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正本清源話太極-目錄
(一) 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二) 陰陽
(三) 中國的數與天人相應----從一、二、三談起
(四) 三的哲學意涵
(五) 中醫--用天人相應學說解釋人體運作的經驗科學
(六) 五行
(七) 周易之謎----後天八卦
(八) 河圖、洛書與數術系統
(九) 道家對自然宇宙的始源思考
(十) 十二正經循行順序及起始時間的天人相應觀點
(十一) 奇怪的陰曆十四月
(十二)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附錄
尚書堯典
尚書舜典
史記五帝本紀
史記曆書(部分)
史記天官書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正本清源話太極-自序
我在探索這些領域採用的方法是最笨,但也最穩健的。說文解字注、十三經注疏、各種版本的黃帝內經、周易都在我手邊隨時可取用。得力於網際網路的發達,讓我能有效率的往來古說及今書之間。其中最大的幫忙來自說文解字注。少了它,別說我這個學理工的門外漢不可能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能成一家之言,就是鑽研一輩子,只怕仍在迷霧中打轉。
其實,這些玄學領域並不難懂,非但不 ”玄”,相反的,它們還很 ”生活化”。就如周易系辭中所言: ”…百姓日用而不知。” 除了找資料佐證自己的說法之外,在各家討論一些新出土資料中,我每能發現出土資料支持我的看法。但這些東西多半都被導入其它的解釋,讓我覺得離其本意愈來愈遠。其實在先秦時期,這些東西都像是有系統的一本書,而今卻篇頁散亂,支離破碎。復原工程就像拚圖一樣,大架構確定了,就算仍不完整,但是己經可以確定這是什麼東西。甚至,缺什麼東西、在那裏應該可以找到什麼東西都可以預期。
這時出書不是因為大功告成,相反的我覺得只是開了頭。但是,有感於這些新說法能讓許多領域少走許多冤枉路,甚至讓許多領域能有新視野,所以才在有了初步結果之後就匆匆付梓。打個比方,我覺得這本書就像是點著了火柴,一個一個的去點亮代表各專業領域的蠟燭。或許有人說書名定的太狂,但若知道 ”正本” 是我父親給我取的號,也許就能感受到我的謙遜。
最後,要感謝大陸的李學勤先生、李零先生、馮時先生、陳久金先生,沒有他們在先前的研究,我不可能在他們浩如湮海的成果中,摘取一些內容引申我的 ”異見”;也要感謝已故的大陸異人李陽波先生,有了他對太極圖的正確詮釋,讓我能一路走來,過關斬將,信心十足。透過我的氣功老師白雁老師、彥寬老師,以及上海的傷科按摩中醫師黃文濤先生,讓我見識到氣功及經絡按摩都能對病體自癒能力的改善有著神奇的效果。我悠遊二者之間再比照黃帝內經裏的論述,由衷感嘆: ”古人誠不欺我”。這些效果西醫只能用 ”運氣” 或是 ”奇蹟” 才能解釋。但是,我所見識到的氣功及經絡按摩卻能讓 ”運氣” 一直都那麼好;又每能讓 ”奇蹟” 按照標準運作流程 (SOP)出現。
我所使用的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內文共七百五十二頁(最後一字 ”亥” 出現於此頁)。為了顧及大家看了本書後引起購買的興趣來驗證,我在內文特別標注這些字出現的頁數,方便大家來檢驗我的說法。南懷瑾先生說他在啟蒙時也讀說文解字注,這本書真是值得信賴的終生伴侶。
有感於民初才女蘇雪林大氣魄的對屈原作品的另類解讀,造成知識界的冷漠對待;以及顧詰剛先生說禹是虫不是人而引起的爭議,我看,我這本書的下場也好不到那去。不過,我比他們佔一個優勢----我本來就不是文化界的人,所以想要批評這本書的專業人士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應該都比我要深入的多,萬一我是對的,那還真替他們的專業擔心。
寫完這本書,心中的感覺有些像是暑假才開始,暑假作業就寫完了。多輕鬆啊!沒想到瞎打誤撞竟讓我和 ”為往聖繼絕學” 這所有讀書人一生追求的崇高使命沾上了邊。真是太痛快了!
朱壁修 2008.9月 新竹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1)太極圖
----太極圖是古代中國人一年日中測影的觀察記錄
太極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產物。但是到了現代,不但版本不一,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對太極圖原本的意涵做出完整的詮釋。只知道它似乎能解釋很多事物,但各家解釋的又不盡相同。有人說它和太陽的影子有關,也有人說它表示陰陽的消長,更有人說其實那是外星人畫的銀河圖…有太多太多形而上的理論在說明它,但是欠缺直覺性的解釋是造成今日各說各話的主要原因。到底太極圖是怎麼畫出來的呢?它是純哲學性的符號圖騰還是它有具體的意義呢?
開啟中醫之門—運氣學導論的作者李陽波先生在書中附錄279--280頁(正體中文版),以周髀算經中古人在二十四節氣 ”日中測影” 的數據,成功的還原了太極圖的本來面貌:太極圖是古人根據觀測太陽(日中測影)所得到的影長數據所畫出來的觀察記錄。原來太極圖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成果。這個說法對嗎?是確定答案還是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答案呢?
在開始說明以前,或許有許多將太極圖視為神聖無上,玄之又玄的 ”衛圖” 人士覺得這個說法太過簡單,有損太極圖崇高的形象。但是看完之後,我相信這個疑慮將不復存在,甚至會對中國文化的根源—天人相應,有更深刻的瞭解。不但如此,這個 ”簡單” 的意涵還能間接證明黃河流域文明在周朝(甚至夏、商)的真實存在。以下所述多半屬於我的自學研究心得,請耐心觀看。
學氣功領我入門
在學習氣功的期間,為了要對功法有更深入的認識,我首次接觸了中醫這個領域。在看大陸中央電視台拍攝的 ”黃帝內經” 記錄片時,我意外的發現竟有這麼多不同版本的太極圖:有和八卦畫在一起的,也有單獨的;有黑色在上面的,也有白色在上面的;旋轉時有順時鐘方向的,也有逆時鐘方向的;圖中間的 ”S” 曲線有正 ”S” 的,也有反 ”S” 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對錯嗎?還是不同的圖代表不同的意義?我開始試著找尋答案。初步得到的答案是:太極圖最早是在南宋時由朱熹傳出的。但是並沒有交待清楚是怎麼來的。因為朱熹學問大,又是研究周易的理學大家,從此,太極圖就和玄妙的周易有割不斷的關係,同時這個圖也成為官定版本。這個太極圖也就是現今我們最常看到的太極圖。但是後來又有人發現稱為 ”天地自然河圖” 的太極圖,而且歷史更久遠 。但是官定版本己經存在不好更改,於是就將天地自然河圖稱之為 ”古太極圖” 以示區隔。但不論是那一個圖,都沒有交代它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所以問題依舊存在。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2)絕妙的日中測影
絕妙的日中測影
雖然有不少人提出對太極圖內涵的解釋,但是說服力皆難以服眾。直到我看到李陽波先生的說法,才覺得這個解釋最貼切。可是最貼切和它是不是這樣畢竟仍有一段距離,李陽波先生沒有做更進一步的論證。而且李陽波先生在書中所畫之圖並非完全依照周髀算經上的數據,也就是說:真要按照周髀算經上的數據是畫不出李陽波先生書中之太極圖的。但是差異不會太大。重要的是它仍能表達 ”日中測影” 這個精神。到底什麼是日中測影呢?說到這裏就真要對古代中國人的智慧表示讚嘆,我們從小就知道日晷儀這個東西,而且不分中外,各古老文明都有類似的東西用來根據日影判斷一天當中時間的早晚。但是中國人更厲害的是還多看一個數據:每天影子最短的時候(也就是正午)影長是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呢?有很大意義嗎?原來他們很早就發現一年之中每天最短的影長是有變化的----甚至是有規律變化的。一年從日中影長最長的那一天開始(冬至),漸漸的日中影長愈來愈短,天氣也愈來愈溫暖,直到半年後最短(夏至);之後呢日中影長一天天的變長,天氣也愈來愈冷直到半年後日中影長最長,又是另一個循環的開始。於是畫一個圓(代表一個循環,也就是一年)將圓周分為365份(或366份)(代表365天或366天)一年的第一天(冬至,日中影長最長)定在正下方,而根據這365天日中測影的數據一一描點畫圖,完成之後就是古太極圖。
日中測影與觀察者位置
當我得到這個答案時,心裏是愉快的。更進一步的我還發現古太極圖如果真是這樣來的話,那麼其中還有隱含的意義:古太極圖的形狀可以判斷出觀測者所在的緯度。也就是說由日中影長最短(夏至)和日中影長最長(冬至)的比值,或是春分(或秋分)日中影長和冬至日中影長的比值,根據簡單的相似三角形邊長等比例定理,可以推算出觀測者所處的緯度。而由古太極圖來推算, 觀測者所處的緯度約是33.1度。由於古時交通不便,加上觀象授時是帝王君權的重要象徵,所以觀測者必定在京城附近觀測,所以觀測者的緯度就大約是京城的緯度。那麼在古代中國有那些城市在33.1度附近呢? 西安、咸陽、洛陽、鎬京、開封都在34度。(當然我的計算方式只是將地表球面視為平面,所以一定有一些誤差。)所以大致來說,古太極圖可以表述為夏、商、周時期(或更早)的產物。有意思吧?一個古代天文學的觀測記錄圖像,後人可以據此還原歷史。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3)周髀算經
有別於古太極圖的另一版本—周髀算經
但是另一個問題來了:根據周髀算經上的數據所畫的圖和古太極圖不一樣,不在33.1度而在29.8度(約30.0度)。也就是在杭州附近。這又是怎麼回事?我查了一下,在先秦時期有兩個霸主建都於此緯度:一是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另一是楚都郢(今湖北荊州)。在有史可考的前提下,我個人較傾向這是楚國的觀測記錄。為什麼呢?觀象授時本是帝王的特權,但是東周時周王室沒落,所以大諸候國如魯(周公後代的封地)也自己造曆(史記: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襃周公之德也。),那麼越(夏禹子孫的封地)也有可能這麼做;另外,有不臣之心的諸候國--如楚(楚莊王曾問九鼎輕重於周都洛陽外)也有可能。再加上楚雖身居黃河文化以南的 ”蠻夷之地”,但老子是楚人(史記: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後代尊老子為道家思想的始祖,可見其文化的深度。但是這些都只是我的猜測,有待歷史學家的考證。但是,周髀算經上的數據,清楚說明了在北緯30.0度附近曾經有過一個古國在那裏記錄 ”日中影長”。
孔子也這麼說
討論到這裏,相信還有許多人半信半疑,最多同意這種說法很好,但並不足以說明它就是這樣。沒辦法,只好搬出古人來當幫手啦!找誰呢?我找孔子!怎麼回事?孔子說過古太極圖是日中測影的觀察記錄?沒錯,他說過。在那說過?就在周易中說的! 周易中的十翼(彖上、下傳; 象上、下傳;繫辭上、下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據傳是孔子和學生研讀周易的心得報告。在繫辭上傳中有一段話相信大家都曾見過: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但是,有些人不懂裝懂,甚至還要改的對仗工整,於是這段話就變成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這一改可就面目全非,真象不得見天日了。真有這麼嚴重嗎?請聽我分析:這段話主要的關鍵就在 ”是生兩儀” 這四個字。儀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p.375上說:儀,度也。也就是說:儀是測物體有多長的意思。(我們常說的度量衡是指測三樣東西:度,測長短;量,測容積;衡,測輕重。)兩呢?說文解字p.354上說:兩,二十四銖為一兩。它是重量單位。真要硬說它和二十四節氣扯得上關係也未免太牽強。就在 “兩” 的旁邊讓我看到另一個字長得像 ”网” 但中間還有 ”中” 字的一豎,它是什麼解釋呢?”网”,再也。清朝段玉裁注:”再者,一舉而二也。凡物有二,其字作 ”网” 不作兩。今字兩行而 ”网” 廢矣。”。而再的解釋則更深入:”再者,重複之詞;二者,對偶之詞。” 所以兩儀指的是:”兩組一模一樣的長度資料”。從數據上來說它指的是從冬至日到夏至日這上半年183天日中測影的影長,和從夏至日到冬至日這下半年183天日中測影的影長資料是兩組一模一樣的。從古太極圖來看它是從最下方(冬至)起順時針畫至圓心上方(夏至)的曲線段和從圓心下方逆時針畫至圓正上方圓周的曲線段。說文解字又怎麼解釋 ”是” 呢? p.69:”是,直也。從日正。”。說到這裏就要解釋一下古人日中測影的工具和方法。古人日中測影有二個工具:一個是插在地上長八尺的竿(後稱為表),另一個為平放在子午線的刻度尺(後稱為圭),(子午線:南北向的直線)只要將子午線定好,每天就只要等竿影和圭尺(子午線)合而為一時去看圭的刻度就行了。也就是說:除 ”日正當中” 外,其餘時間竿影和圭尺不是成為一直線,而是 ”斜”的。
----先天八卦就是一年當中八個均分日期(四正四立)的冷熱程度表示
於是我們瞭解了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是說:觀察一年中日月運行週而復始的變化,我們先畫了一個圓(代表一年),再根據每天日正時所測得的全年兩組一模一樣的影長量度資料,將它畫在圓座標上,就得到了兩條一樣的曲線段(太極圖粗稿)。當兩儀畫成時,二至(冬至、夏至)也就定出來了。因為二至正好平分一年,但單位又太大(183天),於是再人為的將其平均分割為二。這樣就產生四象。也就是 ”時”( 時,又稱四時。指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接著,再分割就成為大致均等的八個部分(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也就是常說的四正四立。為了表示這八個部分的冷熱變化,於是就用八個不同的符號來表示。這八個符號就是八卦。它們的擺放位置就是後來所謂的伏羲八卦或又稱為先天八卦。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4)先天八卦是這麼來的
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是這麼來的
如果我們把八卦最下頭的一爻視為代表熱的陽 ”—“ 以及代表冷的陰 ”- -“ ,另外二爻及三爻代表程度多少,那麼在立春位置的震卦就代表一點點陽;在春分位置的離卦就代表多一點的陽;在立夏位置的兌卦就代表更多的陽;而夏至位置的乾卦就是最多的陽。同樣的在立秋位置的艮卦就代表一點點陰,在秋分位置的坎卦就代表多一點的陰;立冬位置的巽卦就代表著更多的陰,而在冬至位置的坤卦代表著最多的陰。(雖然,我很容易理解震卦的陽較離卦及兌卦要少,以及艮卦的陰較坎卦及巽卦少,但是,為何兌卦的陽比離卦的陽要多,以及為何巽卦的陰要比坎卦的陰要多,就困擾我很久。但是,如果我按照 ”二至、四時、四正四立” 的生成順序去佈卦,就很自然的解決這個問題。
二至陰陽圖
也就是說當只有二至時,我只用一陽爻代表夏至,用一陰爻代表冬至。
四時陰陽圖
而在四時階段必須用二爻才能表達,於是在原本一陽爻代表夏至上再添加一陽爻,在原本一陰爻代表冬至上再添加一陰爻。而新增加的春分屬於陽的上半年,所以用一陽爻在下、一陰爻在上表示,而秋分屬於陰的下半年,所以用一陰爻在下、一陽爻在上表示。
到了四正四立階段就必須用三爻才能表達,於是在夏至及春分原二爻上加上一陽爻,在冬至及秋分上加上一陰爻,而新增加的立春則是屬陽的上半年開始階段,所以最下頭一陽爻,二三爻皆為陰爻;而立夏則因是上半年快結束,所以用一、二爻為陽爻三爻為陰爻表示。同樣的,立秋是屬陰的下半年開始階段,所以一、二爻為陰爻,三爻為陽爻來表示;而立冬則是下半年快結束,所以用最下頭一陰爻,二、三爻為陽爻來表示。這正足以說明 ”陰” 指的是陽氣下沈的現象,陰的多少和陽氣下沈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完整理解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的涵義,以及古太極圖和先天八卦擺放在一起的原始目的。接下來有人發現用八卦來表示冷暖程度(或陰陽變化)似乎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將冬至畫至夏至這條曲線段下面畫成黑色,一直畫到另一條曲線段為止,這樣也可以粗略表達以上概念,於是就產生了圓內分成黑白兩部分的古太極圖。
