率的理解成男女生殖器,只因為推論到生殖器就夠原始了,不需要多費唇舌去解釋緣由,這都是不尊重自身專業的行徑。到了今天,我們對陰陽的認識已離其原始字意愈來愈遠,當陰陽演變成阴阳,基本上就已和老祖宗說再見﹔當聽到專家解釋陰陽為事物的二面、對立與統一、像硬幣的正反面…,唉!真不知該從何說起。不要以為我用阴阳不如陰陽來暗指簡体字與繁體字誰對誰錯,事實上,這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差別罷了,陰陽比較精準是因為據此還可還原出陰陽的真正初始字意--侌昜。侌昜代表陰陽的初始態、陰陽則為侌昜的極盛態,這四字同時存在,只是後人漸以陰陽代侌昜,使真象更不易被揭露了。

談到侌昜,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日中測影(或更早的立竿測影),因為今字的解釋為是時(日正之時,也就是夏至。時指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時),云字則指地气上,也就是冬至後到夏至前的升發態﹔今字上方為亼,我認為這就是早於直立竿的另一形態立木,而下方的那一彎,現已不存此字,說文解字說那是及字,我覺得應是亏字的下部,表示往右、往下行進之意﹔這麼一來,侌字的字形、字意就把它本身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講清楚了﹕由下經左而上(云)到最高點(今,是時、亼),將朝右、朝下行進(及或亏,今字下部)。侌字就是盛陽背景下初始的陰。同樣的,昜字應從旦月,意為盛陰背景下初始的陽。而侌昜就是一個順時運轉的圓周上二特定點﹕侌為最上方(時鐘12點刻度),昜為最下方(時鐘6點刻度)。原本是陰中有昜,陽中有侌,而後來則把由侌到陰統稱為陰﹔由昜到陽統稱為陽。由這樣的解釋引用了一個順時運轉圓的象,這個象就是古代中國哲學源頭的道、常、大恆、太極 -- 周而復始(規律的變化)。象有了後,上下左右方位也被帶出來,許多字造字時都要和這個圓對比一下才能出廠。我就先用成就與造化來舉例。

成就二字本意是不一樣的完成一個行為﹔成是指由下而上的完成、就是由上而下的完成。我們常用高不成低不就、就下。說明,就指本來在上,後往下走,就字從京、尤,京,人所為絕高丘也。尤,異也。說文解字說,成是就,這不完整,成還有層的意思,也有由不成朝向完成前進的意思。也就是說﹕成字具有陽屬性(朝上走),而就字具有陰屬性(朝下走)。

造化也是一樣,我們常用奪天地之造化、創造、製造、化物、變化。造和化也具有陰陽屬性。造字具有陰屬性,所有造出來的東西都是由最佳狀態走向衰敗﹔而化出的東西則具有陽屬性﹔會先經過一個成長完善的階段。黃帝內經上說﹕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也是同樣意思。

恬憺虚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是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的話。什麼是恬憺?什麼是虛無?說文解字說恬、憺都是安的意思,但看不出有何不同。去查舌和詹字才知道舌相對於口有其陰屬性﹔舌在口,所以言,別味者也。詹字從危(高崖)、八(分)、言。舌還有靜的意思如同詹有動的意思。因此,恬有靜態的安、憺有動態的安的意思。那麼虛無呢?二者都有漸漸沒有的意思,但是過程是截然相反的。虛是陽屬性的漸漸沒有﹔也就是升發再升發、擴展再擴展,雖然體積極大,但密度極小,如同太空。而無是陰屬性的沒有﹔經由積聚再積聚、濃縮再濃縮、形成密度極大而體積極小的没有,例如黑洞。其實,虛、無是當代物理學家思考現今膨脹宇宙未來的二個結果。而宇宙源始於大霹靂則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道德經就說過了﹕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如果只考慮靜態的無,你根本看不出有此關連性,但若考慮無字的動態字意,就知道連大爆炸之前的過程都被設想進去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