太極八卦四正四立圖
古太極圖
概說各類太極圖
說到這裏,似乎該給出一個古太極圖的標準版本:一個可搭配先天八卦或不搭配先天八卦的將圓內分為黑白兩部分的反 ”S” 曲線。正下方是冬至點,也就是黑色部分達到圓周;而正上方的夏至點為半徑(冬至影長)的17%,(春分、秋分點則約為半徑的58%)。當然,這是指觀測者在北緯約33.1度記錄的。
北緯33.1度觀察所繪之太極圖
那麼,為什麼是反 ”S” 而不是正 ”S” 曲線呢?S曲線的方向代表著觀測者認為一年是從正下方開始,接著第二天、第三天…是往左走還是往右走。其實,二者都可以。只是為了不要那麼彆扭(你想想看:當你在觀測時是面向南方,每天看到太陽都是由左經上到右運動,也就是現在說的順時鐘方向,那麼,既然二者都對,為什麼要選一個看起來不順的呢?)當然,如果觀測者在南半球,他就應該會畫成正 ”S”。
南緯33.1度觀察者所繪之太極圖
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冬至點要從正下方開始呢?我認為這就和天人相應有關了。當面對南方觀測時,影子都出現在竿的北方(下方),所以下方和陰有某種連繫。而且,根據觀測所得:竿影愈長愈冷,竿影愈短愈熱 ---- 不管在一天當中或一年當中都是這樣。所以正下方應該是一年中最陰的一天,也就是竿影最長的那一天 ---- 冬至。
寫到這裏就要對其它太極圖所表達的意義提出看法:
1.標準版太極圖:首先它有經過圓心,而且是在四分之一圓時經過圓心,所以觀測者位置位於赤道。另外,這個圖也只能代表半年。由於古中國版圖從未達到赤道,所以這並非中國文化產物(當然我是以太極圖代表日中測影記錄的觀點來看)。
觀察者位於赤道所繪之上半年太極圖
2.正 ”S” 版太極圖---這個圖為明朝易學家來知德引用,但由於原作者又將二十四節氣以順時鐘順序布列在圓周上,所以只能說它是錯的。
來知德引用之錯誤太極圖
3.其它古太極圖---冬至不在正下方,或偏左或偏右。我猜那是將一年的首月置於幾月,再以正月視為一年開始(放在正下方)的結果。這是我的猜測,如果對的話,考古界對於確定古物的年代又多了一個參考工具。例如:商朝。根據馮時先生的考證,商朝將歲首定在現在的陰曆九、十月(陽曆約十一月前後),也就是在冬至前一至二個月,(秦定在十月,和商朝類似。)。若將歲首置於正下方(也就是時鐘六點鐘位置),那麼,冬至點就會跑到左邊一點(時鐘七點鐘位置)。而其它朝代的歲首都定在陰曆十一月以後,所以若將歲首置於正下方,那麼,冬至點就會偏右一點(約時鐘五點鐘位置,如夏朝以及漢朝以後至清朝。)但是正確的古太極圖是以冬至為主定在正下方,但這麼一來就表現不出那個朝代的歲首是幾月(或正好是11月,如周朝)。
北緯33.1度,歲首11月太極圖
忘了提到一點,冬至是看太陽定出來的。古人用的曆法(農民曆)是陰、陽合曆(看太陽的部分是二十四節氣,看月亮的部分是月份和日子。)所以冬至日搭配陰曆的那一天是變化的。大致來說:冬至日始終在陰曆的十一月,而每約三十年才有一次十一月初一是冬至。這一天可是大日子,若再逢五星連珠那就更不得了了(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循環一週期,排成一直線)。史記中記載,在漢武帝時就自稱當時是太初曆四千六百一十七年,而太初曆元年就是五星連珠,冬至又逢初一,又是甲子日的大日子。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5)子午線
子午線
至於四象(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部分,我並不認為可以從直接觀測太陽中得出春分、秋分。古書和今書上的各種說法我覺得都是先有答案再去找解釋。甚至許多人認為一定是先有二分(春分、秋分),再平分得到二至(冬至、夏至)。根據其它古文明來看,似乎都是這樣。因為東西方向就是每日日出點到日落點的連線,很容易定出,而要古人以不成熟的科技定出南北方向的子午線,實在是太困難了。但是對於古代中國人而言,定出子午線卻很容易。雖然有許多測定子午線的說法(淮南子書中記載及南北朝祖沖之的兒子都有試做過),但我覺得都太複雜。我認為古人只是先連續幾天觀察一天中竿影最短時的位置,將其定住,再將這一點和立竿底部連成一線,就自然成為子午線。最初目的並不是為了定南北方向,而只是要方便之後的量測需求—每天只要等竿影和這條線成一直線時就記錄竿影長度(這可由 ”是生兩儀” 的 ”是” 的本義得知古人正是如此做的,而且特別為這個動作造字:是,直也。從日正。)。如此一來,記錄日中影長就不必苦等及確認了。而其它文明雖然可以透過觀察每日日出的位置判斷出一年的開始,但是卻無法因此直接得到精準的子午線。必須透過先算出東西方向再去推算出南北方向。所以中國人很可能在距今七千年以前(請見馮時先生所著:中國天文考古學有關濮陽墓一文)就知道透過觀測太陽得知一年的開始—冬至,以及南北向子午線。接著,再參考觀察夜晚的星象把二至之間的空白填上,於是有了四象及其相應的星空天象。接著再對分四象得到四立及其相應的星空天象,於是,四正、四立這八卦就此產生。
不肯認錯的現代陽曆
一年的開始是冬至,西方陽曆原本也是如此。但因為置閏技術不精(四年一閏,四百年100閏),到了西元1460年時,曆法與天象就己差異了10天。後來到1582年經過校正改為四百年97閏,才恢復準確。但當時頒佈新曆的羅馬教皇又改變了原本以冬至為歲首的原則,改為仍沿用當時已偏移十日的春分日(原本為四月一日偏移到三月二十二日)為基準點,這也迫始冬至日由原本的一月一日偏移至目前的十二月二十二日。這就是為什為以太陽運行為主的陽曆一月一日,現在你仍找不到它和一年的開始有任何關連的原因。同時這也是研究西方星象的人始終解釋不了星座為何都是從當月二十二日分隔的原因。
日中測影從何時開始
目前存有的文字資料(周髀算經)說明日中測影最早可追溯至周朝,距今約三千年。但有人認為這本書是後人依托周公問數於商高,成書年代約在漢朝,距今二千年,一下子就少了一千年。如果周易繫辭是孔子做的,那麼,根據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這段話,至少日中測影距今二千五百年。但若考慮 ”是” 的造字原義,恐怕還可追溯到倉頡時期,距今五千年以上。但是正因為以上皆是 ”文字考古”,信者恆信,由於缺乏實物證據,不信的也大有人在。其實周髀算經上的日中測影記錄,根據目前已知的考古資料來看,其實是可以上推至 ”良渚古國”( 在今日杭州餘杭, 約北緯30.0度,距今至少四千年。),以及古蜀國(三星堆文化,約北緯30.8度,距今四千年以上。)而良渚古國已出土的器物中,有些是可以聯想和日中測影有關(一些山型玉飾,底座有孔可插入木棍,甚至有些斷裂木棍還留在孔中。明代郭守敬為求影端清晰可辨,就曾加入類似物件。)良渚古國及古蜀國的出土正好銜接夏朝的開始,但現在由於缺乏夏朝真實存在的實質物證,所以連禹的存在與否都有人懷疑。相信禹存在的人,多數認為禹是西羌人,生活在現今四川汶川,緯度約在31度,有治水能力的可能。三星堆文物的年代和此可以銜接;但是,緯度30度的良渚古國也大有機會。禹是虫的意思,而禹和其父鯀都是崇伯,虫、崇古音若同音則有可能有類似的意義:代表南方。(蠻、閩,都有南方的意思。)而史記記載禹娶妻於塗山(今安徽,近杭州。),而會盟諸候於會稽,死於會稽,其子孫封於會稽(春秋戰國時越都)。這些都顯示禹的老家可能就是良渚古國。而良渚古國已出土的器物紋飾和商朝甚至號稱是夏朝的紋飾都有關聯,這也給禹從良渚到北方做天下共主留下了想像空間。
另外,日中測影的竿長八尺也讓我產生遐想,為什麼是八尺?標準答案說是等同成年男子身高,但七尺才是呀,昂藏七尺之軀,不是嗎?我大膽提出假設:原本應是十尺。而良渚古國若找到物證將會長十尺,但夏朝以後找到的則會是八尺。為什麼呢?十尺是個單位長度,較為可信。那為什麼夏朝以後改成八尺呢?那是因為:禹從北緯30度的老家帶至北緯33.1度黃河流域附近成為天下共主的日中測影數據不合,但若將竿長減為八尺,則夏至日影長恰好適用。
這麼說來,日中測影於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在夏以前就併存,是真的嗎?是真的。有多早呢?至少可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約4100年-4300年)的帝堯時期。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一)太極圖與先天八卦 - (6)帝堯時期就存在日中測影
帝堯時期就存在日中測影
在2003年中國大陸考古學家在史書記載的堯都平陽(今山西襄汾縣陶寺鎮)找到了這個古城。我覺得最有價值的就是祭壇的出土。這個祭壇不僅有類似英國巨石陣觀測日出方向的土牆,更重要的是祭壇上還出土了四個直徑各為 25cm、42cm、86cm、145cm的同心圓。
英國巨石陣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人對這四個圓做出正確解讀。其實我一看到這個圖形,再把最小圓直徑比最大圓直徑等於0.1724,以及次大圓直徑比最大圓直徑等於0.5931,我就知道這個地方在古太極圖觀測位置(33.1度)以北不遠,參看地圖後果然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圓就是當地日中測影的結果。最小圓的半徑是夏至日中影長,最大圓半徑是冬至日中影長,次大圓半徑是春、秋分日中影長,而次小圓半徑則是立夏及立秋日中影長。讓我好奇的是少了一個介於86cm與145cm的圓(立冬及立春日中影長)。看了出土照片,覺得是被挖掉了。其實也無所謂,只要有25cm、 86cm及145cm這三個圓就足以說明這是日中測影。我覺得還可以做的是找出當時的竿長是多少?只要在當地拿不同長度的竿於夏至、春秋分、冬至的正午實測就可得知。以周髀算經的數據推測:竿長應在55cm至65cm之間。所以,以目前出土的實物證據,我們已可確認日中測影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帝堯時期)。而當時使用的竿長可能只有55cm至65cm。
圓的奧秘
到底是幾個圓才對?
----原來五行就是八卦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沒頭沒腦,但是這關係著古代中國看太陽定節氣的演變過程。我認為先是二個圓、三個圓,再是五個圓,之後是七個圓,最後成為九個圓。為什麼呢?古人從立竿日中測影可以觀察得知一年的週期及二至(影子最長的冬至,影子最短的夏至。),所以可以畫二個大小不同的同心圓來表示。而大小圓半徑就分別是冬至與夏至的日中影長。但中間間隔的182天實在太長了,於是觀察冬至日後91天的日中影長也畫一圓,由於夏至日後91天的日中影長也正在此圓上,於是三圓圖就代表了將一年分成四時。
太極圖與四時
五行圖
接著將這91天中再對分,就又多出了二圓成為五圓。這五圓就是五行。而五行正隱涵將一年分成八個約略均等的部分,也就是八卦。
太極圖與四正、四立
有人考證說五行曆是將一年分成十個月的古曆法。我同意上古時有過將一陽曆年分成十月的古曆法,因為我都可以猜想甚至有過將一陽曆年分成八個月的古曆法。但是五個圓的五行只能是分成八個部份,要分成十個部份得要等六個圓,而分成十二個部份就得要有七個圓才行。這是因為每一個圓都是以某一日的日中影長做半徑所畫出的,而最大圓的冬至及最小圓的夏至一年均只經過一次,其它各圓一年都經過二次。雖然山海經中的 ”六荒大山” 可以視為一年十節氣,及帝堯時祭壇出土的11個觀日縫隙可以視為一年二十節氣,但是我們卻不能將帝堯時期的二十節氣解讀為一年十月的證據。為什麼呢?因為根據實地觀測,在一年中除冬至日及夏至日和實際相符,可以說明它的功能外,其餘太陽實際通過觀測口的日期間隔差異實在太大了,最少者有9、10、11、12天的,最多的有32、33天的,中間還有18、19、22、24天的,因此,根本無法用一個月36天來概括。所以,我們可以說帝堯時期的曆法有看太陽的部分,而且把一年365天或366天分成二十個節氣。但卻不能說分成十個等長月。我們之所以會把節氣除以二等於月數,是因為現在的二十四節氣是約略均等的14、15或16天,乘以二大致等於一月天數所致。
在這些種類的圓中,四個圓和六個圓都不太自然。因為如此一來要不就得放棄第三個圓的春、秋分,也就是形成四時的部分。要不就接受不均等日數的劃分。四個圓會把一年分成六份,而六個圓是把一年分成十份。少數民族有一陽曆年分成十個月的,但就不管陰曆月了。那帝堯時期有沒有可能真是四個圓呢?其實也有可能。有三個圓我確認是冬至、夏至、春(秋)分。另一個則在立夏、立秋的位置。缺少的一個圓是立春、立冬。但有沒可能它就不在意這個圓呢?真有可能!考慮黃河流域的氣候,每年在秋分(陽曆九月二十三日左右)到隔年春分(陽曆三月二十一日左右),除了冬至看一年開始,其它時間和農作無關。但我不願意接受這種說法,因為祭壇旁的測日縫隙數目,從冬至到春分和從春分到夏至一樣多(各四個)。表示冬至到春分(或說是從秋分到冬至)也是觀察重點。另一個原因是:史記記載 ”黃帝建立五行”。所以這五個圓的曆法在黃帝時就應該存在了。
其實我們現在用的農民曆就是自伏羲—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大禹一路傳承演變而來。也就是所謂的陰陽五行曆。而在黃帝之後曾被九黎的曆法 ”亂過”,經過顓頊矯正回來後,在帝堯初期三苗又採用九黎曆法,帝堯又將其改造回來。到了帝舜時期就已經演變為一陽曆年分成十二個部份(七個圓)的新制。到了大禹則再改為和陰陽五行曆契合的九個圓,分一年為十六節氣的農民曆。九黎、共工的曆法是什麼曆法?有那麼多人用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九黎、共工的曆法可能是把一陽曆年分成十個月份的曆法,每個月三十六天,每年剩餘五日不計。由於簡單,所以用的人也多。史記是說它不夠準確所以造成不便,我倒覺得因為它的功能和陰陽五行曆中的陰曆類似—都是數日子,但又和月亮的陰晴圓缺不合。 最重要的是:它沒有古人最重視的春分及秋分,所以被視為來亂的。陳久金先生考證的中國古代十月曆有充足的說明,但可惜的是他正好將二位主角弄顛倒了。陳先生誤以為陰陽五行曆是十月曆,而來亂的是現今使用的農民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主要是陳先生以為陰陽五行曆的名稱正足以說明它是分為五個陰月和五個陽月,加起來剛好十個月。但是,五行這五個圓卻只能將一年分成約略均等的八個部份(八卦),而要六個圓才能將一年分成十份。陳先生所本的貴州十月曆 ”吐魯竇吉.論天地人生” 說:”一年十個月,六氣定五季,...” 就說明得要六氣(六圓)才能定五季。而他舉證看日出的六座山頭,也在說得要六個基礎點,也就是六個圓。雖然陳先生在此枝節處有部分我不認同,但他的主要論述:遠古中國曾存在並被使用過一年分成十個月的純陽曆曆法。而且這個曆法就是天干的源頭,對我來說是深獲啟發的。
尚書舜典中開頭就說 ”…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這說明帝舜時改曆為一陽曆年分成十二份(七個圓)。由於沒有動到五行曆中形成春、秋分的中間圓,所以還可被接受。但畢竟影響到了四立(四維),所以大禹再花十三年 ”治水”,(再仔細去看看大禹在治水還是在造曆。)再分成十六節氣才又和八卦契合。所以,古書上說:”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 就是指十月曆和五行曆之爭。六個圓的十月曆取代五個圓的五行曆,所以不再有中間圓,當然四立(四維,地維)就沒了。以上部分還涉及天文曆法的演變過程,許多神話如:伏羲創世、女媧補天、共工與顓頊爭帝、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洪水及治水等都和曆法有關。甚至傳說中黃帝發明的指南車,其實也是日中測影的代稱。所有這些內容我都在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章節中用尚書及史記以及新出土的戰國楚帛書來仔細論證。雖不敢期待所有人看完之後都能大徹大悟,但感受到耳目一新是一定會的。
為什麼叫中國?
這又和日中測影有關。在周禮有記載周都附近周公測影的陽城,因位於夏至日中影長一尺五寸的地方,是為地理之中,所以自稱為中國。為什麼呢?按照周髀算經上的數據,夏至日影長一尺六寸來看,若考慮竿長截為八尺,而夏至影長為一尺六寸是在現今洛陽(34.5度)一帶,陽城就在34.0度左右。那為什麼這裏是地理之中呢?東西方向比較好辦,由於缺乏參考座標,所以怎麼說都行。但南北方向就不行了,必須要有說法。古人觀測太陽得到一個錯誤的結論:冬至日太陽直射南極(現知為南迴歸線)。所以從南極到北極之中點約在陽城的緯度。我們若將南迴歸線在南緯23.5度離北極共113.5度計算,地理之中就在離南迴歸線56.75度,也就是在北緯33.25度的位置。請注意,這是古人根據觀測日中影長所計算出來的,精準度已十分準確。而且這都已記載在周髀算經之中。
我在發掘太極圖祕密時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它是反 ” S” 型而不是 ”心” 型?上半年的數據不是和下半年一樣嗎?為什麼不直接複製上半年的曲線呢?將上半年的曲線直接複製再依東西方向為軸做鏡像處理(成為反 ”S” 型)有什麼特別意義呢?這個疑問一直到探討河圖,洛書時才找到其中原因。其實太極圖和後天八卦,甚至河圖、洛書都有關聯,我將在以後篇幅另外說明。
x /(x+L)=g / H=a / (a+L+Y)=b / (b+L+2Y)
夏至影長 / 冬至影長=x / b=L / (L+2Y)=L /(L+47度)
春分影長 / 冬至影長=a / b=(L+Y) / (L+2Y)=(L+23.5度) / (L+47度)
L:觀測位置距北迴歸線的緯度距離.L+23.5度=觀測位置緯度。
由於我將地球曲面視為平面;以及假設太陽移動的速度不變,因此和實際情況一定有出入。所以,精確值應以實地量測為準。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二)陰陽
陰陽
陰陽的觀念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這二者是相對的,但同時也是互抱的。基本定義是:向上的、升發的為陽;向下的、收斂的為陰。但是,前為陽、後為陰,左為陽、右為陰。為什麼是這樣子?有道理嗎?要瞭解這些就要從古人觀察太陽說起:中華民族發源在北半球的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也就是在北迴歸線以北的地區。為了要看到全天候的太陽,所以必須要面對南方。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古地圖都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的原因。看太陽幹什麼呢?為了要觀象授時,制定曆法以利農事。太極圖和先天八卦以及二十四節氣的四正(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和此有關。
所以,當面對南方時,太陽從左邊升起、右邊落下(左為陽、右為陰),前面是亮處,後面有影為暗處(前為陽、後為陰),太陽升起在頭上為白天,下沈後至腳下為黑夜(上為陽、下為陰)。這上下、左右、前後三對陰陽恰如我們身處的三維空間的座標軸系統。似乎看太陽己經定義出了我們身處世界的大部分,可惜尚差時間這一維。但是,若把觀察期放大到一年,那麼黃帝內經內的 ”來為陽、往為陰” 就正正說明了時間這個維度。怎麼說呢?一年的開始是冬至(太陽直照南迴歸線)太陽離我們最遠,漸漸的向我們而來(來),愈來愈近直到夏至(太陽直照北迴歸線),天氣也由冷到熱(來為陽)。之後太陽漸漸的離我們而去(往),愈來愈遠直到冬至(太陽直照南迴歸線)天氣也由熱到冷(往為陰)。
”陰” 古字和 ”昜” 一樣皆無左邊的 ”阜” 部首,上為 ”今” 下為 ”云”。說文解字p.575:陰,云覆日也。 從云,今聲。但是,若只是云覆日,為什麼不是上為 ”日” 下為 ”云” 呢?云覆什麼時候的日呢?是不是也可能是:從今,云呢?說文解字p.223:今,是時也。而 ”是” 的本意為直,從日正。所以陰的意思是:日正當中之時云遮日的現象。這日正當中之時可以指一日中的正午,也可以理解成一年中的夏至。所以陰的本字為 ”盛陽時所生之陰” 之意。而陽古字為昜,說文解字p.454:昜,開也。從日、一、勿。但是,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昜應該從旦、月。p.308:旦,朝也。為初生之太陽;而p.313:月,闕也,大陰之精。也就是說昜的本字為 ”盛陰時所生之昜”。所以可以用 ”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 來理解陰陽的本意。也就是說陽的背景是盛陰,陰的背景是盛陽。這種解釋才能解決河圖的大問題:河圖一在下、二在上,三在左、四在右。但一、三是天數屬陽,應該在上、在左,而二、四是地數屬陰,應該在下、在右。怎麼一開始的一、二就不對了呢?如果我們把河圖配合太極圖一起看就比較清楚了;原來一雖然在下,但它是 ”向上” 的開始;而二雖在上但已是 ”向下” 的開始。由此可見,古人所定義的陰陽是動態的,而且己經把臨界點都考慮清楚了。
陰陽本意圖
假如陰陽真如上述是和觀測太陽有關,那麼就自然衍生了一個問題:住在南半球的人也是如此看嗎?中國的陰陽學說在南半球適用嗎?我猜想的答案是:在南半球也適用----但是左、右的陰陽要倒過來。只要將自己想成觀測者就可清楚的瞭解到,其中的差別只是在:當面對赤道觀察時,太陽改為從右手方升起(右為陽),左手方落下(左為陰)。其實大自然早就給了答案:在北半球的人向上看颱風的旋轉方向是由左而上(順時),由上往下看水盆放水,水是由右往上(逆時)。而在南半球則恰恰相反。若是這樣,生物呢?也會因為所在地陰陽的不同而不同嗎?我猜:是的。植物的花瓣繞生旋轉的方向,南北半球就不一樣,但都是跟著太陽轉。想到這裏更有趣的問題來了:在黃帝內經上有談到,人之所以右手右腳較左手左腳強壯,以及左眼左耳較右眼右耳靈敏,是和陰陽有關。如果它是對的,那麼,南半球就必須是左撇子多----至少左撇子的比例要比北半球多。這麼一來,似乎把黃帝內經的對錯(或一部分的對錯)甚至中國陰陽學說的對錯都賭在這裏,其實不必如此,因為有許多先決假設條件是對黃帝內經有利的。
在沒有任何統計資料支持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做一猜想:在南半球的原生物種,應該左撇子多。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那麼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就非常了不起。似乎這麼一來,我們把太陽對生物的影響擴及到所有生物的行為模式。真有那麼大的影響嗎?植物是因為不會動,又具有向陽性,所以花瓣跟著太陽轉。而太陽從那升起對於動物有那麼大的影響?能決定動物發展成左撇子或右撇子?其實,我心裏隱約覺得好像不大可能。但是,自從在2007年10月看到國家地理雜誌的一集有關人體在子宮內生長過程的介紹,我又覺得這個可能性大增。它是這麼說的:”人體在受孕後,受精卵在分裂時是先分成兩個受精卵(也就是同卵雙胞胎),之後,才進行減數分裂。這兩個受精卵是互成鏡像的(也就是說一個是右撇子,另一個是左撇子)。然後,大部分的左撇子受精卵在受孕後的第一或第二個月前就凋零了。由胎兒出生後的胎盤上的突起可看到這個凋零的胚胎被母體吸收的證據。” 一個胎生的物種(尤其是一胎生一個的物種),為了降低受孕後受精卵生長失敗的風險,在初期做一備份以防萬一,是完全合理的。一直到穩定了(或是受有限的資源排擠),再選擇其一繼續成長。而在北半球,選擇右撇子是因為太陽對地的相對運動方向的因素就值得注意了。我相信要選擇留那一個,一定由許多機制共同決定,在兩個都發展的很好的前提下,如果其它機制都表示中性(比如飲水、電磁場、食物酸鹼度…都沒有特別的意見),那麼生物體選擇一個看似無關重要的和大自然相應的結果,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然而,事實真如我所猜想嗎?我看未必如此。但是,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科研項目。而且,如前面所述,大自然的現象以及植物的花瓣都告訴我們這個方向可能是對的,怎麼我們還看不懂呢?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三)中國的數與天人相應----從一、二、三談起
中國的數與天人相應----從一、二、三談起
中國文化的重要核心思想----天人相應,強調人體這個小宇宙和天地這個大宇宙是互相應和的。中國人從最簡單的一、二、三都有它數字以外的哲學思想。而這些最原始的哲學思考之後再衍生成中華文化、道家思想、周易、中醫等不同支流。
一的涵意就是 ”惟初大極” 說文解字p.1在之後的描述:”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嚴格來說己涵括了二、三,以及老子道德經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一就是指世界剛形成,一片混沌,連天地都還未分前的狀態。可能有人在這裏就看不下去了,覺得那有天地未分這件事?其實有的。在中國上古神話裏盤古就是看不慣這種狀態,拿出巨斧一劈才 ”輕清陽上升為天,重濁陰下沈為地”。這就是 ”二”。說文解字p.681:二,地之數也。段玉裁接著引用一的解釋加注: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唉,這是神話嘛,怎能當真呢?真是太不夠科學了。要談科學是吧?我們看看主流科學怎麼說:星球的形成是從真空中的微粒漸漸凝聚開始,一直到足夠大的量,然後由於彼此引力的吸引開始旋轉。這時重的物質由向心力主導漸漸向中心凝聚,而輕的物質就受離心力作用向外圍旋轉…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呢?
再來看三。說文解字p.9: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意思是:三是一個數字,同時也代表著天地人之道。結束,沒了。咦,怎麼故事說的好好的,莫名其妙跑來一個 ”人” 煞風景呢?人是什麼東西,竟和天、地並列呢?再去查 ”人”。
看了說文解字p.365對人的解釋:”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本來仍是一頭霧水,但看到象形字的 ”人” 時,我才恍然大悟。要不是我學了白雁時尚氣功還真解不開這悶葫蘆呢。為什麼這麼說呢? ”人” 這個象形字明明就是我們氣功裏的 ”熊式” 嘛,這是一個極其放鬆的姿勢,要求 ”頭正、頸直、含胸、收腹、彎腰、曲膝、雙手自然下垂、雙腳重心在前。” 這個姿勢是老師發氣時,我們接氣的主要姿勢之一。當然,我不會天真到說人的本意是在練氣功,而是說當擺出這個姿勢時是極其放鬆的。幹嘛呢?放鬆和天地之性有關嗎?別急,我們再看說文解字段玉裁引用禮記的注:”禮運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什麼是陰陽之交,鬼神之會呢?為何會和 ”熊式” 這放鬆姿勢有關呢?答案出來了:祭祀。現在我們仍可看到原始部落在祭祀時由主祭者(巫師)帶領著,其它成員就擺出這極其放鬆的姿勢進入恍惚狀態,目的是要藉由放鬆讓自我這小宇宙和天地這大宇宙溝通。這四句話頭、尾二句都是在重複 ”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重點在 ”陰陽之交,鬼神之會”。原來 ”人” 就是指輕清陽上升和重濁陰下沈時陰、陽二氣在中間的 ”氣交”。也就是 ”霹哩叭啦”。這個氣交也是化生萬物的原動力。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不信是吧?西方科學來搞定你。還記得國中化學課時講的人造太初渾湯嗎?科學家在封閉空間內放入一些基本元素看是否能產生生命所需的化合物,隨著時間逝去,什麼事也沒發生,直到加入閃電才產生了生命所需的胺基酸。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就是把以上個別獨立的一、二、三連續起來:”世界剛形成,一片混沌, 接著輕清陽上升為天,重濁陰下沈為地。陰、陽二氣在中間的 ”氣交” 產生了化生萬物的原動力。” 更了不起的是他還把西方數學乃至於哲學都懼怕的 ”零” 也一併帶入,那就是道(其實是部份的道)。(西方世界要在一千七百年後才接受零)它既是空無,同時也是無限;它是這個有形世界--相(如花草樹木)與無形世界--象(如春夏秋冬)的主宰。為了強調這個事實,我願意用大家耳熟能詳的 ”費布納西數列” 來對比說明。
費布納西是義大利數學家,他發現了有名的費布納西數列:假如一個農夫有一對剛出生的兔子,兔子要兩個月才會成熟,成熟後每個月都會生一對兔子,兔子不會死亡,同時永遠有繁殖力。問:從開始到永遠,每月各有幾對兔子?答案就是有名的費布納西數列: 1,1,2,3,5,8,13,21,34…. 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是前二項之和。它之所以有名,並不是因為電影 ”達文西密碼” 使用它。而是它隱藏在其深處的美:愈往後,前後項的比值愈趨近 0.618--黃金比例。這個大自然特別眷戀的比值。它出現在所有 ”看起來” 協調的事物中,如建築物的長寬比,乃至鸚鵡螺兩個連續腔室的比,植物花蕊順時方向與逆時方向數目的比…都是費布納西數。生物似乎以最有效率的做法記錄這些遺傳密碼:初始值加上規則,就可以得到不重複且可久、可遠的答案。在將其和老子數列對比之前,我必須對這個數列做一調整:加上0。為什麼呢?上面提過西方數學家直到西元1202年才接受0。而這個人恰好就是費布納西。他在同本書中提到費布納西數列,另外,也在別的篇章介紹0。這也許是為什麼這個數列沒有0的主要原因---兔子一開始就有(無法無中生有),而且永不死亡。同時費布納西不願冒險把0放在這美好數列的第一項,因為不知大家是否會接受0。
(0,1),1,2,3,5,8,13,21,34….這是我加入0且將0與第一個1連在一起看待。為什麼這樣和老子數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會有關聯呢?首先,一生二,二生三沒有疑問可以直接對應1,2,3。接下來三生萬物就對應到:這個數列在3出現以前還是有其它數字的可能。例如:只看1,1,2那2之後可以是5(這代表每一項都是前兩項的平方和),而3一出現,這個數列就定性了,就只能是費布納西數列---- 一個具有隱藏性神祕的生物密碼,大自然演化的奧祕就深藏其中---- 或者我們就簡單的稱它為:三生萬物?接著我們來看0。首先,我先節錄一些西方以及東方哲學如何看待0。這些資料來自 ”零的故事” 這本書。
在最早期的諸神時代,存在由不存在而生。---印度,吠陀經
人類是否忘掉我們由空無中創造他們?---可蘭經
什麼是人類的本質?和無限相關的空無,和空無相關的萬物;人類的本質是空無與萬有的平均值。---巴斯卡,沈思錄
零與無限似乎是同一回事,任何數字乘上零,還是得到零;任何數字乘上無限,還是得到無限。任何數字除以零得到無限,任何數字除以無限得到零。零與無限是一體兩面—相同與相反。是數字領域的兩個極端,勢均力敵的對手。零的棘手性質必須倚賴無限的奇妙能力,而研究零可以幫我們瞭解無限。 ---零的故事
而中國人怎麼看 ”道” 呢?孔子讀周易寫下:一陰一陽之謂道。可千萬別那麼快就用0,1 這兩個基本的電腦語言符號說一個0與一個1就是道。牟宗三先生說朱熹理解的最好:”推動與完成一個陰的循環與一個陽的循環的規則與力量,那就是道。” 或許你將這句話反過來看:”道謂之陽一陰一” 會更容易理解這個涵意。
現在我們再來看修改後的費布納西數列:
(0,1),1,2,3,5,8,13,21,34….是不是覺得它就是老子數列的數學翻譯呢?
接下來是 ”四”。說文解字p.737:四,陰數。象四分之形。意思是:四是地數(偶數),代表著前後左右四方(也就是地面的邊界)內所有的東西。(李陽波先生將它們分為陰、陽二類)。
五呢?說文解字p.738:五,五行也。也就是說五就代表著木、火、土、金、水這五行。怎麼理解呢?前面不是說三是氣交、是化生萬物的能力,而四是化生萬物的結果嗎?接下來就是對萬物分類了。分成幾類呢?分成五類,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類。為什麼分五類呢?這就要從五行的本義去理解了。在五行中每一行和另外四行皆有以下四種關係:生,克,被生,被克。也就是說將這萬物分成五類,但同時也隱涵它們彼此間都互有關聯的意思。五的本字寫法是在 ”二” 中間畫上一個 ”X”,意思是天地間所有東西彼此之間都有關聯。最後,我又忍不住要用數學界最天才的尤拉公式來類比: eiπ + 1 = 0 ---- 數學中最神奇的五個數字符號,用一個等式連繫在一起。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四)三的哲學意涵
三的哲學意涵
在前篇中提到中國數的意涵,現在要對三特別來探討一下。前面提到三的意涵為 ”陰、陽、氣交”。也就是說到了三的階段才開始具備化生萬物的能力。這個觀念到了東漢許慎編的 ”說文解字” 時,就已經開始模糊了。必須透過 ”天地人之道” 的 ”人” 才能瞭解其本意。雖然主流的儒家知識份子離此愈行愈遠,但是,道家文化及傳統中醫卻仍忠實的將它繼承了下來。
傳統中醫非常認真看待 ”三” 以及 ”三” 的前一階段 ”二”,也就是陰、陽。人,這個有機體要想正常運做,首先就必須要讓 ”陰、陽” 處於 ”正常” 狀態。這個 ”正常” 狀態,包含陰、陽二者都足夠,能處於平衡,調和狀態。在這個先決條件成立的前提之下,再去考慮它們是否能進入正常的 ”三”,也就是 ”氣交”。惟有正常運作的 ”三”,這個有機體才能健康。所以傳統中醫在診病,治病時一直在做的都是在診、治 ”二” 和 ”三”,只要能使這二者恢復正常,疾病自然會被具備 ”自療功能” 的正常人體去除。黃帝內經上說:”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就是中醫診病的最高指導原則。
在道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當推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其中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就已為 ”三” 確立了精準的本意---- 陰、陽、氣交。正宗有傳承的道家文化(典籍或氣功),都能正確的表達 ”三” 的本意,而門外漢就只能:一個生兩個,兩個生三個,至於三個怎麼生萬物就任由他胡言亂語了。我在學習氣功的過程中,老師有提到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會用三寶,天地通。” 本來也沒把這段話看得很重要,後來在別的地方也看到這段話,但是,”水火風” 變成 ”水火土”,那個對呢?當時,也沒有那麼強的意願非要把它弄清楚不可,所以就把這個問題放在那裏。有次聽到旁人轉述有學員在問:氣從那裏來?這個問題如果問我,該如何回答呢?想著想著答案就出來了,而且一併將 ”水火風”、”水火土” 誰對誰錯一起解決了。”天有三寶,日月星。” 這部分沒爭議,但最難解釋,姑且先放在一旁,反正天上也只有這三樣東西。”地有三寶” 的部分,認為是 ”水火土” 的人,基本上是立論在五行上。也就是水、火、土對應到五行位置的北、南、中,而水、火、風的風則不在五行中,所以似乎是錯的。如果這個說法正確,那麼,”人有三寶,精氣神。” 也必須符合五行的北、南、中邏輯。但是,腎(北)藏精,心(南)藏神,脾(中)藏意,這就不是 ”精氣神”,而是 ”精意神” 了。那麼怎麼理解 ”水火風” 是對的呢?原來這些句子的正確理解要訣就在 ”三” 的意涵—陰、陽、氣交。也就是說水、火是指陰、陽,風是氣交;精、神也是指陰、陽,而氣是氣交。所以,氣從那裏來?氣就是陰、陽激盪(氣交)的產物。那麼回到 ”天有三寶,日月星”,日、月比照陰、陽沒有問題,但是,星星能說是日、月的 ”產物” 嗎?西漢時成書的淮南子在天文訓中有段話:…火氣之精者為日,…水氣之精者為月。日月之淫為精者為星辰...”,就說明了古人是認為:星星是日、月的 ”產物” 。很巧的,在2007年四月11日中時電子報有篇報導,標題為 ”天上的星星也會生小孩”,大意是說:巨大質量恆星會誘發新星的形成。其作用機制是巨大恆星的紫外光波會去擠壓仍鬆散的雲氣,使得雲氣密度愈來愈大,最後形成新的星球。雖然這可以佐證古人所說的 ”日月之淫為精者為星辰”,但是,我覺得他只看到日(陽)的部分,也許再過一段時間,他會再補足月(陰)的部分。最後一句話:”會用三寶,天地通” 也是這麼看。說文解字對 ”通” 的解釋沒有定見,一會說是 ”行相遇”,一會說是 ”行不相遇”。若依現今的看法似乎以 ”行相遇” 為是。也就是說 ”天地通” 是指天、地(陰、陽)能互相往來(氣交)。
天上的星星也會 “生小孩”?台灣 “中央研究院” 天文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李昫岱觀測研究證實,大品質恒星可大範圍誘發形成新小恒星。
據《中國時報》十一日報道,李昫岱的相關論文登上《自然》(Nature)的重要天文科學新聞,最近也發表在國際天文學界知名的《天文物理》期刊。李昫岱指出,他利用美國亞利桑那州Kitt Peak天文臺、北京天文臺及鹿林天文臺等三座天文望遠鏡,觀測拍攝許多年輕星球的光譜及影像,證實大品質恒星(品質是太陽十倍以上的恒星)形成後,發出的紫外光如同水波般向外擴散,壓縮附近的星際物質,聚攏形成新恒星。
李昫岱表示,大品質恒星誘發年輕恒星形成的現象,很早就被提出,但過去的研究都集中在較小(十光年以內)範圍,提出的證據也都是間接的。他的研究綜合各項證據,證明大品質星球確實能引發大尺度(數百光年)的恒星形成,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李昫岱解釋,一般星際間的雲氣密度相當低,不適合恒星形成,藉由大品質恒星的擠壓,可促使新恒星誕生,而且影響範圍達數百光年。台灣的研究團隊在獵戶座及蝎虎座發現大品質恒星誘發年輕恒星形成的證據,獵戶座中的四合星距地球約一千五百光年,其強烈紫外光壓縮附近的雲氣,使雲氣密度變高,適合形成年輕星球。
李昫岱進一步發現,年輕星球在大品質星球與雲氣間排列成直線,越靠近大品質星球的年輕星球年齡越大;越遠的年齡越小,證明大品質星球不斷引發新星球誕生。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五)中醫--用天人相應學說解釋人體運作的經驗科學
中醫--用天人相應學說解釋人體運作的經驗科學
前文提過我在探索氣功原理初期,首先就碰觸到中醫這個傳統醫學,起初因為看不懂,於是就抱著看故事的心態來看待這個神奇又有趣的領域。漸漸的我也能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來質疑其中許多有衝突的部分。但是隨著不斷的驗證,讓我驚奇的是中醫的經典之作 ”黃帝內經” 不但沒有被推倒,相反的,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反而將一些被誤解或不解的部分得到釐清,使這部經典地位更加穩固。
記得在學大雁功時,老師說大雁功的功效是在疏通人體的十二正經…。我心裏就在想:是嗎?怎麼做到的?這些招式如何和疏通經絡有關係呢?這個問題我在一年半之後才找到了答案。首先在中醫的聖經 ”黃帝內經” 找到一段話,大意是說:輕清陽之氣入陰經上行,重濁陰之氣入陽經下行。但是這個規律和另一個規律:足三陰經由足走身、足三陽經由頭走足;手三陰經由身走手、手三陽經由手走頭。這二條規律在手的經絡部分產生衝突。但是,如果把手上舉,那麼這二條規律就不抵觸了。難怪大雁功有近三分之一的招式是手上舉過頭的,因為這樣一來手的經絡才不會 ”折” 到。但是,平常手是自然下垂的呀,怎麼說它不對呢?一問又過了半年才由胎兒圖中找到解答。原來我們在母體中四個月到七個月大時身體的姿勢是:”雙手上舉過頭漂浮在子宮的羊水中的。” 怪不得嬰兒出生後躺在床上手都是上舉做投降狀,因為他在母體中生長的時候就己經習慣了這姿勢。
另外,想和大家介紹的是太、少、陰陽的問題。其實這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定義,但是現在卻演變成中醫和周易誰對誰錯的問題。更可笑的是,雙方人馬都不肯靜下心來從陰、陽本義去理解,才造成今日學中醫和學周易時的困擾。讓我這個不懂中醫,也不通周易的人來解釋,似乎很奇怪,但我相信看完之後,雙方的人都應該可以接受我的看法。
中醫太、少陰陽圖
中醫經典認為天之陰陽在一年之中的循環對比春、夏、秋、冬是:少陽、太陽、太陰、少陰;而周易大家則認為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乍看之下,周易大家的說法言之成理,一年之中本來就是陽氣由少而多,再轉為陰氣由少而多,誰都無法否認冬天的陰氣較秋天為多。這也是許多中醫名家(包含丹波元簡、張景岳等人)甚至懷疑是經典的傳抄錯誤所致。但是,經典在許多篇章都抄錯就不可思議了。
周易太、少陰陽圖
我的看法很簡單:中醫經典是對的。怎麼如此武斷呢?因為只要去考慮陰陽的本義,幾乎答案就很清楚了。陽是向上的、升發的,所以離原點近的少陽的陽是較少的;而離原點遠(在外頭的)的太陽則在持續升發、向上的作用下,它的陽是較多的。而陰是向下的、是收斂的,所以陰是接著太陽之後由外向內收斂、沈降的,所以是先太陰(在外頭的陰)然後才是少陰(靠近原點的陰)。所以,中醫經典中的太陰以陰的多少而論,是不如少陰多的。這也就是說:中醫經典中講的太、少不是指多、少,而是指遠近、指內外、指大小。在說文解字p.565中許慎並沒有將 ”太” 字獨立出來,而是將 ”太” 視為 ”泰” 的古字,取其 ”雙手捧大水的滑義”。而段玉裁在此加注,認為 ”太” 是另一字:太,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所以,我們可以明白段玉裁認為 ”太” 是 ”比大還要大” 的意思。這可由紫禁城內的太和殿在外圍而中和殿在內(說文解字p.20:中,內也。);以及太師、太尉、太子等稱謂都是形容其位階之高而得知。而周易大家則將太、少解釋為多、少,才有這個差別產生。為什麼一般認為更古早的周易會是錯的呢?很簡單,周易原本是本卜筮之書,其中就只有卦象與卦辭、爻辭。所有的說明文字都是後人加上的。相傳孔子所作的十翼己經是文王作周易後五百年的後人心得報告了。即使在十翼中我們也找不到少陽、太陽、少陰、太陰的任何文字記錄。要到再過五百年後(漢朝),才有人把這些東西附會上去。但是一開始他就將太、少當成多、少,所以才有這一場誤會(二千年來至今仍持續中的誤會)。另外,我之所以對這二種不同的認知會站在中醫經典這邊,就是因為這種解釋才和陰陽的本義連繫的起來。同時也間接證明了後人 ”以易套醫” 產生了多麼不必要的混淆。學中醫一定要讀經典原文,只要存乎一心,靈活運用,連這些看似無解的爭論也能輕而易舉的釐清,有志於中醫之人,豈能妄自菲薄?
唐代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不足以成大醫。這句話是後世以易套醫的源頭。雖然有人想將 ”易” 的解釋從 ”易經” 轉為 ”變化”,但是收效甚微。據傳清代名醫葉天士曾有一醫案:鄰居的一個婦人難產,別的醫生已經處好了藥方。她的丈夫拿著處方來問葉天士,葉天士在處方上加一片梧桐葉做引子,嬰兒立刻就產下來了。後來有人也學葉天士在催產方上加梧桐葉,葉天士笑著說:以前我用梧桐葉,是因為剛好碰到立秋的時節,現在不是秋天,用了有什麼益處呢?
舉這個醫案做例子是想說明 ”易” 是有 ”變化” 的含意。但真正的含意應該是:考慮天時,做出裁變。 1955年至1958年,中國很多地方流行乙(B)型腦炎,最初用白虎湯療效很好,但當1956年乙腦再度流行時,原來的方法失效了。著名中醫蒲輔周根據1955年天乾地熱,而1956年是天暑地濕的氣候特點,把55年的清熱解毒的方法改為芳香化濕的方法,並開了一劑新的藥方,成功治好了這次疫情。
中醫如何治病?
黃帝內經中認為治療疾病有四等不同的方法:
第一等方法是導引,也就是氣功。
第二等方法是按撟,也就是推拿按摩。
第三等方法是針灸。
第四等方法是湯藥。
而現在氣功成了怪力亂神,推拿按摩成了苦力活,針灸被視為不可思議的奇蹟(至少是正向的),而湯藥則因為必須辯症(或證)論治,因人、因時裁化,所以治好病被西醫視為運氣。再怎麼匠化的西方機械式思維在保養維護汽車時,也知道輪胎有不同尺寸不能亂裝;機油因車子用途不同也有不同規格。但為什麼西醫卻要求每個都是唯一無二的人體在生病時需用統一的藥品?更可笑的是,中藥的複方西醫說是沒有根據、散彈打鳥,而西醫跟進學會使用後卻自美其名為 ”雞尾酒療法”。
中醫和西醫最大的差別之一在於治病理念不同:一池死水滋生病菌發臭,西醫首先就採集樣本化驗,找出病菌種類後再投以抗生素滅菌止臭;而中醫則是視 ”死水” 為一 ”實症”,而治法則是將死水接通源頭、疏導出口,恢復 ”水流” 的本性,自然 ”發臭” 這個 ”虛症” 就不藥而癒了。
本來西醫治療慢性病就沒好方法,但是只要肯認真學習改進就好了,但急功近利的西方資本主義思維卻不給它時間。不僅如此,它們更以商品化的思維企圖將每一個人都變成它的 ”顧客”。維他命、阿司匹靈、鈣片就是一個個最顯明的例子。而最近廣泛使用的老年人免費流感疫苗(納稅人買單),幼兒自出生到就學前所施打的各種疫苗,都使其露出馬腳。而施打這些疫苗的後遺症,這些幼兒在有生之年都得概括承受,甚至透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有誰能負責呢?一個也沒有!在事情沒搞大之前,所有的後遺症都推說是個案、都和體質特異有關,當然也都是可容許的 ”誤差”。一旦事情大了,才有替罪羊出面道歉。至於賠償,那得看你是那國人了。更駭人的是,於此同時,西醫又從口袋中拿出另一個藥來取代原來的藥,當然,這個藥副作用一定比較小,而且實驗證明效果更好,但是價格可能比較貴(不然,你以為賠償的錢從那來?)
和西醫比起來,中醫有幾個原罪:
一. 中醫便宜:不管是檢驗或是治療,中醫都比西醫便宜許多。
二. 中醫強調保健預防(將病未病就介入),西醫則希望你成為他的顧客。
三. 中醫在治療時,尊重病人本身的自癒能力,所以以調養為主、以改善病人本身的錯誤生活習慣為主。期望從源頭就阻斷病情再惡化。但是,這和病人的希望不同,病人希望保有自己的生活習慣,醫生只要開個藥讓頭不痛,精神百倍的病人又可繼續三天三夜的狂歡。其實,抱持這種想法的病人,找中醫是無效的,他應該去掛神仙的號才是。
中醫認為疾病的產生主要和 ”錯誤的生活習慣” 有關。黃帝內經上說:”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 就說明:不知順應天時、不節制情緒變化、以及不調整生活方式就容易生病。我在接觸中醫這個領域的時候,很幸運的透過氣功,感受到第一等的保健治療方式;接著又按照黃帝內經的指導和位於上海的黃文濤中醫師(傷科按摩專業),一同試著以經絡按摩的方法治療各種慢性疾病。雖然不敢說能 ”覆杯而癒”,但是,讓西醫束手的 ”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減退”、”白斑”( 白癲瘋)、”無汗、易中暑”、”肌萎症”、”皮膚過敏”、”延緩更年期”、”失眠”、”高血壓”、”腦幹中風引起的半身偏癱” 等,都能透過按摩手法在一至二月內就讓病人感同再造。更有趣的是,以上病症透過學習氣功也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經驗讓我能悠游於氣功和按摩這二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之中,並比較他們的異同。氣功學習之後就是自己的,就一輩子跟著你,是最經濟實惠的保健治療方法。推拿按摩就得靠外人,但對己經不良於行的人而言,似乎也只有這個選擇。
中醫的精髓----養生之道
我在看黃帝內經時,對其中的 ”四氣調神大論” 裏的論述有些疑問,經查過手邊幾個不同版本的注釋後,仍覺得有問題。於是又買了幾個版本看,看完之後發現它們仍不能解答我的疑惑。在 ”四氣調神大論” 中主要論述為:人要按天地大自然之道來調整生活方式,以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的原則作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歷代的中醫對這篇文章都推崇備至,覺得它文辭優美,寓意深遠,是養生的最高指導原則。以下節錄一段我覺得有疑問的內容:”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各家對春的 ”發陳”—把陳的東西(意指去年冬天所藏的)生發起來;對夏的 ”蕃秀”—萬物生長茂盛,開花結果(蕃p.47:上頭的草及下頭的番指獸爪印,而秀p.320指結實豐美。),對冬的 ”閉藏”—把好東西放在看不見的地方並關上門(藏:善也。意指美好的東西都有隱而不見的德性。)都有合意的解釋,唯獨對秋的 ”容平” 大家的看法都是 ”容貌清平” 一幅秋高氣爽的樣子。不是不能容貌清平,而是這和秋所對應的 ”收” 有什麼關係?而 ”發陳”、”蕃秀”、”閉藏” 都顯示用字精準,沒道理秋三月的 ”容平” 就只是容貌清平。接著我只有去查說文解字,容,比較簡單,上頭的房子及下頭的山谷(泉出通川為谷)都是可以裝東西的,所以它是容納的意思。容納 ”平” 是什麼意思?平是什麼呢? p.205:平,舒也。等於沒說。再看平是怎麼組成的;平,從八 ”虧” 的右邊,讀 ”於” 聲。八是分的意思,那 ”於”(虧的右半邊)呢?正巧它正是 ”於” 的意思p.204:於,象氣之舒,從 ”巧” 的右半邊及從一。一者,其氣平也。怎麼又回到原點?再試試 ”巧” 的右半邊(讀 ”考” 的音)是什麼意思,p.203:”氣欲舒出而上礙於一也”。這就對了。原來 ”平” 是指春夏的陽氣向上升到了極致後(碰到天頂)向四面八方分開。而 ”容平” 就是指把這個向上升發碰到天頂(夏末)向四面八方分開的陽氣引而下收納(房子、山谷都在地上,而秋天正指陽氣向下沈降。)這個發現太有價值了,因為從唐朝王冰注釋黃帝內經以來,所有版本(我所查的版本),”容平” 都指容貌清平。
陰平陽密
黃帝內經中提到 ”陰陽之要” 是要能做到 ”陰平陽密”。我看到各家解釋都說:陰要平和,陽要固守不可外洩。可是陽本來就是要向上、向外的,怎麼又說不可讓它外洩呢?上文提到 ”平” 是指將向上升發到極致後再向四面八方擴散的陽氣引而向下;因此 ”陰平” 就好理解了。但 ”陽密” 呢?說文解字p.339:宓,安也。而p.437:山,宣也。山是宣散氣的意思。所以,密就是指 ”穩穩的宣散氣”。這麼一來陰平陽密就好理解了:陽氣要穩穩的宣散,宣散到極致後還要引而向下收藏。
氣功的科學性與玄學性
會在這裏講氣功,主要是因為中醫視氣功為最高明的保健治療手段。在開始談氣功之前,我們先把幾個名詞定義一下:氣,氣功,科學,玄學。氣的本字是气,說文解字p.20:气,雲气也。但是,別那麼早就說气是天空那一坨一坨的雲。說文解字又說p.575:雲,山川气也。p.437:山,宣也。也就是陽的意思;p.568:川,貫穿通流水也。也就是陰的意思。所以,雲有气的升發,气的沈降完整陰陽的含意。所以,气應該算是個動態的名詞:一種向上升發以及向下沈降的狀態。氣功呢?老師給過一個很好的定義:”增加和補養元氣的自我健康法。”科學是指某個領域的學問,科學並不是真理,它只是運用各種已知的知識為某門學科趨向真理化的過程。所以,說的弔詭一點:說它是科學就表示它還不是真理。玄學可以算是哲學的分支,探討一些非物質性(形而上)的現象並推論其真理的學問。科學和玄學主要的差異在於科學較注重證據、以物質為基礎、假說必須能用可行方法重覆驗證並且具有客觀性。但玄學就沒有這些包袱,甚至只要存在主觀的認定為是,而旁人無法證明其不是,就可算是玄學的範圍。所以,這麼看起來,許多事物都同時有其科學性及玄學性的部分,當然,氣功也是這樣。
氣功是中醫的一部份,黃帝內經將導引(也就是養生氣功)視為最高明的治療手段。中醫為什麼認為氣功能治病?而且認為是最高明的治療手段?這主要和中醫對疾病的認識有關。中醫在治療時,尊重病人本身的自癒能力,所以以調養為主,以改善病人本身的錯誤生活習慣為主。期望從源頭就阻斷病情再惡化。而病人本身的自癒能力則說明只要人這個有機體能正常運作,那麼就可遠離疾病。但是,調養什麼呢?是補充營養、多休息嗎?這是西醫的看法。中醫講的調養指的是調養人體的 ”陰、陽”。黃帝內經上說:”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就是中醫診病的最高指導原則。
說到陰陽,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玄學的部份,但是,陰陽卻是當今科學完全能解釋的。黃帝內經上說:輕清陽上升,重濁陰下沈。用科學的話來說就是在有重力、空氣、溫差的前提下,當溫度高的時候,熱空氣會上升;而當溫度低的時候,冷空氣會下沈。這種現象就是陰陽的本質。而這種氣上升、氣下沈的循環就是氣場。陰、陽是氣場裏的二種組成成份,就如同電場裏的正電荷與負電荷。氣場會影響氣場中的 ”氣荷”,如同電場會影響電場中的電荷。大自然有氣場,人體中也有氣場。而且它們還會互相影響。用玄學的話說叫天人相應,用科學的名詞則稱之為共振。
練氣功要有氣感就得要放鬆。鬆這個要訣可以說是氣功的入門。但鬆的極致—虛,就和靜形成了一組陰陽,而這組陰陽可以被視為是氣功的最高境界。道德經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就是在說 ”透過對大自然萬物的觀察,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找到了運作的規律,那就是都有其相對又互抱的陰陽本質,在陽的這一面升發往極處就是虛的狀態;而在陰的這一面沈降到極處就是靜的狀態。” 南懷瑾先生甚至認為平常人一輩子都看不完的 ”道藏”,其精要也就是這六個字:致虛極,守靜篤。虛這個境界是道家特有的,它代表著陽持續升發往極處的狀態。佛家講的空和虛不同,空有點像是虛的終點—時間被抽離。而虛的開始就是鬆。
為什麼鬆對練氣功這麼重要呢?這又要回過頭來看共振,也就是天人相應。我們知道將一把小提琴拉響後去靠近另一把靜置的小提琴,那麼靜置的小提琴也會有聲音,這就是共振。但是如果靜置的小提琴琴身是實心的,就不會有聲音。大自然本身就有自己的運作陰陽—氣場,人體也有自己的陰陽,而愈能放鬆就愈容易彼此產生共振。
人的氣場和大自然的氣場有互動的可能,這就是氣功的本源。但是這不表示所有的氣功都對身體有好處,也不表示叫氣功的就是氣功。氣功可以大略的分為二類:養生氣功與武術氣功。中醫推崇的導引屬於前者,透過肢體的運動排除陰陽氣流動的障礙。而調動氣去做一些人為的動作藉以防身禦敵就是武術氣功。由於人主觀的去調動氣,就為傷身埋下了可能因子。在養生氣功中,無可避免的一定會和道家思想以及中醫扯上關係,因為它們都有共同的源頭:天人相應。養生氣功和中醫思想相關的有:陰陽平衡、陰陽調合、以及陰陽氣交的概念;陰為體、陽為用的概念;五行生克制化的概念;經絡循行的概念;四時養生的概念…等等。而道家思想則指導養生氣功的具體作為:致虛極,守靜篤。這鬆、靜的要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順勢而為的要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循環不已、陰陽轉換的要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持盈保泰的要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柔生剛死的要訣…等等。而道與德更為氣功的修練給了原則。什麼是道德呢?
道在道德經中出現了許多次,就算不能確定它的真正內涵,但也算有個模糊的概念:道是大自然運作的原則,所有事物的運作都遵循著它。那麼德呢?說文解字上說:德,得也。是得到的意思。但光是得到並不能讓德獲得那麼崇高的地位,是得到了什麼呢?原來是得到了道的得才能稱為德。而且所謂的 ”得道” 並不只是弄懂了道而已,還必須 ”遵而行之” 才能稱為德。所以,除了瞭解功法招式的內涵之外,還必須按照要求每天練習,以及配合天時,在春、夏、秋、冬各有適宜練習的功法,練功者須遵而行之。
接下來試著談談經絡。西方科學始終不把經絡放入玄學中,是因為針灸給經絡提供了可能存在的證據。但由於無法找到經絡的實體,所以也沒把經絡納入科學。其中存在的迷思是西方科學一直試圖在人體中找這些 ”管子”。但好笑的是,現今科學認為海洋有洋流的存在,如黑潮、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流…等等。但是,沒看到科學家去海裏找裝這些洋流的管道;而候鳥根據氣場的變動南北遷移,以及高空噴射氣流的現象,也沒見有人去找容納這些氣流的管道。為什麼在人體中就非得要有呢?既然,中醫認定的經絡是氣循行的路徑,那麼它就是一個 ”場” 的概念,不管是氣場、磁場、還是電場,統統沒有管子。只要有 ”能階差” 也就是氣壓、磁壓、以及電壓,那麼在場中的 ”荷子” 就會按照場中的 ”力線” 方向移動。
最後,我試試說明氣功中強調的動作招式真的有效嗎?我之前提過我所學的入門功—大雁功,光是雙手上舉就對經絡的疏通有幫助,而中醫認為癌症的病因是 ”氣滯”。所以,練大雁功可以預防癌症是有道理的。現在我想說明龜壽功中的龜形動作和所強調的生命再造之間的關係。龜的背是拱起的、是從頭到尾的。所以,龜壽功中的龜背動作是要求整條脊椎由頸椎至尾椎都要彎成新月形。這和我們從西醫解剖中所看到的脊柱形狀是不同的。西醫認為健康的成人脊柱由側面看是彎如雙S形,稱之為生理弧度。如果,這個弧度不明顯,可能就麻煩了。那麼,只因為龜長壽我們學它這個形,就能達到長壽的目的是不是有點離譜?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出生之初,我們的脊柱就是彎如新月形的。而所謂的生理弧度是長大站立後持續受壓所造成的。所以,雙手下垂和脊柱彎成雙S形是一種非自然的 ”病態”。透過龜形這個動作,將雙手上舉以及脊柱彎成新月形,就能矯正這種 ”病態”,甚至有可能回復到我們生之初的狀態,這不就是生命再造嗎?
希望以上的說明能讓大家對氣功的科學性多些信心,好的氣功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定是源自於道家系統的,而且,一定是有效的。至少我學的氣功是如此。我發現只要用心去找,愈來愈多氣功的科學性都能被發現,假以時日,氣功成為醫療體系的一環就不足為怪了。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六)五行
五行
五行是中國的特有思想,演變至今日被譏為迷信、妄言。實在該有人出來為它說說話了。我雖然並不專精於此,但是憑著興趣與執著,倒也摸出了點頭緒。
前面說過一、二、三、四、五。五就是指五行,就是指同源的所有東西,它們被分成五類而且是彼此有關聯的五類。中國人把這種關聯整理歸納為:生、克、被生、被克。它在大集合(如整個世界)適用,也適用於個別小集合(如音樂領域、倫理領域、醫學領域、 …等等)。它被當作解釋整個集合運作時的標準模型,而這種方法(用簡單模型說明複雜概念)普遍見於現今盛行的西方科學。
一般認為五行起源於戰國時陰陽家鄒衍,也有人考證出土文物說孔子時期就將 ”仁義禮智信”釋為五行,而非一般所言之 ”水火木金土”。但是,最早的五行文字記載於書經—尚書。在尚書的周書中有一篇名 ”洪範”,是周武王滅殷時所作的告天下書。在 ”洪範” 中有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所以這段文字說明中國人的五行概念在距今三千年前就很清楚了。另外,它的順序和傳說中的 ”河圖” 相應,而要瞭解它又得先看看太極圖。為什麼 ”水火木金土” 這個順序很重要呢?相對於中醫沿用的 ”木火土金水”、氣功的 ”火土金水木”、甚至現今朗朗上口的 ”金木水火土”,它們有不同的意涵嗎?
五行的 ”行” 本指運動狀態,也就是運行的意思。演變到後來才成為現在所指的意思。
由太極圖中我們知道:藉由觀察記錄日中測影的資料,可以得到一個週期循環中(一年)二個特別的點:冬至(影長最長)與夏至(影長最短),而中國人將這個循環的開始定為冬至。所以,一是冬至,二是夏至。但是因為單位太大(183天),於是再將其對分為二,也就是春分及秋分,所以三是春分,四為秋分。要分成如此,只需要三組影長數據即可,也就是三個同心圓。這是按五行生成序來排的結果。在2003年山西襄汾陶寺鎮出土的帝堯都城祭壇上所畫的四個同心圓其半徑相較於最大圓半徑的比值恰等於當地日中測影分別在夏至(最小圓),立夏及立秋(次小圓),春、秋分,及冬至(最大圓)的影長的比值,而我認為應有一圓被破壞沒有找到,它代表的是立春及立冬。因此這五圓就是五行的本義:一歲中不同時節的五個天道。而五行和八卦的聯繫也本於此— 將一歲分為八個間隔約略均等時節的五個天道。幸好堯還遷都到唐,等到發掘出來時,應該會有五個同心圓證據出現的可能。
分成五類,按一、二、三、四、五佈局
上面說過,後來五行演變為:指同源且足以概括代表全部的五類事物。但如何在所有的東西找出這具代表性的五類事物是第一個難題。第二個難題是誰該放在一的位置?誰又該放在二的位置?我從五音和五色的五行佈局中似乎看出了以下規律:按照能量高低順序排列。在五音中頻率由高而低依序是:羽(La)>徵(So)>角(Mi)>商(Re)>宮(Do),在五行中五音也依此順序(一水羽、二火徵、三木角、四金商、五土宮)佈局。而五色好像也有這種關係。
五行圖
五色,按水火木金土順序為:黑、赤(紅,丹)、青(蒼)、白、黃。這幾個字造字時就已被賦與了五行的內涵,似乎是在有顏色概念後,為了將black、red、green(blue)、white、yellow這五個已經被對應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顏色概念按五行意涵造字。這幾個字似乎都是根據 ”火” 來造字。在說文解字中可以查到p.491:赤,從大火。p.215:青,從生丹。p.363:白,從入二。p.487:黑,從窗炎。p.698:黃,從光田。不只如此,它甚至把春、夏、(長夏)、秋、冬的生、長、(化)、收、藏意涵一併融入字義中。以下將仔細說明:
春對應五行的木也對應 ”生”,而在五行生克中,木生火。所以造春對應的顏色字時就造為 ”生丹”。青字上為生,下為丹,丹為紅色石;夏對應五行的火,也對應長,所以造夏對應的顏色字時就造為 ”大火”。赤,上為大,下為火。而赤為小紅色,朱為大紅色;秋對應五行的金,也對應收。所以造秋對應的顏色字時就造為 ”入二”。二在河圖上是南方火的象徵,也是夏天的象徵,所以二進到裏面就指秋天。白,上為入(應秋收)下為二;冬對應五行的水,也對應藏。所以造冬對應的顏色字時就造為 ”窗炎”。這裏要說明的是:窗指的是在屋頂上所開的通氣孔,如現代的煙囪。而在牆上開的通氣孔,古人稱之為牖,(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蕭嫺所作所題之對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所以在家裏生大火意指冬天閉藏取暖。黑,上為囪下為炎(或大火);長夏對應五行的土,也對應化。所以造長夏對應顏色的字時就造為 ”光田”。黃,”田在光中” 意為土色,又喻含長夏之化。(田可化生萬物)。字造好了,怎麼和這五個顏色配對呢?我們從火開始:大火的顏色是小紅色的,所以赤為小紅;大火燒完了灰燼是白色的,入二為白;冬天在屋內生火取暖,煙囪被火燻過的顏色是黑,(說文解字:黑,火所燻之色也。從炎,上出囪。)。至於青色的生丹到底是木生火所以青從木色,還是從色彩學來看,紅綠互為補色,所以有相生的意涵?我就不敢確定。雖然古人以丹青形容繪畫,但恐怕這個概念還追溯不到那麼久遠。
由以上分析我們不由得讚嘆古人造字的用心,同時對於五行觀念的起源時間,又多了一個判斷的標準:有了黑、赤、青、白、黃這些字之前就已經有了五行的觀念。
五行與天人相應
以上的論述多在強調五行的理論體系是如何架構的,不論它多麼精細,最後都要面對一個問題:有效嗎?大集合真的如此運作嗎?中醫算是運用五行觀念較多的專業領域,但也最令人垢病,因為外行的人就是看不懂。以下我將試著用五行的概念說明現代人非常關注但又束手無策的疾病—骨質疏鬆症。為什麼說它束手無策呢?因為現代西醫認定骨質疏鬆症的十個主要可能成因—女人、高齡女人、已停經的高齡女人、缺鈣、缺乏運動、使用類固醇、少曬太陽、遺轉因素、…等,都被一個事實輕易推翻。那就是:太空人回到地面後,最令人訝異的就是骨質大量流失,流失速度甚至是正常人的數十倍至百倍。怎麼回事呢?
在2008.3.28台灣的雲科大發表了一個新聞:找到了抑制壁癌的配方。這則新聞最有意思的一點是發明人解說為了製造出壁癌的標準環境,竟然耗費了三年的時間。原來光是濕是不夠的,必須由 ”熱、濕” 過渡到 ”冷、燥” 的環境,牆內水泥的游離鈣才會被釋放出形成壁癌。這和骨質疏鬆有關係嗎?若以五行的概念來看:熱屬火、濕屬土,而燥屬金、冷屬水。也就是說由 ”熱、濕” 過渡到 ”冷、燥” 的環境,形成了 ”火克金及土克水” 的模式。而骨屬腎、屬水,水被克,骨(鈣)就釋出了。同樣的另一個被克的金也會有所表現:皮毛屬肺、屬金。金被克,肺的系統就會出問題:皮毛不光澤及過敏。所以,要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症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 ”熱、濕” 的環境拿掉就可以了。什麼意思呢?----要流汗。
其實許多得骨質疏鬆症的人真正的原因是不流汗。冷氣環境是主要元凶,有些人甚至在太陽底下也不流汗,他不是不熱,因為他很容易中暑。這說明他是 ”濕、熱內蘊”,只要再過渡到 ”燥、冷”( 吹冷氣或到秋冬)人體就會釋出鈣。
再回頭看太空人。在太空中和地面最大的不同是沒有重力,沒有重力就沒有了 ”陰陽”。什麼意思呢?在黃帝內經中提到 ”輕清陽上升為天,重濁陰下降為地。” 沒有了重力,即使空氣遇熱也不會上升、遇冷也不會下降。這就把人體感受外在環境變化的感知器—”氣立” 給弄糊塗了,而和 ”氣立” 共同運作的 ”神機”(通知人體機制應對)也忙著調適看是那裏出問題了。不知為什麼,此時生物體總將 ”熱、長、火” 調得很大,(上過太空的植物,回到地球後共同的特色就是長的特別大),加上舒適的空調環境以及十幾天洗一次澡,以致在太空中幾乎都不太流汗。所以太空人始終都在 ”熱、濕” 到 “燥、冷”,因此比在地球上更容易流失骨質。要解決也不難,每天去加溫室(40度C即可)坐半小時就可以了。也許有人要問:那熱、濕從那來的?很簡單,只要活著就有濕、熱。用現在化學式來講就是: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能量的副產品—水蒸氣及二氧化碳。
中國時報 2008.03.28
雲科大D劑 有效抑制壁癌
周麗蘭/雲林報導
高溫多溼的台灣很容易出現「壁癌」,雖不影響建築物結構,但醜陋的外觀讓房價打折扣。雲科大營建系主任蔡佐良的家也罹壁癌,試了十幾種產品,全部失效,乾脆自己研發,實驗四年終研發出有效配方,營建商趨之若鶩。
蔡佐良表示,兒子房間長了一片壁癌,以坊間 產品塗抹全都沒用,最長只維持兩個月。
蔡佐良指出,市售壁癌抑制劑有兩大類,塗抹在表面或摻在水泥砂漿,原理是阻斷牆壁滲水的溼氣,但問題是台灣空氣非常潮溼,足以成為壁癌溫床,即使阻絕牆內的漏水,牆外的溼度仍會引發壁癌。蔡佐良說,他也買了號稱很貴很有效的日本產品,仍通通失效,四年前乾脆自行研究,沒想到在進行人工製造壁癌實驗時,就失敗三年,錯在於以為猛加水會奏效,最後終於釐清控制因子,以足夠的鈣、溼氣,使溫度從溼熱變乾冷,成功製造出壁癌。
一年前,蔡佐良與研二生張茂隆突破瓶頸,以三種添加劑為主的十幾種配方,調配出可添加於水泥中的壁癌抑制劑,原理是固定水泥裏的游離鈣,使鈣質不因牆壁溼度而流出,命名為「水泥的維他命D」(D劑)。
蔡佐良表示,D劑完全無毒,他曾試吃沒事,五十公斤水泥只要加入兩百克D劑,就可抑制壁癌產生,由於配方含有微量氯離子,可能使鋼筋生鏽,只能使用於牆壁粉刷,此外,牆壁抗壓強度會稍降四成,但已綽綽有餘。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七)周易之謎----後天八卦
周易之謎----後天八卦
周易自從被儒家推為群經之首後,它的地位就被神格化了。不只孔子感嘆周易的神奇,所有的知識份子也在努力的解讀它。例如,周易中的十翼就被視為是孔子及其弟子研讀周易的心得報告。在周易中有所謂的 ”文王八卦” 也稱為 ”後天八卦”,這是相對於 ”伏羲八卦” 或稱為 ”先天八卦” 的稱呼。後天八卦可說是周易的基礎,六十四卦皆本於此。但是,後天八卦是怎麼來的?它的位置為何如此擺放?它和先天八卦有什麼關聯?直到如今,沒有人有解答。我一直想找出答案再出書,但是,想想能有一個不一樣的開頭就很不錯了,也許讓更多有興趣的人一起來找答案會更有趣些。所以,看完這些內容,並沒有答案產生,但是,卻能看到一條有別於人的明路。就讓我們從十翼中的說卦傳開始: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 。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熯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乾天也,故稱父。坤地也,故稱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敷、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為寡髮、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於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
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為妾、為羊。
在說卦傳中有一段話: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這段話一般人都將它解釋為先天八卦的位置兩兩相對,例如:天地相對,山澤相對,雷風相對,水火相對。但是讓我不解的是:如果僅表示兩兩相對,為什麼要用 ”定位”、”通氣”、”相薄”、甚至是 ”不相射” 來表示?這裏面一定有玄機!
接下來的一段話也很有意思: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這段話的順序是雷風、水火、 山澤、天地。這個順序有何意義?也沒人解釋清楚。在這章節中我要賣個關子,請大家到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章節去找答案。
而後天八卦位置的出處就在下一段: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目前主流說法都是根據此段話定出後天八卦位置,再倒推先天八卦的可能位置。但是,有些新出土的古周易版本卻偏偏少了這段話。這下子問題可就大了。沒有了這段話,就否定了後天八卦的位置了嗎?其實也未必。我從 ”天地定位…” 這段話看出這段話有可能是孔子及其弟子試著由先天八卦推衍出後天八卦的 ”方法”,也就是所謂的 ”邊界條件”。假如這個說法能成立,那麼有沒有 ”帝出乎震…” 這段話就不重要了。
會讓我感到 ”天地定位…” 這段話有奇特含義,除了上述理由外,”雷風相薄” 的 ”薄” 是突破關鍵。說文解字p.41:”薄,林薄也。注曰: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 所以,薄是相逼近的意思。”雷風相薄” 就是指雷和風相逼近。雷和風在先天八卦的位置是相對的,只有在後天八卦中它們倆才是靠在一起的。這個結果讓我懷疑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會不會是在說:怎麼由先天八卦轉成後天八卦的?
以下的推論雖然能夠由先天八卦推導出後天八卦的位置,但是仍存在很多疑問。例如:為何要雷風相薄?為何是水火不相射?...等等。所以我覺得這只是孔子及其弟子們把他們找答案的方法和結果紀錄下來而己。接著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前文說過孔子在繫辭中提到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我認為這是孔子瞭解太極圖是日中測影結果的證據。所以,要解這個謎還須由太極圖著手。首先,先畫個太極圖,接著,再將先天八卦依序佈放在相關位置,這就完成了第一步。接著做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怎麼做呢?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太極八卦圖
日中影長一年路線圖
很簡單,一年之中若以年中(夏至)來看:上半年是過去、是往;下半年是來者、是逆。所以,從冬至的坤卦到夏至的乾卦開始順著數:坤1 ,---- 震2, ---- 離3,----兌4,----乾5。然後再由夏至經由秋分數往冬至是逆著數:艮4----,坎3----,巽2。為什麼由艮往巽而不是由巽往艮呢?這就和太極圖的 ”反S ” 曲線有關了,也就是說一年的時節順序是按太極圖內反S 曲線的順序走,不是按照圓周的順序走。那麼,這1-2-3-4-5-4-3-2 又代表什麼呢?我認為就代表一年當中陽氣由升發再沈降的過程描述。或者講得更直覺些:這個順序就是一年中,日中日影接觸各圓的順序:1是冬至圓,2是立春、立冬圓,3是春分、秋分圓,4是立夏、立秋圓,5是夏至圓。接著做 ”八卦相錯”。先把先天八卦想成椅子,在椅子上再重新佈卦。怎麼佈呢?按照先天卦加上後天卦陽爻數之和符合1-2-3-4-5-4-3-2的規則來佈放。也就是說在原本先天八卦各卦位能放上的新卦必須滿足以上條件,結果如下:
1.坤卦位置:僅有一陽爻的卦可放。如震、坎、艮。
2.震卦位置:僅有一陽爻的卦可放。如震、坎、艮。
3.離卦位置:僅有一陽爻的卦可放。如震、坎、艮。
4.兌卦位置:僅有二陽爻的卦可放。如離、兌、巽。
5.乾卦位置:僅有二陽爻的卦可放。如離、兌、巽。
6.艮卦位置:僅有三陽爻的乾卦可放。
7.坎卦位置:僅有二陽爻的卦可放。如離、兌、巽。
8.巽卦位置:僅有無陽爻的坤卦可放。
由6和8知道這兩個位置僅有一個可能:放入乾卦及坤卦,而且乾、坤這兩卦也無法放入別的位置,這個結果就叫做 ”天地定位”。
由1、2、3及4、5、7得知,要符合雷(震卦)風(巽卦)相薄的規則就只有一個選擇:震卦坐在先天八卦的離卦上,而巽卦坐在先天八卦的兌卦上。
再由1、2、3及4、5、7得知,離卦可以放在先天八卦的兌卦、乾卦、及坎卦的位置。但是兌卦已被巽卦占據,而 ”水火不相射” 限制離卦不得往坎卦,所以離卦只能坐在先天八卦的乾卦上。而坎卦原本可坐在先天卦位中的坤卦、震卦、離卦上,但是同樣的 ”水火不相射” 限制坎卦不得往離卦,因此,坎卦的去處目前仍有二選擇:坤卦或震卦。
再由1、2、3及4、5、7得知兌卦可以坐在先天八卦的兌、乾、坎卦位上,但因為兌卦己被巽卦佔住,乾卦已被離卦佔住,所以只能坐在先天卦位的坎卦上。而艮卦本可坐在先天卦的坤、震、離卦位上,但離卦已被震卦佔住,所以它和坎卦一樣都有二個相同的選擇:坤卦或震卦。於是尚未用到的 ”山澤通氣” 這條規則就要來決定最後此二者的歸屬。山澤通氣是什麼意思?表面上來看就是山(艮)和澤(兌)能互相流通。要怎麼流通呢?一陰一陽就能互相流通。兌卦既然坐在坎卦(陰)上,那麼艮卦就只能坐在屬於陽的震卦上,於是坤卦就給了坎卦來坐。這麼一來,後天八卦的位置就很自然的經由先天八卦及這些規則轉換出來了。雖然,我發現了這段話的可能原意,同時也能按照它的說法成功的轉換出後天八卦的卦位,但是我並不覺得這是文王的作法。因為我仍然無法解釋這些人為的規則到底和大自然之道有什麼關係。當然,”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例外,因為它就是日中影長在一年中接觸五圓的順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帝出乎震…” 這段話真的有可能是後出的,也就是根據後天八卦的位置硬套的。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八)河圖、洛書與數術系統
河圖、洛書與數術系統
河圖
洛書
河圖、洛書是中國文化裏一個說不清楚的謎。說它簡單,也不過就是擺在不同位置的幾個點(或是數字);說它複雜,這些不同位置的點彼此之間又有關聯。最讓人頭疼的是:太多的衍生系統都說是源於河圖、洛書,而且每個說法都能自成一說。但是,卻又沒有一個共識。
傳說中是先有河圖再有洛書。這二者之間看似有關聯但又說不明白。所以大致上就以河圖是先天之學,洛書是後天之學,以及河圖代表方位(空間),洛書代表時間來籠統概括。
就時間上而言,因為孔子曾提到河圖、洛書,因此,這二者至少可上溯至春秋時期,距今約二千五百年。但這是指河圖的名稱而言,若以河圖的內容而言,似乎就沒有文字或其它資料可以佐證其年代。若以五行出於河圖而論(尚書洪範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符合河圖。),那麼河圖距今至少三千年了。但是,究竟在多早以前就有河圖存在的證據呢?現今多以宋代程頤、朱熹時期有文有圖為證為起點,甚至認為這圖內容根本是宋時偽造的。其實,我們可以從戰國時期出土的墓葬看到河圖的存在證據,只是考古人員根本未將這些內容認真看待罷了。
在1978年中國湖北出土了戰國時期的古墓—曾侯乙墓,距今約二千四百多年,大家都沈醉於其中出土了65件青銅編鐘,以及發現最早繪有二十八宿的漆盒。但是完全未提另一個文化發現—河圖。所幸,當時的挖掘記錄被完整的保留,我們仍可由此看到河圖的內容。
從曾侯乙墓的西室共出土了十三具陪葬棺,當我一看到這個數字就聯想到這是河圖的西方之數— 四和九。當然,它也可能是其它的組合。但是細看它的擺放位置:由上而下東西向橫擺共九具,另一排為南北向豎放四具,這就符合了河圖的西方之數— 四、九。假如將此視為河圖內容存在的證據,那麼,另一個有棺木的東室也必須符合河圖的東方之數— 三和八。真的如此嗎?東室有殉人的陪葬棺共有八具,這符合東方之數的八,那麼三呢?墓主人一個、另外在墓主人棺角落有小的殉狗棺,圖形上繪的似乎是兩具,但說明文字中說只有一具,而且說這可能是墓主人的愛犬,人死後也帶至陰間守護。這種說法有 ”以今釋古” 的嫌疑。我去查了黃帝內經,代表東方的動物有二種版本:一種是雞,另一種是犬。若考慮犬是五畜中代表東方的動物,那麼殉犬棺似乎就可以算是東方之數三的一個成員了。但是,就算如此,還差一個呀!後來我在同一作者出的另一本書中看到東室內還有一個殉葬的木片人俑,這才讓我 ”湊足了” 東方之數三。為什麼要用木人俑呢?陶俑不是較常見嗎?又為何不用金屬製造呢?黃帝內經上說:”東方生風,風生木,…” 所以,木是五行東方的代表。假如以上說法成立,那麼,以後考古人員可要好好認真看待這些隱性出土文物了。另外,西室陪葬棺的擺法也讓我產生興趣,九具陪葬棺在外,由上而下呈東西向橫放;而另四具陪葬棺則在內側,由上而下呈南北向豎放。也就是說,除了分為四、九這二數字及內、外擺法符合河圖之外,似乎古人還認為內為陰外為陽,以及東西向這一橫為陽,而南北向這一豎為陰。但是,為什麼呢?
如果我們把河圖和太極圖合起來看,那麼就知道日中測影可以得知冬至、夏至這二個特別的點,(影子最長和最短),畫在河圖上就是下方的 ”一” 和上方的 ”二”。後來,再人為的將其中的日子均分形成春分、秋分。也就是河圖左邊的 ”三” 和右邊的 ”四”。這麼一來,河圖和太極圖之間就有了關聯。而且,所謂的 ”先天為體,為陰;後天為用,為陽。” 這個觀念也就和以上說法互相闡發:一、二是天生的,是先有的,為陰;三、四是人為的,是後來的,為陽。所以,如果把一、二連成一豎,為陰;而將三、四連成一橫,為陽。但是,這個說法並沒有在東室得到佐證。除了內三外八符合河圖外,棺木的橫豎並不符合以上說法,可能上述推論還得再找其它資訊才行。這個發現讓我驚訝河圖的概念在那麼早就己深植人心,而且,我們不必非得要發現一個器物上繪有河圖的圖案才算是找到了它存在的證據。
洛書有關的數術系統
我們看到在洛書的四正位置上排放的是天數(陽數)”3、9、7、1”,而在四隅位置排放的是地數(陰數) ”8、4、2、6”。在天數系統中用3去依序乘每一天數可依順時方向得到洛書下一天數;而用7去依序乘每一天數則可依逆時方向得到洛書下一天數。
三、七與陽系統
二、八與陰系統
所以,我們可以做此結論:在陽的系統中,三代表陽中之陽,而七代表陽中之陰。同樣的,在陰的系統中,八(三)代表陰中之陽,二(七)代表陰中之陰。這裏究竟有什麼深刻內在連繫,有待繼續研究。但是透過這種表達方式可以讓我們看懂道家的一些論述,以及某些氣功是否屬於玄門正宗。或者,保守點說:可確定那些東西和道家淵源不深。我透過這種方式去檢驗我所學習的氣功,讓我非常訝異的是它們竟然完全按照上面的方式佈局,一點也不會出錯。
但是,河圖、洛書究竟代表什麼還是沒有說清楚。它們之間有關嗎?若有關,是什麼呢?孔子說過: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古人視河圖、洛書為 ”吉祥物”,在天下動盪時,只要出現了河圖、洛書,就有天下太平的機會。那麼,什麼樣的 ”吉祥物” 有此能耐,讓原本動盪的社會隨之安定?天文曆法是最適切的答案。我的看法是:洛書代表的是由黃帝流傳至今的陰陽五行曆,而河圖則是代表天干源頭的分一年為十月的純陽曆----共工曆。我們可由河圖、洛書佈數的方式看出這個可能。
在前文提到陰陽五行曆是五個圓的曆法,將一年分成八個部份。洛書外圍的八個數字就代表一年的八個時節,而中間的五就隱喻外圍的八個數字根源於中間的五。也就是說:五行就是八卦。我們在看洛書的時候,中間的五和外圍的八個數字不是同等地位的,甚至可說五是可以不看的。因為外圍的八個數字都源出於中間的五。所以,討論洛書的時候就只討論外圍的八個數字。我們可以先由五行圖中看出,一年的日中日影是由一號圓往二號圓、三號圓走,接著是四號圓、五號圓;然後再反向走向六號圓、七號圓、八號圓,碰到一號圓又是下一年的開始。同時我們也可看出二號圓就是八號圓,三號圓就是七號圓,四號圓就是六號圓。接著,我們看洛書的數字,除了九之外其餘都符合一年當中日中影長接觸各圓的順序(二和八互換所代表的意義還要再思考,可能是為了配合河圖。因為在河圖中,一和六是一組;二和七是一組;三和八是一組;四和九是一組;五和十是一組。因此,將二和八對調是可以被接受的。)前面提到數字五在洛書中有不同於其它數字的意義:五就是其它八個數字的本源。所以就在五的位置以九來替補。
五行洛書佈數圖
河圖可以看成是六個圓的曆法,這六個圓將一年分成十份。數字一到十就都是有意義的。說河圖 ”可以看成” 是六個圓的曆法,是因為這個曆法其實和六個圓並無關係,這種說法只是為了方便比較它和五個圓的曆法的關係而己。其實,它可能是根據太陽一年中在六個山頭升起的時節來決定月份的。共工曆雖說是將一年分成十月,但其實是分成 ”五節”,而每節又分為陰、陽二月,這也是為什麼河圖的佈數皆是兩兩一組。只是如何分配這十月就查無資料了。但河圖若真是十月曆的話,那麼根據河圖的佈數邏輯來看,這五季所分成的陰陽十月可能是這樣子的:一季陽月(一)、二季陰月(二);三季陽月(三)、四季陰月(四)、五季陽月(五)。這是上半年,接著是下半年:一季陰月(六)、二季陽月(七);三季陰月(八)、四季陽月(九)、五季陰月(十)。也就是說:上半年有五季的部份,下半年也有五季的部份。也就是:一季(一、六),二季(二、七),三季(三、八),四季(四、九),五季(五、十)。
在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章節中會討論到,黃帝曆和共工曆皆源出於炎帝曆,所以共工曆也遺傳有日中測影的基因。因此,河圖佈數的規則也無可避免的就和二至、二分的生成順序有關。
二至、二分生成序河圖佈數圖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九)道家對自然宇宙的始源思考
道家對自然宇宙的始源思考
老子的道德經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的最早整理結果.在道德經第一章寫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玅,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我特別將本段之斷句突顯出來,以作為和傳統斷句不同之類比。傳統的斷句法多半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玅,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有三個地方有差異:
一. ”無”、”有” 和 ”無名”、”有名”
二. ”無”、”有” 和 “無欲”、”有欲”
三. 一”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在第一個差異部分主要是讀者覺得本文到底是在探討 ”無”、 ”有” 還是在探討 ”無名”、”有名”。如果只看這句話,二種解讀都可說的出一番道理。但若全段來看,後者顯然有些勉強。南懷瑾先生在 ”老子它說” 這本書中也採用前者。而在第二個差異部分,採用前者斷句法的人就明顯多了起來,但多半人仍採用後者。但只要任何一句採用了後者,都面臨下一句的考驗:”此兩者” 到底是那兩者?只有都採用前者斷句法才能清楚的說明 ”此兩者” 指的是 ”無”、”有”。
而第三部分就更要花功夫去理解了。前者的斷句法最為精彩,這是南懷瑾先生說他老師是這麼斷的,他也查過許多古書也是這麼斷句,但他問過老師為何?老師只說這樣斷句較為有力。不過他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也就認同後者主流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如果本文是 ”此二者” 那麼可以用後者斷法,而且也該用後者。但是用 ”此兩者” 的話,就應該斷成前者才能表達作者原意。古字兩和再是同義字,兩、再是重複之詞而二是對偶之詞。也就是說:如果兩個東西是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就稱為兩;若是一黑一白、一天一地、一陰一陽就稱為二。既然文中用兩,所以要表達的是一模一樣的內涵。但是,”無”、”有” 明明就不一樣,怎麼解釋呢?所以,將其斷為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是說 ”無”、 “有” 本來是一模一樣的,一直演變到後來我們強將其分類並賦予不同的 ”字”,這才變成 ”無” 、”有”。古人用字真的那麼講究嗎?是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例子看出: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二指天地是對偶之詞。如冬至、夏至是二至;春分、秋分是二分。那兩儀呢?不是陰陽嗎?的確不是,我在前面說明太極圖由來時,已經說明孔子所說的兩儀是指:日中測影上半年的影長數據和下半年的影長數據是兩組一模一樣的雙胞胎。所以易經上說的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和道德經的一、二、三,都有數字,但該用二就用二,該用兩就用兩,一點都不含糊。
道與德
道在道德經中出現了許多次,就算不能確定它的真正內涵,但也算有個模糊的概念:道是大自然運作的原則,所有事物的運作都遵循著它。那麼德呢?說文解字上說:德,得也。是得到的意思。但光是 ”得到” 並不能讓德獲得那麼崇高的地位,是得到了什麼呢?原來是 ”得到了道” 的得才能稱為德。而且所謂的 ”得道” 並不只是弄懂了道而已,還必須 ”遵而行之” 才能稱為德。
恆先
”恆先無有,質、靜、虛,質大質,靜大靜,虛大虛….” 這是上博楚簡 ”恆先” 的第一簡開始部分的內容。光是前七個字就有三種以上不同的斷句法,上述一種是北京官方版本。台灣輔大版本為 ”恆,先,無有,質,靜,虛”;而日本學者解讀為 ”恆先無,有質靜虛” 我個人認同北京版本。為什麼呢?因為老子道德經給了答案:”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道德經中認為萬物的始源在可見部分是 ”有” ,”天下萬物生於有”,而 ”有生於無”,所以產生了:
無à有à萬物
的順序。而在恆先中更創建了另一個狀態—恆,而且把它放在無和有之前。也就是:
恆à無à有à萬物
那麼,恆是什麼意思呢?恆就是常,也就是不變。但,是動態的不變,也就是週而復始的循環。
道德經中說 ”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較多人將它視為道家修道煉功的法門,我這裏認同另一個看法:在思考自然運作時有兩個方向:陽的部分要思考升發的本質,也就是跟著陽的本質不斷升發一直升發到最高最遠的極處,而陽氣也因而擴散到虛無的地步;陰的部分要思考收斂的本質,也就是跟著陰的本質收斂再收斂,沈降再沈降,一直到寂然不動的 ”靜”。所以,陽到極處是 ”虛” 的狀態,而陰到極處則是 ”靜” 的狀態。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十)十二正經循行順序及起始時間的天人相應觀點
十二正經循行順序及起始時間的天人相應觀點
中國古代曆法自黃帝曆起就是陰陽合曆,太陽年的循環週期是365.25日,而月的循環週期是29.53日,所以將月循環週期乘以整數12可以得到和 365.25日最接近的354.36日。但仍有近11日的差異,所以加閏月來補足。所以一年有十二個月或十三個月。由於冬至日是一個很絕對,很明顯的循環標記,所以被拿來做為一年的開始。但是,一年中只有冬至、夏至二個標記也太少了,所以一方面年的循環以太陽日的冬至為基礎,而小的循環就用另一個顯而易見的月的盈虧做為依據。為什麼老祖先將子月定在11月?冬至既是一年的開始,為何也定在11月?其實古代的曆法在夏朝時是將正月定在寅(和漢朝至今一樣),而商朝將正月定在丑(馮時先生考證則認為在戍或亥),而周朝則將正月定在子。所以,古人也試驗過好一陣子,最終才又恢復夏朝的曆法。其實,夏曆就將子月和冬至視為 ”天道” 的陽曆年開始,但是由於此時氣侯仍冷,一直要到冬至後45日的立春才算是春天,而將最接近立春的朔(初一),當做 ”地道” 陰曆年的開始。也就是說天道和較接近人生活方式的地道是有一定的時間差。這也是一種 ”天人相應” 的模式。而這種模式一直影響到中醫的許多理論模式。例如:子午流注就將十二正經循環的起始點 ”手太陰肺經” 定在寅時(凌晨3點到5點),以合乎此 ”天人相應” 模式。而在五運六氣學說裏又將一年的開始定在大寒(立春的前一個節氣),而厥陰風木主管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四個節氣。許多人不清楚為何要將前一年的大寒節納入,其實古人這麼做是有道理的。前面說過陰曆年是最接近立春節氣的朔,也就是說它不見得是立春節當天。我去查過萬年曆,約有40%的陰曆年初一落在大寒和立春之間,而有約60%的陰曆年初一落在立春和雨水之間。所以,古人以五運六氣定一年開始首選大寒,是有他的道理的。
十二正經循行圖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一)奇怪的陰曆十四月
奇怪的陰曆十四月
一年竟有十四個月,真是太奇怪了。而這麼離譜的事竟然發生在以天文曆法引以為傲的古代中國。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辭中明確記載了某年十四月。是那時的一個月不足三十天嗎?不是,一個月分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是確定的。所有的結論都指向當時置閏技術不精才造成這一結果。但是,古代中國很早就知道一陽曆年為365日有餘,所以約每四年有一年為366日;而陰曆年一年是354.5日,相差約近11日。所以透過置閏月的方法使二者同步。現在我們知道每十九年置放七個閏月後大致誤差小於三分之一日,這也是我們常說每十九年陰曆生日和陽曆生日會在同一天(或差一天)的原因。既然很早就知道這些,怎麼還會出現一年竟多二個月呢?會令專家百思不得其解最後給出 ”疏忽” 造成的結論,完全是站在現在的角度 ”儘可能去同步” 的原則去思考推論出的結果。但是,古時的置閏原則(至少是堯開始)卻是另一套邏輯。
尚書堯典:”…稘(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是帝堯看了羲和制定的曆法後下的結論。大家都只看到帝堯時就已知道一陽曆年有366日就覺得古人已很了不起了,於是不忍苛責和現在所用每年365日,四年才有一366日的現代陽曆有一日的誤差。就是這個多餘的愛護之心使我們沒看懂這段文字。試想一年差一日,二百年差二百日,足以使冬夏倒置,這個誤差還不大嗎?那這段文字該如何解讀呢?說文解字p.328:”稘,復其時也。” 所以第一句話是說:”到了一年是366日的那年” 這麼去理解不僅知道帝堯時就己清楚陽曆年有平年、閏年之分,而且閏年是366日也確定。所以整段文字可理解為:”到了一年是366日的那年,以置閏月的方式來重新安排四時(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各落在當年的陰曆幾月幾日),這樣成為一歲。” 所以,從帝堯時期沿用至商朝時的曆法置閏原則是:”陰陽年同閏” 也就是當陽曆年是閏年時才在陰曆年置閏。也就是說大致上四年置閏一次。可是我們知道陰陽曆年一年差近11日,三年置一閏月都不夠了,你怎麼還四年才置閏一次,那怎麼行呢?放心,古人說置閏,可沒限死一次只能置一閏月,所以,第一次置一閏月仍有約14-15天不足,到第二次置閏時就一次置二閏月,就差不多同步了。這也是為什麼商朝一年有時出現十四個月的原因。而這種 ”陰陽年同閏” 的置閏方法使得十四個月的年約間隔八年出現一次,這對於後人考古應該有非常大的幫助。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十二)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這些據稱是中國最早的書,不僅受到士子的推崇,但同時也受到大家的質疑。有誰見過這些東西?除左傳上記載----楚左使倚相: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之外,就是在漢孔安國做尚書序提到: ”…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 ”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 ”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說,謂之 ”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 ”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春秋左氏傳曰: 楚左使倚相 ”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先君孔子…..讚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訖于周….”。雖然孔安國將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指明為何,且說孔子將周易取代八索、以職方取代九丘,但是爭議仍很多,光是將黃帝之書列為三墳就有悖常理。司馬遷在史記將黃帝列於五帝本紀之首,就不認為黃帝是 ”三皇” 之一。所以,有人就說三墳五典中除了堯典、舜典可以在尚書中對號入座外,其餘三墳三典還是下落不明。到今天一晃二千多年過去了,世人對此仍無良策,只能附庸風雅的在堂上掛一對聯自娛:”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但如有人要借三墳五典看看,也就只好如大才子袁枚一般臉一紅將對聯取下。
真的沒有這些東西嗎?古人是在打高空嗎?當然不是!那怎麼會找不到呢?其實大家都找錯方向,而且把它們想的太簡單了。現在,就讓我們按照古人留下的線索把它們發掘出來。
三墳五典是中華文明的開始
三墳五典是中華文明的開始,也是中華文化的靈魂,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 ”書”。說文解字p.117:書,箸也。從聿,者聲。所以書是指書寫這個動作。由書拆字看上為聿是筆的意思,而下為日。難到會是 ”刻劃日影” 的意思嗎?留給文字學家去傷腦筋吧。那麼到底三墳五典是什麼呢?它們是指 ”三圓曆” 及 ”五行曆”。什麼意思呢?我們先從說文解字開始:p.9 :”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 p.693:”墳,墓也。墓,丘墓也。” 而段玉裁更引用禮記將墓解釋為土平處、而墳為土高處。 p.738 :”五,五行也。”, p.200:”典,五帝之書也。” ,p.2:”帝,諦也。王天下之號。”。而諦是什麼呢?p.92:”諦,審也。”,p.50:”審,悉也,知審諦也。”, p.50:”悉,詳盡也。” 而王又是什麼呢?p.9:”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已有一些模糊的感覺,覺得好像有些連繫,但仍然無法完全理解。那是因為還需要將 ”日中測影” 一併考慮進來。前文說過古人立竿於日中測影,在一年中可以得到影長最長及影長最短的二個絕對的點。將竿底做圓心,這二影長分別做半徑可得二圓。大圓為冬至(也稱為地道),小圓為夏至(也稱為天道)。而在此二圓中點再畫一圓是為春分及秋分,由於是人為均分,所以稱為人道。我們現在考古界在很早期文化中可看到這類遺物,而且這三圓遺跡要不像三層蛋糕一樣(如天壇),就是墳起如一小土堆(如帝堯都城出土的祭壇同心圓)。
天壇
這就是中華文明的開始—有了可信賴的天文曆法。在日中測影前提下,這三個同心圓將一年分成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時。(由冬至圓開始往夏至圓走,中間經過春分圓,到夏至圓後再反向往冬至圓走,中間經過秋分圓,也就是春分圓,到了冬至圓又是下一年的開始。)
三圓(三墳)圖
如果我們把一年視為一個圓,那麼冬至在正下方圓周上,夏至在正上方圓周上,春分在左方圓周上,秋分在右方圓周上。由冬至à春分à夏至à秋分再到冬至是為一年. 這個方向就叫做 ”順時” 方向。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曆法,也就是三墳。這種曆法是純太陽曆,沒有月的部分,一年就是一個大循環,但分成四個部分。只是一年天數的準確度如何則不得而知。
五圓(五典)圖
而五典則是更進一步再平分這三圓之間,於是成為五圓。圖中的粗實線圓為春、秋分圓,虛線大圓為立春、立冬圓;虛線小圓為立夏、立秋圓。五行指的是太陽在不同時間運行的五個道。 春秋繁露:”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這是說一年的循環有日影最長及日影最短的二部分,以此畫圓將一年分而為二,在其中再畫一圓可再對分為四時,再對分就形成五圓。這就是五行。這五個圓則將一年分為八個部分,也就是現在說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這麼一來,數日子就方便了一些。典的造字也說明這個事實:五豎之間有二橫(日中之影,上橫表示上半年,下橫表示下半年,分別觸及這五豎。),下有一几(以示尊崇,這是許慎的說法。我覺得下應為兀,p.405:兀,高而上平也。這可由出土帝堯都城祭壇的四同心圓所在地看出。)。
其實,在看清楚這些意義的同時,相信大家已經隱約覺得 ”帝”,”曆” 互通對瞭解全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事實也真是如此。上文說過 ”帝” 有詳細審視的意思,在楚帛書 ”容成氏” 中就把史記五帝本紀中的 ”舜耕歷山” 寫為 ”舜耕帝丘”。同時山和丘互通,也就是圓。
那麼八索呢?八索和五典是一體兩面,五行(五圓)將一年分成八個部份,就是八索,也是八卦。也可以說成 ”五行就是八卦”。在五行代表八卦的說法中,這裏要詳細說明一下:五行這五個大小不同的同心圓,最大的圓是冬至日中影長為半徑所畫成(坤、地);第二大圓是立春、立冬圓,(震、雷,巽、風);中間圓是春分、秋分圓,(離、火,坎、水);第四圓是立夏、立秋圓,(兌、澤,艮、山);最小圓則是夏至圓(乾、天)。太陽的日中影長分別在一年的八個時點碰觸這五圓,其中雷、風是同一圓,水、火是同一圓,山、澤是同一圓。這麼來看,周易裏的先天卦位就有根據了。而且說卦傳裏講雷風,水火,山澤,天地就是按照二、三、四、五(一)圓的順序表述。
日中測影示意圖
九丘則是九個圓的曆法,也就是在五個圓的基礎上再對分,將一年分成十六個部份,而我們現在使用的二十四節氣曆,則是十三個圓的曆法,(或是七個圓的曆法再對分。)而三十三個圓的曆法則是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也就是把一年分成六十四份的曆法。
能有這些突破性的想法,陳久金先生的 ”中國天文大發現” 一書功不可沒。我為了驗證他將十月曆誤指為五行曆這個小錯,意外的發掘出史家隱晦不言的一個大寶窟----原來,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它們都是指中國的上古曆法。
為了方便說明,首先在此把各種圓將一整年的分割情形,表述如下:
三圓曆:將一年分成四份,也就是時鐘的6、9、12、3整點為分割點。
五圓曆:將一年分成八份,也就是時鐘的6、 9、12、 3整點之外又增加7.5、10.5、1.5及4.5這四個半點為分割點。
七圓曆:將一年分成十二份,也就是時鐘的十二個整點位置。
分一年為十二份的七圓圖
能和五行曆完全契合的九圓曆
九圓曆:五圓曆的再對分。
六圓曆:將一年分成十份。除了6、12以外,另外四個分割點都不在整點或半點位置。
我們所熟知的上古帝王則多半是不同曆法的代稱,而其壽命則指這個曆法施行多久。我們可以像說故事一樣先將人物定義一下:
1.伏羲:最早曆法,三圓的曆法。
三圓四分圖
2.炎帝:將三圓細分為五圓的曆法(五行曆)。
五圓八分圖
炎帝之後分成二支:一為九黎共工系統,另一支為黃帝系統。
2a.九黎:可能是炎帝純陽曆的改良。
2b.共工:六氣曆(六圓曆),純陽曆。由五圓改為六圓。一年十個月,每月36天。
21.黃帝: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
22.顓頊: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黃帝曆微調。
23.帝嚳:五行曆。但內容不詳。
24.帝堯: 更進一步將五行曆陽曆年閏年訂為366天(平年當然就是365天),而在這一年,同時在陰曆年置閏月。
七圓十二分及二十四分圖
26.大禹:五行曆的細分,九圓曆,又稱九丘。
九圓十六分圖
從黃帝至大禹為主流,另自堯、舜之間再分支為商契與周棄。
241.商契及商湯:將一年分為八份的五行曆。為曆中主司徒、和百姓親和有關的部分。
242.盤庚:以契為本的七圓曆。
24a.棄與文王:棄本為五行曆的農事部分;而文王則有可能再演變成三十三圓曆。
蚩尤及堯舜各大臣則代表不同的曆法,如:
丹硃、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
帝王的壽命:指這個曆法使用了多久。所以說彭祖壽八百,指的是這個曆法用了八百年。
戰爭:代表曆法的競爭。
洪水與治水:指曆法漸不準,冬至日已是一月多,甚至二月。月為大陰之精,水亦為陰。透過改進置閏月(治水)的方式使陰陽曆同步。雖說全球各古文明都有洪水神話傳說,但是中國的洪水傳說要另眼看待;主要原因是:除了洪水,中國還有治水的傳說。
后羿射日:指將實行的共工曆改為五行曆。
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再細部介紹這些曆法,以及透過神話及尚書、史記的記錄來驗證並說明它們的演進。
伏羲:最早曆法,根據日中測影,將一太陽年先分成冬至、夏至,再均分其間成為春分、秋分。此時並無以陰曆月記日的做法。也無以陽曆月記日的做法。所以只能一天一天的步算至四個時點,是一大循環年。是純陽曆。並且,代表四時的顏色也已界定出來:春為青、夏為朱(現為赤)、秋為黃(這和現在的秋為白不同),冬為墨(現為黑)。 楚帛書創世紀神話:「□是襄(壤),天踐是各(格),參化法步(兆)。為禹為萬,以司堵壤,咎(晷)天步□,乃上下朕(騰)傳(轉)。山陵不疏,乃命山川四晦(海)。熏(炅)氣百(倉)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溢澫(漫)」,「未又(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步以為歲,是隹(唯)四寺(時)」「乃取(娶)虘(且)□□子之子,曰女皇(媧)」,是生子四」, 「長(倀)曰青幹,二曰朱四單,三曰□黃難,四曰□墨幹」。
炎帝:將三圓細分為五圓的曆法(五行曆),於是有了四時(四岳)及地維(指四隅或又稱四維),「四神□□,至於復天旁,動扞釋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棈(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格)降,奠三天,□思捊奠四亟(極)」,「群神五正,四晨(辰)堯(饒)羊(祥),建恒屬民,五正乃明,其神是享」。將一太陽年分成八份,仍屬純陽曆。在伏羲之後一千多年才漸漸有了將一年這大循環年分成數個小循環月的曆法(千又百年,俊生日月。(但是沒有人字旁的俊。)指一步一步的、漸漸的有了將一年分成看太陽為主的小循環月,以及看月亮為主的小循環月。)。而炎帝正處於此期間,暫將其視為尚無小循環月的曆法。之後的黃帝曆及共工曆都是有小循環月的曆法。所以,所謂的創世神話,其實是中華曆法的誕生與演進過程。有了這個念頭,我們才能看懂傳說神話中為什麼伏羲本業是漁獵,因為要等到曆法創制完成,中華文明才進入可預期的農業時期。另外,說文解字p.381:伏,司也。p.204:羲,氣也。所以伏羲就隱喻主管氣(也就是陰陽)的變化。而伏羲的由來也說明這部曆法是和日中測影有關:說是伏羲的媽媽看到一個大腳印,就好奇的用自己的腳去合,結果就受孕生了伏羲。其實這就是隱喻伏羲這個曆法起源於步算日中測影。而由楚帛書創世紀這二段話可看出:在三圓曆時期,四時的代表色和五圓曆時有差別。其中的差別是五圓曆創造出夏、秋之間的長夏,同時把原代表秋的黃移往長夏,而另用白代表秋。
三圓及四時、四色(三天四極)圖
黃帝: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訂定歲首起始日,並且透過觀測夜間星像來校正日間觀日結果,並訂陰曆月置閏。但尚無標準置閏週期。是陰陽合曆的始祖。五行曆至此可稱 ”陰陽五行曆”。黃帝除了以日中測影外,還建立五組類似巨石陣的觀日出土柱縫隙確認日中測影的結果。史記曆書曰: “ 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禍不生,所求不匱。” 這裏的五官就是指這五根土柱。說文解字p.730 :官,吏事君也。” 而拆官字來看,則指房舍內的小山。也就是英國巨石陣一類的觀星台。這時曆法的精度只能由 ”正閏餘” 得知:用十二個陰曆月數日子是不夠的。也就是知道一年多於354天。史記說黃帝是: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少是初生的意思,而典就是指五行曆。所以這是說:黃帝曆是剛有不久的五行曆改良版。而黃帝考定星曆,意指這時的曆法已不只是看太陽或月亮而已,夜空的星象,已經被納入曆法的一部份了。而史記天官書: ”…南宮朱鳥、權、衡。 衡,太微,三光之廷… 。 權,軒轅。軒轅,黃龍體….”。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由此可看出其中的關聯。
陰陽五行曆
九黎:可能是炎帝純陽曆的改良,在少昊末期取代黃帝曆,是謂九黎亂德。但準確度不佳,被顓頊曆融合取代。史紀五帝本紀: ”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 此時的九黎曆一太陽年可能只有三百六十日,因為神話告訴我們九黎曆的改良版----共工曆初期可能都只有三百六十日,要等女媧補天後才補足為三百六十五日。
顓頊:五行曆配十二陰曆月記年,黃帝曆微調。此時一年的精度已提高到一年大約是365天。融合取代九黎曆。史記曆書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施行一陣子,又被共工曆取代。淮南子天文訓: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大家都說這段話是說共工輸了,我卻認為是共工贏了。因為 ”天柱折,地維絕”明顯的在說五行曆的春、秋分移位,以及四隅(四維)不復存在。這是五圓曆換成六圓曆的必然結果。而六圓曆會造成 ”天傾西北”( 以一周365天來看,只有360天的六圓共工曆的確在年末,也就是圓的西北方形成5天的缺口);而在共工曆的年中,第181天,尚不及365天圓周的一半,即183天,所以稱 ”地不滿東南”。所以應該說是共工戰勝了顓頊。認為共工戰敗的只是看到共工 ”怒而觸不周之山”就以為共工輸了。
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示意圖
而且在女媧補天的神話中,”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除了補天外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斷鼇足去墊折斷的 ”天柱”。許多人都納悶為什麼只管天柱,不是還有”地維絕”的問題嗎?怎麼不管呢?但是沒有答案,只能在注釋中提到這個疑問。現在我來試著給個答案:因為地維是由五圓中的二、四圓所形成,在五圓曆改成六圓曆的時候,不變的是一、五圓,中間的二、三、四圓都被新的四個圓取代,所以才說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因此,新的 ”天柱”是被整修過的,表示和原先的不同,而在原先四隅位置的地維當然就不存在了。
不過,九黎與顓頊的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 這裏似乎並沒說顓頊 ”取代” 九黎,反而有點像由顓頊做主,使二者兼融。除了文意有這個意思之外,南正重、火正黎照說都是和夏天有關的,但在此重覆出現。(史記太史公序中又說是 ”北正黎” ,我覺得是錯的。)是不是說以原本顓頊曆系統的南正重司天以屬神,而以九黎曆系統的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二種曆法能併存?為什麼要搞的那麼複雜呢?我大膽的猜上一猜:可能和當時的主食 ”黍” 有關。
說文解字p.320說 ”禾” 指成熟時頭會下垂的糧食作物。而p.329 ”黍” 為禾中有黏性的。但它們的差別不只於此,而在 ”禾二月播種,八月成熟。”,”黍夏至(或大暑)播種。” 因此,以黍為主食的民族對於一個能特別突顯夏天(或是太陽)的曆法會被認為是神聖的、是實用的。雖然,當時以顓頊曆為主,但在曆法失序的時候,一個和當時主食生長特性有關的曆法就很有影響力了。甘肅的大地灣文化已發現距今約七千年前的黍種子,可說明黍在很早就成為華北/西北地區的主食。那為什麼說黎和黍有關呢?因為黎p.330是黍部,因此我猜他們有關。所以,顓頊曆納入九黎曆的火正黎可以有安撫人心的效果。
共工:六氣曆(六圓曆),以十太陽月記年。 (十日,日之數十。指的是將一太陽年分成以看太陽為主的十個小循環—月。)每月36天,每年十月。神話中的十個太陽就是指使用這個曆法:----在一年中分成十個以看太陽為主的等長小循環月。而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則是說這個六圓曆被五行曆替換(因為五行曆在看太陽的部分都只有一個大循環----節氣。 不論是八節氣、十二節氣、十六節氣、或是二十四節氣,都只是一個大循環,也就是只有一個太陽。)在女媧補天後,再加五天年終日。(女媧煉五色石補天)這是天干的源頭,而該曆法在周以前不斷的被使用,但又不斷的被五行曆取代,這個過程就是 ”共工和顓頊爭帝”,”堯使后羿射日”,”禹使后羿射日” 等。共工曆一直在四川、貴州、雲南、廣西一帶使用至近代,是十月等長的純陽曆。我覺得此曆好用在其精度很快由一年360天修正為365天,但其弊病則是老百姓無法由一個簡單的天象得知當日大約是何日。
帝堯:更進一步將五行曆陽曆年閏年訂為366天(平年當然就是365天),而在這一年,同時在陰曆年置閏月。尚書堯典曰: ” 稘(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說文解字p.328:稘,復其時也。是 ”會” 的意思。也就是說: ”到了一年是366天的那一年,在陰曆年底置閏月。” 堯初年歷經九黎曆,史記曆書曰: ” …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曆數失序。堯複遂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複典之,而立羲和之官。” 堯時己恢復採用黃帝時期觀測夜間星象和日間日中測影及夯土柱觀日出角度的做法互驗,並且除了重、黎之外,又設了羲(陽),和(陰)的四個參考點:羲仲(陽中)、羲叔(陽末)、和仲(陰中)、和叔(陰末)。來驗證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 說文解字p.367:” 伯,長也。仲,中也。” 。”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穀。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其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居西土,曰昧穀。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殷仲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民燠,鳥獸氄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陰、陽曆同步此時已成為置閏重點。在這裏提出一個疑點:南方與北方是用 ”申命”,而東方及西方則用 ”分命”。這是說 ”羲仲” 是二人以及 ”和仲” 也是二人;而 ”羲叔” 則是一人,”和叔” 也是一人。由此還可看出堯曆內含九黎曆的某些內容的可能。
帝舜:五行曆的變形----七圓曆。尚書舜典曰: ” …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說文解字p.123 :政,正也。 p.69:正,是也。這句話一直都被解釋為:用璇璣玉衡這天文儀器去觀察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因為實在找不出什麼東西和天文有關又和七有關。其實,把 ”政” 的本義弄清楚,再和日中測影及五圓曆一對照,就清楚這句話在說:舜曆是七圓曆。史記曰:”虞舜者,名曰重華。” 史記天官書:” 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 從這裏又可看出舜和天文的關係。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 這段話更是說明舜曆是由原本五圓曆改為七圓曆的鐵證。怎麼解釋呢?難道這段話不是說:舜早年在曆山務農,在雷澤捕漁,在河邊製作陶器用品,又在壽丘製作一些雜項生活用品嗎? ”舜耕曆山,◇集解鄭玄曰:“在河東。”□正義括地志云:“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曆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棗山,亦名豬山,亦名狗頭山,亦名薄山,亦名吳山。此山西起雷首山,東至吳阪,凡十一名,隨州縣分之。曆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餘姚縣有曆山舜井,濮州雷澤縣有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處也。及媯州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處,未詳也。”漁雷澤,◇集解鄭玄曰:“雷夏,兗州澤,今屬濟陰。”□正義括地志雲:“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山海經云雷澤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也。”陶河濱,◇集解皇甫謐曰:“濟陰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義案:於曹州濱河作瓦器也。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裏,即舜所都也。南去曆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作什器於壽丘,◇集解皇甫謐曰:“在魯東門之北。”○索隱什器,什,數也。蓋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為數,猶今云“什物”也。壽丘,地名,黃帝生處。□正義壽音受。顏師古云:“軍法,伍人為伍,二伍為什,則共器物,故謂生生之具為什器,亦猶從軍及作役者十人為火,共畜調度也。”就時於負夏。◇集解鄭玄曰:“負夏,衛地。”○索隱就時猶逐時,若言乘時射利也。尚書大傳曰“販於頓丘,就時負夏”,孟子曰“遷于負夏”是也。” 這是史記三家注的標準說法,也被認可了近二千年,怎麼又不對了?對不對看完我的解釋大家再自己評斷吧。 ”舜耕曆山” 是說舜改造五行曆,把五行曆中代表山的圓重新整理。重新整理那些圓呢?形成四維的第二圓(雷為立春圓)及第四圓(澤為立夏圓)。由此也可看出五行與八卦的關係,甚至與周易的關係。漁當然得在水裏,所以 ”漁雷澤” 是說在把雷山,澤山變成水的地方可以捕漁的意思。也就是說:去除這二圓。 ”陶河濱” 則指:在只剩三圓的山、水邊(共四處)再做新山。說文解字p.735:陶,再成丘也。所以,”陶河濱” 指在冬至圓和春分圓間新作二圓,以及在春分圓和夏至圓間新作二圓,合計共新作四圓。 ”作什器於壽丘” 則指:移除二、四圓的五行曆只剩 ”三官”,在這三官之間各做五個可容物之器。說文解字p.398:壽,久也。p.373:什,二伍的意思。p.373:伍則指五人。而容物之器就指在特定日子太陽就會進入這裏,彷彿被裝在裏面。” 就時於負夏” 是說:以此和原本堯的五行曆互驗。說文解字p.281:負,有所恃也。p.233:夏,指中國之人。所以舜的七圓曆不只把一年分成十二份,從 ”作什器於壽丘” 這句話就可知這 ”十三官” 把一年更進一步的分成二十四份。這應該就是二十四節氣的源頭。也唯有如此,這個七圓曆才除了如時鐘整點之外,還有半點所形成的分割點。因此才能和堯的五行曆四維部分相合。而舜的七圓曆經得起堯的百般驗證,堯甚至 ”以為聖”,所以它比堯曆準。周髀算經中的 ”七衡六間圖” 就是這種曆法,它的好處是把一太陽年分成十二份,甚至二十四份(但仍是一大循環),和陰曆月數相合。
七衡六間圖
而舜時似乎將歲首訂在十一月:”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於山川,辯於群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班瑞。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複。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 所以 ”巡狩” 指的是驗證曆法。舜曆的本源應和音樂有關 (”舜父瞽叟盲”。瞽為盲人又為樂官代稱。瞽還有另一個意義:瞽也是史官。雖然看不見,但以優於常人的聽力,以聽音及聽風辨位來制定及校正曆法。),而且 ”同律度量衡” 說明這時不管是音律還是測物體的長短、容積、以及重量等單位都採用和曆法相同的十二進位制。
各種不同曆法的最後歸宿:”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岳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彊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流、放、遷都指中央棄而不用,但也方上仍有人局部採用。至於鯀曆則被禹曆直接取代。“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至於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這一段是說舜曆裏開始夾雜一些其它的部分,指導老百姓的各種作息。高陽氏為顓頊,高辛氏為帝嚳,都是陰陽五行曆。所以,八愷、八元分指顓頊曆和帝嚳曆八卦的部份。接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 指舜曆最後已含多樣性,多達二十二種功能用途(或是這二十二人就是指所謂的十母十二子,也就是天干地支?),(八愷、八元、皋陶、伯夷、垂、益、棄、契、龍,照算應有二十三種才對。)是今日黃曆的始源。有何時適宜農事的部分,有何時適宜婚喪喜慶的部分,有何時適宜動土,何時適宜遠行,何時適宜開工…等等。十二牧指的是把一年分成十二時的星空天象驗證點,而由什麼來驗證呢?應該是用牽牛星的位置來做驗證。說文解字p.126 :牧,養牛人也。
大禹:五行曆的再對分,九圓曆,又稱九丘。將一年分成十六個部分,保留五行曆所有內容,只是將它再對分。有人曾問:在神話中鯀和禹治水都使用 ”息壤”,那為何一人成功,而另一人受死呢?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複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那是因為鯀不按堯曆法規矩置閏,可能是預先置閏月(以圍堵隱喻),而禹開始採用類似 “三年一閏,六年再閏,八年三閏” 的方法,(以疏導來隱喻,也就是還是在後頭追,但不限死四年一閏。)堯時為何常淹大水?那就是因為它的置閏周期是四年一閏。所以八年至少有七年得淹水(四年一閏,八年再一次閏二月。商朝就是這種方法。)。而禹治水成功就表示一定改用別的置閏方法使淹水情形改善。(雖然還是淹,但可能三年只淹二年,而且都是淹小水。)這是後來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 的前身。那為什麼不說禹就是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 呢?因為五年再閏會有 ”圍堵” 的疑慮。(唉,其實三種方法都是八年放三個閏月,但舞步怎麼踩,結果就差很多。)禹曆雖然分割更細,但分成十六份和一年的陰曆十二月無法應和,雖然治水效果不錯,但是總覺得怪。由於治水這部分的技巧仍可用在別的曆法上,所以,在後來(商、周至今)又回到堯的五行曆及舜的七圓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十二進位制用在度量衡上早於十六進位制以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舜曆,比十六節氣的禹曆要早。
禹曆其實在夏朝並沒有實行太久就碰到考驗, 《尚書·甘誓》:
大戰于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勦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 這是指有扈氏曆法與九圓曆之爭,而之後的《尚書·五子之歌》:
“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咸貳,乃盤游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似乎這裏又在說太康時五行曆(九圓曆)被棄用,共工曆又抬頭,後來后羿雖又出現,但僅能恢復局部地區使用五行曆。陳久金先生考證夏小正是十月曆是有可能的,因為夏朝自啟開始與有扈式的戰爭就是九圓曆與共工曆(六圓曆或十月曆)之爭,結果應該是共工曆贏了。
盤庚:七圓曆。 史記商本紀:“成湯,自契至湯八遷。” 指契至湯為將一年分為八份的五行曆。因為契在堯、舜時為官,且在舜時為曆中主司徒(契主司徒,百姓親和)的部分,這正和八遷(堯時之五行曆)相合。 “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後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甯,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本來照史記說法,後人看盤庚應是十三遷曆(將一年分成十三份,我也不知為幾圓),但班固跳出來說:”殷人屢遷,前八後五,其實正十二也。” 漢書作者為何對此發言?尤其是不管八遷、五遷都無史可考遷於何地,那班固怎麼如此篤定呢?那是因為他是世襲的史家,他看的懂這些隱喻說法代表的意思。因為 ”五遷” 不可能被整數圓分割出,所以一定是偶數 ”遷”。由於七圓曆雖有五行曆的四時,但會導致四維嚴重偏移。這可能是商曆一直修改的主因(因契主司徒,未必使用舜曆中再對分成為二十四節氣的部分。)但,為何不直接用堯曆或舜曆就好了呢?那是因為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這裏似乎在隱喻: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禹為一脈相承,而商契(司徒)及周棄(后稷)則為旁支(由純陽曆的五圓及七圓的某部分內容演變而成。)所以這裏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商、周的曆法相對於更早的禹曆有所謂的 ”返祖” 現象。也就是說不能說夏曆有的東西,商、周曆就一定有;而周曆不具備的東西(例如年中置閏,魯史:閏三月非周禮也。),不見得在商曆、禹曆中就不會出現。
但商曆陰曆年置閏仍本堯曆,所以每四年置一閏月,但每八年可能一下置二閏月(8個太陽年為2,922日,而8個陰曆年若未置閏是2,836日,差異為86日。所以有可能共置3個閏月,每月29日合計87日。)故出土商甲骨文曾出現十四月之事。而商曆末年可能演變成偏重以陰曆年數日子、校正冬至日為主(只求不淹水),不再重視陽曆年的節氣部分,所以有武王誓曰: “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軌于商國。” 因為盤庚就是七圓曆,雖然四時仍在,但紂置之不理。且地維(四維)不見了,這可能是商曆最終被取代的原因。前文說過七圓曆和五圓曆能契合的前提是:再對分十二份為二十四份。這樣才除了整點之外又有了半點的時點,也才能和五圓曆中的四維對應。 史記又說:”西伯伐饑國,滅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 ” 似乎也在說商曆失序無利於農事,而實施文王曆後卻能 ”伐饑國,滅之。” 表示有利於農事。而商曆在看太陽節氣的部分不思改進,終被取代。
棄與文王:史記:”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饑,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後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 這裏是說棄本為五行曆的農事部分(怪不得能在農時失序的商末取而代之。)。而文王之祖為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複脩後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複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這裏是說以五行曆為主且突出農時節氣的古公亶父取而代之被舜流放實施於狄的共工曆。”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季曆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曆。古公卒,季曆立,是為公季。公季脩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
西伯曰文王,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所以到文王時似乎由五行曆演變成更多圓的曆法。(最後再演變為三十三圓曆,以六十四卦表示。(將八卦對分後再對分、對分成為六十四份))所以孔安國說孔子 ”讚易道以黜八索”。此時,置閏方式已改為與陽曆年置閏日不同步,漸漸朝向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 演進。但閏月是否皆在年終?有人認為直到春秋時才有年中置閏,因為魯史有 ”閏三月,非周禮也。” 的記述。
蚩尤及堯舜各大臣:代表不同的曆法。 ”三年喪畢,讓丹硃,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 由上文看來,龍也是一種曆法,只是現在不知其內容如何。
百官:這是最要注意的,黃帝時就 ”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 到堯末舜初更要 ”遍入百官,百官時序。” 在說文解字p.730:官,吏事君也。而拆官字來看則指房舍內的小山。也就是英國巨石陣一類的人造觀星台。在上文談到帝堯都城陶寺出土的祭壇有十一組的夯土柱,太陽在不同日子射入不同夾縫,所以到了帝舜時測試就更嚴密,不僅有基本的一年十三官要測(作什器於壽丘),更要以更長的時間測上百個點,至於這些點怎麼分布就有待考古發現了。
而中國的星官數283個(隋、唐時)這也不是隨便說說的。它剛好是連續四個陰曆年(未置閏)的 ”候” 數。現在曆法五日為一候,四年共283候。為什麼叫候呢?說文解字p.374:候,司望也。也就是 ”等在那裏遠遠的送往迎來” 叫做候。所以在舜時可能採用七日一候,在不置閏的連續四陰曆年則經過202候。符合 ”百官” 之數。這部分是我猜的,沒有任何有力根據。(雖說是猜的,但也有些微弱證據支持。禮記中的月令,將一年分成五十候。那麼,當時一候是七天就有憑據了。)
禮記月令(整理節錄)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鴈來。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季春之月: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萍始生。
孟夏之月: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季夏之月: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腐草為螢。
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
仲秋之月: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季秋之月:鴻鴈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鞠有黃華,豺乃祭獸戮禽。
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虹藏不見。
仲冬之月:冰益壯,地始坼,鶡旦不鳴,虎始交。
季冬之月:雁北鄉,鵲始巢,雉雊,雞乳。
禮記月令是十月曆還是十二月曆?雖然陳久金先生提出證據說:夏小正是十月曆。獲得不少的支持,但是對禮記月令卻顯得證據不足。我在此提出一點證據幫個小忙,至少說明禮記月令和十月曆有關。那就是在禮記月令中,春三月的 ”其數八”、夏三月的 ”其數七”、秋三月的 ”其數九”、冬三月的 ”其數六” 恰恰符合河圖的東、南、西、北之成數。假如河圖可看成是分一年為十份的六圓共工曆的話,那麼,禮記月令就和十月曆脫不了關係。
以上這些說法似乎完全否定了上古聖王的存在,但是,這種說法卻能將中國的上古神話及尚書的虞夏商書、史記的五帝本紀看懂。其實這些都只是世襲史官對曆法演進的隱喻說法罷了。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段話:”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外人只知道屠龍刀厲害,倚天劍才能和它抗衡。但峨眉派的掌門人才瞭解那是說:屠龍刀內藏武穆遺書,用以驅逐躂虜;而倚天劍內藏九陰真經,用以制衡得天下者的作為。就像寫小說一樣,在給人物取名字的時候,都會取些和書中人物本性有關的名字。而且有這些曆法總有使用它們的人,所以也不用覺得沒面子,文化沒被低估,文明也能上溯至遠古。只是像 ” 禪讓” 這種字眼的意義可能就要考慮是指 ”類似同一系統不同曆法的興替”,而非政治上平和的異姓輪替了。禪讓是堯、舜、禹之間的事,共同點是都和舜有關。代表黃帝、顓頊、帝嚳、堯的五行曆(五圓),以及代表禹的九圓五行曆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八的整數倍);而代表舜的七圓曆,一方面在源頭就強調以聽音、感受風向來定節氣,再加上七圓將一年分成十二份,事實上和五圓將一年分成八份,在四立部分無法相合(不是八的整數倍),因此會被視為不是正統的旁系。但是舜曆又很有技巧的再對分十二月成為二十四份,成為八的整數倍,因此又再度保有四立。所以也算是五行曆家族成員之一,只是純度有些打折罷了。因此由堯到舜,被視為既不是嫡系傳承,但也不是不同系統的改朝換代的 ”禪讓”。同樣的,由舜到禹回歸正統的五行曆系統也是 ”禪讓”。
神物龜
自古龜在中國就是神奇的動物,它除了長壽之外還有以下特色:首先是龜背是圓拱型,腹甲是方型,符合古中國 ”蓋天說” 的天圓地方之象。在出土文物中就有龜殼及石珠子一併出土的記載,考古學家猜測石珠子是放入龜殼內加以搖晃後倒出用來占卜的。而甲骨文的甲就是指龜甲,古人燒灼龜甲之後視裂紋斷吉凶。除此之外龜甲還有一個令古代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圖案。龜背正中線有五個大圓點,外緣旁列八個圓點,最外側邊緣共分成二十四份。這和代表天道的五行曆何其相似!腹甲又分成十二份,這和代表地的陰曆月又何其相似!古人看到這些自然生成的圖案,怎麼會不覺得龜是感應天地之氣所生的靈物呢?
怎麼不見四圓曆?
看到這裏,應該對中國上古那麼重視五行、五常能有所瞭解。必須要有四時的春、秋分(第三圓)及四維(第二圓及第四圓)才行。正統的陰陽五行曆是指看日中影長的曆法(夯土柱看日出方位為輔),而九黎、共工曆則是看山頭日出方位的曆法。在堯以前,這二種曆法互相取代,到了堯時則將這二種方法融合,於是不僅有日中測影的部分,同時也有利用夯土柱看日出方位定時節的部分(堯時夯土柱的個數似乎傾向改為共工曆的個數:十一根土柱分一年為二十個節氣。)。只是在數日子的部分放棄了共工曆的一年十月制。至於用干支計日在陰陽五行曆中起源於何時就實在看不出來,只有舜時的 ”二十二人” 說法有可能相關。九黎曆有沒有可能是將一年分成六份的四圓曆,應該要被認真看待的。因為從伏羲的三圓曆、炎帝及黃帝系統的五圓曆、共工的六圓曆、舜的七圓曆、禹的九圓曆的發展歷史沿革看來,的確缺少了一個非五行曆系統的四圓曆。而以時間序來看,九黎在共工之前。因此,九黎是分一年為六份的四圓曆是極有可能的。如果九黎是四圓曆,會是什麼樣子呢?分一年為六月、每月六十一天是最合理的分配(一年366天)。在已知的文獻中有相關連的證據嗎?我提二個線索讓大家參考:一個是中醫黃帝內經中強調的 ”六氣”。也就是以: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等將一年分成六步(主氣)。第二個線索是二里頭文化出土文物中有一小循環為六十一,六小循環為一大循環的器物。(詳見馮時先生所著:中國天文考古學p.221)。(二里頭文化是中國跨越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以河南的二里頭遺址而得名。時間為大約距今4,200年到3,800年。)。
其實還有一個和天文曆法相關的重要器物,那就是銅鏡。在西漢以前的銅鏡背面,許多是三圓、五圓、七圓及九圓圖。其中又有四時及四立的代表圖案。這說明那時銅鏡可能是由史官掌管的天文器物。而在東漢以後銅鏡逐漸流入女人家,於是背面紋飾內容才大多改為風花雪月。
禹曆鏡
禹曆鏡
有興趣的人還可以去數數下圖鏡中圓的細微刻痕有幾道。我只數了四分之一圓,約九十一道,乘四後應該就會是一年的天數。
銅鏡http://catalog.ndap.org.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835454
中醫的起源
最後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請大家思考:中醫有沒有可能有部分是根源於九黎曆及共工曆?怎會突然提出這麼一個大膽又另類的問題呢?有二個因素讓我做此猜想:首先是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學說。和五、六都有關的是共工曆,”六氣定五節” 的說法可以為證。而陰陽五行曆則和五、八有關。真要說和六有關就必須到舜曆的七圓曆將一年分成十二份,或是考慮陰陽五行曆中的 ”陰” 曆,將一年分成十二陰曆月。但即使如此,都還得把十二除以二才和六有關。第二個因素是根據陳久金先生的考證,十月曆施行於四川、貴州、雲南、廣西一帶,而這一地區自古至今皆是中醫的大本營。還挺有意思的,對吧?